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68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治疗人体非血管腔道狭窄和瘘的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道以及类似的人体器官中置入支架治疗狭窄和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手术费用低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不宜手术的老年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条件。
为了治疗人体腔道的狭窄,人们发明了各种形状的支架。但它们均存在多种并发症,如易产生出血、位移、发生再狭窄等,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增加了病人再治疗的经济负担。大量的临床实例表明,发生再狭窄的部位处于支架的两端,且发生率高达37%~94%。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治疗非血管腔道支架存在的易产生出血、位移等并发症的问题,设计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连接的圆柱形的镍钛合金丝网格状支架主体1,其特征是该支架主体1的二端均平滑过渡连接有外径大于支架主体1外径的定位端2,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3,在所述的支架主体1和其两端的定位端2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薄膜4且定位端2的硅胶薄膜4伸出定位端2外形成一柔软的硅胶薄膜边缘,以降低支架两端对人体腔道的刺激,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支架是否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覆盖在硅胶薄膜4中(以便于取出),或裸露在硅胶薄膜4外,以便于嵌顿在器管壁的粘膜中。
所述的定位端2或为杯形,或为球形,或为喇叭型,二端的定位2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
所述的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可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相连。
所述的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也可为整体式结构。
在与所述的防滑凸起3相对的支架主体1内可安装有内支架5,内支架5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在支架主体1中。
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为连续的凸起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的环形凸起,或为位于支架主体1表面的非连续的点状凸起。
所述的支架主体1的网格尺寸小于其二端的定位端的网格尺寸,以减小径向支撑力,从而降低刺激增生的可能。
所述的支架主体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时,所述的支架主体1之间通过连接线6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方便,可使用现有的放置方法将本产品放置到病患者的体内。
2、通常的支架在两端不覆膜达到防滑效果,但同时会带来两端增生的副反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的中部增加环状凸起且不覆硅胶膜,使支架的丝材嵌顿在食道粘膜中,具有显著的防滑效果;同时增加覆膜的内支架,防止管腔内因增生或肿瘤生长造成的再狭窄。
3、利用支架端部编制方法的变化,使支架的端部的径向支撑力减小,从而降低刺激增生的可能。
4.充分利用硅胶薄膜柔软的特点,降低了支架两端对人体腔道的刺激,从而降低再狭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一个圆柱形的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网格状支架主体1,在支架主体1的二端均平滑过渡连接有外径大于支架主体1外径、网格尺寸大于支架主体1部分的网格尺寸的定位端2,定位端2可为杯形、球形或喇叭型,二端的定位2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如图1所示),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连接有一环形防滑凸起3,在与防滑凸起3相对的支架主体1内安装有内支架5,内支架5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在支架主体1中,在所述的支架主体1和其两端的定位端2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薄膜4且定位端2的硅胶薄膜4伸出定位端2外形成一柔软的硅胶薄膜边缘,以降低支架两端对人体腔道的刺激,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支架是否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覆盖在硅胶薄膜4中(以便于取出),或裸露在硅胶薄膜4外,以便于嵌顿在器管壁的粘膜中。
具体实施时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既可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相连,此时应使用内支架5,也可为整体式结构(即所述的防滑凸起3由部分丝材突起形成),此时可免去内支架5;既可为连续的凸起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的环形凸起结构,也可为位于支架主体1表面的非连续的点状凸起;既可仅有一圈,也可设置若干圈。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
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二个通过连接线6相连的圆柱形的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网格状支架主体1,在二个支架主体1不相连的二端上均平滑过渡连接有外径大于支架主体1外径、网格尺寸大于支架主体1部分的网格尺寸的定位端2,定位端2可为杯形、球形或喇叭型,二端的定位2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如图2所示),在其中的一个支架主体1表面上连接有一环形防滑凸起3,在与防滑凸起3相对的支架主体1内安装有内支架5,内支架5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在支架主体1中,在所述的支架主体1和其两端的定位端2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薄膜4且定位端2的硅胶薄膜4伸出定位端2外形成一柔软的硅胶薄膜边缘,以降低支架两端对人体腔道的刺激,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支架是否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覆盖在硅胶薄膜4中(以便于取出),或裸露在硅胶薄膜4外,以便于嵌顿在器管壁的粘膜中。
具体实施时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既可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相连,此时应使用内支架5,也可为整体式结构(即所述的防滑凸起3由部分丝材突起形成),此时可免去内支架5;既可为连续的凸起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的环形凸起结构,也可为位于支架主体1表面的非连续的点状凸起;既可仅有一圈,也可设置若干圈。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防滑凸起3可位于任一段支架主体1上,支架主体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
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一个圆柱形的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网格状支架主体1,在支架主体1的二端均平滑过渡连接有外径大于支架主体1外径、网格尺寸大于支架主体1部分的网格尺寸的定位端2,定位端2可为杯形、球形或喇叭型,二端的定位2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如图3所示),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设有一与其为整体结构(即为部分丝材突起形成)的环形防滑凸起3,在所述的支架主体1和其两端的定位端2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薄膜4且定位端2的硅胶薄膜4伸出定位端2外形成一柔软的硅胶薄膜边缘,以降低支架两端对人体腔道的刺激,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支架是否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覆盖在硅胶薄膜4中(以便于取出),或裸露在硅胶薄膜4外,以便于嵌顿在器管壁的粘膜中。
具体实施时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既可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相连,此时应使用内支架5,也可为整体式结构(即所述的防滑凸起3由部分丝材突起形成),此时可免去内支架5;既可为连续的凸起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的环形凸起结构,也可为位于支架主体1表面的非连续的点状凸起;既可仅有一圈,也可设置若干圈。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
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二个通过连接线6相连的圆柱形的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网格状支架主体1,在二个支架主体1不相连的二端上均平滑过渡连接有外径大于支架主体1外径、网格尺寸大于支架主体1部分的网格尺寸的定位端2,定位端2可为杯形、球形或喇叭型,二端的定位2的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如图4所示),在其中的一个支架主体1表面上整体连接有一环形防滑凸起3,在所述的支架主体1和其两端的定位端2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薄膜4且定位端2的硅胶薄膜4伸出定位端2外形成一柔软的硅胶薄膜边缘,以降低支架两端对人体腔道的刺激,从而降低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支架是否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覆盖在硅胶薄膜4中(以便于取出),或裸露在硅胶薄膜4外,以便于嵌顿在器管壁的粘膜中。
具体实施时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既可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相连,此时应使用内支架5,也可为整体式结构(即所述的防滑凸起3由部分丝材突起形成),此时可免去内支架5;既可为连续的凸起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的环形凸起结构,也可为位于支架主体1表面的非连续的点状凸起;既可仅有一圈,也可设置若干圈。
具体实施时,所述的防滑凸起3可位于任一段支架主体1上,支架主体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连接的圆柱形的镍钛合金丝网格状支架主体(1),其特征是该支架主体(1)的二端均平滑过渡连接有外径大于支架主体(1)外径的定位端(2),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3),在所述的支架主体(1)和其两端的定位端(2)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薄膜(4)且定位端(2)的硅胶薄膜(4)伸出定位端(2)外形成一柔软的硅胶薄膜边缘,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覆盖在硅胶薄膜(4)中,或裸露在硅胶薄膜(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端(2)或为杯形,或为球形,或为喇叭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滑凸起(3)与支架主体(1)为整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是在与所述的防滑凸起(3)相对的支架主体(1)内安装有内支架(5),内支架(5)通过镍钛合金丝绑结在支架主体(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为连续的凸起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的环形凸起,或为位于支架主体(1)表面的非连续的点状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主体(1)的网格尺寸小于其二端的定位端的网格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主体(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时,所述的支架主体(1)之间通过连接线(6)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治疗非血管腔道支架存在的易产生出血、位移等并发症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并发症的非血管覆膜支架,它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连接的圆柱形的镍钛合金丝网格状支架主体(1),其特征是该支架主体(1)的二端均平滑过渡连接有外径大于支架主体(1)外径的定位端(2),在支架主体(1)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3),在所述的支架主体(1)和其两端的定位端(2)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薄膜(4)且定位端(2)的硅胶薄膜(4)伸出定位端(2)外形成一柔软的硅胶薄膜边缘,所述的防滑凸起(3)或覆盖在硅胶薄膜(4)中,或裸露在硅胶薄膜(4)外。具有使用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2/04GK2910150SQ20062007293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7日
发明者冷德嵘, 茅爱武, 张忠华 申请人: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茅爱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