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79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腹痛是指从肋骨以下到腹股沟以上部分的疼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能是胃肠消化器官肝、胆、胰腺疾病,妇科疾病或泌尿生殖器官的毛病。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急性腹痛又称急腹症,具有变化多、发展快的特点,一旦延误诊断,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西医治疗一般只能针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这种疗法虽然见效明显,但也只能解决暂时问题。中医认为,凡外邪人侵,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跌仆损伤,以及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原因,引起腹部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均可发生腹痛。故治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腹痛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西医对腹痛只能针对某一症状进行而存在效果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50份、白芍10-30份、炒白术5-25份、炒苍术5-20份、陈皮5-20份、升麻5-15份、柴胡5_20份、党参10-30份、炙甘草5_20份、当归10-30份、附子5-20份、炮姜5-20份、炒枳实5_25份、白芷5_20份、诃子5_25份、薤白10-30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0份、白芍20份、炒白术15份、炒苍术10份、陈皮10份、升麻6份、柴胡10份、党参20份、炙甘草10份、当归20份、附子10份、炮姜10份、炒枳实15份、白芷10份、诃子15份、薤白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炒白术具有燥湿行水、益气、健脾胃的功效;炒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燥湿化痰的功效;升麻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炮姜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功效;炒枳实具有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活血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诃子具有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的功效;薤白具有理气导滞、健胃消食、通阳散结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清热化湿、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对腹痛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3.3%,治愈率73. 3%。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0g、白芍20g、炒白术15g、炒苍术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10g、党参20g、炙甘草10g、当归20g、附子10g、炮姜10g、炒枳实15g、白芷10g、诃子15g、薤白2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5g、白芍30g、炒白术5g、炒苍术12g、陈皮20g、升麻5g、柴胡20g、党参15g、炙甘草20g、当归15g、附子12g、炮姜15g、炒枳实10g、白芷5g、诃子25g、薤白IOgo实施例3
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50g、白芍15g、炒白术20g、炒苍术15g、陈皮5g、升麻10g、柴胡15g、党参30g、炙甘草5g、当归10g、附子20g、炮姜12g、炒枳实25g、白芷12g、诃子5g、薤白1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g、白芍25g、炒白术10g、炒苍术20g、陈皮15g、升麻8g、柴胡12g、党参10g、炙甘草12g、当归30g、附子5g、炮姜20g、炒枳实5g、白芷20g、诃子12g、薤白2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30g、白芍10g、炒白术25g、炒苍术5g、陈皮20g、升麻15g、柴胡5g、党参25g、炙甘草15g、当归25g、附子15g、炮姜5g、炒枳实12g、白芷15g、诃子10g、薤白30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0例,年龄20 4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
二、疗效标准
(1)痊愈治疗后腹痛完全消失未再复发;
(2)好转治疗后腹痛消失或缓解,I个月后偶有复发或加重;
(3)无效;治疗后腹痛无任何缓解,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5个疗程,痊愈4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女,29岁。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I个疗程,腹痛完全消失未再复发,治愈。病例2 王某,男,38岁。就诊时腹痛、寒战、高热。经医院诊断为急性腹痛。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治疗I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50份、白芍10-30份、炒白术5-25份、炒苍术5_20份、陈皮5_20份、升麻5_15份、柴胡5-20份、党参10-30份、炙甘草5-20份、当归10-30份、附子5_20份、炮姜5_20份、炒枳实5-25份、白芷5-20份、诃子5-25份、薤白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40份、白芍20份、炒白术15份、炒苍术10份、陈皮10份、升麻6份、柴胡10份、党参20份、炙甘草10份、当归20份、附子10份、炮姜10份、炒枳实15份、白芷10份、诃子15份、薤白2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黄芪20-50份、白芍10-30份、炒白术5-25份、炒苍术5-20份、陈皮5-20份、升麻5-15份、柴胡5-20份、党参10-30份、炙甘草5-20份、当归10-30份、附子5-20份、炮姜5-20份、炒枳实5-25份、白芷5-20份、诃子5-25份、薤白10-3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清热化湿、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治疗腹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29/02GK103028104SQ20121056200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3日
发明者丁常燕 申请人:丁常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