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609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
背景技术
哮喘,又称气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炎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以出现气道重塑,弓I起不可逆性气道缩窄。目前,有关哮喘的病理学资料大都来自死于哮喘的患者的尸体,以及普通哮喘患者的活检标本。不同类型的哮喘(如:变应性哮喘、内源性哮喘、职业性哮喘、阿司匹林哮喘、儿童哮喘等),其病理改变基本一致。大体观:肺膨胀,支气管腔内可见黏液栓(合并感染时可有脓性渗出物),支气管壁水肿、增厚。黏液栓栓塞处可见肺不张。哮喘的病变遍布于整个气道,但不累及肺间质;哮喘越严重,小气道炎症越明显。病变可以呈灶性分布,在支气管镜下可见气道狭窄的不均匀性。治疗哮喘的药物可分为“控制发作药” (controller)和“缓解发作药”(relieVer)。控制发作药具有抗炎作用,也称“抗炎药”,规律应用后可以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减少乃至避免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哮喘发展,稳定肺功能。缓解发作药具有支气管舒张作用,因此,也称“支气管舒张药”,通常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及其制备方法,寒热并用,表理同治。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治疗哮喘 的苏子芩杏汤剂,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15-20份,杏仁10-12份,黄芩12-15份,葶苈子15-18份,地龙10-13份,前胡12-15份,鱼腥草15-20份,金银花15-20份,桑白皮12-15份,紫苑10-13份,冬花12-15份,甘草5_12份。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优选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15份,杏仁10份,黄芩12份,葶苈子15份,地龙10份,前胡12份,鱼腥草15份,金银花15份,桑白皮12份,紫苑10份,冬花12份,甘草8份。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药加入其总质量8-20倍的水煎煮,煎煮2-3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苏子辛,温。归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杏仁苦,微温;有小毒,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葶苈子性味辛,温。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地龙具有:利尿、镇痛、平喘、降压、解热、抗惊厥等作用。
前胡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鱼腥草入肝、肺二经。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紫苑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药性味苦;辛;性温,归肺经,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冬花即款冬,款冬为菊科款冬的花蕾,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经》中记载:对“寒束肺经之饮邪喘、嗽最宜”。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甘草的功效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发明药方苏子辛温宣肺,使肺气通畅,配杏仁甘草,辛温散邪,止咳平喘;黄芩苦寒,清热泻肺;地龙咸寒,清肺解痉,使气道通畅泻痰饮;前胡清热化痰,解表散邪;鱼腥草、桑白皮豁痰;紫苑、冬花乃止咳良药,共同组成清热化痰,宣肺解痉,止咳平喘的方剂。本方配伍,寒热并用,表理同治,临床应用面较广。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哮喘病人50例,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15克,杏仁10克,黄芩12克,葶苈子15克,地龙10克,前胡12克,鱼腥草15克,金银花15克,桑白皮12克,紫苑10克,冬花12克,甘草8克。制备方法:将各原料药加入其总质量8倍的水煎煮,煎煮3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实施例2一种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20克,杏仁12克,黄芩15克,葶苈子18克,地龙13克,前胡15克,鱼腥草20克,金银花20克,桑白皮15克,紫苑13克,冬花15克,甘草12克。各原料药加入其总质量10倍的水煎煮,煎煮3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实施例3一种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18克,杏仁11克,黄芩13克,葶苈子17克,地龙12克,前胡13克,鱼腥草18克,金银花18克,桑白皮13克,紫苑12克,冬花13克,甘草5克。各原料药加入其总质量15倍的水煎煮,煎煮2-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临床试验:选取病例的症状:
1.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喉中痰鸣有声,伴有胸闷咳嗽。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3.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治疗或服用方法:用实施例1的药物为一剂,每剂一日,一日三次。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有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

无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典型病例有:1、朱某,男,40岁,几天来发热,咳嗽,经治疗热减,咳嗽增剧,气喘痰鸣,恶心呕吐,口渴多饮,不欲食,汗出,大便干,舌红苔薄黄。应用上方五剂后痰鸣除,热退,又三剂病除。2、林某,女,30岁,起病两天,发热微汗咳嗽气粗,鼻翼煽动,口渴心烦,精神不振,舌红苔微黄,服上药五剂,痊愈。3.女,23岁,患者6岁时在进食鱼虾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不能平臣卜,经治疗缓解。后常因饮食不当或受凉而发作,不能自行缓解。因劳累、受凉而出现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痰鸣如吼,呼吸急促,胸闷,时有咳嗽,痰稀薄色白,咯吐不利,面色晦滞带青,口渴喜热饮,头痛,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查体:T:36.5°C, P:90次/分,R:22次/分,BP:120 / 80mmHg.营养均等,发育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心脏未见异常。胸腹反常运动。用上方五剂后哮鸣除,热退,又五剂病除。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15-20份,杏仁10-12份,黄芩12-15份,葶苈子15-18份,地龙10-13份,前胡12-15份,鱼腥草15-20份,金银花15-20份,桑白皮12-15份,紫苑10-13份,冬花12-15份,甘草5_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15份,杏仁10份,黄芩12份,葶苈子15份,地龙10份,前胡12份,鱼腥草15份,金银花15份,桑白皮12份,紫苑10份,冬花12份,甘草8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将各原料药加入其总质量 8-20倍的水煎煮,煎煮2-3次,每次半小时,合并煎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苏子芩杏汤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药制成苏子15-20份,杏仁10-12份,黄芩12-15份,葶苈子15-18份,地龙10-13份,前胡12-15份,鱼腥草15-20份,金银花15-20份,桑白皮12-15份,紫苑10-13份,冬花12-15份,甘草5-12份。本方配伍,寒热并用,表理同治,临床应用面较广。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哮喘病人50例,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
文档编号A61K36/78GK103110730SQ20131007131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曲斌斌, 张玉国, 董凯 申请人:曲斌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