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2789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衣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包衣技术主要在药物固体制剂上使用,如药物片剂、丸剂、颗粒、胶囊等。包衣处理后的衣膜能够对药物起到保护作用,在防潮性能和药物外观上均有良好效果。包衣剂多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主成膜材料,以色淀、氧化铁等作为着色剂。近年来,薄膜包衣技术也开始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方面,如糖果、巧克力豆、口香糖、干果类食品、营养保健药物等。一方面,食品、糖果、保健品中含有大量糖分等易吸潮物质,包衣可起到防潮保护的作用,避免其粘联变形;另一方面包衣后可提供光泽的外观和鲜艳的颜色,有利于引起顾客的购买兴趣。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在食品上直接采用普通薄膜包衣剂效果并不理想。首先,药用薄膜包衣剂使用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主成膜材料,由于大部分药物采用吞服,因此对衣膜的口感没有要求;而食品、糖果和部分口嚼药物在口中需经过咀嚼或含化,食用者可能会品尝出不愉快的塑料口味,同时衣膜溶解后有明显的粘稠感,衣膜与被包覆物的口感差异非常明显,衣膜的不良口味会影响顾客对被包覆产品的评价;另外,食品、糖果存在强度差、易吸潮的特点,因此应当缩短包衣时间以减少产品磨损和吸潮现象,但药用包衣剂的粘度高,配液浓度低,包衣时间无法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具有良好口感,并且在包衣处理中可提高包衣剂喷液浓度,从而缩短包衣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特征在于该薄膜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纤维素醚20 60 ;增塑剂10 35 ;小分子糖醇5 40 ;着色剂0 35;而且,所述的着色剂为钛白粉、色淀或氧化铁。而且,所述的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而且,所述的增塑剂为聚乙二醇衍生物,包括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335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而且,所述的小分子糖醇为山梨糖醇、甘露醇、乳糖醇、赤藓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纤维素醚与着色剂按1:0. 8 1. 3的重量比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到规定细度,再与剩余的纤维素醚、增塑剂及小分子糖醇按重量比进行混合,至颜色均匀,制得薄膜包衣剂。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包衣剂加入一部分小分子糖醇替代高分子材料,可减少和掩盖高分子的塑料味道,粘稠的膜感也基本消失;同时糖醇甜度值相当于蔗糖的50% — 70%,使衣膜具有甜味,入口清凉,口感良好。2.本发明包衣剂中所含有的小分子糖醇,分子量低,将其加入薄膜包衣剂配方中替代一部分高分子材料,可降低溶液粘度,已有的以纤维素醚为主体材料的包衣剂适宜包衣的配液浓度为10% — 14%,而加入甘露醇后,适宜的配液浓度为可提升到18 — 25%,缩短包衣处理时间,减少了被包覆物的吸潮和磨损。3.本发明包衣剂中,通过增塑剂配比的调整,改善了小分子糖醇加入后衣膜变脆的影响,使得衣膜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不发生变化。4.本发明包衣剂的制备方法,先加入少量高分子成膜材料与着色剂共同分散,对着色剂起到了分散和附着的作用,避免了着色剂单独粉碎后因静电而再次团聚的现象。可使着色剂达到规定细度,再与其 余的物料混合,保证产品颜色的稳定。5.本发明的薄膜包衣剂可用于食品及药品,包衣后产品入口清凉、适口性好、低热量、易储存;在包衣处理中可提高包衣剂喷液浓度,从而缩短包衣时间;而且,衣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及柔韧性;本发明的包衣剂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包衣剂成品应用性能良好等突出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0克;聚乙二醇40020 克;甘露醇40克。上述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的生产方法的步骤为将称取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甘露醇混合均匀,制得包衣剂成品。本实施例中包衣剂不含着色剂,为透明包衣剂,应用于片芯质量好,有独特外观设计的药物和食品,透明包衣剂可充分体现其产品独特的外观特性。同时,衣膜口感好,溶解迅速。操作中可采用13 — 18%浓度的溶液包衣。实施例2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为羟丙基纤维素20克;聚乙二醇600030 克;赤藓糖醇40克;钛白粉5克。

上述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的生产方法的步骤为将5克羟丙基纤维素与5克钛白粉混合,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筛下物再与剩余的15克纤维素醚、30克聚乙二醇6000、40克赤藓糖醇混合,至颜色均匀。本实施例中赤藓糖醇的含量较高,口感好,应用于口含片类药物制剂和口嚼的食品如口香糖等产品的包衣,衣膜在口中溶解迅速,膜感轻,与被包覆物口感近似。操作中可采用20 - 22%浓度的溶液包衣。实施例3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为甲基纤维素40克;聚乙二醇I5OO10 克;山梨糖醇25克;氧化铁25克。上述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的生产方法的步骤为将20克甲基纤维素与25克氧化铁混合,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筛下物再与剩余的20克甲基纤维素、10克聚乙二醇1500和25克山梨糖醇混合,至颜色均匀。本实施例中处方含有较高含量的增塑剂,衣膜性能良好。可直接应用于糖果、食品、口香糖包衣,衣膜口味香甜清凉,附着良好,无粘稠的膜感。色淀分散细度好,颜色稳定。操作中可采用22 — 25%浓度的溶液进行包衣。实施例4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为羧甲基纤维素60克;聚乙二醇400023 克;甘露醇5克;色淀12克。上述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的生产方法的步骤为将12克羧甲基纤维素与12克色淀混合,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筛下物再与剩余的48克羧甲基纤维素、23克聚乙二醇4000和5克甘露醇混合,至颜色均匀。本实施例中包衣剂衣膜强度高,包衣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口感,对药物和食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色淀分散细度好,颜色稳定。操作中可采用18 — 20%浓度的溶液包衣。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特征在于该薄膜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 纤维素醚20 60 ; 增塑剂10 35 ; 小分子糖醇5 40 ; 着色剂0 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剂为钛白粉、色淀或氧化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聚乙二醇衍生物,包括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335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糖醇为山梨糖醇、甘露醇、乳糖醇、赤藓糖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6.—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纤维素醚与着色剂按1:0. 8 1. 3的重量比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到规定细度,再与剩余的纤维素醚、增塑剂及小分子糖醇按重量比进行混合,至颜色均匀,制得薄膜包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食品、药品包衣膜口感的薄膜包衣剂,该薄膜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纤维素醚20~60;增塑剂10~35;小分子糖醇5~40;着色剂0~35。该包衣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纤维素醚与着色剂按1∶0.8~1.3的重量比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到规定细度,再与增塑剂及小分子糖醇按重量比进行混合,至颜色均匀,制得薄膜包衣剂。本发明的薄膜包衣剂对食品及药品包衣后衣膜入口清凉、适口性好、低热量、易储存;在包衣处理中可提高包衣剂喷液浓度,从而缩短包衣时间;而且,衣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及柔韧性;本发明的包衣剂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包衣剂成品应用性能良好等突出优点。
文档编号A61K47/26GK103041398SQ2012105618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赵永建, 邵广川, 徐勇 申请人:天津博科林药品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