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超微粉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26209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双黄连超微粉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连超微粉及其生产方法,双黄连超微粉由金银花1重量份、黄芩1重量份、连翘2重量份混合而成,粒径为5~10μm。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银花进行挑选、晾干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待用;将黄芩进行挑选、洗净、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待用;将连翘进行挑选、洗净、蒸熟、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待用;将上述步骤的粉末按照重量份为1:1:2的比例混合,用精细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过筛得粒径为5~10μm。本发明的双黄连超微粉粒径达5~10μm以下,细胞的破壁率≥95%,增大比表面积,加快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可与饲料、饮用水等混合用于禽畜服用,给药方便,可用于大规模的养殖场。
【专利说明】双黄连超微粉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兽药的双黄连超微粉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0002]随着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兽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和防治药物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日益彰显。目前兽药市场上,有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水针剂,此两种剂型适合于口服和注射给药途径。但口服液在运输方面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容易漏瓶、体重过大运输不方便、适用的动物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等。水针剂的不足表现在当大量动物爆发疾病时,针剂不适合规模化养殖场给药。因此,我公司立项成功研制生产出5~10 μ m双黄连超微粉,弥补了兽药市场上现有剂型的不足。该产品具有运输方便,给药方便,适用对象广泛,疗效确切的特点和优势,可以直接取代中药口服液与注射液。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养殖业、给药方便、疗效确切的双黄连超微粉及其生产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黄连超微粉,由金银花I重量份、黄芩I重量份、连翘2重量份混合而成,所述的双黄连超微粉的粒径为5~10 μ m。
[0006]上述双黄连超微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金银花进行挑选、晾干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0008]步骤二:将黄芩进行挑选、洗净、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0009]步骤三:将连翘进行挑选、洗净、蒸熟、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0010]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一至三中的粉末按照重量份为1:1:2的比例混合,再次用精细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过筛得粒径为5~10 μ m的双黄连超微粉。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步骤的超微粉碎为低温粉碎。
[00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3](I)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双黄连的各组分进行超微粉碎至中心粒径达5~10 μ m以下,在该细度条件下,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 95%,进而增大比表面积,加快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
[0014](2)双黄连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成双黄连超微粉后,可与饲料、饮用水等混合后用于禽畜服用,给药方面,可用于大规模的养殖场。[0015](3)对猪瘟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脑炎、细小病毒、博卡病毒、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禽传支、传喉、法氏囊、新城疫、马立克、禽痘、鸭浆膜炎、鸭花肝病感染为主的病毒性疾病的作用是肯定的,总有效率为95%。
[0016](4)提高双黄连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0017]双黄连各组分经超微粉碎,一方面,细胞破壁,细胞内有效成份溶出阻力减小,溶出速度因而加快;另一方面,微细化的物料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力、亲和力、分散性和溶解性,从而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速度及溶出率。实践证明,细胞级破壁超微粉碎技术,可显著提高有效成份的提取率,特别是大分子成份的提取率。
[0018](5)保留生物活性成分,提高药效
[0019]在超微粉碎过程中,经控制可不产生过热现象,并且粉碎速度快,有利于保留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药效。
[0020](6)提高双黄连的均匀度
[0021]双黄连经超微破壁后,使各药各有效成分均匀化,使各有效成分均匀地被吸收,从而增强作用效果。也由于粉末粒径小,分布均匀,外形整齐,质量好,便于应用,可制成速溶性颗粒、混悬型液体制剂或其他多种剂型。
[0022](7)服用剂量减少,节省中药材资源
[0023]双黄连超微处理后,可用较小的剂量获得原处方疗效,一般可节省药材3 O %~70%。而且经超微粉碎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材料。
[0024]( 8 )改善双黄连产品的品质质量
[0025]进行细胞破壁超微粉碎时,与细胞尺寸大小相当的虫卵也会被杀死,从而减轻虫害对中药材的污染与损害;也由于超微粉碎加工是纯物理过程,在全封闭无粉尘系统中进行,不会混入其他杂质,使使得加工后的中药具有纯天然性,保证了原料成分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还因为超细化处理,颗粒度很细,改善了产品的口感,也可混饲使用。
[0026](9)避免污染,能保证产品达到较高的卫生学要求
[0027]超微粉碎一般是在全封闭无粉尘系统中进行的,可有效地避免外界污染,改善工作环境,使产品微生物含量及灰尘得到有效的控制,符合药品生产的GMP要求。
[0028](10)节能、环保
[0029]中药超微粉碎与中药提取相比,可节省1/3~1/2的能耗。采取真空集料装置,几乎对环境部不成任何污染,而且成品收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本发明产品具体应用于实际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0031]实施例:
[0032]双黄连超微粉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3]步骤一:将金银花进行挑选、晾干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0034]步骤二:将黄芩进行挑选、洗净、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0035]步骤三:将连翘进行挑选、洗净、蒸熟、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0036]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一至三中的粉末按照重量份为1:1:2的比例混合,再次用精细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过筛得粒径为5~10 μ m的双黄连超微粉。临床疗效观察:
[0037]经规模化养殖场临床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双黄连超微粉对猪瘟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脑炎、细小病毒、博卡病毒、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禽传支、传喉、法氏囊、新城疫、马立克、禽痘、鸭浆膜炎、鸭花肝病感染为主的病毒性疾病的作用是肯定的,总有效率为95%。针对病毒感染,随之易继发细菌感染的特点,本品的双重抗病毒抑菌作用尤为可贵,这是现有的抗生素所不具备的。
[0038]经广大临床验证显示,双黄连超微粉疗效确切兼具抗病毒、抗菌双重功效,而且口感好,尤其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使用。
[0039]下面结合本发明制备的双黄连超微粉应用于养殖场的实施例。
[0040]应用实施例1:
[0041]四川绵阳某大型规模化育肥猪养殖场,爆发猪瘟、蓝耳、圆环为主的病毒性疾病感染及细菌性继发感染。
[0042]全群投药:双黄连超微粉,混饮,按1g兑水4kg连续使用7天,由于该场继发感染了附红细胞体,因此,同时将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加入水中,饮水给药。治愈率:86.3%。
[0043]应用实施例2:
[0044]四川资中某养殖场,经猪瘟抗体滴度检测及相关专家初步鉴定为:猪瘟、伪狂犬病毒、脑炎及链球菌混合感染。
[0045]全群投药:双黄连超微粉,混饮,按Ig兑水4kg连续使用10天,同时用阿莫西林粉饮水,治愈率90%。
[0046]应用实施例3:
[0047]河北保定某猪场,出现伪狂犬疫情,用双黄连超微粉全群饮水,按Ig兑水4kg连续使用10天,治愈率88%。
[0048]应用实施例4:
[0049]山东某养鸡场,出现传支、传喉疫病,用双黄连超微粉全群饮水,按Ig兑水4kg连续使用10天,治愈率92%。
[0050]应用实施例5:
[0051 ] 四川广汉某养鸭场,出现花肝病疫情,用双黄连超微粉全群饮水,按Ig兑水4kg连续使用10天,同时,按每2kg饲料中加入Ig双黄连超微粉拌料饲喂10天,治愈率84%。
[0052]应用实施例6:
[0053]浙江某猪场出现传染性胃肠炎及博卡病毒疫情,用双黄连超微粉全群饮水,按Ig兑水4kg连续使用10天,同时,按每2kg饲料中加入Ig双黄连超微粉拌料饲喂10天,治愈率 83%。
[0054]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黄连超微粉,其特征在于由金银花I重量份、黄芩I重量份、连翘2重量份混合而成,所述的双黄连超微粉的粒径为5~10 μ m。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超微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金银花进行挑选、晾干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步骤二:将黄芩进行挑选、洗净、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步骤三:将连翘进行挑选、洗净、蒸熟、晾干、切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至过1250目筛,待用;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一至三中的粉末按照重量份为1:1:2的比例混合,再次用精细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过筛得粒径为5~10 μ m的双黄连超微粉。
【文档编号】A61P31/12GK103463203SQ201310429985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姚书兰 申请人:四川泷海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