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囊气管异物取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4085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双囊气管异物取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异物取出器,它由中空软管、与软管相连的取物气囊、支持气囊和圆锥形弹性软头组成,取物气囊纵截面呈双U形,由弹性和强度比较好的材料做成,支持气囊纵截面呈凹形,由强度好,弹性差的材料做成,两气囊通过其包绕中空软管壁上的气孔与内腔连接。中空软管前端有与它相连的圆锥形实心弹性头。用喉镜暴露声门,将本取出器外涂润滑油后,把锥形头送入气管,逐渐深入,至近气管分叉处时,用注射器向内注入适量气体,至刚能拔出为止,再缓慢拔出,至近声门时,再注入适当气体,使前端直径变小至易于通过声门为止,拔出气囊,即取出异物。本发明具有方便快捷、无需支气管镜,无副损伤,一次性取出多个小型异物的优点。
【专利说明】双囊气管异物取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管异物取出的医疗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0002]气管、支气管异物为很多临床科室的常见急症,异物一旦进入气管可危及生命。目前这类疾病的治疗大都在支气管镜下用取物钳等取出,但较大易碎的光滑(如果冻)、不规则异物(如饭块)异物、管状异物等,取物钳在取出这类异物时很难钳夹住,且在取出过程中较难通过声门裂,临床中常因缺少专用取出这些异物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失败,并且支气管镜在基层并不普及,以致不少患者因反复转院耽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而死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快捷、无需支气管镜,无副损伤,一次性可取出多个小型异物的气管异物取出器。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支气管异物取出器由中空软管、与软管相连的取物气囊、支持气囊和圆锥形弹性软头组成,取物气囊纵截面呈双U形,由弹性和强度比较好的材料做成,外层比内层厚(必要时外层可粘韧性强的 薄膜),内层由根部向外材料厚度逐渐变薄,支持气囊纵截面呈凹形,由强度好,弹性差的材料做成,两气囊通过其包绕中空软管壁上的气孔与内腔连接,中空软管前端封闭,由圆锥形实心弹性头与它相连。向中空软管内注适量气体,气囊膨胀,充满气管腔,向外拔出时,即可带出其前方的异物。因其为软性气囊,不易损伤气管壁。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气管异物取出器的气囊充气前贴在软管外,可使软管很容易通过声门进入气管,进入气管后的气囊充气后形成一凹槽,移动中可以很容易使异物进入凹槽中带出。
[0006]2、气管异物取出器的取物气囊充气量多时,凹槽前端会向前内方延伸,这样一方面进入其内的异物会被夹持不易掉出,另一方面前端直径变小,容易从声门出来。
[0007]3、支持气囊可有效保护取物气囊不会因气管摩擦力变形过大而影响功能发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充气时的纵剖面图
在图中1、软管2、取物气囊3、支持气囊4、圆锥头5、进气孔6、软管内腔7、异物。
[0009]图2为未充气时的纵剖面图。
[0010]图3为充气结束时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2]用喉镜暴露声门,将本取出器外涂润滑油后,把锥形头送入气管,如不易送达,可以细金属导丝辅助。进声门后,在软管入口腔处做标记,再逐渐深入,对松软异物可以直接穿过,较硬的可以反复转动软管,由空隙处进入。至近气管分叉处时,用注射器向内注入适量气体,至刚能拔出为止, 再缓慢拔出,回至接近标记处时,再注入适当气体,使前端直径变小至易于通过声门为止,拔出气囊,即可取出异物。如一次不能取净,可重复此步骤。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管异物取出器,由中空软管(I),与中空软管(I)相连的取物气囊(2),支持气囊(3)和圆锥头(4)组成,两气囊通过气孔与内腔连接,其特征是:异物取出的部分由气囊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异物取出器,其特征是:取物气囊纵截面呈双U形,由弹性和强度比较好的材料做成,外层比内层厚,内层由内向外材料厚度逐渐变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异物取出器,其特征是:支持气囊纵截面呈凹形,由强度好,弹性差的材料做成 .
【文档编号】A61B17/50GK103622732SQ20121030981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陈宏涛, 李超斌, 杨峰 申请人:陈宏涛, 李超斌, 杨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