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55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针灸治疗用具,特别是一种作用于人体穴位的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环境也随之被破坏,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和日常生活的不良习惯,无形中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据统计,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将近9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腰酸背痛、手脚冰凉、浑身乏力等症状。艾灸是中医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艾灸一般是采用艾灸箱进行,采用艾灸箱进行艾灸时,将点燃的艾条放置在艾灸箱内,将艾灸箱在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熨灸或熏灸,此种方法具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尤其是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极为适宜。但是传统的艾灸箱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的艾条不便移动,必须由他人在旁边拿着艾条对着需要治疗的区域来回垂直移动,稍不注意容易烫伤患者,不利于艾灸在家庭保健中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方便的自动艾灸装置,以便于患者在保健过程中独立进行艾灸治疗,进一步使艾灸在家庭保健中得到广泛推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艾灸装置,包括相互配装的阻燃型箱体和阻燃型箱盖,所述箱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艾灸口,所述箱体中通过上下 平行设置的两根滑轨活动套接一放置艾条的艾灸盒,两根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箱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艾灸盒沿滑轨左右移动的电动调节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排放艾条燃烧所产生烟气的烟气排放孔。所述电动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为电动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后侧壁上的摆动电机以及与摆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摇臂,摇臂的顶端栓接一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过设置在箱体左右侧壁上的变向滑轮后连接艾灸盒的左右两端;所述摆动电机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开关按钮控制摆动电机的通断电。所述电动调节装置的改进在于所述钢丝绳的端部与艾灸盒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钢丝绳拉力的弹簧。所述电动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体后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摆动电机连接的充电电池。所述电动调节装置的改进还在于所述箱体后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摆动电机控制端连接的变频控制电路,所述变频控制电路通过设置在箱体外壁上的调速按钮进行摆动电机摆动频率及角度的调节。本发明的改进在于所述箱体内壁上靠近烟气排放孔的位置设置有烟气过滤箱,所述烟气过滤箱内填充有用于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活性炭,烟气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烟气进入口,所述烟气排放孔设置在烟气过滤箱的底部。本发明的进一步在于所述箱体外壁上与烟气排放孔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排烟风机。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用于做艾灸治疗时,只需按动开关按钮,即可使艾灸盒在箱体内沿滑轨左右移动,并可使燃烧的艾条按照一个确定的方向和高度对人体进行往复治疗,与人工艾灸方式相比,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而且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都得到了大大提高,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失误而产生的烫伤问题。另外采用电动调节装置对艾灸盒进行往复移动,使用者无需他人辅助即可独立完成艾灸治疗的总过程,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为艾灸在家庭保健中的推广提供了保障。电动调节装置中的钢丝绳与艾灸盒之间设置的弹簧,用于缓冲摆动电机摆动过程中带动钢丝绳的快速左右移动对艾灸盒产生的冲击力,以保证艾条能够在艾灸盒中平稳燃烧,防止燃烧的艾条因左右摆动过于激烈而发生晃动,影响艾灸的效果。充电电池的设置,省去了电源线的连接,使得本发明工作在低电压状态下,有效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使用。变频控制电路和调速按钮的设置,可以使本发明中艾灸盒在箱体中左右移动的速度得到调节,以便于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进一步调节艾灸温度。本发明烟气排放孔处设置的烟气过滤箱,用于过滤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防止烟气对环境的污染。箱体外壁上设置的排烟风机,可以加速箱体内烟气的排放,以避免烟气不经过过滤从艾灸口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箱体,2.箱盖,3.艾灸口,4.滑轨,5.艾灸盒,6.弹簧,7.钢丝绳,8.变向滑轮,9.摇臂,10.摆动电机输出轴,11.排烟风机,12.活性炭,13.调速按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电动艾灸装置,其剖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配装的箱体I和箱盖2,箱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艾灸口 3,箱体和箱盖均采用阻燃塑料注塑而成。箱体内设置有艾灸盒、电动调节装置以及两根滑轨,箱体侧壁上部设置有烟气排放孔。其中两根滑轨4上下平行的设置箱体的中部,两根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左右侧壁上。艾灸盒5活动套接两根滑轨4上,用于放置艾条,艾条燃烧时,燃烧头朝下设置;艾灸盒选用金属框条制作,金属框条之间采用金属丝网连接。电动调节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后侧壁上,用于驱动艾灸盒沿滑轨左右移动。烟气排放孔用于排放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电动调节装置包括充电电池、变频控制电路、摆动电机、摇臂9、变向滑轮8、钢丝绳7、弹簧6、开关按钮和调速按钮13,其中充电电池、变频控制电路、摆动电机和摇臂9设置在箱体的后侧壁上;开关按钮和调速按钮设置在箱体的外壁上;变向滑轮8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箱体的左右侧壁上,且位于两根滑轨之间。充电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变频控制电路和摆动电机连接,用于为变频控制电路和摆动电机提供工作电源。开关按钮设置在充电电池和摆动电池之间,用于控制充电电池的接入。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调速按钮,输出端连接摆动电机,摆动电机输出轴10连接摇臂9的顶端,摇臂在摆动电机的作用下左右摆动;调速按钮用于控制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出频率,进一步调节摆动电机的摆动频率和摆动角度,以调节艾灸盒的移动速度,进而实现对艾灸温度的调节。钢丝绳7的中部栓接在摇臂9的顶端,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过箱体左右侧壁上的变向滑轮8后连接艾灸盒的左右两端,弹簧6设置在钢丝绳的端部与艾灸盒之间。箱体内壁上靠近烟气排放孔的位置设置有烟气过滤箱,箱体外壁上与烟气排放孔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排烟风机11。烟气过滤箱内填充有活性炭12,用于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烟气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烟气进入口,烟气排放孔设置在烟气过滤箱的底部。烟气自烟气进入口进入烟气过滤箱中,经过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质后,在排烟风机的作用下从烟气过滤箱底端的烟气排放孔排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首先将燃烧的艾条放置在艾灸盒内,并使艾条燃烧的一端朝下放置;然后将箱体放置在患者需要艾灸的部位,开始艾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艾灸在艾灸盒内不断燃烧,由于艾灸燃烧的一端朝下设置,因此艾条会自然下滑,燃烧部位与人体距离保持不变,从而保证治疗过程中温度的不变。当需要变换艾灸部位时,打开开关按钮,驱动摆动电机工作,按照一定频率输出一定摆动角度的输出轴带动摇臂转动,从而使钢丝绳左右移动,进一步带动艾灸盒沿滑轨左右移动。当然在艾灸过 程中,也可以通过调速按钮以及变频控制电路调节摆动电机输出的摆动角度以及频率,从而实现对艾灸温度的微调。在艾灸过程中,艾条燃烧产生烟气,在排烟风机的作用下经过烟气过滤箱过滤后从烟气排放孔排出,避免了室内空气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艾灸装置,包括相互配装的阻燃型箱体(I)和阻燃型箱盖(2),所述箱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艾灸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中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根滑轨(4) 活动套接一放置艾条的艾灸盒(5),两根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左右侧壁上; 所述箱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艾灸盒沿滑轨左右移动的电动调节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排放艾条燃烧所产生烟气的烟气排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后侧壁上的摆动电机以及与摆动电机输出轴(10)连接的摇臂(9),摇臂(9)的顶端栓接一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绕过设置在箱体左右侧壁上的变向滑轮(8)后连接艾灸盒的左右两端;所述摆动电机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开关按钮控制摆动电机的通断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端部与艾灸盒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钢丝绳拉力的弹簧(6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后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摆动电机连接的充电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后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摆动电机控制端连接的变频控制电路,所述变频控制电路通过设置在箱体外壁上的调速按钮(13)进行摆动电机摆动频率及角度的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上靠近烟气排放孔的位置设置有烟气过滤箱,所述烟气过滤箱内填充有用于吸附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活性炭(12),烟气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烟气进入口,所述烟气排放孔设置在烟气过滤箱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壁上与烟气排放孔相应的位置设置有排烟风机(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艾灸装置,包括相互配装的阻燃型箱体和阻燃型箱盖,所述箱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艾灸口,所述箱体中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根滑轨活动套接一放置艾条的艾灸盒,两根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箱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艾灸盒沿滑轨左右移动的电动调节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排放艾条燃烧所产生烟气的烟气排放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采用电动调节装置对艾灸盒进行往复移动,使用者无需他人辅助即可独立完成艾灸治疗的总过程,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为艾灸在家庭保健中的推广提供了保障。
文档编号A61H39/06GK103040610SQ20131002932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7日
发明者黄子行 申请人:无锡减速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