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9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0-20g,北沙参20-40g,生熟地各5-20g,丹皮5-15g,栀子5-15g,炮姜5-15g,黄芪20-40g,炒白芍10-25g,仙鹤草10-20g,三七5-15g,乌贼骨12-26g,白芷5-15g,山萸肉6-15g,熟军2-10g,柴胡5-15g,煅龙牡丹各12-25g。本发明的组方合理,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消除患者病痛。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常因发病较急而又诊断不清危及患者生命。消化道出血通常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
[0003]从食管到直肠称为人体的消化道。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因此,上消化道应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统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中溃疡病约占半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25%,近年来急性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发出血的病例也有所增长,约有5%左右病例的出血病灶未能确定,即使剖腹探查也未能找到出血原因。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常伴有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急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
[0005]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0_20g,北沙参20-40g,生熟地各5-20g,丹皮5_15g,桅子5_15g,炮姜5_15g,黄芪20-40g,炒白芍10-25g,仙鹤草10-20g,三七5_15g,乌贼骨12_26g,白芷5_15g,山萸肉6-15g,熟军2-10g,柴胡5-15g,煅龙牡丹各12_25g。
[0006]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优选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2-18g,北沙参25-35g,生熟地各8_15g,丹皮8_12g,桅子8_12g,炮姜8_12g,黄芪25-35g,炒白芍14-22g,仙鹤草12_18g,三七8_12g,乌贼骨15_20g,白芷8_12g,山萸肉8-12g,熟军4-8g,柴胡8-12g,煅龙牡丹各16_20g。
[0007]—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5g,北沙参30g,生熟地各12g,丹皮1g,桅子1g,炮姜1g,黄芪30g,炒白芍18g,仙鹤草15g,三七10g,乌贼骨18g,白芷10g,山萸肉10g,熟军6g,柴胡10g,煅龙牡丹各18g。
[0008]药理分析,本发明中,潞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0009]北沙参:甘苦淡,凉。入肺、脾经。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
[0010]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0011]熟地:甘,微温。入肝、肾经。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 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0012]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0013]桅子:桅子:苦,寒。人心、肝、肺、胃经。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0014]炮姜:性味苦,潘,温;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0015]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0016]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0017]仙鹤草: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
[0018]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经、胃经、心经、肺经、大肠经。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0019]乌贼骨:咸、潘,温。归脾、肾经。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0020]白芷:辛,温。入肺、髀、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0021]山萸肉:酸、潘,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此外还生津止渴。用于治疗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0022]熟军:熟军:苦,寒。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0023]柴胡:苦,凉。入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0024]生龙骨:性味:甘潘,平,入心、肝、肾、大肠经。用于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0025]生牡蛎:咸湿,凉咸湿,凉,入肝、肾经。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0026]本发明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采用文火煎煮,过滤后浓缩,装入瓶内,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内加入1ml的蜂蜜,封装备用。
[0027]用法用量: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00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组方合理,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消除患者病痛。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5g,北沙参30g,生熟地各12g,丹皮10g,桅子10g,炮姜10g,黄芪30g,炒白芍18g,仙鹤草15g,三七10g,乌贼骨18g,白芷10g,山萸肉10g,熟军6g,柴胡10g,煅龙牡丹各18g。
[0031]典型病例:章立,男,32岁,家住无为县福渡油化厂,于2000年I月7日就诊。主诉:胃脘疼痛、黑便三天,原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近日因饮酒和劳累,胃脘疼痛明显,大便黑如板酱,面色蜡黄无血色,周身乏软无力,脉细弱,舌淡白。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服用实施例I所述药方的药剂20天后,脘腹隐痛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三个月,随访,脘痛痊愈,大便转黄色,饮食正常。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5g,北沙参30g,生熟地各12g,丹皮1g,桅子1g,炮姜1g,黄芪30g,炒白芍18g,仙鹤草15g,三七10g,乌贼骨18g,白芷10g,山萸肉10g,熟军6g,柴胡10g,煅龙牡丹各18g。
[0034]典型病例:张步法,男,60岁,家住无为河坝新坝,于2003年I月I日就诊。主诉脘腹隐痛、解黑色大便一天,以往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史。面色苍白无华,唇舌淡白,脉细弱。诊断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服用实施例2所述药方10天后,脘痛见缓,少进饮食,嘱原方再服60天,饮食逐渐正常,大便渐转黄色,再服用60天,随该,痊愈。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5g,北沙参30g,生熟地各12g,丹皮1g,桅子1g,炮姜1g,黄芪30g,炒白芍18g,仙鹤草15g,三七10g,乌贼骨18g,白芷10g,山萸肉10g,熟军6g,柴胡10g,煅龙牡丹各18g。
[0037]典型病例:耿业长,男,57岁,家住无为县无城镇,于2002年8月20日。主诉:心下疼痛、解黑色大便两天,以往有十二指肠溃疡史。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服用实施例三所述药方的中药制剂30天后,胃脘痛轻缓,渐能饮食,原方继续服用60天后,大便转黄色,继续服用60天,痊愈。
[0038]实施例4
[0039]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5g,北沙参30g,生熟地各12g,丹皮1g,桅子1g,炮姜1g,黄芪30g,炒白芍18g,仙鹤草15g,三七10g,乌贼骨18g,白芷10g,山萸肉10g,熟军6g,柴胡10g,煅龙牡丹各18g。
[0040]典型病例:刘发玉,男,41岁,家住无为县石涧镇太平,于2000年3月25日就诊。主诉:原患胃炎胃溃疡多年,近两天胃痛明显,大便黑如板酱,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全身乏软。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服用实施例4所述药方的制剂30天后,基本情况穏定,渐能饮食,原方继续服用3个月后,出血止,大便转黄色,痊愈。
[0041]实施例5
[0042]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5g,北沙参30g,生熟地各12g,丹皮1g,桅子1g,炮姜1g,黄芪30g,炒白芍18g,仙鹤草15g,三七10g,乌贼骨18g,白芷10g,山萸肉10g,熟军6g,柴胡10g,煅龙牡丹各18g。
[0043]典型病例:季清云,男,37岁,家住无为县仓头镇,于2003年I月25日就诊。主诉病史:胃脘隐痛,解黑色大便一天,以往有胃溃疡史。现面色苍白,声低气弱,脉细滑。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服用实施例5所述药方制剂30天后,诸症缓解,无明显不适,嘱原方继续服用60天,渐能饮食,大便亦转黄色,继续服用60天后,诸症消除。[0044]本发明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采用文火煎煮,过滤后浓缩,装入瓶内,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内加入1ml的蜂蜜,封装备用。
[0045]本发明 用法用量: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0-20g,北沙参20-40g,生熟地各5-20g,丹皮5_15g,桅子5_15g,炮姜5_15g,黄芪20-40g,炒白芍10-25g,仙鹤草10-20g,三七5-15g,乌贼骨12_26g,白芷5_15g,山萸肉6_15g,熟军2-10g,柴胡5-15g,煅龙牡丹各12_2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2-18g,北沙参25-35g,生熟地各8_15g,丹皮8_12g,桅子8_12g,炮姜8-12g,黄芪25-35g,炒白芍14-22g,仙鹤草12_18g,三七8_12g,乌贼骨15_20g,白芷8-12g,山萸肉8-12g,熟军4-8g,柴胡8_12g,煅龙牡丹各16_20g。
3.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潞党参15g,北沙参30g,生熟地各12g,丹皮10g,桅子10g,炮姜10g,黄芪30g,炒白芍18g,仙鹤草15g,三七10g,乌贼骨18g,白芷10g,山萸肉10g,熟军6g,柴胡10g,煅龙牡丹各18g。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4027752SQ201310067972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范德润 申请人:范德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