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223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活性成份由如下原料药制成:地龙,苏子,紫石英,补骨脂,灵芝,赤芍,淫羊霍,桂枝,炒山楂,炙甘草,五味子,大枣,北杏仁,干姜,白术,麦冬,菟丝子,炙麻黄,丹参,山药,党参,枸杞子,当归,防风,黄芪,炮附子,熟地,山萸肉,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车,田七。该方诸药相配,肺脾肾三脏得补,气机升降复常、正气固、外邪解、痰浊散,哮证自平。
【专利说明】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加剧。随着工业、大气污染的增多,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哮喘的发病与发作率也逐年增加,资料显示成人哮喘患病率在1.2%~25.5%,广州市人口现患病率为9%,18~25岁年龄段及66~75岁年龄段的哮喘患病率较高,分别为45.5%。及13.5%。,且有关哮喘发病率的调查显示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至今哮喘尚无根治手段,GINA方案提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其可有效的控制哮喘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长久来看,激素易产生耐药性,其本身的副作用多,在哮喘的降阶梯治疗过程中患者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且不能改善和逆转气道重塑的进程,在停药后部分患者产生恶化,形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控制该病的关键除了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还应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实现自我管理,2004Nathan等总结了一种简易评估哮喘控制的方法,即简易哮喘控制测试(ACT)可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病情,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药制剂。
[0004]具体的技术方 案如下:
[0005]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0006]地龙9_11份,苏子9_11份,紫石英29-31份,补骨脂19-21份,灵芝14-16份,赤苟14-16份,淫羊霍14-16份,桂枝9-10份,炒山楂19-21份,炙甘草14-16份,五味子9_11份,大枣19-21份,北杏仁9-11份,干姜14-16份,白术19-21份,麦冬19-21份,菟丝子14-16份,炙麻黄5-7份,丹参14-16份,山药19-21份,党参19-21份,枸杞子14-16份,当归9_11份,防风9-11份,黄芪19-21份,炮附子14-16份,熟地19-21份,山萸肉19-21份,西洋参
1.5-2.5份,红参2.4-3.0份,蛤蚧尾2.5-3.5份,紫河车1.5-2.5份,田七0.4-1.0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制剂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地龙10份,苏子10份,紫石英30份,补骨脂20份,灵芝15份,赤芍15份,淫羊霍15份,桂枝10份,炒山楂20份,炙甘草15份,五味子10份,大枣20份,北杏仁10份,干姜15份,白术20份,麦冬20份,菟丝子15份,炙麻黄6份,丹参15份,山药20份,党参20份,枸杞子15份,当归10份,防风10份,黄芪20份,炮附子15份,熟地20份,山萸肉20份,西洋参2份,红参2.7份,蛤蚧尾3份,紫河车2份,田七0.7份。[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10]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I)药粉的制备: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车、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即得;
[0013](2)浸膏粉的制备:按比例称取紫石英,加入3-5倍量的水先煎煮0.5-lh,然后按所述重量配比加入余下的原料药,加3-5倍量的水浸泡0.5-lh,煎煮0.5-lh,取滤液,再加2-4倍量的水煎煮0.5-l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然后加入乙醇沉淀,静置22-26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0014](3)将步骤(1)所得与步骤(2)得到的浸膏粉混合后加入赋形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为: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车、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后加入5-8倍量的水煎煮0.5-lh,取滤液,再加5-8倍量的水煎煮0.5-l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2。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浸膏粉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紫石英,加入4倍量的水先煎煮0.5h,然后按比例称取余下的原料药,加4倍量的水浸泡
0.5h,煎煮0.5h,取滤液,再加3倍 量的水煎煮0.5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然后加入乙醇沉淀,静置24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乙醇为70%vol以上的乙醇溶液。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赋形剂为麦芽糊精、滑石粉、蜂蜜、95%vol乙醇或黑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如下:
[0020]中医药治疗哮喘历史悠久,疗效肯定,并且具有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尤其对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作用显著,近年来对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皆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中医认为“痰饮伏肺”是哮喘的病机关键,宿痰内伏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肾之阳气亏虚关系密切。现代医学认为,肾阳虚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紊乱有关,肾阳虚者,多存在HPAA合成和分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不足,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起着重要的抗炎、抗氧化、调节Thl/Th2平衡的作用,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若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则致哮喘反复,难以根除。研究也发现,HPAA功能紊乱是肾阳虚的本质特征之一。从中医学角度看,肾为气之根,肾阳虚则气失摄纳,气逆于上,则喘息发作。另外,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多合并有肺脾气虚。肺气虚,肺不主气,卫表不固,则机体抵抗力低下,易于感冒或发生过敏;脾失健运,内生痰浊,阻于气道,成为哮喘发作的夙根。且慢性持续期患者病程都很长,容易出现痰郁化热,痰郁酿瘀,或气虚无力行血,血停为瘀的现象。如此脏腑失调,因果交替,最后导致哮喘慢性持续期寒热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
[0021]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病机复杂,最后导致寒热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其核心病机为肺脾肾虚,痰浊内阻,常由外感诱发,此类型的哮喘治疗宜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并举。[0022]本方针对哮证患者,采用健脾益肾、纳气平喘的参蛤散与解表散寒、化痰止咳的小青龙汤合方,同时加用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和补肾之品,正是针对哮喘正虚邪实并存、贯穿各期的基本病机而设。本方针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方中红参补肺健脾益肾、西洋参益气养阴,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兼补肺脾肾气;炙麻黄、桂枝相须为用,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化气行水,共为君药。干姜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驱邪;苏子、北杏仁降气消痰平喘;黄芪、防风、白术益气固表实卫;麦冬养阴润肺;灵芝补虚降气平喘;地龙祛风解痉平喘;紫河车、紫石英温肾纳气平喘,共为臣药。然而素有痰饮,肺脾肾本虚,若过于发散,恐耗伤肺气,再配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阴,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哮喘久病及肾,加用炮附子、补骨脂、淫羊霍、菟丝子、枸杞子增强补肾温阳平喘之效;熟地、山萸肉补肾滋阴;党参、山药健脾益肺;当归、田七、丹参补血活血;炒山楂健胃行气,以防诸药有气滞之嫌;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诸药相配,肺脾肾三脏得补,气机升降复常、正气固、外邪解、痰浊散,哮证自平。因病程日久,故服药也需假以时日,方可标本兼顾,哮喘无再犯之虞。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地龙10份,苏子10份,紫石英30份,补骨脂20份,灵芝15份,赤芍15份,淫羊霍15份,桂枝10份,炒山楂20份,炙甘草15份,五味子10份,大枣20份,北杏仁10份,干姜15份,白术20份,麦冬20份,菟丝子15份,炙麻黄6份,丹参15份,山药20份,党参20份,枸杞子15份,当归10份,防风10份,黄芪20份,炮附子15份,熟地20份,山萸肉20份,西洋参2份,红参2.7份,蛤蚧尾3份,紫河车2份,田七0.7份。
[0026]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I)药粉的制备: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即得;
[0028](2)浸膏粉的制备方法: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紫石英,加入4倍量的水先煎煮
0.5h,然后按比例称取余下的原料药,加4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0.5h,取滤液,再加3倍量的水煎煮0.5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然后加入95%vol乙醇沉淀,静置24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0029](3)将步骤(1)得到的药粉与步骤(2)得到的浸膏粉混合后加入赋形剂(麦芽糊精、滑石粉、蜂蜜、95wt%乙醇、黑氧化铁),所述赋形剂的添加量为制剂总重量的38%,混合均匀后制丸,即得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地龙11份,苏子11份,紫石英29份,补骨脂19份,灵芝16份,赤芍14份,淫羊霍16份,桂枝9份,炒山楂21份,炎甘草14份,五味子11份,大率19份,北杏仁11份,干姜16份,白术19份,麦冬19份,菟丝子16份,炙麻黄5份,丹参16份,山药21份,党参19份,枸杞子16份,当归11份,防风9份,黄芪19份,炮附子16份,熟地19份,山萸肉21份,西洋参1.5份,红参3.0份,蛤蚧尾2.5份,紫河车1.5份,田七1.0份。
[0032]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I)药粉的制备:将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即得;
[0034](2)浸膏粉的制备: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紫石英,加入5倍量的水先煎煮lh,然后按比例称取余下的原料药,加5倍量的水浸泡lh,煎煮lh,取滤液,再加5倍量的水煎煮I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至每ml含Ig生药量,然后加入70%vol乙醇沉淀,静置22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0035](3)将步骤(1)得到的药粉与步骤(2)得到的打浸膏粉混合后加入赋形剂(麦芽糊精、滑石粉、蜂蜜、95%vol乙醇、黑氧化铁),所述赋形剂的添加量为制剂总重量的43%,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地龙9份,苏子9份,紫石英31份,补骨脂21份,灵芝14份,赤芍16份,淫羊霍14份,桂枝11份,炒山楂19份,炎甘草16份,五味子9份,大率21份,北杏仁9份,干姜14份,白术21份,麦冬21份,菟丝子14份,炙麻黄7份,丹参14份,山药19份,党参21份,枸杞子14份,当归9份,防风11份,黄芪21份,炮附子14份,熟地21份,山萸肉19份,西洋参2.5份,红参2.4份,蛤蚧尾3.5份,紫河车2.5份,田七0.4份。
[0038]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I)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后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lh,取滤液,再加5倍 量的水煎煮0.5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2 ;
[0040](2)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紫石英,加入3倍量的水先煎煮0.5h,然后按比例称取余下的原料药,加3倍量的水浸泡lh,煎煮0.5h,取滤液,再加3倍量的水煎煮0.5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至每ml含Ig生药量,然后加入80%vol乙醇沉淀,静置26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0041](3)混合步骤(1)和(2)所得,后加入赋形剂(麦芽糊精、滑石粉、蜂蜜、95%vol乙醇、黑氧化铁),所述赋形剂的添加量为制剂总重量的40%,混合均匀后制粒,即得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
[0042]实施例4临床应用实验
[004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试验来说明其效果。
[0044]临床试验
[0045]一、一般资料
[0046]67例入选者为2012年6月一 2013年4月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按进入临床的先后顺序、根据随机信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4-60岁,平均(42.6± 11.7)岁;病程2-360个月,中位病程15个月;对照组32例,其中男9例,女23例;年龄23-63岁,平均(44.0± 12.3)岁;病程1-120个月,中位病程12个月。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0047]二.纳入标准
[0048](I)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慢性持续期的患者,且分级为1-3级;
[0049](2)新发确认的,未曾使用西药治疗的;或既往曾使用西药治疗,但纳入研究前I周内未再使用西药;
[0050](3)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
[0051](4)预计在临床观察阶段依从性较好;
[0052](5)患者精神状况可,能客观准确表达治疗效果。
[0053]三、排除标准:
[0054]( I)不能配合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
[0055](2)本研究前I个月内参加过其它新药临床试验,或目前正在参加;
[0056](3)治疗期间依从性欠佳、不能按时复诊或不能完成疗程;
[0057](4)妊娠、哺乳期或计划在试验期间怀孕的妇女,已知或怀疑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0058](5)高血压病2级以上或血压控制欠佳者。
[0059]四、治疗方案
[0060]治疗组:服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口服,20g/次,I日3次。疗程:2个月。
`[0061]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应用舒利迭(50ug/250ug),每次I吸,早晚各一次。疗程:2个月。
[0062]五、疗效观察
[0063]观察指标:①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见表1):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测。②主要症状评分:根据哮病症状分级量化表测评测评(见表2),分别于治疗及治疗后前与治疗后进行评测哮喘症状评分(见表3):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测。
[0064]表1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
[006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地龙9-11份,苏子9-11份,紫石英29-31份,补骨脂19-21份,灵芝14-16份,赤芍14-16份,淫羊霍14-16份,桂枝9-10份,炒山楂19-21份,炎甘草14-16份,五味子9_11份,大率.19-21份,北杏仁9-11份,干姜14-16份,白术19-21份,麦冬19-21份,菟丝子14-16份,炙麻黄5-7份,丹参14-16份,山药19-21份,党参19-21份,枸杞子14-16份,当归9_11份,防风9-11份,黄芪19-21份,炮附子14-16份,熟地19-21份,山萸肉19-21份,西洋参.1.5-2.5份,红参2.4-3.0份,蛤蚧尾2.5-3.5份,紫河车1.5-2.5份,田七0.4-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地龙10份,苏子10份,紫石英30份,补骨脂20份,灵芝15份,赤芍15份,淫羊霍15份,桂枝10份,炒山楂20份,炎甘草15份,五味子10份,大率20份,北杏仁10份,干姜15份,白术20份,麦冬20份,菟丝子15份,炙麻黄6份,丹参15份,山药20份,党参20份,枸杞子15份,当归10份,防风10份,黄芪20份,炮附子15份,熟地20份,山萸肉20份,西洋参2份,红参2.7份,蛤蚧尾3份,紫河车2份,田七0.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O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车、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 (2)按比例称取紫石英,加入3-5倍量的水先煎煮0.5-lh,然后按所述重量配比加入余下的原料药,加3-5倍量的水浸泡0.5-lh,煎煮0.5-lh,取滤液,再加2-4倍量的水煎煮.0.5-l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然后加入乙醇沉淀,静置22-26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3)将步骤(1)所得与步骤(2)得到的浸膏粉混合后加入赋形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车、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后加入5-8倍量的水煎煮0.5-lh,取滤液,再加5-8倍量的水煎煮0.5-l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浸膏粉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紫石英,加入4倍量的水先煎煮0.5h,然后按比例称取余下的原料药,加4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0.5h,取滤液,再加3倍量的水煎煮0.5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然后加入乙醇沉淀,静置24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乙醇为70%vol以上的乙醇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剂为麦芽糊精、滑石粉、蜂蜜、95%vol乙醇或黑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文档编号】A61K35/50GK103505707SQ201310432880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许银姬, 唐雪春, 吴蕾, 周明娟, 辛瑾琛, 谈馨媛, 黄敏玲, 陈远彬 申请人:广东省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