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80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
背景技术
由于超声影像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术中及介入检查或治疗均需要超声影像进行跟踪指导,因此检查探头需要全程保持无菌,以完成诊断和治疗。目前,超声探头种类繁多,使用的无菌包膜没有统一规格,材质不同,隔离膜与探头贴合程度不同,贴合不紧密容易混入气泡,影响超声成像;由于隔离膜长度有限,使得探头连接线不能完全隔离,增加了无菌隔离不彻底带来的感染几率;此外,探头耦合剂由于不能进行高温消毒,因此均需要在包裹隔离膜之前涂抹,不能满足长时间检查或者治疗引导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具有可追加耦合剂且多探头适用的无菌隔离功能,无需对各探头提前进行无菌处理,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追加超声耦合剂,具有省时省力,使用安全,方便操作,保证超声成像质量,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感染,利于患者健康的优点。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膜袋所组成,膜袋一端设膜口,膜袋的另一端部为密封的膜袋底部,膜袋底部的宽度大于膜袋口宽度,膜袋口的一侧设耦合剂加入管,导管位于膜袋内一侧,导管的进口连接加入管,导管的出口相通膜袋底部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的膜袋外下部横向设有紧固带。所述的膜袋底部的宽度与膜袋口宽度比为3: I。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追加耦合剂且多探头适用的无菌隔离功能,无需对各探头提前进行无菌处理,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追加超声耦合剂,具有省时省力,使用安全,方便操作,保证超声成像质量,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感染,利于患者健康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主要由膜袋7所组成。膜袋一端设膜口 1,膜袋的另一端部为密封的膜袋底部6。膜袋底部的宽度大于膜袋口宽度,膜袋口的一侧设耦合剂加入管2。导管3位于膜袋内一侧,导管的进口连接加入管,导管的出口 5相通膜袋底部的内侧和外侧。可采用导管的出口相通膜袋底部,底部膜袋的中部再设通孔与膜袋外相通,以供耦合剂流出。所述的膜袋外下部横向设有紧固带4,其作用是将探头扎固在膜袋底部。所述的膜袋底部的宽度与膜袋口宽度比为3: I。膜袋用塑料无菌材料制成薄膜状袋。使用时,将各种检测仪器的探头9分别先后置在该膜袋底部中,用紧固带扎紧探头上端的膜袋,该探头的导线8从膜口导出与检测仪器相连,探头所需的耦合剂由耦合剂加入管注入后由导管导入膜袋底部的内侧和外侧,充分接触探头和人体肌肤,完成无菌接触操作。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追加耦合剂且多探头适用的无菌隔离功能,无需对各探头提前进行无菌处理,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追加超声耦合剂,具有省时省力,使用安全,方便操作,保证超 声成像质量,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感染,利于患者健康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主要由膜袋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膜袋一端设膜口,膜袋的另一端部为密封的膜袋底部,膜袋底部的宽度大于膜袋口宽度,膜袋口的一侧设耦合剂加入管,导管位于膜袋内一侧,导管的进口连接加入管,导管的出口相通膜袋底部的内侧和外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袋外下部横向设有紧固带。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袋底部的宽度与膜袋 口宽度比为3: 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多探头适用、可追加耦合剂的超声探头隔离膜,主要由膜袋所组成,膜袋一端设膜口,膜袋的另一端部为密封的膜袋底部,膜袋底部的宽度大于膜袋口宽度,膜袋口的一侧设耦合剂加入管,导管位于膜袋内一侧,导管的进口连接加入管,导管的出口相通膜袋底部的内侧和外侧。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追加耦合剂且多探头适用的无菌隔离功能,无需对各探头提前进行无菌处理,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追加超声耦合剂,具有省时省力,使用安全,方便操作,保证超声成像质量,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感染,利于患者健康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8/00GK203122466SQ2013201389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莉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