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刺激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13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电刺激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刺激神经和肌肉的便携式电刺激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电子技术愈来愈多的应用到医学领域,在功能康复的治疗中,电刺激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利用电刺激兴奋所产生的生物反应(例如肌肉收缩、知觉恢复等)来控制和替代生物机能,从而达到治疗和机能恢复的目的。现有电刺激仪普遍存在治疗面窄,使用不够灵活,还有体积也庞大,故一般只能在室内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灵活、体积小的便携式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电刺激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第二治疗电极,第一、第二治疗电极安装在壳体上,第一治疗电极与第二治疗电极彼此分开,脉冲发生器与电源电连接。上述第一、第二治疗电极分别装设在壳体的其中一端,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电源容纳室,所述电源置于电源容纳室内。上述第一、第二治疗电极为形状呈半球状的金属导电体。上述脉冲发生器的开关设在壳体上,脉冲发生器还设有功率调节按钮,功率调节按钮装设在壳体上。上述脉冲发生器为电流脉冲发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安装电流脉冲发生器,电流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流通过第一、第二治疗电极传到治疗部位并形成回路,脉冲电流有节奏地刺激治疗部位的神经和肌肉,使之产生被动收缩,从而达到深层按摩,促进肌肉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再生,以达到治疗目的。本实用新型手握使用,脉冲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设在壳体上的功率调节按钮任意调节,使用简便,第一、第二治疗电极的形状呈半球状,球面与皮肤光滑接触,避免刮伤皮肤,同时也可以在下巴、脖子等面接触难的部位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刺激仪的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刺激仪的背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刺激仪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刺激仪的结构如附图I至3所示,包括壳体1,脉冲发生器,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及电源,其中脉冲发生器设在壳体I内,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
2b分别装设在壳体I的其中一端部,且第一治疗电极2a与第二治疗电极2b彼此分开,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与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置于设在壳体I另一端的电源容纳室11内,脉冲发生器与电源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为形状呈半球状的金属导电体,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位置对齐并在同一平面上;上述脉冲发生器为电流脉冲发生器,电流脉冲发生器的开关3和功率调节按钮4设在壳体I的上表面,使用时,只需要按下电流脉冲发生器的开关3即可,如果需要调整电流脉冲发生器输出的脉冲电流的大小,通过操控功率调节按钮4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刺激仪使用时,首先分别在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分·别涂上导电胶,增强治疗电极与皮肤的导电性,然后把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分别与治疗部位(例如下巴、脖子等部位)接触,最后启动电流脉冲发生器。电流脉冲发生器输出的脉冲电流有节奏地刺激下巴或脖子的神经和肌肉,使之产生被动收缩,模拟运动时肌肉和神经的收缩和放松,从而达到深层按摩,达到治疗效果,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用户可以任意调整电流脉冲发生器输出的脉冲电流,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电刺激仪,包括壳体(I),壳体(I)内设有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安装在壳体(I)上,第一治疗电极(2a)与第二治疗电极(2b)彼此分开,脉冲发生器与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分别装设在壳体(I)的其中一端,壳体(I)的另一端设有电源容纳室(11),所述电源置于电源容纳室(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治疗电极(2a、2b)为形状呈半球状的金属导电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器的开关(3)设在壳体(I)上,脉冲发生器还设有功率调节按钮(4),功率调节按钮(4)装设在壳体(I)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电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器为电流脉冲发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刺激仪,包括壳体,脉冲发生器,第一、第二治疗电极及电源,其中脉冲发生器设在壳体内,第一、第二治疗电极分别装设在壳体的其中一端部,且第一治疗电极与第二治疗电极彼此分开,第一、第二治疗电极与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置于设在壳体另一端的电源容纳室内,脉冲发生器与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安装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流通过第一、第二治疗电极传到治疗部位并形成回路,脉冲电流有节奏地刺激治疗部位的神经和肌肉,使之产生被动收缩,促进肌肉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再生,以达到治疗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使用也简便,容易推广。
文档编号A61N1/36GK202490334SQ20122015959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刘宝社 申请人:刘宝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