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二氧化碳吸收罐及其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气体吸收罐,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及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麻醉机呼吸系统中,需要使用二氧化碳(C02)吸收剂对病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并释放出氧气(02)。由于在这过程中,二氧化碳吸收剂通过不断的反应逐渐失效,就需要在手术中或手术间进行更换,通常是通过更换用于盛装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容器一二氧化碳吸收罐来进行更换。更换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方法取决于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结构。目前,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结构有以下6种方案一、在麻醉机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位置设计一个转轴,利用麻醉机上与二氧化碳吸收罐对应结构或机构,挂上该端后,旋转二氧化碳吸收罐,使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气路(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时关闭呼吸气体旁通阀),到位后利用弹性锁扣扣住,即可完成装配,该安装结构如申请号为EP1712246的欧洲专利,其
公开日期为2006年10月18日。方案二、在麻醉机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位置上设计两根竖直的滑杆,在底部有一个可以沿滑杆上下移动的托盘,托盘的底下有一个可供操作者使用的手柄,操作者利用后端的凸轮使托盘沿滑杆上下滑动,安装二氧化碳吸收罐时,将二氧化碳吸收罐放置在托盘上,然后利用托盘移动装好二氧化碳吸收罐,需要时可以利用移动实现关闭呼吸气体旁通阀。方案三、麻醉机上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位置是一个回转结构设计,利用二氧化碳吸收罐的罐口相对应的设计,操作者握住二氧化碳吸收罐旋转上升/下降,达到安装/拆卸二氧化碳吸收罐、连通气路的目的,也可利用该运动实现关闭和开启呼吸旁通阀。该结构如公开号为CN2331369,公号日期为1999年8月4号方案四、在麻醉机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位置上左右两个安装机构中,安装机构各有一个滑槽,二氧化碳吸收罐沿着这两个滑槽可以推入安装机构中,操作者可以托起二氧化碳吸收罐,带动左右安装机构上升,利用安装机构内部弹性锁紧,并同时关闭呼吸气体旁通阀,达到安装二氧化碳吸收罐吸罐的目的。按下弹性锁扣,左右安装机构及二氧化碳吸收罐降下降,并同时开启呼吸气体旁通阀,收此,时操作者可以沿滑槽取下二氧化碳吸收罐,达到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目的。方案五、在麻醉机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位置上左右两个安装机构中,安装机构各有一个滑槽,二氧化碳吸收罐沿着这两个滑槽可以推入安装机构中,推入后操作者旋转托起手柄,带动左右安装机构上升,并同时关闭呼吸气体旁通阀,利用安装机构达到安装二氧化碳吸收罐吸罐的目的。反方向旋转托起手柄,左右安装机构及二氧化碳吸收罐降下降,并同时开启呼吸气体旁通阀,收此,时操作者可以沿滑槽取下二氧化碳吸收罐,达到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目的。这种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1376040A[0009]方案六、在麻醉机上的二氧化碳吸收罐组件中包括气体吸收罐和主体,气体吸收罐包括罐体、通气孔板、内密封圈,主体包括带触发板的固持部和底盘,气体吸收罐安装于底盘和触发板之间,气体吸收罐的罐口和罐底在触发板和底盘接触部分形成一路密封气道,另一路密封气道通过管路连接形成,这种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1807042U。但是,上述6种方案均存在各自的缺点I、对于方案一,当操作者安装二氧化碳吸收罐的时候,需要握住二氧化碳吸收罐,使之沿转轴旋转,并最后克服弹性锁扣的弹力,锁紧二氧化碳吸收罐,完成安装,这个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全程克服二氧化碳吸收罐重力,并且最后如果没有完全扣住而松手,二氧化碳吸收罐就会跌落,方案安装时的可操作性差。2、对于方案二,虽然用户操作简便但由于顶起的结构在底部整套机构复杂,体积庞大,能以达到紧凑的目的,并且对两条滑杆的装配要求较高,不利于制造和维护。
3、对于方案三,其需要操作者握住二氧化碳吸收罐安装和拆卸全过程需要克服重力,也存在若安装没到位松手时二氧化碳吸收罐就会跌落的问题。4、对于方案四,其将放置二氧化碳吸收罐和连通呼吸气路分为两步进行,解决安装过程中的重力问题和装配不到位跌落问题但连通气路时需要操作者托起二氧化碳吸收罐,所以操作不够方便5、方案五虽然解决了方案四的不足,但同时带来了结构复杂零件较多制造装配成本偏高问题。6)方案六虽然解决了方案五的不足,但由于其气道另一路由管路形成从连接臂通过,造成清洗清洗消毒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洗消毒方便、更换安全快速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及其安装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其包括罐体,其底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底板,在通气底板上连接设置的通气柱,该通气柱的顶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顶部;在罐体下部固定连接下密封圈。其中,罐体和通气柱一体成型设置。其中,罐体和通气底板一体成型设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吸收罐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施力结构和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吸收罐包括罐体,其底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底板,在通气底板上连接设置的通气柱,该通气柱的顶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顶部;在罐体下部固定连接下密封圈。其中,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连接在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的连接臂。其中,上固定座通过上密封圈连接罐体,在上固定座的底面设置与通气柱的通气顶部进行密封的中间密封圈,而罐体通过下密封圈连接在升降机构上。其中,在上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旁路阀和控制旁路阀工作的旁路驱动板。[0026]其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盘,且吸收罐安装在升降盘上;与施力结构连接的连接座;设置在升降盘与连接座之间的弹性部。其中,弹性部为弹力可调的压缩弹性元件。其中,施力结构包括带有锁定机构的施力手柄;连接施力手柄的施力导杆;该施力导杆上连接设置施力块;与施力块连接的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二氧化碳吸收罐,将通气底板、通气柱和罐体一体成型设置,并将下密封圈紧密连接在罐体底面,使得吸收罐零件减少,没有零件脱落或丢失的风险,装配简便,密封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二氧化碳吸收罐及限压简单安全的安装装置,实现了清洗消毒方便、二氧化碳吸收罐更换安全快速。
图I是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吸收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的二氧化碳吸收罐(以下简称吸收罐),所述吸收罐包括罐体1,其底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底板11,且通气底板11上向罐体I内部凸出设置的通气柱12,该通气柱12的顶部设置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顶部13,且罐体I和通气柱12 —体成型;在罐体I下部固定连接下密封圈2。装配完成后,下密封圈2稳固连接在罐体I上,更换吸收剂和消毒吸收罐时下密封圈2都不会脱落或丢失。当下密封圈2因老化等原因需要更换时,能方便从罐体I下取下。这种设计减少了吸收罐的零件数目,装配简单,也更有利密封。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罐安装装置包括如图I所示的吸收罐;用于固定安装吸收罐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施力结构和升降机构。上固定座31通过上密封圈35连接罐体1,而上密封圈35通过一定的过盈量卡在旁路驱动板34上。在上固定座31的底面设置与通气柱12的通气顶部13进行密封的中间密封圈。而罐体I通过下密封圈2连接在升降机构上。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31、下固定座33和连接在上固定座31与下固定座33之间的连接臂32。另外,在上固定座31上固定设置旁路阀,而控制旁路阀工作的旁路驱动板34通过螺丝钉连接在旁路阀其它零件上。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盘41,且气体吸收罐安装在升降盘41和旁路驱动板34之间;与施力结构连接的连接座42 ;设置在升降盘41与连接座42之间的弹性部43,弹性部43为弹性可调的压缩弹性元件,此如为压缩弹簧。施力结构包括带有锁定机构的施力手柄51 ;连接施力手柄51的施力导杆52 ;该施力导杆52上连接设置施力块53 ;与施力块53连接的滚轮54。施力导杆52以下固定座33为运动支点,当外力作用于施力手柄51时,施力导杆52以运动支点作杠杆运动,从而使施力块53向上运动,带动滚轮54运动,进而通过连接座42使弹性部43压缩,进一步使弹性部43通过升降盘41对吸收罐产生作用力。[0040]由于升降盘41具有最大压力限定,当施力机构通过施力块53作用于连接座42上,连接座42通过弹性部43的弹性作用于升降盘41上,升降盘41及罐体I所受的最大压力由弹性部43来决定,从而避免了装配或制造所造成的累积误差导致过盈配合而造成的过盈压配导致吸收组件损坏。当旁路驱动板34在施力块53和滚轮54作用下推动罐体I上升到位后,上密封圈35、中密封圈36分别与上固定座31底面和罐体I顶面相配合密封形成气道。在上述实施方案方式中,上密封圈35、下密封圈2、中间密封圈36可以为橡胶件或乳胶件,只要能够有一定弹性并能耐受高温消毒,并能提高密封效果的材料均可使用。并且,容易理解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罐体I可以是其它形状,此时上密封圈35、下密封圈2、中间密封圈36形状做相应调整,只要能实现对通气的部位进行密封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二氧化碳吸收罐,将通气底板11和吸收罐I设计为一体,并
将下密封圈2紧密连接在罐体I底面,使得吸收罐零件减少,没有零件脱落或丢失的风险,装配简便,密封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其底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底板,在通气底板上连接设置的通气柱,该通气柱的顶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顶部;在罐体下部固定连接下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其特征在于,罐体和通气柱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其特征在于,罐体和通气底板一体成型设置。
4.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吸收罐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施力结构和升降机构; 其中,所述吸收罐包括罐体,其底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底板,在通气底板上连接设置的通气柱,该通气柱的顶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顶部;在罐体下部固定连接下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连接在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的连接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座通过上密封圈连接罐体,在上固定座的底面设置与通气柱的通气顶部进行密封的中间密封圈,而罐体通过下密封圈连接在升降机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旁路阀和控制旁路阀工作的旁路驱动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盘,且吸收罐安装在升降盘上;与施力结构连接的连接座;设置在升降盘与连接座之间的弹性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部为弹力可调的压缩弹性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力结构包括带有锁定机构的施力手柄;连接施力手柄的施力导杆;该施力导杆上连接设置施力块;与施力块连接的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罐及其安装装置,其中,所述吸收罐包括罐体,其底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底板,在通气底板上连接设置的通气柱,该通气柱的顶部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通气顶部;在罐体下部固定连接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二氧化碳吸收罐,将通气底板、通气柱和罐体一体成型设置,并将下密封圈紧密连接在罐体底面,使得吸收罐零件减少,没有零件脱落或丢失的风险,装配简便,密封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二氧化碳吸收罐及限压简单安全的安装装置,实现了清洗消毒方便、二氧化碳吸收罐更换安全快速。
文档编号A61M16/22GK202682513SQ20122023889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宋盛佳, 陈洪彬, 张培林, 蔡春辉 申请人:江苏蓝韵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