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20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特别涉及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紊乱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多重耐药菌感染亦不例外。其与非耐药菌感染在感染后出现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紊乱是一致的,只是因为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治疗不如非耐药菌有效,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多重耐药菌这一感染因素,也就意味着不能在短时间内调整其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紊舌L从而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迁延难愈,预后较差。多肽阵列技术能用多肽模拟蛋白抗原与自身抗体结合,被认为是后基因组时代与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相媲美的新型蛋白位点检测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抗体研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新基因、疾病诊断及药物筛选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该技术较多用于癌症研究,如肿瘤患者自身抗体的早期监测,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研究等,如应用多肽芯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EGFR自身抗体;另有应用抗体芯片来鉴定肾组织中的异常表达蛋白,进行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等。目前在细菌感染的中医中药干预的基础研究中,尚未检索到相关应用。目前现有技术没有公开本发明组合物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炎症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黄药子、马齿苋、盾翅藤、肾茶、北豆根、川谷根、猪苓、牛膝、马鞭草、黄柏、赤芍、土茯苓、三棱、川楝子、莪术、延胡索、芡实、当归、苦参、香附、山药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药子20克、马齿苋15克、盾翅藤10克、肾茶10克、北豆根10克、川谷根15克、猪苓10克、牛膝20克、马鞭草20克、黄柏10克、赤芍30克、土茯苓25克、三棱10克、川楝子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5克、芡实10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香附10克、山药10克。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水煎剂、胶囊齐U、片剂、丸剂、口服液体制剂、注射剂、散剂等各种剂型。所述常规工艺方法包括水提取或醇提取或先水提取再醇提取或先醇提取后再水提取;经上述常规提取后还可以过大孔树脂柱进一步富集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有机效果可以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舌L。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验例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药子20克、马齿苋15克、盾翅藤10克、肾茶10克、北豆根10克、川谷根15克、猪苓10克、牛膝20克、马鞭草20克、黄柏10克、赤芍30克、土茯苓25克、三棱10克、川楝子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5克、芡实10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香附10克、山药10克。取上述原料药,加入乙醇常温下浸溃2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力口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片剂。治疗效果吕永亚,男,38岁,鹤壁市吕庄村人,突感身体不适,继而高热,分别到卫辉、太原治疗,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果,造成站立行走都很困难。服用该药物后,二至三小时体温降至正常,坚持服药五天,病已痊愈。李胜利,男,32岁,鹤壁市庞村人,自感恶心,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增多,继而高热40度,用抗生素数日,不见好转,转至市第一医院治疗无效果。服用该药物后,二天病已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黄药子20克、马齿苋15克、盾翅藤10克、肾茶10克、北豆根10克、川谷根15克、猪苓·10克、牛膝20克、马鞭草20克、黄柏10克、赤芍30克、土茯苓25克、三棱10克、川楝子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5克、芡实10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香附10克、山药1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炎症的中药组合物,采用黄药子、马齿苋、盾翅藤、肾茶、北豆根、川谷根、猪苓、牛膝、马鞭草、黄柏、赤芍、土茯苓、三棱、川楝子、莪术、延胡索、芡实、当归、苦参、香附、山药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可以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110883SQ20121054676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张立刚, 曲健, 张磊, 武刚 申请人:青岛华电高压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