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94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性疾病,其中以腹泻型居多(60% 70%)。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不适症状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导致患者频繁求医,误工天数增多,经济负担加重,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人群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高趋势。该病目前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仍被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目前研究发现其与脑肠轴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存在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用针对不同肠易激综合征类型和不同个体的综合治疗,主要有按需治疗药物,即患者有临床症状或预计将有症状发作时使用的对症治疗药物;调节内脏敏感性药物;还有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等。这些治疗措施虽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但本病发病涉及多种因素,现代药物临床作用局限,不能满足临床要求,且不良反应和长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疗效快、费用低、无毒副作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白术15 20份、白芍15 20份、柴胡10 15份、陈皮10 15份、防风5 10份、苍术10 15份、木香10 15份、葛根5 10份、甘草5 10份。方解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功效。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柴胡性味苦,微寒。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苍术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等。木香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升举阳气,止渴止泻葛根轻清升散,药性升发,柳举阳气,鼓舞机体正气上升,津液布行。升发脾胃清阳空气而止渴,止泻痢。故常用于治疗内热消渴,麻疹透发不畅,腹泻、痢疾等病症。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的制取方法如下按组方称取上述各中药,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装O号胶囊,即得。本发明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从调肝理脾角度出发,注重治病求本,肝脾并调,辨证用药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因此该药对顽固性腹泻型肠炎激综合症有独特的疗效,它采用多药科学配伍、综合施治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迅速进入病患部位,快速纠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神经肽紊乱的情况,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下列比例称取原料
白术15 20份、白芍15 20份、柴胡10 15份、陈皮10 15份、防风5 10份、苍术10 15份、木香10 15份、葛根5 10份、甘草5 10份。本发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的制取方法如下按组方称取上述各中药,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装O号胶囊,即得。本发明的药物服用方法是口服,每日三次,每次2粒,一月为一个疗程。口服药物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为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疾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对200例病例临床观察。一、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按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科研病例选择标准[I],选取2007年9月 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其中200例腹泻型I B S患者患者,年龄2 4 72岁,平均年龄38. 4岁,病程3 2 4年不等。选择就诊前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的患者150例,服用过氧氟沙星、痢特灵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本发明中药)100例,男性55例,女性45例;对照组(氧氟沙星、痢特灵)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二、临床表现所有病例排除胃肠道肿瘤,感染性腹泻等器质性疾病。有腹泻症状200例,占100 % ;其中腹痛148例,占74% ;腹胀52例,占26 %。三、实验方法
实验组药物组成白术15 20份、白芍15 20份、柴胡10 15份、陈皮10 15份、防风5 10份、苍术10 15份,木香10 15份、葛根5 10份、甘草5 10份。制成本发明药物。服用方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2粒。对照组氧氟沙星、痢特灵抗炎治疗。四、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标准,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治愈疗效判断每天大便I 2次,成形、腹痛、腹胀症状消失为痊愈;有效大便次数I 3次,不成形、腹痛、腹胀症状减轻为显效;大便次数3 5次,腹痛、腹胀症状严重为无效。五、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化指标显著改善。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有效
97%、无效率3% ;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5%、有效84率%、无效率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
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5. I
表5. I为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白术15 20份、白芍15 20份、柴胡10 15份、陈皮10 15份、防风5 10份、苍术10 15份、木香10 15份、葛根5 10份、甘草5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组方称取上述各中药,然后用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装O号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它是由白术15~20份、白芍15~20份、柴胡10~15份、陈皮10~15份、防风5~10份、苍术10~15份、木香10~15份、葛根5~10份、甘草5~10份制成,本发明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从调肝理脾角度出发,注重治病求本,肝脾并调,辨证用药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因此该药对顽固性腹泻型肠炎激综合症有独特的疗效。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752GK102895371SQ2012103686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于伟凡, 任丽平, 李先佳, 王雁梅 申请人:于伟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