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50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出于拆卸后能很好地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和储存等原因,目前,现有的很多器械大都采用组装式结构,譬如床架、椅子等等,但是一旦当组装的床架或椅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即是零部件较多时,其组装过程就会变比较麻烦,甚至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才能进行组装,这样容易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虽然,目前市面上也出现ー些可折叠的床架或椅子结构,但是由于其折叠后的状态仍未达到使用者对节省空间、车载携帯方便等要求,未能得到推 广普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能更好地节省空间、车载携帯方便的联动式可折叠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它包括有相対的两框架,它还包括有连接该两框架并使其可折叠的双交叉支撑架组件和插销带开关组件,其中,所述的双交叉支撑架组件包括有由两根可折叠连杆各自弯折有相同角度后反向交叉相互铰接而成的双交叉支撑架、对称安装在两框架上的滑槽以及装配在滑槽上的可调节连动杆,上述的双交叉支撑架中间的交叉部位呈菱形,并且其两根可折叠连杆之间的铰接处分别设在它们的交叉点处,同时其中一根可折叠连杆的两端对称铰接在两框架上,另外ー根可折叠连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各自相应的滑槽上且与各自滑槽上的可调节连动杆一端相铰接,可调节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转动锁板上;所述的插销带开关组件包括有两插销组件以及连接该两插销组件且用于控制该两插销组件伸缩的控制帯,上述的两插销组件分别插装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连接板上,并且通过控制带来控制各自插销头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同时上述的连接板分别与各自相应的转动锁板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连动杆包括有直连动杆、连接套、弯连动杆,其中,在所述的连接套上设有用于调节两框架之间距离大小的定位平面;直连动杆一端与可折叠连杆一端相铰接,其另一端与连接套一端螺纹连接,同时该连接套的另一端与弯连动杆一端螺纹连接,且该弯连动杆的另一端与转动锁板相铰接。所述的插销组件包括有插销头、外壳以及置于该外壳内给插销头提供作用カ的弹簧,其中,所述的插销头一端从外壳的一端伸出与连接板相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外壳另一端后通过扣环与控制带相连接。所述的两框架为対称的两侧主车架,在该两侧主车架上对称安装有脚踏架、前轮组、后轮组、护板、靠背架,其中,所述的靠背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转动锁板固定相接,通过转动锁板实现折叠功能;护板对应设在后轮组的上方,并与其相配合,同时在ー侧主车架上对应设有一个对后轮组进行刹车控制的刹车组件。所述的转动锁板上设有三个供可调节连动杆的弯连动杆选择安装的定位孔,分别为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所述的护板带有可拆卸的挡泥板。所述的对称安装的脚踏架为联动脚踏架,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采用联动式的结构,这样设计使得其在折叠或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同时较为重要的一点是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时是横向水平折叠,能保证整体结构的尽可能折叠,尽量节省空间,方便车载运输,特别适用于床架、椅子等方面的使用,尤其可广泛应用于专为残疾人士使用的轮椅 上。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护板上提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后轮组、护板后的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后轮组、护板后的俯视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后轮组、护板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后轮组、护板后折叠状态时的俯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后轮组、护板后可调节连动杆安装在转动锁板的第一定位孔后的整体侧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后轮组、护板后可调节连动杆安装在转动锁板的另三定位孔后的整体侧视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连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连动杆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參见附图I至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它包括有対称的两侧主车架1、2,对称安装在该两侧主车架1、2上的脚踏架18、前轮组19、后轮组20、护板21、靠背架22,连接该两侧主车架1、2并使其可折叠的双交叉支撑架组件3和插销带开关组件4,其中,所述的双交叉支撑架组件3包括有由两根可折叠连杆23、24各自弯折有相同角度后反向交叉相互铰接而成的双交叉支撑架5、对称安装在两框架1、2上的滑槽6以及装配在滑槽6上的可调节连动杆7,上述的双交叉支撑架5中间的交叉部位呈菱形,并且其两根可折叠连杆23、24之间的铰接处分别设在它们的交叉点处,同时其中一根可折叠连杆23的两端对称铰接在两框架1、2上,另外ー根可折叠连杆24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各自相应的滑槽6上且与各自滑槽6上的可调节连动杆7 —端相铰接,可调节连动杆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转动锁板8上;所述的插销带开关组件4包括有两插销组件9以及连接该两插销组件9且用于控制该两插销组件9伸縮的控制带10,上述的两插销组件9分别插装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连接板11上,并且通过控制带10来控制各自插销头12与连接板11之间的连接,实现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的自由选择,同时上述的连接板11分别与各自相应的转动锁板8相连接。所述的对称安装的脚踏架18为联动脚踏架,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的靠背架2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转 动锁板8固定相接,通过转动锁板8实现折叠功能。所述的护板21通过各自的定位板28分别插装在相应主车架的插槽内,同时通过插槽一侧的插销开关29实现锁紧固定,上述的护板21对应设在后轮组20的上方,并且每个护板21均带有可拆卸的挡泥板,分别与其相应的后轮组20相配合。另外,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本实施例在一侧主车架I上对应设有ー个便于对后轮组20进行刹车控制的刹车组件31。所述的可调节连动杆7包括有直连动杆13、连接套14、弯连动杆15,其中,在所述的连接套14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侧主车架1、2之间距离大小的定位平面,可根据需要,借助扳手或其他钳ロ工具进行随时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直连动杆13 —端与可折叠连杆24 —端相铰接,其另一端与连接套14 一端螺纹连接,同时该连接套14的另ー端与弯连动杆15 —端螺纹连接,且该弯连动杆15的另一端与转动锁板8相铰接,而所述的转动锁板8上设有三个供弯连动杆15选择安装的定位孔,分别为第一定位孔25、第二定位孔26、第三定位孔27,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连动杆7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自由选择,方便快捷,能满足多数使用者的使用要求。所述的插销组件9包括有插销头12、外壳16以及置于该外壳16内给插销头12提供作用力的弹簧17,其中,所述的插销头12—端从外壳16的一端伸出与连接板11相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17、外壳16另一端后通过扣环与控制带10相连接。折叠时,首先拨动本实用新型的插销开关29,使插销开关29的插销30脱离护板21的定位板28后,然后上提护板21,即可实现护板21的拆卸;当护板21拆卸完毕后,即可对插销带开关组件4进行解锁,其具体操作是抽动插销带开关组件4的控制带10(方向不限),确保两插销组件9的插销头12均脱离各自连接板11上的销孔,此时,立刻推动靠背架22压向于相应的主车架1、2上,同时松开控制带10,完成靠背架22的折叠,在此过程中,两侧的插销头12均抵触于连接板11的侧面上,跟随靠背架22移动;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慢慢地相向推动两侧的主车架1、2,通过双交叉支撑架组件3的联动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折叠,尽量节省空间来满足车载或储存要求。而还原折叠状态时,可对折叠后的本实用新型进行上述步骤的逆操作,即可还原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和还原过程操作简单,轻松方便,能很好地满足多数使用者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专为残疾人士使用的轮椅上,值得推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它包括有相対的两框架(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连接该两框架(1、2)并使其可折叠的双交叉支撑架组件(3)和插销带开关组件(4),其中,所述的双交叉支撑架组件(3)包括有由两根可折叠连杆(23、24)各自弯折有相同角度后反向交叉相互铰接而成的双交叉支撑架(5)、对称安装在两框架(1、2)上的滑槽(6)以及装配在滑槽(6)上的可调节连动杆(7),上述的双交叉支撑架(5)中间的交叉部位呈菱形,并且其两根可折叠连杆(23、24)之间的铰接处分别设在它们的交叉点处,同时其中一根可折叠连杆(23)的两端对称铰接在两框架(1、2)上,另外ー根可折叠连杆(24)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各自相应的滑槽(6)上且与各自滑槽(6)上的可调节连动杆(7)—端相铰接,可调节连动杆(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转动锁板(8)上;所述的插销带开关组件(4)包括有两插销组件(9)以及连接该两插销组件(9)且用于控制该两插销组件(9)伸缩的控制带(10),上述的两插销组件(9)分别插装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连接板(11)上,并且通过控制带(10 )来控制各自插销头(12 )与连接板(11)之间的连接,同时上述的连接板(11)分别与各自相应的转动锁板(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连动杆 (7)包括有直连动杆(13)、连接套(14)、弯连动杆(15),其中,在所述的连接套(14)上设有用于调节两框架(1、2)之间距离大小的定位平面;直连动杆(13)—端与可折叠连杆(24) —端相铰接,其另一端与连接套(14) 一端螺纹连接,同时该连接套(14)的另一端与弯连动杆(15)—端螺纹连接,且该弯连动杆(15)的另一端与转动锁板(8)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组件(9)包括有插销头(12)、外壳(16)以及置于该外壳(16)内给插销头(12)提供作用力的弹簧(17),其中,所述的插销头(12)—端从外壳(16)的一端伸出与连接板(11)相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17)、外壳(16)另一端后通过扣环与控制带(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框架(1、2)为対称的两侧主车架,在该两侧主车架上对称安装有脚踏架(18)、前轮组(19)、后轮组(20)、护板(21)、靠背架(22),其中,所述的靠背架(2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转动锁板(8)固定相接,通过转动锁板(8)实现折叠功能;护板(21)对应设在后轮组(20)的上方,并与其相配合,同时在ー侧主车架上对应设有ー个对后轮组(20)进行刹车控制的刹车组件(31)。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锁板(8)上设有三个供可调节连动杆(7)的弯连动杆(15)选择安装的定位孔,分别为第一定位孔(25)、第二定位孔(26)、第三定位孔(2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板(21)通过各自的定位板(28)分别插装在相应主车架的插槽内,同时通过插槽ー侧的插销开关(29)实现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ー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板(21)带有可拆卸的挡泥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安装的脚踏架(18)为联动脚踏架,它们之间相互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动式可折叠结构,包括相对的两框架、连接该两框架的双交叉支撑架组件和插销带开关组件,双交叉支撑架组件包括双交叉支撑架、滑槽以及可调节连动杆,双交叉支撑架中间的交叉部位呈菱形,其中一根可折叠连杆的两端对称铰接在两框架上,另外一根可折叠连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各自相应的滑槽上且与可调节连动杆一端相铰接,可调节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转动锁板上;插销带开关组件包括两插销组件以及连接该两插销组件的控制带,两插销组件分别插装在各自相应框架的连接板上,连接板分别与各自相应的转动锁板相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横向水平折叠、能更好地节省空间、车载携带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G5/08GK202478013SQ20122006256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
发明者严启基 申请人: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