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文档序号:125311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黄酮类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Ⅰ)所示的黄酮类或式(Ⅱ)所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可治疗HCV感染的疾病。式(Ⅰ)式(Ⅱ)其中,R1为式(Ⅲ)、式(Ⅳ)或式(Ⅴ)所示,式(Ⅲ)式(Ⅳ)式(Ⅴ),R2、R3、R4、R5为H、OH、卤素、CN、氨基、(C1-C8烷基)1-2氨基、C1-C8烷氧基甲酰基,(C1-C8烷基)1-2氨基甲酰基,C1-C8烷基巯基,C1-C8烷基磺酰基,C1-C8烷基亚磺酰基,C1-C8烷基、C1-C8烷氧基、C3-C8环烷基、C2-C8杂环烷基、C6-C10芳基、C6-C10芳基氧基、或糖基氧基;或者,R1、R2与其连接的碳原子形成咪唑环。
【专利说明】黄酮类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一种黄酮类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0002]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以及散发性肝炎的主要病原,病毒体呈球形,直径小于80nm (在肝细胞中为36~40nm,在血液中为36~62nm),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含脂质的囊膜,囊膜上有剌突。HCV-RNA大约有950(T1000()bp组成,在5 1非编码区下游紧接一开放的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0RF),基因组排列顺序为5’-C-El-E2-p7-NS2-NS3-NS4-NS5-3,编码3014个氨基酸的单一多聚蛋白前体,经宿主信号肽酶和病毒蛋白酶裂解为结构蛋白(C、E1、E2、P7)和非结构蛋白(NS2、NS3、NS4和NS5)。非结构基因NS5区位于基因组第6258-9374nt,由NS3丝氨酸蛋白酶裂解成NS5A和NS5B两部分,裂解位点位于Cys-2420/ser2421间,不同HCV分离株的裂解位点及其侧翼序列相对保守。NS5A区位于6258-7601nt,编码1973_2420aa,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56KD(即P56)和58KD (即P58),P58是P56的过磷酸化形式,在NS3、NS4A和NS4B存在情况下,P56才能转变成P58。
[0003]目前公认对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效药物是干扰素(IFN),但HCV感染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不一,平均应答率不足50%,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FDA于2011年批准了两个N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elaprevir和Boceprevir上市,为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但是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出现,使得HCV病毒的治疗仍然需要新型药物,如作用于新型靶点NS5A的抑制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式(I )所示的黄酮类或式(II)所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权利要求】
1.一种式(I )所示的黄酮类或式(II )所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2>R3> R4> R5> Ri'独立地选自未被取代的或被f 3个Rtl取代的下列取代基组:(C1-C6烷基)i_2氨基、C1-C6烷氧基甲酰基,(C1-C6烷基)!-2氨基甲酰基,C1-C6烷基巯基,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3-C7环烷基、C2-C6杂环烷基、或被f 3个氧取代的C1-C6烷基; R2'为未被取代的或被f 3个Rtl取代的C1-C6烷基、C3-C7环烷基或C2-C6杂环烷基; R3'为未被取代的或被广3个Rtl取代的C1-C6烷基; R4'为未被取代的或被f 3个Rtl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基甲酰基或C1-C6烷氧基甲酰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基氧基为葡萄糖基氧基、核糖基氧基、阿拉伯糖基氧基、木糖基氧基或果糖基氧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下列取代基之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C1-C6烷基。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HCV感染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K31/7056GK103980259SQ20131004871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张所明 申请人:上海唐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