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疟疾的铁氯喹与青蒿素衍生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25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疟疾的铁氯喹与青蒿素衍生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疟疾的活性组分新组合物,即铁氯喹与青蒿素衍生物新组合物,以及含有这样一种组合物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疟疾。
背景技术
疟疾是世界上大量死亡的主要传染性原因之一,每年涉及5亿人,其中每年死亡3 百万人。这种灾害主要涉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按蚊带有四类疟原虫属寄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圆疟原虫)传播疟疾。在非洲广泛传播的恶性疟原虫是最剧毒的寄生虫,并且成为该疾病致死形式的原因。多年来观察这种疾病的高复发性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许多恶性疟原虫品种对通常使用药品(例如氯喹、氟甲喹羟哌啶、卡马喹或乙胺嘧啶)的抗药性。在1972年从中国数百年来使用的青蒿植物(青蒿素)中分离的青蒿素具有强抗疟活性。具有改进药理学性质的衍生物,例如蒿甲醚、嵩乙醚和青蒿琥酯也已商品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当今抗恶性疟原虫最有效活性组分的一部分。但是,单药治疗时使用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可能是一个选择抗药寄生品种的因果因子。科学团体现在提倡使用活性组分的组合,特别是青蒿素或其衍生物与其它抗疟疾活性组分的组合。世界健康组织(OMS)从2002年起就推荐这些多药治疗,称之ACT (青蒿素-基组合治疗)。它们提供多重好处提高对抗药品种的治疗效率,防止两种活性组分出现抗药性,减少疾病传播与抗药性蔓延。例如曾提出以商品名Coart_em:K:.销售的并用蒿甲醚和lum6fantrine,以及并用青蒿琥酯和卡马_<Arsucani_x_)。与由OMS支持的策略一致,应该继续进行新抗痕活性组分组合的研究。在文献中描述的不同抗疟活性组分中,铁氯喹是抗耐氯奎恶性疟原虫品种的活性分子。铁氯喹,也称之二茂铁-氯奎或铁氯奎,相应于7-氯_4[ ({2-[ (N,N- 二甲基-氨基)甲基]二茂铁基}甲基)氨基]喹啉。涉及与二茂铁环偶合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具体地在专利 EP 0824536 和((J. Med. Chem.》,1997,40,3715-3718、《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1998,42,540-544、《有机化学杂志》,1999,589,59-65和《有机金属化学杂志》(J. Organometallic Chem.), 2004,689,4678-4682 中描述了这种分子。而氯奎和青蒿琥酯组合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药效水平(《Am. J. Trop. Med. Hyg.》,2003,69 (I), 19-25和《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Hygiene)), 2003,97,429-433),还可能诱发出现抗药性品种,特别是抗氯奎的抗药性品种,现在令人惊奇地发现铁氯喹与青蒿素衍生物,尤其青蒿琥酯、嵩甲醚或嵩乙醚组合,对于治疗和/或预防疟疾,特别是对于预防并减少,甚至避免抗两种活性组分的寄生虫品种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单药治疗给药这些药物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铁氯喹(下面以游离碱形式表示的分子(I),其中Fe代表二茂铁环)和青蒿素衍生物的新组合物。
rYcc<
(丨)
在本发明这些组合物中,铁氯喹可以是游离碱形式,但也可以是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形式(后者定义为铁氯喹分别与一个或多个水或溶剂分子的缔合物或化合物)。有利地,使用游离碱形式的铁氯喹。在本发明这些组合物中的青蒿素衍生物有利地是由青蒿琥酯(II)或蒿甲醚(III)组成的
!H I
: Τ ^,:p/.
.O
ο.) 丫认- _、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药物组合物,它含有作为活性组分的铁氯喹(I)和青蒿素衍生物,有利地青蒿琥酯(II)或蒿甲醚(III)组合。这样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在治疗上有效剂量的铁氯喹,或铁氯喹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和至少一种青蒿素衍生物,以及至少一种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齐U。所述的赋形剂根据药物剂型与期望给药方式选自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一般赋形剂。适当给药的单位剂型包括口服剂型,例如片剂、软或硬胶囊、粉剂、颗粒剂和口服液或悬液,舌下、口、气管、眼内、鼻内吸入给药剂型、外用、经皮、皮下、肌肉内或静脉内给药剂型、直肠和植入物给药剂型。对于外敷,可以使用在乳油、凝胶、软膏或洗剂中的本发明化合物。优选的给药途径是口服、直肠和注射途径。例如,制备片剂形式的固体组合物时,将这些活性组分与一种或多种药物赋形剂混合,该赋形剂例如是明胶、淀粉、乳糖、硬脂酸镁、滑石、二氧化硅、阿拉伯胶、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等。这些片剂可以用蔗糖、纤维素衍生物或适合于糖衣的其它材料封装。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例如采用直接压片、干制粒、湿制粒或热熔技术制备这些片剂。将这些活性组分与稀释剂混合,再把得到的混合物倒入软或硬胶囊中,这样也可以达到制备胶囊剂型。对于胃肠外给药,使用含水悬液、等渗盐溶液或灭菌注射液,它们含有在药理学上相容的分散剂和/或润湿剂,例如乙二醇或丁二醇。
口服时,本发明两种活性组分组合的每一种组分的日剂量如下-铁氯喹每人每天50_1600mg,优选地200-1200mg,更优选地400_800mg;-青蒿素衍生物l-10mg/kg/天,优选地2_6mg/kg/天,更优选地约4mg/kg/天。可能有剂量或高或低都适合的特殊情况;这样一些剂量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根据通常惯例,每个病人的合适剂量是由医生根据给药方式、所述病人体重和反应确定的。本发明活性组分组合可连续3天给药,两种活性组分中的每种组分每天分一次或多次用药,优选地每天一次用药。与推荐青蒿素衍生物单药治疗7天相比,限于3天的这个治疗时间特别有利之处在于允许这些病人更好观察治疗情况,因此避免过早停止治疗,这样长期下去就会诱发寄生虫的抗药性。两种活性组分中的每种组分给药可以同时或分开或在当时展开(相继给药)进行。同时给药时,两种活性组分可以合并在单个药物剂型中(固定组合),例如适合于口服的片剂或胶囊中。本发明两种活性组分组合也可以在不同的药物剂型中,不管其给药是否同时。为此,本发明的组合可以是试剂盒形式,该试剂盒一方面装有铁氯喹或该铁氯喹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另一方面装有至少一种青蒿素衍生物,例如青蒿琥酯或蒿甲醚,所述的铁氯喹和所述的青蒿素衍生物是在不同格子中,并且用于同时、分开或在当时展开(相继给药)给药。作为实例,片剂铁氯喹的单位给药剂型可以含有下述组分
铁氯查50 mg
甘露醇224 mg
交联羧曱基纤维素钠 6mg 玉米淀粉15mg
幾丙基甲基纤维素2mg
硬脂酸镁3 mg也作为实例,片剂青蒿琥酯的单位给药剂型可以含有下述组分50或IOOmg青蒿琥酯和通常的赋形剂,例如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无水胶体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和硬脂酸镁。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治疗和/或预防疟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病人给药治疗有效剂量的铁氯喹或铁氯喹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以及治疗有效剂量的至少一种青蒿素衍生物,所述的剂量是同时或相继给病人给药的,如前面所描述的。本发明活性组分组合是被恶性疟原虫类疟原虫(vinckei vinckei疟原虫品种)感染的鼠活体生物化学试验的主题,因此能够证明治疗这种疟疾的效率。本发明包括项I.组合物,它含有游离碱、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形式的铁氯喹和青蒿素衍生物作为活性组分。项2.根据项I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嵩乙醚或蒿甲醚组成的。
项3.根据项I或2中任一项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或蒿甲醚组成的。项4.根据项I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铁氯喹的每天剂量是每人每天50-1600mg,优选地 200-1200mg,更优选地 400_800mg。项5.根据项1-3中任一项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的每天剂量是每人每天l-10mg/kg/天,优选地2-6mg/kg/天,更优选地约4mg/kg/天。项6.根据项1-5中任一项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用来连续给药2-4天。项7.根据项1-6中任一项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种活性组分用来同时或相继给药。项8.药物组合物,它含有有效治疗剂量的铁氯喹或铁氯喹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和至少一种青蒿素衍生物,以及至少一种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项9.根据项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嵩乙醚或蒿甲醚组成的。项10.根据项8或9中任一项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或蒿甲醚组成的。项11.根据项8-10中任一项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适合于口服、直肠或注射给药。项12.根据项8-11中任一项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用于治疗和/或
预防疟疾。项13.根据项1-7中任一项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疟疾的药品中的用途。项14.治疗或预防疟疾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一方面装有铁氯喹或该铁氯喹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另一方面装有至少一种青蒿素衍生物,所述的铁氯喹和所述的青蒿素衍生物是在不同格子中,并且用于同时或相继给药。


图I是动物感染后第5天开始的存活百分数。
具体实施例方式使用青蒿琥酯进行的下述试验是作为实施例给出的。由于这些青蒿素衍生物具有所有同样代谢物(二氢青蒿素)和短半衰期,青蒿琥酯得到的这些试验结果是可推广到其它青蒿素衍生物,例如蒿甲醚或嵩乙醚的。被Vinckei疟原虫感染的鼠活体的铁氯喹、青蒿琥酯以及两种化合物组合活性测定I.使用活体试验说明 往八周另一天龄的《Swiss》类雌鼠接种vinckei vinckei痕原虫类寄生虫(Rodhain,1952)。让这些鼠预先适应新环境两星期。这些鼠随意喂养与饮水。这种鼠保持每周以悬浮于含盐(O. 9%)磷酸盐缓冲液中的IO7个寄生红细胞感染vinckei vinckei痕原虫品种。处理第一天(JO),感染后一小时(悬浮于含盐(O. 9%)磷酸盐缓冲液中的107个寄生红细胞),根据这种情况,让该动物口服铁氯喹、青蒿琥酯或两种活性组分混合物。这种给药接着重复三天(Jl至J3) (Peter, 1987)。首先两种青蒿琥酯产品合并给药时,45分钟后第二次给药铁氯喹。第四天,在该鼠尾部进行抽血涂片。将该试样固定在板上。用显微镜计数寄生血液细胞数。以1000个细胞样品计在该标本中感染红细胞的百分数表示寄生物血症,每个剂量使用六或七支鼠。J4涂片没有显示任何寄生虫痕迹的这些鼠再在第10、17、24、31、38、45、52和59天进行对照,以便检测可能的寄生虫复发。
_0] 化合物稀释和给药悬浮液的制备-铁氯喹悬浮液制备(来自Sanof_Synth6labo 的铁氯喹,批号 MYl8. 0088)铁氯喹与甲基纤维素(0/5 (w/w))和聚山梨酸酯80 (0/5 (w/w))进行混合。该制剂在黑暗与冷(4° C)的条件下稳定至少7天,而在室温下稳定4小时。铁氯喹最后悬浮液的浓度是 O. 1-lOOmg/mL。-青蒿琥酯悬浮液制备(来自Sanofi-Synthelabo 的青蒿琥酯,批号 I. 04)。青蒿琥酯与甲基纤维素(0/5 (w/w))和聚山梨酸酯80 (0/5 (w/w))进行混合。该制剂在黑暗与环境温度的条件下稳定4小时。青蒿琥酯最后悬浮液的浓度是O. 8-20mg/mL。2.测定分别给药青蒿琥酯和铁氯喹的CIy和有疗效剂量CIy的测定方法CI50定义为感染(JO)后第4天(J4)与治疗四天(J0、J1、J2、J3)抑制血液寄生物血症50%以mg/kg/天表示的浓度。0%抑制相应于这些未治疗感染鼠的观测寄生物血症平均值。100%抑制相应于低于O. 1%的非常低或零寄生物血症。采用以浓度对数表示的反应剂量曲线的线性内插法测定这些CI5(I。铁氯喹的CI5tl是在以浓度l-10mg/kg/天给药后测定的。4天采用的浓度是O、I、I. 47,2. 1,3. 2,4. 6,6. 8 和 10mg/kg/ 天。青蒿琥酯的CI5tl是在以l_15mg/kg/天浓度给药后测定的。4天采用的浓度是O、1、1· 6、2· 5、3· 9、6· 1、9.5 和 15mg/kg/天。得到的CI5tl列于下表I中
权利要求
1.组合物,它含有游离碱、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形式的铁氯喹和青蒿素衍生物作为活性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嵩こ醚或蒿甲醚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或蒿甲醚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铁氯喹的每天剂量是每人每天50-1600mg,优选地 200-1200mg,更优选地 400_800mg。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的每天剂量是姆人姆天l-10mg/kg/天,优选地2-6mg/kg/天,更优选地约4mg/kg/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用来连续给药2-4 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种活性组分用来同时或相继给药。
8.药物组合物,它含有有效治疗剂量的铁氯喹或铁氯喹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和至少ー种青蒿素衍生物,以及至少ー种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嵩こ醚或蒿甲醚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青蒿素衍生物是由青蒿琥酯或蒿甲醚组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适合于ロ月艮、直肠或注射给药。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疟疾。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疟疾的药品中的用途。
14.治疗或预防疟疾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一方面装有铁氯喹或该铁氯喹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另ー方面装有至少ー种青蒿素衍生物,所述的铁氯喹和所述的青蒿素衍生物是在不同格子中,并且用于同时或相继给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组合物,它含有游离碱、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形式的铁氯喹和青蒿素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药物组合物,它含有铁氯喹或铁氯喹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和至少一种青蒿素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这样一种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疟疾的药品中的用途。最后,本发明涉及治疗或预防疟疾的试剂盒。
文档编号A61K31/4706GK102836163SQ20121036924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0日
发明者L.弗雷斯, D.特米纳西安 申请人:赛诺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