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路固定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6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脊柱后路固定器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包括两根左右对称设置的棒体,两根棒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棒体相连接,每根棒体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钉,螺钉的头部与棒体相活动连接。其可以满足颈椎内固定手术的需求,复位及固定效果良好,用于维持病变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恢复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
【专利说明】脊柱后路固定器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脊柱植入器械领域,特别是指ー种脊柱后路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0002]在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中,由于脊柱肿瘤、结核和严重的骨折常引起椎体破坏,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而不得不施行椎体切除术,椎体切除后的脊柱需重建其稳定性,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出现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首次报道椎体肿瘤切除并以假体替代以来,人工椎体作为ー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以及一系列的生物力学测试中显示出传统的人工椎体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术后轴向旋转方面的稳定性不够、与上下椎体早期结合强度低易导致植入物移位甚至脱出、为保证中心植骨孔的骨量致使人工椎体上下终板的设计面积缩小,支撑カ度不足从而使得人工椎体陷入上下椎体的终板内而最终丧失了理想高度。为了減少上述问题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在植入人工椎体的同时附加实施前路或后路的钉板或钉棒固定系统以期提供早期及骨融合期的稳定,这就无形当中恶化了内固定系统中螺钉的力学环境,増大了断钉几率,并使得人工椎体沉陷入上下椎体终板的现象加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与脊柱固定稳定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包括两根左右对称设置的棒体,两根棒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棒体相连接,每根棒体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钉,螺钉的头部与棒体相活动连接。
[0005]所述连接杆包括左杆和右杆,左杆中设置有长腰孔,右杆上设置有锁定螺母,锁定螺母设置在长腰孔中,并且可在长腰孔中横向移动并锁定。
[0006]所述的螺钉分为固定式螺钉和活动式螺钉。
[0007]所述固定式螺钉的螺钉尾部与螺钉头部为一体固定式结构,螺钉的头部中设置有轴向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设置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一螺纹件,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一槽ロ,第一槽ロ的宽度与棒体的直径相配合。
[0008]所述活动式螺钉的螺钉尾部与螺钉头部为分体式结构,螺钉的尾部一端设置有球状体,螺钉的头部中设置有与球状体相配合的限位孔,球状体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螺钉的头部中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限位孔中实现对球状体的限位,使得螺钉的尾部可以在限位孔中旋转一定角度,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二螺纹件,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二槽ロ,第二槽ロ的宽度与棒体的直径相配合。
[0009]所述棒体的两端为六角型结构。[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以满足颈椎内固定手术的需求,复位及固定效果良好,用于维持病变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恢复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固定式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活动式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棒体,2、左杆,3、右杆,4、长腰孔,5、锁定螺母,6、第一螺纹孔,7、第一螺纹件,8、第一槽ロ,9、球状体,10、限位孔,11、限位块,12、第二螺纹孔,13、第二螺纹件,14、第
二槽ロ。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包括两根左右对称设置的棒体I,两根棒体I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棒体I相连接,每根棒体I上分別设置有多个螺钉,螺钉的头部与棒体I相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左杆2和右杆3,左杆2中设置有长腰孔4,右杆3上设置有锁定螺 母5,锁定螺母5设置在长腰孔4中,并且可在长腰孔4中横向移动并锁定。从而可以通过左杆2和右杆3的调节,来调节两根棒体I之间的距离。
[0018]螺钉分为固定式螺钉和活动式螺钉。
[0019]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式螺钉的螺钉尾部与螺钉头部为一体固定式结构,螺钉的头部中设置有轴向的第一螺纹孔6,第一螺纹孔6中设置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一螺纹件7,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一槽ロ 8,第一槽ロ 8的宽度与棒体I的直径相配合。棒体I设置在第一槽ロ 8中,通过第一螺纹件7实现对棒体I的锁定。
[0020]如图3、图4所示,所述活动式螺钉的螺钉尾部与螺钉头部为分体式结构,螺钉的尾部一端设置有球状体9,螺钉的头部中设置有与球状体9相配合的限位孔10,球状体9的直径大于限位孔10的直径,螺钉的头部中还设置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设置在限位孔10中实现对球状体9的限位,使得螺钉的尾部可以在限位孔10中旋转一定角度,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二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2中设置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二螺纹件13,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二槽ロ 14,第二槽ロ 14的宽度与棒体I的直径相配合。棒体I设置在第二槽ロ 14中,通过第二螺纹件13实现对棒体I的锁定。
[0021]所述棒体I的两端为六角型结构,可与扳手相配合,可将棒体I弯曲成与脊柱配合的弯曲形状。
[0022]本发明脊柱后路固定器械的一种手术过程为:
[0023]I)取出需被替代的受损宿主椎体节段;
[0024]2)选用适当高度的人工椎体主体装入已被取出的受损宿主椎体节段部位,必要时在人工椎体主体的植骨孔内植入自体骨或异体骨的骨块及碎骨颗粒以诱导未来骨细胞的爬行长入;[0025]3)选用适当直径及长度的椎体固定螺钉,将椎体固定螺钉通过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固定螺钉孔旋入上下两相邻宿主健康椎体的终板内,此时两相邻宿主健康椎体终板将通过椎体固定螺钉与人工椎体主体上的椎体融合面紧密贴合;
[0026]4)分别在位于同侧的椎体固定螺钉中设置棒体1,对钉螺进行定位;
[0027]5)安装连接杆,对两根棒体I进行连接定位。
[0028]众所周知手术方案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术者对治疗的判断会有很多种,在这里不做更为详尽的描述。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以满足颈椎内固定手术的需求,复位及固定效果良好,用于维持病变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恢复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
[0030]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左右对称设置的棒体,两根棒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棒体相连接,每根棒体上分別设置有多个螺钉,螺钉的头部与棒体相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左杆和右杆,左杆中设置有长腰孔,右杆上设置有锁定螺母,锁定螺母设置在长腰孔中,并且可在长腰孔中横向移动并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分为固定式螺钉和活动式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式螺钉的螺钉尾部与螺钉头部为一体固定式结构,螺钉的头部中设置有轴向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中设置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一螺纹件,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一槽ロ,第一槽ロ的宽度与棒体的直径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螺钉的螺钉尾部与螺钉头部为分体式结构,螺钉的尾部一端设置有球状体,螺钉的头部中设置有与球状体相配合的限位孔,球状体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螺钉的头部中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限位孔中实现对球状体的限位,使得螺钉的尾部可以在限位孔中旋转一定角度,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中设置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二螺纹件,螺钉的头部设置有轴向的第二槽ロ,第二槽ロ的宽度与棒体的直径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 求1或2所述的脊柱后路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的两端为六角型结构。
【文档编号】A61B17/70GK103598909SQ201310589559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丁超 申请人:江苏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