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351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黄疸”、“肝郁”、“瘕积”。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乙肝病程在半年之内,慢性乙肝病程在半年之上。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原因多由多由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使湿热蕴蒸脾胃,肝气失于疏泄,热毒内陷所致。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便溏、肝区痛、尿黄、发热、轻度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体征,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发展成肝硬化。 目前的主要治疗西医方面,有血液置换,卧床休息,抗病毒,抗感染,补液打针,口服用药,还没有针对乙型肝炎的特效药,基本上是根据乙型肝炎的表面症状进行治标不治本的治疗,只能缓解乙肝的症状。中医方面,出现了治疗乙肝的一些好的方法,对治疗乙肝积累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缺点是大多属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组方药物名贵,竣猛有毒,不利长期服用,或组方庞大,药味太多,患者体质差服用不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有效、费用低、标本兼治的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人拟定本发明的商品名为“杨氏复方宁肝丸”),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茵陈(别名茵陈篙)55 65g、白花蛇舌草55 65g、丹参55 65g、金钱草4(T50g、泽泻40 50g、赤芍40 50g、黄芩30 40g、柴胡30 40g、藿香25 35g、青皮25 35g、陈皮25 35g、虎杖25 35g、板蓝根45 55g、蒲公英45 55g、贯众45 55g、首乌45 55g、土茯苓45 55g、白芍45 55g、白术45 55g、当归45 55g、黄芪45 55g、焦山楂45 55g、神曲45 55g、垂盆草45 55g、大黄33 39g、灵芝45 55g、郁金50 58g、香附(别名:香附子)33 39g、五味子55 65g、乌梅33 39g、苦参45 53g、木香33 39g、桅子33 39g
进一步,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优选为茵陈篙60g、白花蛇舌草60g、丹参60g、金钱草45g、泽湾45g、赤苟45g、黄岑36g、柴胡36g、藿香30g青皮30g、陈皮30g、虎杖30g、板蓝根50g、蒲公英50g、贯众50g、首乌50g、土获茶50g、白苟50g、白术50g、当归50g、黄苗50g、焦山楂50g、神曲50g、垂盆草50g、大黄36g、灵芝50g、郁金56g、香附子36g、五味子60g、乌梅36g、苦参48g、木香36g、桅子36g。本发明药理茵陈、白花蛇舌草、贯众、金钱草、虎杖、泽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黄芩、苦参、桅子、大黄、板蓝根、土茯苓、蒲公英,清热解毒。柴胡、藿香、青皮、陈皮、赤芍、白芍、郁金、香附、木香,疏肝理气、止疼。白术、焦山楂、神曲,健脾胃助运化。黄芪、当归、灵芝、首乌、丹参,固本扶正,修复肝细胞损伤。五味子、乌梅、垂盆草,降酶保肝。诸药合用,互相协作,相辅相成,方精药妙,集众药为一方,达到治愈、退黄、降酶、抗病毒、修复肝细胞的诸多功能。制备方法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一份,干燥后共研细粉,备用;另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一份,加水煎煮,过滤后,将备用中药细粉拌入过滤液中,干燥,将混合干燥后的药粉粉碎后泛丸干燥即得。服用方法急性乙肝每日三次,每次30g,温开水送服;慢性乙肝每日三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急性和慢性乙肝均以I个月为I疗程,连服广4个疗程。本发明优点·如下
I、见效快、疗效高对于乙肝患者,服用本药后能迅速降酶、退黄、抗病毒,使肝功能降至正常水平,患者体质改善快,厌油、腹胀、乏力等病理症状消失,能正常的工作生活,经临床实践统计,本发明组方临床治愈率100%。2、标本兼治不复发本发明组方集治疗急慢性乙肝、巩固修复肝细胞功能为一体,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从而达到不复发功效,并经长期大量临床应用,未发现毒副作用。3、丸药服用,经济实惠本发明组方科学,方精药妙,无名贵或峻猛禁忌之品,固定处方,浓缩成丸,便于制备服用,安全可靠,便民利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称取茵陈60g、白花蛇舌草60g、丹参60g、金钱草45g、泽泻45g、赤芍45g、黄芩36g、柴胡36g、藿香30g、青皮30g、陈皮30g、虎杖30g、板蓝根50g、蒲公英50g、贯众50g、首乌50g、土获茶50g、白苟50g、白术50g、当归50g、黄苗50g、焦山楂50g、神曲50g、垂盆草50g、大黄36g、灵芝50g、郁金56g、香附36g、五味子60g、乌梅36g、苦参48g、木香36g、桅子36g。制备方法按所述配伍称取一份,干燥后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另按所述配伍称取一份,放入煎煮容器,加水2000ml煎煮,煎煮lh,把煎好的药水滤出,再放入1500ml的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lh,过滤后,把二次过滤液合并,将备用中药细粉拌入过滤液中,充分干燥,将混合干燥后的药粉粉碎过100目筛后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杨氏复方宁肝丸。实施例2
称取茵陈55g、白花蛇舌草55g、丹参55g、金钱草40g、泽泻40g、赤芍40g、黄芩30g、柴胡30g、藿香25g、青皮25g、陈皮25g、虎杖25g、板蓝根45g、蒲公英45g、贯众45g、首乌45g、土茯苓45g、白芍45g、白术45g、当归45g、黄芪45g、焦山楂45g、神曲45g、垂盆草45g、大黄33g、灵芝45g、郁金50g、香附33g、五味子55g、乌梅33g、苦参45g、木香33g、桅子33g。制备方法按所述配伍称取一份,干燥后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另按所述配伍称取一份,放入煎煮容器,加水1800ml煎煮,煎煮lh,把煎好的药水滤出,再放入1300ml的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lh,过滤后,把二次过滤液合并,将备用中药细粉拌入过滤液中,充分干燥,将混合干燥后的药粉粉碎过100目筛后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杨氏复方宁肝丸。实施例3称取茵陈55 65g、白花蛇舌草55 65g、丹参55 65g、金钱草4(T50g、泽泻4(T50g、赤芍40 50g、黄芩30 40g、柴胡30 40g、藿香25 35g、青皮25 35g、陈皮25 35g、虎杖25 35g、板蓝根45 55g、蒲公英45 55g、贯众45 55g、首乌45 55g、土茯苓45 55g、白芍45 55g、白术45 55g、当归45 55g、黄芪45 55g、焦山楂45 55g、神曲45 55g、垂盆草45 55g、大黄33 39g、灵芝45 55g、郁金50 58g、香附33 39g、五味子55 65g、乌梅33 39g、苦参45 53g、木香33 39g、桅子33 39g。制备方法按所述配伍称取一份,干燥后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另按所述配伍称取一份,放入煎煮容器,加水2300ml煎煮,煎煮lh,把煎好的药水滤出,再放入1800ml的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lh,过滤后,把二次过滤液合并,将备用中药细粉拌入过滤液中,充分干燥,将混合干燥后的药粉粉碎过100目筛后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杨氏复方宁肝丸。临床观察报告 I.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95例,男性60例,女性35例,年龄在18 59岁。其中,急性乙肝7例,慢性乙肝88例,慢性乙肝病程情况半年 I年14例,I 2年41例,2 5年21例,5年以上8例,不详者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当地正规县级以上医院化验检查,HbsAg、e-抗原、抗-HBc均阳性(即所谓“大三阳”);所有病例肝功能均不同程度增高,符合住院治疗标准。2、治疗方法
采用实施例I的杨氏复方宁肝丸,急性乙肝每日三次,每次30g,温开水送服;慢性乙肝每日三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急性和慢性乙肝均以I个月为I疗程,连服f4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西医方法,不需住院。3、治疗结果
95例治疗一个疗程后,ALT降至正常者70例,两个疗程后降至正常者25例;两个疗程内,所有病例肝功能恢复至正常,临床治愈率(肝功能恢复正常者)100%, HbsAg滴度有不同程度降低,降至5以下至正常者17例,降至1(T5者58例,9例e-抗原转阴;治疗三个疗程后,有14例e-抗原转阴;治疗四个疗程后,有10例e-抗原转阴,合计33例e_抗原转阴,转阴率达34. 75%。95例患者四个疗程后抗-HBc转阴17例,其中,75例检查情况明确,20例情况不祥,合计抗-HBc转阴率22. 67%。典型病例 急性乙肝病例 病例I
杨某某,男,37岁,武当山中观道教养生堂。二零零六年腊月十八,当日夜晚在家吃羊肉泡馍,饮食过量,泄泻十余次,第二天早上,发现暴瘦,脸色晦暗,眼珠黄,到郧县人民医院,结果是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化验,黄疸78. 7、转胺酶1780、转胺酶1080,转移酶687,确诊为急性乙肝(重症性黄疸肝炎),告知需马上临床休息,住院治疗,因患者系发明人本人的亲兄弟,知道发明人治肝的处方效果好,坚持回家用中药治疗,用实施例3杨氏乙肝丸,每次服用30克,每日三次坚持服用,用药三天化检,查黄疸62、转胺酶1382、转肽酶870、转移酶496,各项病例指标下降明显,服用一月后,再去化检,除转胺酶92稍高外,其它病例指标都恢复正常范围,巩固治疗三月,两对半检查正常,全部肝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病例2
魏某某,女,52岁,农民,郧县青曲安沟四组。2012年5月14,在郧县县医院查出乙肝大三阳,总黄疸26. 52,直接胆红素12. 98,转肽酶164,转胺酶54,转移酶55,确诊为急性乙肝(急性黄疸肝炎),慕名前来治疗,用实施例2杨氏乙肝丸,每次服用30克,每日三次坚持服用,治疗一个月,两对半检查正常,复查肝功能,病例指标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病例3
陈元安,男,45岁,住郧县水厂下51号。2012年4月23,在郧县医院检查,乙肝大三阳,转胺酶376,转肽酶170,确诊为急性乙肝。用实施例I杨氏乙肝丸,每次服用30克,每日三次坚持服用,服用一月后,转肽酶恢复正常,转胺酶稍高,又坚持服用乙肝丸一个月,两对半 检查正常,临床症状痊愈,肝功能各项病例指标消失。慢性乙肝病例 病例I
王某某,男,48岁,十堰康迪制药厂销售科干部,住郧县城关镇郧阳花园。1996年3月20日做两对半检查,结果是乙肝大三阳,当时不大重视,没做系统医治。07年病情加重,到中医院住院17天,查黄疸260单位,几项酶高达360单位不等,出现肝纤维化,走不了路,吃不了饭,急忙转到十堰太和医院治疗,期间做了三次血液置换,打针吃药,住院57天病情减轻出院。几年来反复住院,肝功能反复发作反弹,不能正常上班。确诊为慢性乙肝,2009年4月开始服用实施例I杨氏复方宁肝丸(每日三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到医院检查,两对半检查正常,肝功能各项指标也降至正常范围,几年来精神好,食欲好,全身有劲,恢复正常工作。病例2
易某,男,现年50岁,住郧县城关城北西路小石窖,在十堰康迪制药厂上班。2000年4月,患者检查出乙肝大三阳,转氨酶200多单位,DNA病毒指数高,住院50余天,病情未见好转。患者本人及家人都十分惊慌,急转到十堰太和医院住院治疗近两个月,病情由病危转至稳定出院。至2005年四月,几年间病情反复,就诊过多家医院,花费十几万元。2007年,与病友谈起病情时,介绍来发明人处就治。确诊为慢性乙肝,服用实施例2杨氏复方宁肝丸(每日三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身体原重症时的状况消失,特别是腹胀、厌油,乏力状况在用药一个月就有明显改善,用药三个月后,乙肝两对半、肝功能、DNA病毒数量全部降到正常标准,除超声检查肝实质回声不均外,其他病状全部没有。自此至今,乙肝两对半、肝功能以及DNA病情控制都没有在出现反弹。病例3
陶某某,女,53岁,住郧县解放路85#,2004年查出乙肝大三阳,当时身体没有不适,没引起重视。2005年12月发现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县医院治疗一月,症状无好转,出院,出院时的肝功能记录是(括号里是参考值)总胆红素41. 61 (5. 10-20)、直接胆红素21. 7(0.00-7. 00)、谷丙转胺酶849 (8. 00-45)、谷草转移酯1187 (0. 00-40)。出院后当天,接受发明人的治疗,确诊为慢性乙肝,服用实施例3杨氏复方宁肝丸(每日三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一月,两对半检查检查正常,肝功能也全部正常总胆红素28. 92 (5. 10-20)、直接胆红素12. 7 (0.00-7. 00)、谷丙转胺酶50 (8. 00-45)、谷草转移酯370 (0. 00-40),怕病情复 发,又继续服至三个月,身体恢复健康,厌油乏力消失,精神面貌都恢复如初,肝功能检查都在正常指标内。8年来,每年做肝功能检查正常,期间未再服用任何中西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55 65g、白花蛇舌草55 65g、丹参55 65g、金钱草40 50g、泽泻40 50g、赤芍40 50g、黄芩30 40g、柴胡30 40g、藿香25 35g、青皮25 35g、陈皮25 35g、虎杖25 35g、板蓝根45 55g、蒲公英45 55g、贯众45 55g、首乌45 55g、土茯苓45 55g、白芍45 55g、白术45 55g、当归45 55g、黄芪45 55g、焦山楂45 55g、神曲45 55g、垂盆草45 55g、大黄33 39g、灵芝45 55g、郁金50 58g、香附33 39g、五味子55 65g、乌梅33 39g、苦参45 53g、木香33 39g、桅子33 39g。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茵陈篙60g、白花蛇舌草60g、丹参60g、金钱草45g、泽泻45g、赤芍45g、黄芩36g、柴胡36g、藿香30g青皮30g、陈皮30g、虎杖30g、板蓝根50g、蒲公英50g、贯众50g、首乌50g、土茯苓50g、白芍50g、白术50g、当归50g、黄芪50g、焦山楂50g、神曲50g、垂盆草50g、大黄36g、灵芝50g、郁金56g、香附子36g、五味子60g、乌梅36g、苦参48g、木香36g、桅子36g。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一份,干燥后共研细粉,备用;另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一份,加水煎煮,过滤后,将备用中药细粉拌入过滤液中,干燥,将混合干燥后的药粉粉碎后泛丸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60g、白花蛇舌草60g、丹参60g、金钱草45g、泽泻45g、赤芍45g、黄芩36g、柴胡36g、藿香30g、青皮30g、陈皮30g、虎杖30g、板蓝根50g、蒲公英50g、贯众50g、首乌50g、土茯苓50g、白芍50g、白术50g、当归50g、黄芪50g、焦山楂50g、神曲50g、垂盆草50g、大黄36g、灵芝50g、郁金56g、香附36g、五味子60g、乌梅36g、苦参48g、木香36g、栀子36g。本发明组方科学,方精药妙,无名贵或峻猛禁忌之品,固定处方,浓缩成丸,便于制备服用,安全可靠,便民利民,见效快、疗效高,标本兼治不复发。
文档编号A61P31/20GK102755594SQ20121025084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杨国兴 申请人:杨国兴, 陈保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