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蛤蟆瘟”、“对耳风”等,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潜伏期8 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C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本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为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应卧床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饮食须根据病人咀嚼能力决定,不给酸性食品。目前西医治疗重在应用抗生素,只是消炎抗菌,治标难治本,易耐药。而有些中药治疗药量大,疗程长,起效慢。常规中西治疗另外还有费用大,用药不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配比,提供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王不留行50份、红花50份、麻黄50份、生姜20份、广藿香20份、延胡索20份、郁金10份、益母草10份、款冬花10份、辛夷10份、羌活10份、紫菀10份、杏仁10份、沙苑子5份、青葙子5份、葫芦巴5份、草豆蘧5份、葶苈子5份。上述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为:将以上所述的18味中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1000重量份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5分钟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停止,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使用时,将其涂覆于患处表面,每日一次,一般治疗当日疼痛即可减轻,第2日肿胀减轻,3 4日左右消退,5天痊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18味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存在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的优点。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本发明可快速止痛消炎,目前共治疗120例,治愈115例,治愈率在96%,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由如下中药材组成:王不留行50g、红花50g、麻黄50g、生姜20g、广藿香20g、延胡索20g、郁金10g、益母草10g、款冬花10g、辛夷10g、羌活10g、紫毙10g、杏仁10g、沙苑子5g、青葙子5g、葫芦巴5g、草豆蘧5g、葶苈子5g。上述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以上所述的18味中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IOOOg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5分钟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停止,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使用时,将其涂覆于患处表面,每日一次。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疗效做进一步验证。病例1:郑某某,男 ,13岁,两侧腮腺区肿疼,发热,不愿吃东西,2天后就诊,临床检查:左右两侧腮腺区肿大,压疼明显,腮腺导管口无红肿。临床诊断:病毒性腮腺炎。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制剂治疗,2天后好转,疼痛减轻,患处不再坚硬。4天后治愈。病例2:谭某,男,11岁,右侧腮腺区肿疼2天就诊,发热,浑身无力,临床检查:右侧腮腺区肿大,压疼,腮腺导管口无红肿。临床诊断:病毒性腮腺炎。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制剂治疗,2天后好转,疼痛大大减轻,患处不再坚硬。5天后治愈。病例3:刘某,男,8岁,左侧腮腺区肿疼、发热2天就诊,临床检查:左侧腮腺区肿大,压疼明显,腮腺导管口无红肿。临床诊断:病毒性腮腺炎。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制剂治疗,2天后好转,疼痛减轻,患处不再坚硬。4天后治愈。病例4:王某,女,10岁,双侧腮腺区肿疼I天就诊,发热,临床检查:双侧腮腺区明显肿大,压疼,腮腺导管口无红肿。临床诊断:病毒性腮腺炎。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制剂治疗,I天后好转,疼痛减轻,患处不再坚硬。2天后即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王不留行50份、红花50份、麻黄50份、生姜20份、广藿香20份、延胡索20份、郁金10份、益母草10份、款冬花10份、辛夷10份、羌活10份、紫菀10份、杏仁10份、沙苑子5份、青葙子5份、葫芦巴5份、草豆蘧5份、葶苈子5份。
2.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将以上所述的18味中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1000重量份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 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5分钟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停止,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王不留行50份、红花50份、麻黄50份、生姜20份、广藿香20份、延胡索20份、郁金10份、益母草10份、款冬花10份、辛夷10份、羌活10份、紫菀10份、杏仁10份、沙苑子5份、青葙子5份、葫芦巴5份、草豆蔻5份、葶苈子5份。本发明存在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的优点。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文档编号A61P31/14GK103202998SQ2012105781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施维华 申请人:施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