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755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病中的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淀附着在原本光滑的的动脉内膜上,形成一些粥样的白色斑块,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的增多,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的心绞痛;心肌梗塞是由于血管有沉淀附着的血块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血管堵塞,使一部份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它和高血压有明确的关系,血脂稠是也是由于血管的堵塞所引起的。这几种病症大部分都是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及经常喝酒导致的一种富贵病,病情普遍,一般采用药物控制,但效果不佳是治标 不治本。严重者引起的休克,进而导致瘫痪的病例也屡见不鲜,抢救无效死亡的也不少见,费用昂贵不说,对人身体造成的痛苦及对家人造成的影响巨大。现有的治疗药物一般为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治疗上述的疾病,其治疗药物一般均有副作用,对于病人的身体有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存在的诸多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以纯天然的中药,由天然植物及动物作原料,主要以元胡、川芎、黄芪、葛根、丹参、山楂、桑寄生、党参、穿山甲、水蛭等药物进行组合配伍,使得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并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心肌坏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从而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血脂稠及其引发的心脏病等诸多病症。本发明实施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元胡10-35份、川弯15-45份、黄芪40-65份.葛根15-40份.丹参20-45份.山楂15-24份.桑寄生20-35份.党参40-65份、穿山甲10-20份、水蛭8_15份。上述组分中选用元胡作为君药,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缓解神经痛、头痛等;选用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具有扩张血管之功效;选用黄芪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治疗冠心病中的心肌缺血,推动血液的循环,且能降低血压;选择葛根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缓解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的症状,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谢;治疗血脂稠、冠心病所引起的沉着增多,血流爱阻,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提高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量,减轻心肌缺血,限制或缩小心肌梗塞的范围,抗快速心率失常,降低胆固醇;而选择丹参,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特别表现在I.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2.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3.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功能,对心肌坏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桑寄生有通经络,益血,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治疗血虚失养,肝肾不足;选用党参,它具有补中,益气,生津之功效,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增强造血功能; 而选用山楂,是由于它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起到强心和预防心绞痛的作用。此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选用穿山甲,它具有医治血滞经闭,症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作用,对血脂稠、冠心病中的血管沉着、受阻有特殊疗效选用水蛭,它具有破血,逐淤,通经,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在心脑血管疾病上有特效。黄芪、水蛭,穿山甲混用后,可以起到增加血管弹性的效果,其中穿山甲的使用使得上述其他两味中药的药效得以更好的释放,有着增益的效果。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发明人进一步限定了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元胡15-30份.川芎20-40份.黄芪45_60份.葛根20_35份.丹参25 — 40份.山楂17-22份.桑寄生23-32份.党参45-60份.穿山甲12-18份.水蛭9_14份;而最佳的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元胡20-25份.川芎25-35份.黄芪50-55份.葛根25-30份.丹参30 — 35份.山楂19-20份.桑寄生26-29份.党参50-55份、穿山甲14-16份、水蛭10-13份。其中穿山甲用量过大,会导致整个药物的成本提高,不利于药物的推广,同时穿山甲用量过低时,与其他药物的配合效果会明显降低,从而降低整个药物的效果,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故此控制上述用量。同时,发明人还提供了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将元胡、川芎、葛根、丹参、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00-500重量份的黄酒,煮沸至黄酒完成完全蒸出,将蒸后的产物晾干,放入砂锅内加入6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腾状态35-45分钟,过滤去掉药渣,留药液用;把黄芪、党参、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细度为100-150目,将上述药液的温度加热到在20-40°C时放入上述药粉搅拌,等药粉完全渗透到药液中后,拿到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将此药再磨一次,其细度为150-200目,即可获得目标药物。之所以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主要考虑到将元胡、川芎、葛根、丹参、桑寄生、山楂用黄酒进行酒蒸,可以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好的留存,同时将其中的非药用成分蒸出随黄酒排出,从而降低上述药物的毒性,而黄酒本身中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在酒蒸后这些微量元素也进入药物中,并随后续的清水蒸煮进入药液中,进一步提高药物的药效;而之后采用清水煮沸的方式,将上述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出,从而提高药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提高药效;而黄芪、党参、穿山甲、水蛭中的有效成分稳定性较差,一旦采用蒸煮的方式会将其中的有效成分破坏,大大降低药效,所以发明人选用了研磨后单独加入的方式,并最终采用与上述药液混合后制粉,获得最终的药物混合物,从而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成分不会丧失,药物彼此之间有更好的配合作用药效更佳。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药物,可采用口服的形式直接给药,具体的给药方法为冠心病、血脂稠患者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一包,I天2次,严重者一天三次。通过上述的口服给药,重症患者65-75天,轻者35-50症状基本消失。由冠心病、血脂稠带来的心慌、头晕、气喘等服药5-10天基本去除此症状,遵照此治疗方法治愈后的患者不易复发,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9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该药物组合物之间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并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心肌坏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从而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血脂稠及其引发的心脏病等诸多病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I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元胡30份,川弯40份,黄芪55份,葛根30份,丹参35份,山楂22份,桑寄生33份,党参55份,穿山甲17份,水蛭13份。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将元胡、川芎、葛根、丹参、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00-400重量份的黄酒,煮沸至黄酒完成完全蒸出,将蒸后的产物晾干,放入砂锅内加入600-8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腾状态35-45分钟,过滤去掉药渣,留药液用;把黄芪、党参、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细度为100-150目,将上述药液的温度加热到在20-40°C时放入上述药粉搅拌,等药粉完全渗透到药液中时,拿到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将此药再磨一次,其细度为150-200目,即可获得目标药物。实施例2—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元胡25份,川芎35份,黄芪50份,葛根25份,丹参30份,山楂20份,桑寄生30份,党参50份,穿山甲15份,水蛭12份。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将元胡、川芎、葛根、丹参、桑寄生、山楂加入到400-500重量份的黄酒,煮沸至黄酒完成完全蒸出,将蒸后的产物晾干,放入砂锅内加入8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腾状态35-45分钟,过滤去掉药渣,留药液用;把黄芪、党参、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细度为100-150目,将上述药液的温度加热到在20-40°C时放入上述药粉搅拌,等药粉完全渗透到药液中时,拿到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将此药再磨一次,其细度为150-200目,即可获得目标药物。 实施例3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元胡20份,川弯30份,黄芪45份,葛根20份,丹参25份,山楂18份,桑寄生27份,党参45份,穿山甲13份,水蛭11份。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将元胡、川芎、葛根、丹参、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50-450重量份的黄酒,煮沸至黄酒完成完全蒸出,将蒸后的产物晾干,放入砂锅内加入6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腾状态35-45分钟,过滤去掉药渣,留药液用;把黄芪、党参、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细度为100-150目,将上述药液的温度加热到在20-40°C时放入上述药粉搅拌,等药粉完全渗透到药液中时,拿到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将此药再磨一次,其细度为150-200目,即可获得目标药物。试验例I.严某某,男,64岁,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崔家庄村,于2008年4月份晕倒,后在泰安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血脂稠引起的供血不足,因家庭困难,没办法长期留院,后服本药(实施例I中所获得的药物),45天血脂恢复正常,又服10天巩固,至今未犯。2.杨某某,女,55岁,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夏家庄村,因心慌胸闷长期服药,一直未有明显改善,2008年6月份开始服用本药(实施例I中所获得的药物),30天恢复正常,至今未犯。3.胡某某,男,53岁,山东省新泰市矿山机械厂,2009年5月份,经新泰市人民医院诊断为高血压,血脂稠,冠心病。服本药(实施例2中所获得的药物)80天回医院检查,高血压,血脂稠症状完全消失,冠心病症状基本消失,又服10天药巩固,至今没在吃过药。4.张某某,女,山东省济南市空军医院外科医师,因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赛,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虽经常服药,但效果不明显,2010年3月份开始服本药(实施例2中所获得的药物),服用65天后回院检查,冠心病症状消失。5.李某某,女,山东省泰安市良庄镇,2009年经泰安市中心医院和北京铁路医院确诊为冠心病,从2009年6月份服本药(实施例3中所获得的药物)70天,至今未犯。6.徐某,男,山东省新泰市矿山机械厂,2009年底查出冠心病后,开始服本药(实施例3中所获得的药物),不到3个月回院检查彻底康复,至今未犯。除上述典型病例外,本发明的发明人截取2010年上半年临床病例58人,其中男38人,女20人,年龄40-70,平均年龄55岁;按照本发明所述服药方法给予实施例1-3的药物,治疗I月到4个月。治疗效果治愈40例,占69% ;病情明显好转15例,占26% ;总有效率为9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元胡10-35份、川芎15-45份、黄芪40-65份、葛根15-40份、丹参20-45份、山楂15-24份、桑寄生20-35份、党参40-65份、穿山甲10-20份、水蛭8_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元胡15-30份、川芎20-40份、黄芪45-60份、葛根20-35份、丹参25—40份、山楂17-22份、桑寄生23-32份、党参45-60份、穿山甲12-18份、水蛭9-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主要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元胡20-25份、川芎25-35份、黄芪50-55份、葛根25-30份、丹参30—35份、山楂19-20份、桑寄生26-29份、党参50-55份、穿山甲14-16份、水蛭10-13份。
4.制备如权利要求1-3所述药物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按原料的配比称出各味中药将元胡、川芎、葛根、丹参、桑寄生、山楂加入到·300-500重量份的黄酒,煮沸至黄酒完成完全蒸出,将蒸后的产物晾干,放入砂锅内加入·600-1000份的水,煮沸并保持沸腾状态35-45分钟,过滤去掉药渣,留药液用; 把黄芪、党参、穿山甲、水蛭磨成粉,其细度为100-150目,将上述药液的温度加热到在·20-40°C时放入上述药粉搅拌,等药粉完全渗透到药液中后,拿到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将此药再磨一次,其细度为150-200目,即可获得目标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脏病及血脂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以纯天然的中药,由天然植物及动物作原料,主要以元胡、川芎、黄芪、葛根、丹参、山楂、桑寄生、党参、穿山甲、水蛭等药物进行组合配伍,使得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并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心肌坏死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从而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血脂稠及其引发的心脏病等诸多病症。
文档编号A61P9/10GK102908425SQ20121039657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马齐新, 马娜, 马帅 申请人:马齐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