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191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
背景技术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多系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临床表现为腰部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不能行走和翻身,咳嗽、呼吸等腹部用力活动疼痛加重等。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 撞等,弓丨起软组织受损所致,本病发生突然,有明显的腰部扭伤史,严重者在受伤当时腰部有撕裂感和响声。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腰肌扭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无瘀血现象(外力撞击者例外)。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骨盆牵引术、局部痛点封闭、局部热敷或照红外线、旋转推拿疗法、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及针灸穴位刺激术,药丸治疗多口服强痛定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消炎痛等西药,以及伸筋丹、跌打丸、七百散、小活络丸、大活络丸等中成药,辅之以外贴伤湿止痛膏等疗法。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起效慢,疗效不够理想,对伤及肾气、气血阻滞的急症患者治疗效果有待提高。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腰部扭伤后伤及肾气,会导致气滞血瘀、气血阻滞、腰络不通,温热内蕴,除引发腰部疼痛症状外,还可能会伴有腹部疼痛,大便秘结,尿黄赤,舌胎黄腻,脉濡数等临床表现。中药组方应针对性的选用补肾壮腰、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舒筋解痉的药材,炮制时宜用酒煮或炙炒方式,以求药效速达腠理,迅速缓解疼痛,疏通阻滞的经络,达到治愈腰扭伤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及制备方法,具有补肾壮腰;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舒筋解痉之功效,求源溯本,能迅速缓解腰扭伤疼痛症状,加快腰部筋肉机能恢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红花80 110份白芍70 90份制没药65 85份制乳香50 70份熟地45 60份杜仲40 55份白龙须35 50份伸筋草30 48份
川断28 45份香附25 40份钩藤根22 36份延胡索18 30份当归15 25份木瓜12 22份紫丹参8 18份生麻黄4 10份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红花85 100份白芍75 85份制没药70 80份制乳香55 65份熟地48 58份杜仲42 52份白龙须38 46份伸筋草35 45份 川断32 42份香附28 38份钩藤根25 33份延胡索22 28份当归18 22份木瓜14 18份紫丹参10 16份生麻黄6 8份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红花92份白芍80份制没药75份制乳香60份熟地53份杜仲47份白龙须42份伸筋草40份川断37份香附33份钩藤根29份延胡索25份当归20份木瓜16份紫丹参13份生麻黄7份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I)将制没药、制乳香、木瓜、紫丹参混合均匀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2)将香附、延胡索放入锅内,用文火翻炒数次后,表面均匀喷洒陈醋并炒干,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3)将生麻黄用炼蜜拌匀,用文火炒至表面呈亮黄色且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4)将红花、钩藤根、当归放入容器内,加入四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6 8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三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3 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0 I. 15的药膏,备用。(5)将白芍、熟地、杜仲、白龙须、伸筋草、川断放入容器内,加入六倍量的绍兴黄酒,蒸煮2小时后,取煮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六倍量的绍兴黄酒,蒸煮2小时后,取煮液;合并两次所得的煮液,加热蒸发为8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25 I. 30的药膏,备用。(6 )将步骤(I)、步骤(2 )、步骤(3 )所得的细粉,与步骤(4)、步骤(5 )制得的药膏混合,加入炼蜜后搅拌均匀,速冻成干粉后,制备为丸剂产品。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红花味辛;性温。入肝;肾经。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贵州草药》载“清热解毒,治无名肿毒,骨折。”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红花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白芍味苦;性平。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别录》载“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芍能调节免疫,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有保肝、解痉、镇痛、镇静、抗凉、降温作用,此外还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增强耐缺氧、抗氧化和抗疲劳的作用。制没药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肾经。主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痈疽肿痛,散血去瘀,消肿止痛。《本草经疏》载“治凡骨节痛与胸腹胁肋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没药似荷尔蒙,可调节甲状腺,具有强力消炎、杀菌、止痛以及对抗病毒的功用。制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田;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瘀血刺痛。《纲目》载“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乳香挥发油有镇痛作用,能促进多核白血球增加,从而吞噬死亡的血球及细胞,改善新陈代谢,有消炎 防腐作用。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肝肾阴亏;腰膝酸软;肾虚喘促。《本草汇言》载“久病阴伤,新产血败,在所必需者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可增强GSH-Px活性,降低血清中LPO的含量,提高血浆AD浓度,此外与骨髓造血系统亦有密切相关的作用。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脊酸疼;风湿痹痛。《备急千金要方》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感受风寒湿邪,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杜仲对神经中枢有镇静作用,能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和血浆中cAMP和cGMP代谢。白龙须味辛;苦;性微温;小毒。归肝;肾;心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分类草药性》载“治腰痛,去风湿麻木,止吐血,兼治疟疾,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龙须有显著的松驰肌肉和镇痛作用,临床上多用作肌肉松驰剂、麻醉、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伸筋草味苦;辛;性温。入肝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治风湿腰腿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刀伤;烫火伤。《湖南药丸志》载“舒筋活血,补气通络。治腰痛,关节痛,闭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伸筋草含有石松碱、棒石松宁碱等生物碱,以及萜类化合物、留醇和酸类,有降温、降血压作用,能增强心脏收缩力度,兴奋平滑肌,此外还有抑菌作用。川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背酸疼;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盘折骨;痈疽疮肿。《证治准绳》载“甘温助阳,辛以散瘀,兼有补益肝肾,强健壮骨,通利血脉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川断含有多种生物碱和微量元素钛,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对痈疡有排脓、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香附味辛;性微寒;无毒。归肝;肺;脾;胃;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纲目》载“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女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香附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强心、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防治高脂血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钩藤根味苦;涩;性寒。入肝经。舒筋活络;清热消肿。主治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治关节痛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钩藤根含吲哚生物碱类,有显著的消炎、抗菌作用。延胡索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纲目》载“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延胡索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催眠、安定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显著扩张冠状血管,能引起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对肌肉有松驰作用。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 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本草正》载“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归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慢性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木瓜味酸;性温。入肝;肺;肾;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本草正》载“疗腰膝无力,脚气,引经所不可缺,气滞能和,气脱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呕逆、霍乱转筋,降痰,去湿,行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木瓜含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萝卜素等;并富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具有护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等作用,还有阻止人体致癌物质亚硝胺合成的功效。紫丹参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主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风邪留热。《本经》载“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能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血、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促进纤维母细胞分化和胶原纤维的形成,抑制细胞内原性胆固醇的合成。生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本经》载“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麻黄所含的麻黄碱能间接发挥类肾上腺素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脑、肌肉血管,收缩肾、脾等内脏和皮肤、粘膜血管,升高血压,增加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能使疲劳的骨骼肌紧张度显著而持久地升高,此外还有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免疫、镇咳、平喘、祛痰、利尿作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腰部损伤、肾气受损引致气血阻滞、腰络不通、湿热内蕴等致病机理,选用补肾壮腰、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舒筋解痉的药材,精心炮制,有补肾壮腰、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舒筋解痉之功效,能迅速缓解腰扭伤疼痛症状,加快腰部筋肉机能恢复,对急性腰扭伤有较高的治愈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I本发明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红花IOOg白苟85g制没药80g制乳香65g熟地58g杜仲50g白龙须46g伸筋草42g
川断39g香附36g钩藤根32g延胡索28g当归24g木瓜20g紫丹参16g生麻黄9g本发明药丸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I)将制没药、制乳香、木瓜、紫丹参混合均匀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2)将香附、延胡索放入锅内,用文火翻炒数次后,表面均匀喷洒陈醋并炒干,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3)将生麻黄用炼蜜拌匀,用文火炒至表面呈亮黄色且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4)将红花、钩藤根、当归放入容器内,加入四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6 8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三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3 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0 I. 15的药膏,备用。(5)将白芍、熟地、杜仲、白龙须、伸筋草、川断放入容器内,加入六倍量的绍兴黄酒,蒸煮2小时后,取煮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六倍量的绍兴黄酒,蒸煮2小时后,取煮液;合并两次所得的煮液,加热蒸发为8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25 I. 30的药膏,备用。(6 )将步骤(I)、步骤(2 )、步骤(3 )所得的细粉,与步骤(4)、步骤(5 )制得的药膏混合,加入炼蜜后搅拌均匀,速冻成干粉后,制备为丸剂产品。用法用量成人每日3次,每次3 4丸,饭后两小时以温开水送服,重症患者每日4 5次,每次3 5丸,饭后一小时以温黄酒送服,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I 2个疗程起效。实施例2本发明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红花92g白苟80g制没药75g制乳香60g熟地53g杜仲47g白龙须42g伸筋草40g川断37g香附33g钩藤根29g延胡索25g当归20g木瓜16g紫丹参13g生麻黄7g本实施例的药丸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3本发明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红花85g白芍78g制没药73g制乳香58g熟地50g杜仲45g白龙须40g伸筋草36g川断33g香附30g钩藤根26g延胡索22g当归18g木瓜15g紫丹参Ilg生麻黄5g本实施例的药丸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临床资料临床治疗跟踪数据表明,本发明所述药丸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与针炙穴位刺激法的效果极为接近,治愈率达84. 6%,有效率达97. 2%,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显著,缓解腰肌痉挛效果明显,适于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红花80 110份白芍70 90份制没药65 85份制乳香50 70份 熟地45 60份杜仲40 55份白龙须35 50份伸筋草30 48份 川断28 45份香附25 40份钩藤根22 36份延胡索18 30份 当归15 25份木瓜12 22份紫丹参8 18份生麻黄4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红花85 100份白芍75 85份制没药70 80份制乳香55 65份 熟地48 58份杜仲42 52份白龙须38 46份伸筋草35 45份 川断32 42份香附28 38份钩藤根25 33份延胡索22 28份 当归18 22份木瓜14 18份紫丹参10 16份生麻黄6 8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红花92份白芍80份制没药75份制乳香60份 熟地53份杜仲47份白龙须42份伸筋草40份 川断37份香附33份钩藤根29份延胡索25份 当归20份木瓜16份紫丹参13份生麻黄7份。
4.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制没药、制乳香、木瓜、紫丹参混合均匀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2)将香附、延胡索放入锅内,用文火翻炒数次后,表面均匀喷洒陈醋并炒干,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3)将生麻黄用炼蜜拌匀,用文火炒至表面呈亮黄色且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4)将红花、钩藤根、当归放入容器内,加入四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6 8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三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3 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6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10 I. 15的药膏,备用。
(5)将白芍、熟地、杜仲、白龙须、伸筋草、川断放入容器内,加入六倍量的绍兴黄酒,蒸煮2小时后,取煮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六倍量的绍兴黄酒,蒸煮2小时后,取煮液;合并两次所得的煮液,加热蒸发为80°C环境下相对密度I. 25 I. 30的药膏,备用。
(6)将步骤(I)、步骤(2)、步骤(3)所得的细粉,与步骤(4)、步骤(5)制得的药膏混合,加入炼蜜后搅拌均匀,速冻成干粉后,制备为丸剂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药丸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丸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红花80~110份、白芍70~90份、制没药65~85份、制乳香50~70份、熟地45~60份、杜仲40~55份、白龙须35~50份、伸筋草30~48份、川断28~45份、香附25~40份、钩藤根22~36份、延胡索18~30份、当归15~25份、木瓜12~22份、紫丹参8~18份、生麻黄4~10份。本发明针对腰部损伤、肾气受损引致气血阻滞、腰络不通、湿热内蕴等致病机理,选用补肾壮腰、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舒筋解痉的药材,精心炮制,有补肾壮腰、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舒筋解痉之功效,能迅速缓解腰扭伤疼痛症状,加快腰部筋肉机能恢复,对急性腰扭伤有较高的治愈率。
文档编号A61K36/8905GK102940755SQ201210533519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房群 申请人:房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