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67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器械,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血管介入医疗的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ー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动脉瘤是由于动脉血管壁在发生疾病、损伤的情况下或因先天性因素引起的血管壁局部变得薄弱,在承受血流冲击下,该薄弱处 的动脉血管壁向外突出,逐渐扩张,而形成如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的囊状膨大。动脉瘤会在血流的冲击下不断生长,压迫周围的器官或组织。并且由于血压增高或其他因素可能引起动脉瘤破裂,发生急剧出血,从而可能产生生命危险。动脉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通常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的先天性缺陷和脑动脉腔内压カ增高引起的,多发于脑底动脉分叉处。治疗动脉瘤的传统方法是外科手术。例如,对于颅内动脉瘤,采用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其一般采取夹闭方法,即,采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部,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性。但这种方法对病人创伤大,对医生操作要求高,而且有相当大的风险。为了避免外科手术所存在的高风险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微创伤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来治疗动脉瘤。例如,采用支架封堵或弹簧圈、液体栓塞等。其中,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动脉瘤效果显著,其可有效且迅速地将动脉瘤壁与正常血液隔绝,改变瘤内的血流状态,降低血流对瘤壁的冲击损伤,促使血栓形成,加速血管病变部位内皮化。该方法对病人的创伤小,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良好。现有的覆膜支架一般由两部分組成,即支架部分和覆膜部分。支架部分作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包覆在支架部分外部的覆膜部分。通过覆膜部分的物理隔绝作用,将动脉瘤病变部位与正常血液循环隔绝,从而通过覆膜支架内部在载瘤动脉内重新建立血流通道。但现有的覆膜支架存在如下问题,S卩,在其覆膜部分将动脉瘤病变部位与正常血液循环隔绝的同时,该覆膜部分也会覆盖住动脉瘤附近的分支血管,从而使分支血管闭塞,由此会影响分支血管的血流,可能会导致术后对病人其他的不良后果。为了克服该问题,提出了采用带侧枝的覆膜支架,但这种带侧枝的覆膜支架仅适用于分支血管较粗的情况,而且侧枝需要与分支血管尺寸匹配,这是ー个比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颅内动脉瘤,由于颅内动脉分支血管比较多,这更加成为问题。因此,如果提供一种新的覆膜支架,其能够克服上述现有覆膜支架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用于治疗动脉瘤,尤其是颅内动脉瘤,那么将是有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膜上带孔的新型覆膜支架,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其包括支架部分和包覆在支架部分外部的筒状或截锥状覆膜部分,其中所述覆膜部分具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在所述覆膜部分上可以均匀分布。替代地,所述多个孔在所述覆膜部分上可以非均匀分布。并且优选地,所述覆膜部分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密度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密度。替代地,所述覆膜部分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密度可以小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密度。所述多个孔的大小可以相同。替代地,所述多个孔的大小可以不同。并且优选地,所述覆膜部分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尺寸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尺寸。替代地,所述覆膜部分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尺寸可以小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尺寸。优选地,所述多个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地,所述覆膜部分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短于所述支架部分,使得所述覆膜部分的端边相距所述支架部分的对应端边有一定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由于在覆膜部分中形成有多个孔,因此能够在实现对动脉瘤的覆盖对其进行较好治疗的同吋,减小对分支血管的影响,不会使分支血管闭塞,从而減少术后对病人的其他不良后果。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尤其是在治疗具有较多分支血管的动脉瘤方面,例如颅内动脉瘤,比现有的覆膜支架具有更好的效果。

图I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半周的平面展开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ー优选实施例的覆膜支架的半周的平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覆膜支架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覆膜支架1,其中示出了该覆膜支架的半周(即,沿其周向的一半)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I包括支架部分10和包覆在所述支架部分10外部的覆膜部分20,其中所述覆膜部分20具有多个孔21。支架部分10可以采用本领域广泛应用的各种支架,其可以为自扩张式支架,也可以为非自扩张式支架;可以为切割支架,也可以为编织支架。优选地,支架部分10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金属或非金属支架。覆膜部分20包覆在支架部分10外周,形成为筒状,优选为圆筒状。替代地,包覆在支架部分10外周的覆膜部分20也可以成形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截锥状。该覆膜部分20可以是初始就形成为筒状或截锥状;也可以初始形成为片状,然后再缝合成筒状或截锥状。在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中,既可以采用弹性覆膜,也可以采用非弾性覆膜。优选地,覆膜部分20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覆膜。并且优选地,覆膜部分20为聚合物膜,例如ePTFE 膜。在图I所示的覆膜支架I中,覆膜部分20的轴向长度短干支架部分10,从而覆膜部分20的轴向端边相距支架部分10的对应端边有一定距离。但替代地,覆膜部分20的轴向端边可以相对于支架部分10的轴向端边平齐。可以在将覆膜部分20包覆在支架部分10上之前,采用机械方法或激光打孔等方式来形成覆膜部分20中的孔21,然后将具有孔21的覆膜部分20固定在支架部分10上形成覆膜支架。优选地,孔21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但也可根据需要做成特殊的形状,如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在图I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I中,覆膜部分20中的孔21沿周向和轴向均匀分布。但替代地,覆膜部分20中的孔21可以呈非均匀分布(尤其是沿轴向),这将在下面结合图2的实施例进ー步描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中,圆筒状覆膜部分20的直径可以为3_,其中的孔21的直径可以为0. 2mm。图I中示出了沿圆周ー圈分布有12个孔;沿轴向一行分布有10个孔。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覆膜支架及其中孔的尺寸和数 量。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ー优选实施例的覆膜支架1’,其中示出了该覆膜支架的半周(即,沿其周向的一半)的平面展开图。图2所示的覆膜支架I’与图I所示的覆膜支架I的区别主要在于,覆膜部分20中孔21的分布情况不同。这两个实施例的覆膜支架在其他方面是相同的,因此这里省略了重复的描述。如图2所不,与图I中不出的覆膜支架I相比,图2的覆膜支架I’的覆膜部分20中的孔21呈非均匀分布。具体而言,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密度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密度。另外,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尺寸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尺寸。 根据图2所示的覆膜支架I ’在某些方面是有利的。因为,根据这种结构,在覆膜部分20的中间区域,膜的覆盖率大,从而对动脉瘤的覆盖及治疗效果较好;而在覆膜部分20的端部区域,膜的覆盖率小,从而减小了对周边分支血管的影响。对于治疗分支血管较多的颅内动脉瘤来说,这尤其是有利的。但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可以预想到各种替代方案,以根据需要来改变覆膜部分中膜的覆盖率。例如,可以在使覆膜部分20中的孔21以均匀的密度分布的情况下,将其轴向方向上端部位置处的孔尺寸设置为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尺寸;或者可以在使覆膜部分20中的孔21具有统ー尺寸的情况下,将其轴向方向上端部位置处的孔密度设置为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密度。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预想到将上述结构中的一些特征替换为相反的特征,即,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密度小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密度,和/或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尺寸小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尺寸。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覆盖范围之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由于在覆膜部分中形成有多个孔,因此能够在实现对动脉瘤的覆盖以对其进行较好治疗的同吋,减小对分支血管的影响,从而不会使分支血管闭塞,由此减少了术后对病人的其他不良后果。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支架可用于治疗各种动脉瘤,尤其是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面,其与现有的覆膜支架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由于覆膜部分中的孔是预先形成的,因此其形状和大小可以精确控制。而且,无论是弹性膜,还是非弾性膜,均可以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其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应该理解,上述描述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部分(10)和包覆在所述支架部分(10)外部的筒状或截锥状覆膜部分(20),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部分(20)具有多个孔(21)。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21)在所述覆膜部分(20)上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21)在所述覆膜部分(20)上非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密度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密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密度小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密度。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21)的大小相同。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尺寸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尺寸。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的端部位置处的孔尺寸小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尺寸。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21)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部分(20)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短于所述支架部分(10),使得所述覆膜部分(20)的端边相距所述支架部分(10)的对应端边有一定距离。
专利摘要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部分(10)和包覆在所述支架部分(10)外部的筒状或截锥状覆膜部分(20),其中所述覆膜部分具有多个孔(21)。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2515718SQ2012201136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倪尊张, 吕健, 常孟琪, 徐慰兵, 王森, 王永利, 罗七一, 谢志永, 金巧蓉 申请人: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