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514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
背景技术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炎。在放射治疗的中、后期,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放射线可直接损害肠粘膜细胞,血管炎和纤维化不断加重,受累肠壁增厚,可出现溃疡、坏死,甚至穿孔,放射性肠炎一般治疗恢复较慢,易复发,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慢性腹泻,引起营养失调,使疾病恶化。目前西医多采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中医认为放射性肠炎属“泄泻” “腹痛”范畴,病机属本虚标实,邪热入里,脾气亏虚。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鬼灯笼根15-30份、鱼腥草10-15份、小叶金花草5-20份、黄三七7-10份、黄柏8-12份、白术9-16份、逆阿落5_15份、禹余粮4_6份、紫珠叶3_20份、跳皮树1-15份、棕榈炭2-7份、甘草5-8份。优选的,鬼灯笼根22份、鱼腥草13份、小叶金花草15份、黄三七8份、黄柏10份、白术13份、逆阿落10份、禹余粮5份、紫珠叶11份、跳皮树8份、棕榈炭4.5份、甘草6.5份。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加入加水适量,浸泡30min后,文火煎至药液约70 90ml左右。方中:鬼灯笼根、鱼腥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小叶金花草、黄三七、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止血,清心除烦,抗菌消炎;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禹余粮、逆阿落、紫珠叶、跳皮树、棕榈炭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散瘀消肿,收敛消炎;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解止痛。整方共奏清热解毒、补虚除湿、止血消炎、涩肠止泻。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2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随机分为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中男22例,女40例,39 65岁,平均48.5岁;宫颈癌20例,卵巢癌18例,前列腺癌8例,直肠癌10例,肾癌6例。轻度腹泻12例,中度37例,重度8例,严重腹泻5例;对照组60例中男20例,女40例,41 66岁,平均49.8岁。宫颈癌24例,直肠癌16例,结肠癌12例,卵巢癌8例;轻度腹泻14例,中度30例,重度10例,严重腹泻6例;临床表现腹泻3 4次/d为轻度,5 8次/d为中度,9 10次/d为重度,> 10次/d为严重腹泻。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有分泌物和出血;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灌肠剂,即取鬼灯笼根22g、鱼腥草13g、小叶金花草15g、黄三七8g、黄柏10g、白术13g、逆阿落10g、禹余粮5g、紫珠叶llg、跳皮树8g、棕榈炭4.5g、甘草6.5g,将上述中药加水适量,浸泡30min后,文火煎至药液约80ml左右。待药温35 40°C,每晚睡觉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清洁灌肠后,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高30角,用注射器通过16 18号导尿管将药液注入60 80ml,保留6h以上,每晚一次;对照组用西药灌肠,生理盐水60ml加黄连素片10片(110),654-210mg,地塞米松5mg,每日I次,两组均IOd为一疗程。
3、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次数每天I次,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_),肠镜检查见病变粘膜恢复正常或仅留瘢痕 ’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每天4次以下),大便常规(_),隐血(+),肠镜检查见粘膜病变减轻;无效:症状缓解,大便仍带黏液脓血,肠镜检查无改变或加重。
4、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I。
表I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灌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鬼灯笼根15-30份、鱼腥草10-15份、小叶金花草5-20份、黄三七7_10份、黄柏8_12份、白术9-16份、逆阿落5-15份、禹余粮4-6份、紫珠叶3_20份、跳皮树1_15份、棕榈炭2-7份、甘草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灌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制成:鬼灯笼根22份、鱼腥草13份、小叶金花草15份、黄三七8份、黄柏10份、白术13份、逆阿落10份、禹余粮5份、紫珠叶11份、跳皮树8份、棕榈炭4.5份、甘草6.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中药灌肠剂。中医认为放射性肠炎属“泄泻”“腹痛”范畴,病机属本虚标实,邪热入里,脾气亏虚。为此,本发明选择清热解毒、补虚除湿、止血消炎、涩肠止泻的中药鬼灯笼根、鱼腥草、小叶金花草、黄三七、黄柏、白术、逆阿落、禹余粮、紫珠叶、跳皮树、棕榈炭、甘草,由我院制剂室制成灌肠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5.1%,明显优于对照组,恢复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03211944SQ2013101714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武传华 申请人:武传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