一种复合抗菌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40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抗菌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银/壳聚糖膜和高分子吸水材料相结合制作复合抗菌外科敷料的方法,属于医学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时年代,Winter教授发现创面处于湿润环境吋,更有利于创面愈合。目前临床常用敷料可分为干性敷料和湿性敷料,干性敷料如纱布、棉垫等,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但易于创面粘连、结痂,更换时造成创面再次损伤,无抗菌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敷料湿透后失去隔离作用,容易造成创面感染。湿性敷料如水凝胶、壳聚糖敷料等,虽能保持创面湿润,但其吸水效果欠佳,易致积液而诱发感染。以往有学者采用光还原技术,在壳聚糖 膜表面吸附银离子,构建ー种壳聚糖/纳米银复合薄膜。此种复合薄膜仅表面吸附有银离子,银离子含量少,抑菌作用时间短,且银离子易与体内的氯离子相结合,失去抑菌效果。壳聚糖/纳米银复合薄膜吸水性能差,易致创面积液而诱发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ー种抗菌和吸水性能俱佳的复合抗菌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纳米银/壳聚糖膜的制备
将羧甲基壳聚糖溶于蒸馏水,制成质量浓度4%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井向其中加入l-2wt%的纳米银粉,搅拌制成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然后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C烘箱连续烘烤,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
2、高分子吸水材料制备
将ES短纤维和纸浆混合在130°C下经气流成型,然后按成型物与聚丙烯酸钠质量比2(Γ5:1的比例将聚丙烯酸钠粉末喷洒在表面,再经过气流成型,喷洒结构胶后,在两侧粘贴无纺布,然后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
3、敷料成型
将纳米银/壳聚糖膜镶嵌于高分子吸水材料,然后一起粘贴于聚胺基甲酸こ酷薄膜。上述方案中,步骤(I)中,可以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V烘箱连续烘烤40小时,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月吴。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使用5Kg/m2压カ将粘贴无纺布的成形物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干壳聚糖膜对纳米银具有缓释作用,纳米银抑菌效果好,无耐药性,可保持对创面的长久抑菌作用;壳聚糖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壳聚糖膜周围的含有聚丙烯酸钠的高分子吸水材料可吸收创面多余渗液。该新型敷料能保持创面湿润的环境,利于创面愈合,又能大量吸收创面多余的滲出液,还具有抗菌和促进创面愈合的效应。材料的抑菌强度随着纳米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称取羧甲基壳聚糖4g放入特定容器,加入蒸馏水直至100ml,放入到搅拌器中连续搅拌6小时配成质量分数4%的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放入60°C烘箱内连续烘烤40小时制备得单纯壳聚糖I吴,标记为CS。实施例2
称取羧甲基壳聚糖4g放入特定容器,加入蒸馏水直至100ml,放入到搅拌器中连续搅拌6小时配成质量分数4%的壳聚糖溶液。称取纳米银粉2. Og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继续搅拌24小时,制成均匀的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C烘箱内连续烘烤40小吋,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标记为旷CS115实施例3
称取羧甲基壳聚糖4g放入特定容器,加入蒸馏水直至100ml,放入到搅拌器中连续搅拌6小时配成质量分数4%的壳聚糖溶液。称取纳米银粉I. 5g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继续搅拌24小时,制成均匀的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C烘箱内连续烘烤40小吋,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标记为旷CS2。实施例4
称取羧甲基壳聚糖4g放入特定容器,加入蒸馏水直至100ml,放入到搅拌器中连续搅拌6小时配成质量分数4%的壳聚糖溶液。称取纳米银粉I. Og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继续搅拌24小时,制成均匀的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C烘箱内连续烘烤40小吋,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标记为旷CS3。复合敷料抗菌性能检测将4%壳聚糖膜和2. 0%,I. 5%,I. 0%纳米银/壳聚糖膜制作成圆形的直径为O. 6cm,厚度为O. 3cm大小圆形模块,用环氧こ烧消毒。取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菌株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置于37°C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吋。用接种环挑单菌到2ml生理盐水试管中制成菌悬液。取IOOul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上,每次转动培养皿60°,重复以上操作4次,最后再围绕培养皿四周涂布3次,确保菌液涂布均匀。将涂布菌液的培养皿静置5分钟,使得所有菌液均被琼脂吸收。然后将头孢噻肟钠试纸,万古霉素试纸,头孢他定试纸分别作为绿脓杆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大肠埃希菌组的(阳性对照),已消毒的CS,旷CSし旷CS2,旷CS3,纱布(阴性对照)按预先的序号贴在MH琼脂培养皿上,使每个样品之间的间距大于20mm,并且距培养皿边缘大于15mm。将所有培养皿置入37°C的C02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观察材料模块周围细菌生长情况,抑菌圈的大小,以评价样品的抗菌性能。抗菌性能CS为产生抑菌圈,旷CS1,旷CS2,旷CS3对绿脓杆菌的抑菌圈是(16. 3±0. 8) mm、( 14. I ± I. 3) mm、( 13. I ±0. 4) mm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18. 2±0· 9)mm、(16. 3±1· 5) mm、(13.7±0.6)mm ;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12. 0±0. 5) mm、(11. 1±0· 3)mm、(10.8±l. l)mm。单纯的4%羧甲基壳聚糖膜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未见明显抑菌圈,说明单纯的壳聚糖膜对上述三种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加入纳米银的复合纳米银/壳聚糖膜具有明显抗菌效果,伴随着敷料中所含纳米银浓度的递减,抑菌效果亦减弱。实施例5
称取羧甲基壳聚糖3g放入特定容器,加入蒸馏水直至60ml,放入到搅拌器中连续搅拌6小时配成质量分数4%的壳聚糖溶液。称取纳米银粉I. 5g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继续搅拌24小吋,制成均匀的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C烘箱内连续烘烤40小时,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
实施例6
将ES短纤维和纸浆混合在130で下经气流成型,然后按20:1比例添加聚丙烯酸钠,再经过气流成型,喷洒结构胶后,将两侧粘贴无纺布,在压カ为5Kg/m2将其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标记为A1。实施例7
将ES短纤维和纸浆混合在130°C下经气流成型,然后按10:1比例添加聚丙烯酸钠,再经过气流成型,喷洒结构胶后,将两侧粘贴无纺布,在压カ为5Kg/m2将其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标记为A2。实施例8
将ES短纤维和纸浆混合在130°C下经气流成型,然后按5:1比例添加聚丙烯酸钠,再经过气流成型,喷洒结构胶后,将两侧粘贴无纺布,在压カ为5Kg/m2将其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标记为A3。吸水性能将干燥高分子吸水材料称重W1,然后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后放置30分钟,然后将高分子吸水材料取出,用吸水纸洗净表面水分,再次称重为W2。利用公式(W2-W1) / W1X 100%=吸水率。A1的吸水率为300,A2的吸水率为600,A3的吸水率为1200。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抗菌外科敷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纳米银/壳聚糖膜的制备 将羧甲基壳聚糖溶于蒸馏水,制成质量浓度4%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井向其中加入l-2wt%的纳米银粉,搅拌制成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然后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C烘箱连续烘烤,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 2)高分子吸水材料制备 将ES短纤维和纸浆混合在130°C下经气流成型,然后按成形物与聚丙烯酸钠质量比2(Γ5:1的比例将聚丙烯酸钠粉末喷洒在表面,再经过气流成型,喷洒结构胶后,在两侧粘贴无纺布,然后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 3)敷料成型 将纳米银/壳聚糖膜镶嵌于高分子吸水材料,然后一起粘贴于聚胺基甲酸こ酷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将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C烘箱连续烘烤40小吋,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使用5Kg/m2压カ将粘贴无纺布的成形物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学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抗菌敷料的制作方法。将羧甲基壳聚糖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加入纳米银粉制成均匀的纳米银/壳聚糖混悬液,放入60℃烘箱内连续烘烤制备得纳米银/壳聚糖膜。将ES短纤维和纸浆混合在130℃下经气流成形,然后添加聚丙烯酸钠,再经过气流成型,喷洒结构胶后,将两侧粘贴无纺布,压实,制备高分子吸水材料。将纳米银/壳聚糖膜镶嵌于高分子吸水材料,然后将两者一起粘贴于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制成抗菌复合敷料。本发明的敷料利用纳米银抑菌,壳聚糖促进创面愈合,高分子吸水材料吸收创面多余渗液,保持创面湿润,可促进创面愈合。
文档编号A61L15/28GK102688520SQ20121021614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周鹰飞, 喻爱喜, 漆白文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