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62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奶牛乳房炎是指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病理变化,临床可见乳汁体细胞含量增加,乳房发生病理组织变化。该病是奶牛场的常发病之一,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两大类,亚临床型乳房炎又称隐性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但乳汁在理化性质等方面发生了改变。目前,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该病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凡是养殖奶牛的国家,都有隐性乳房炎的存在。据报道,国外奶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的泌乳期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达50%,而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在46. 4-85. 7%之间。(许丹宁.2004.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事实上,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不易察觉的特点是造成奶牛业损失较大的直接原因。隐性乳房炎的致病机理相当复杂,包括环境、管理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正因如此,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途径也是多角度、多方面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目前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主要基于饲养管理、免疫调控和药物治疗三方面展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因多数来源于饲养管理不当,主要体现在牛场日常管理、产犊护理、挤奶管理等多个环节管理不科学上。所以牛场的日常管理中保证饲料、饮水卫生、牛舍的环境卫生、牛体卫生,定期对牛舍、运动场、挤奶厅的环境进行消毒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天气季节骤变、牛群拥挤、营养缺乏、矿物质缺乏、饲料变换等不良的应激因素下,也可以造成牛体抵抗力降低,诱发内源性感染而发生隐性乳房炎。因此,有目的地加强牛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提升饲料质量,可以使本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致病因素是多样的,在实际生产中,仅仅依靠饲养管理去防治隐性乳房炎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遗传学等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提高奶牛自然抗病能力上。相关文献研究表明,通过注射细胞因子、疫苗等主动免疫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隐性乳房炎的发生。(Kehrli ME, Harp JA. 2001. Immunityin the Mammary Gland [J] .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Food AnimalPractice, 17 (3) :495-516)但是,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致病因素多样化、致病菌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有部分奶牛隐性乳房炎并不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所以目前的免疫调控方法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治该病。目前,药物治疗是我国对隐性乳房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抗菌素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奶牛场兽医在不确定病原菌种类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所以多数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给以广谱抗菌素。抗生素的长期使用造成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常常出现治疗周期延长、给药剂量的增加,严重时,甚至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另外,用药剂量的增大导致抗菌素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抗生素不是治疗隐性乳房炎的合适方法。由此可见,在“改进牧场饲养管理空间有限,疫苗治疗效果不佳,抗生素治疗存在残留”的情况下,开发“高效、绿色、安全”的新型奶牛乳房炎防治产品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抗菌肽作为一种抗生素的替代物而备受关注。抗菌肽是一类具有天然抗菌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具有抗菌谱广、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抗菌肽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该现象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长期使用造成病原菌耐药性增强、治疗周期延长、给药量增加、甚至治疗无效,并同时存在抗菌素残留问题,而抗菌肽作为一种抗生素的替代物,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作用效果却并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能够高效稳定地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改善奶牛体质、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又没有任何药物残留;同时,可以大规模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 际操作中。 中草药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抑菌杀菌功能,还具有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更重要的是,中草药不存在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问题,因此开发高效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配方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中草药种类繁多,作用机理复杂,开发一个高效的具有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草药配方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本发明在充分研究了奶牛隐性乳房炎各种致病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中草药,并结合抗菌肽和奶牛免疫调节剂,以期达到高效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其成分包括15%-25%的蒲公英提取物、15%-25%金银花提取物、5%_15%的通草提取物、5%_15%的益母草提取物、25%-35%的生化黄腐酸和5%-15%的抗菌肽;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较佳的,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由以下成分组成15%_25%的蒲公英提取物、15%_25%金银花提取物、5%-15%的通草提取物、5%-15%的益母草提取物、25%-35%的生化黄腐酸和5%-15%的抗菌肽;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较佳的,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7%_23%,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7%-23%,所述的通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7%-13%,所述的益母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7%-13%,所述的生化黄腐酸的添加量为27%-33%,所述的抗菌肽的添加量为7%-13% ;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更佳的,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20%,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20%,所述的通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0%,所述的益母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0%,所述的生化黄腐酸的添加量为30%,所述的抗菌肽的添加量为10%;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本发明中,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为本领域常规的蒲公英提取物;较佳的,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包含留醇、胆碱、菊糖和果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为本领域常规的金银花提取物,较佳的,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
所述的通草提取物为本领域常规的通草提取物,较佳的,所述的通草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活性多糖。所述的益母草提取物为本领域常规的益母草提取物,较佳的,所述的益母草提取物的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二萜和挥发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生化黄腐酸为本领域常规的生化黄腐酸,较佳的,所述的黄腐酸为一种有机物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大分子聚合物,其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较佳的,所述的生物活性物质为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菌体蛋白、核酸和促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菌肽为本领域常规的抗菌肽,较佳的,所述的抗菌肽为具有天然抗菌活性的多肽和/或小分子蛋白,更佳的,所述的具有天然抗菌活性的多肽和/或小分子蛋白中的氨基酸的量小于100个。本发明中,较佳的,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通草提取物、益母草提取、物的购买厂家为陕西中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型号为天然提取物;所述的生化黄腐酸的购买厂家为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型号为生化黄腐酸(B)型;所述的抗菌肽的购买厂家为杭州安迪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型号为安帝哌HB301型。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预混料中还可含有本领域复合预混料中常规添加的各种其他添加剂,只要其不显著影响本发明复合预混料的效果即可。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将上述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在制备奶牛饲料中的应用。较佳的,将本发明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添加到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混合均匀即可;更佳的,所述的防治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复合预混料的添加量为每日每头奶牛饲料中50-150克,进一步更佳的,所述的防治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复合预混料的添加量为每日每头奶牛饲料中100克。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得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能够高效稳定地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改善奶牛体质、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同时,又没有任何药物残留,且可以大规模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际操作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下述实施例中,原料的购买厂家及型号如表I所述。表I原料的购买厂家及型号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15%-25%的蒲公英提取物、15%_25%金银花提取物、5%-15%的通草提取物、5%-15%的益母草提取物、25%_35%的生化黄腐酸和5%-15%的抗菌肽;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成分组成15%-25%的蒲公英提取物、15%-25%金银花提取物、5%-15%的通草提取物、5%_15%的益母草提取物、25%-35%的生化黄腐酸和5%-15%的抗菌肽;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7%-23%,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7%-23%,所述的通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7%-13%,所述的益母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7%-13%,所述的生化黄腐酸的添加量为27%-33%,所述的抗菌肽的添加量为7%-13% ;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20%,所述的金银花提取物的添加量为20%,所述的通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0%,所述的益母草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0%,所述的生化黄腐酸的添加量为30%,所述的抗菌肽的添加量为10% ;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蒲公英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通草提取物、益母草提取物的购买厂家为陕西中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型号为天然提取物;所述的生化黄腐酸的购买厂家为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型号为生化黄腐酸B型;所述的抗菌肽的购买厂家为杭州安迪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型号为安帝哌HB301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将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混合均匀即可。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在制备奶牛饲料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在制备奶牛饲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复合预混料的添加量为每日每头奶牛饲料中50-150 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在制备奶牛饲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奶牛酒精阳性乳的复合预混料的添加量为每日每头奶牛饲料中100 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预混料的成分包括15%-25%的蒲公英提取物、15%-25%金银花提取物、5%-15%的通草提取物、5%-15%的益母草提取物、25%-35%的生化黄腐酸和5%-15%的抗菌肽;所述百分比为占原料的质量百分比。本发明制得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复合预混料能够高效稳定地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改善奶牛体质、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同时,又没有任何药物残留,且可以大规模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际操作中。
文档编号A61K38/02GK102973923SQ2012105565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治国, 刘光磊, 苏衍菁, 张春刚, 杨光 申请人: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