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熊胆为基质的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文档序号:1253297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熊胆为基质的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新的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该方法在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的鲜熊胆汁或熊胆粉溶于水,对中药材进行均匀喷洒,闷润至熊胆溶液为中药材充分吸收,然后铺展于托盘中,放入烘箱烘烤、烘干后取出,即得熊胆制中药炮制品。本发明利用熊胆本身的特性,以其为基质对中药材进行炮制,药理试验表明炮制后可增强药材原有的功效,如增强了金银花、菊花、薄荷等的清热解毒作用,决明子、夏枯草、枸杞子的清肝明目功效,金钱草、鸡内金等的利胆溶石等作用,山楂、葛根等的降脂活血功效,干蟾皮、虎眼万年青等的抗癌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采用熊胆为基质的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一种涉及协同增效的熊胆为基质的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0003]技术背景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 Soloimrctos thibetanus Cuvier 或掠熊 Ursus arctosLinnaeus的干燥胆囊,又名黑胆(《诗经》),黄熊胆(《诗疏》),猪熊胆,马熊胆(《尔雅翼》),黑熊胆,人熊胆(《本草纲目》)。
[0004]现临床所用熊胆均为熊科动物黑熊feJeftareiias thibetanus Cuvier经胆囊手术引流的新鲜胆汁或其干燥后的粉末熊胆粉。味苦,寒。归肝、胆、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心平肝、明目之功效,多用于治疗惊风抽搐、恶疮,痔漏,目赤翳障,黄疽、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熊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有:利胆、保肝、溶解胆石、镇静、抗惊厥、解痉,抗炎,抑菌,解热,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降血糖作用,另外熊胆还有镇咳,抗缺氧,巩固记忆,健胃、镇痛,抗疲劳作用等。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炮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熊胆为基质对中药进行炮制。在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的鲜熊胆汁或熊胆粉溶于水,对中药进行均匀喷洒,闷润至熊胆溶液为中药材充分吸收,然后铺展于托盘中,放入烘箱烘烤、干燥后封存。
[0007]现代研究表明,熊胆粉具有解热镇痛、清肝明目、利胆溶石、降脂活血通脉等功效。因此,以此为溶液喷洒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上,对中药材或饮片有如下功能:经药理实验证实,在采用熊胆汁或熊胆粉溶液为基原炮制后,增强了金银花、菊花、薄荷等的清热解毒作用,决明子、夏枯草、枸杞子的清肝明目功效,金钱草、鸡内金等的利胆溶石等作用,山楂、葛根等的降脂活血功效,干蟾皮、虎眼万年青等的抗癌作用。
[0008]实施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如下:
1.炮制工艺:
常温下,将50mL鲜熊胆汁加水至200mL,或5克熊胆粉(1mL新鲜胆汁喷雾干燥后可获得Ig熊胆粉)兑入200mL水中,制成溶液,将待炮制的饮片(溶液与药材比例:50mL/kg)铺展于托盘中,用熊胆溶液进行均匀喷雾,闷润至熊胆溶液为中药材充分吸收后放入烘箱烘烤,烘干后取出,封存,即得熊胆制中药炮制品。其中,花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2h,烘烤温度为60~80°C ;全草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3h,烘烤温度为60~80°C ;果实类药材烘烤时间为3~4h,烘烤温度为70~90°C ;动物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4h,烘烤温度为50~60°C。烘干后,封存。
[0009]2.功效考察所用实验模型:
(I)清热解毒实验模型:
①抗菌作用(体外对常见呼吸道细菌的抑制作用):分别取原药材饮片、熊胆制药材饮片提取物适量,加0.5 mL吐温-80,再加营养肉汤稀释配制成浓度为200,100,50,10,5,2.5m g/mL共6个浓度,实验时流通蒸气灭菌。链球菌试验需在灭菌药液中添加I %葡萄糖,肺炎球菌和白喉杆菌试验另加10 %兔血清,白色念珠菌试验应用沙氏培养液稀释药液。空白对照为不含药物的培养基。药液的各个浓度管及空白对照管分别加入1:2000的试验菌液(8 h培养物)0.lmL,37 °C培养24 h观察结果。判定最小抑菌浓度(MIC)。
[0010]②抗内毒素作用(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影响):取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饮片组(2g/kg),熊胆制饮片组(2g/kg)和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250mg/kg),每组5只,雄性。实验当天,各兔固定在固定架上,在实验环境中适应I h,测2次体温,取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为正常体温。除模型组外,各组按20 mL/kg灌胃给与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按0.01 mL/kg耳沿静脉注射内毒素(15 μ g/mL)致热,自进针起0.5,1,2,3,4,5,6 h各测定肛温。以注射内毒素前后的肛温差值为纵坐标,注射后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平均体温变化曲线。
[0011]③解热作用(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取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饮片组(2 g/kg),熊胆制饮片组(2g/kg)和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250mg/kg),每组5只,雄性。实验前I d,禁食不禁水。实验日给药前测肛温2次,取其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为正常体温。除模型组外,各组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10 mL/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0.5h后,各组大鼠按10 mL/kg于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生理盐水混悬液(0.2 mg/mL),造模后分别于0.5,1,2, 3, 4, 5,6,8 h测定肛温。以注射干酵母生理盐水混悬液前后的肛温差值为纵坐标,注射后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平均体温变化曲线。
[0012](2)清肝明目实验模型:
①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兔20只,观察I周后,空腹耳缘静脉取血,按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测定给高脂饲料前血清LDL-C的含量,然后均匀分4组:(1)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实验全程喂正常饲料,2周后蒸馏水灌胃;(II)高血脂模型组:实验开始后一直喂高脂饲料(胆固醇0.5 g/kg/d和猪油0.5 mL/kg/d); (III)原药材组:同闻血脂I旲型组,2周(闻血脂形成)后闻脂词喂的同时灌胃给予原药材饮片提取物(相当于生药2g/kg/d) ; (IV)熊胆制药材组:同高血脂模型组,2周(高血脂形成)后高脂饲喂的同时灌胃给予熊胆制药材饮片提取物(相当于生药2g/kg/d)。上述各组兔实验全程自由饮水,连续给药4周后从兔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清 LDL-C。
[0013]②对溴酸钾(KBr03) /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LPS)诱发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作用:KM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KBr03诱导模型组,LPS/KBr03+原药材饮片组(2g/kg)、LPS/KBr03+熊胆制药材饮片组(2g/kg)。模型组及给药组尾静脉注射2 mg/kg LPS,同时腹腔注射200mg/kg KBr03制备小鼠晶状体氧化应激模型。给药组在注射LPS/KBr03 3 h前及注射同时分别灌胃2次,模型与正常组灌胃同体积水溶液。LPS/KBr03给药6 h后,乙醚麻醉条件下采取小鼠晶状体放入离心管内,进行晶状体抗氧化能力指数(0RAC )和丙二醛(MDA)水平的测定。
[0014]ORAC测定方法:将96孔板每个孔中加入待测样品溶液20 μ L,磷酸钾缓冲液20 μ L,再加入氧自由基诱发剂AAPH 140 μ L至终浓度为12.8 mmol/L,最后添加荧光素钠20 UL至终浓度为63 nmol/L,立即启动反应并迅速将酶标板置于预温37 °C的荧光酶标仪中开始测定。采用动力学方式,每2 min测定一个点,至荧光强度衰减至零为止。ORAC值以lymol/L Trolox在荧光衰减曲线上对应的保护积分面积作为标准对照计算。
[0015]MDA测定方法:将各组小鼠的眼球置于离心管内,加入生理盐水制成40 %的组织匀浆液。然后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并分别按照MDA检测试剂盒说明操作进行MDA活性的测定。
[0016](3)利胆溶石实验模型:
体外溶石作用观察:将外形一致、重量相近的胆固醇、混合性、胆色素结石,随机分组4,每组5粒,分别与原药材饮片提取液和熊胆制药材饮片提取液(浓度均为0.5g/mL)各5mL,置于37°C水浴箱内的试管内,每天更换溶液,记录20天后溶石的重量。同时以生理盐水,鹅去氧胆酸(100mg/mL)为对照。
[0017](4)降脂活血实验模型:
①采用高血脂症小鼠模型考察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取健康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原药材饮片组(5 g/kg);熊胆制药材饮片组(5 g/kg)。禁食16 h后,各给药组灌胃给药,容量均为0.2 mL/10 go2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每鼠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0.1 mL/10 g (取新鲜鸡蛋黄用生理盐水配成75%蛋黄乳液),6 h后每组再次灌胃相应溶媒或药物,剂量同前,于注射蛋黄乳液14 h后眼眶静脉取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
[0018]②采用剪尾法观察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小鼠适应性喂养48h后,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4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原药材饮片组,熊胆制药材饮片组,各组均采用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天,每天灌胃一次,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置于固定器中,使其尾部垂直,在小鼠尾尖约5mm处剪断,自血液溢出开始记时,每隔30s用滤纸吸去溢出血液,自计时开始至无血液溢出(自然止血)为止的时间,即出血时间。
[0019](5)抗癌作用实验模型:
①采用MTT法检测体外抗癌活性: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状态良好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吹散成单细胞悬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后,以IX 15个/孔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贴壁后,分别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的药材提取物,作用24 h后弃去培养基,每孔加含浓度为0.5 mg/mL的MTT的培养基,37°C继续培养3 h.弃去培养液,每孔加入200 μ L DMSO溶解蓝紫色的甲瓒颗粒,用酶标仪在波长570 nm下测定吸光度值(OD)。对照组细胞存活率设定为100%,其他处理组OD值与对照组相比较,计算各自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0020]②采用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研究体内抗癌作用:接种肿瘤细胞:取腹腔传代6~8 d生长良好的乳白色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至lXlOVmL。取40只小鼠,雌雄各半,在小鼠右前肢腋下皮下注射接种0.2 mL肿瘤细胞悬液,制成实体瘤实验动物模型。接种次日称量,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环磷酰胺30mg*kg 1,3 d给药I次)、原饮片组和熊胆制饮片组(提取液灌胃给药,剂量均为5g/kg),连续给药7 d,l次/d。末次给药24 h后称重,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剥离肿瘤组织,用滤纸吸干后称瘤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 (1-实验组瘤重/阴性对照组瘤重)X 100%。
[002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熊胆制前后薄荷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体温影响图2熊胆制前后菊花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体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1:
将12.5mL鲜熊胆汁兑入10mL水中混匀制成熊胆溶液,取金银花药材1kg,铺展于托盘中,用熊胆溶液进行喷雾,然后放入烘箱烘烤,80°C,烘干Ih后取出,封存,即得熊胆制金银花。
[0022]对炮制前后的金银花药材进行功效比较,取熊胆制后金银花药材各50g,水提取后喷雾干燥的粉末,制成2.5、5、10、50、100和200mg/mL系列浓度,进行体外对常见呼吸道细菌的抑制作用评价,结果见表1 (最小抑菌浓度MIC, mg/mL),从结果可知,除了白色念珠菌外,熊胆制金银花的MIC均小于金银花原药材,故经熊胆炮制后可以提高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0023]表1熊胆制前后金银花的体外抑菌效果MIC (mg/mL)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熊胆为基质对中药进行炮制; 将鲜熊胆汁或熊胆粉溶于水,对中药材进行均匀喷洒,闷润至熊胆溶液为中药材充分吸收,然后根据中药的材质,进行相应的干燥处理。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喷洒在中药材上的熊胆汁或熊胆粉,以重量份计算,熊胆汁或熊胆粉为中药材的0.01%-50%,优选0.5-50%,更优选2-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相应的干燥处理的条件为:花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2h,烘烤温度为40~90°C ; 全草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3h,烘烤温度为40~90°C ; 果实类药材烘烤时间为3~4h,烘烤温度为40~90°C ; 动物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4h,烘烤温度为40~90°C ; 王煙处理后取出,或者地,视干燥程度在常温下继续晾干至水分合格,即得熊胆制中药炮制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具体的工艺步骤为:常温下,将鲜熊胆汁按1:2~1:6(v/V)的比例加水稀释,或熊胆粉按1:2(Tl:60 (g/mL)比例加水稀释后获得的溶液,将该溶液按5(T200 mL/kg用量均匀喷雾到待炮制的药材上,闷润至熊胆溶液为中药材充分吸收后放入烘箱烘烤:其中,花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2h,烘烤温度为60~80°C ;全草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3h,烘烤温度为60~80°C ;果实类药材烘烤时间为3~4h,烘烤温度为70~900C ;动物类药材烘烤时间为I~4h,烘烤温度为50~60°C,烘干后取出,封存,即得熊胆制中药炮制品。
5.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能增强中药材原有的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胆溶石、降脂活血及抗癌功效。
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材进行炮制时,能够增强其清热解毒功效;所述的中药材为金银花、菊花、薄荷; 或者地,对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中药材进行炮制时,能够增强其清肝明目功效;所述的中药材为决明子、夏枯草、枸杞子; 或者地,对具有利胆溶石作用的中药材进行炮制时,能够增强其利胆溶石功效;所述的中药材为金钱草、鸡内金; 或者地,对具有降脂活血作用的中药材进行炮制时,能够增强其降脂活血功效;所述的中药材为山楂、葛根; 或者地,对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材进行炮制时,能够增强其抗癌功效;所述的中药材为干蟾皮、虎眼万年青。
7.—种熊胆制中药炮制品,该中药炮制品由权利要求1 一 7所述的任一项方法制备得IL
8.根据权利要求?_的得到的熊胆制中药炮制品在制备药品或食品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K36/488GK104069149SQ201310067780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王友智 申请人:北京智正方圆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