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脊柱连接器在进行脊柱损伤和治疗过程中已被广泛运用,并且也是治疗脊柱损伤和脊柱矫形中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于青少年脊柱矫形,随着青少年脊柱的成长,连接器需要随着不断调节,但在手术过程中以往的纵向连接器无法直观地看见棒的移动状态,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纵向连接器,克服以往连接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直观地观察棒的移动状态的连接器,配合手术工具操作更简单方便,更安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由连接器主体,锁紧螺钉和C型保护套管组成;C型保护套管装入连接器主体细通孔一端,可防止细棒棒痕产生、发生断裂现象;而锁紧螺钉分别拧入连接器主体两侧的锁紧螺钉孔以实现棒的锁紧。所述连接器主体,呈长方体型;其上开有跑道型可视孔,用于观察棒的移动状态;跑道型可视孔两侧各设有两个锁紧螺钉孔,分别设有内螺纹;连接器主体上开有U型槽,既可作为可视窗口,又能作为防止和避免连接器与人体组织的干涉;连接器主体内部设有粗通孔一端和细通孔一端,分别配合粗细两种棒使用;细通孔一端设有一直径较大的孔,用于放置C型保护套管。
所述的C型保护套管,呈管状;其上设有一缺口,整体呈C型;缺口处设有一小平面I,方便装配时C型保护套管放入连接器主体;C型保护套管上还设有一小平面II,以便棒达到预期位置时,锁紧螺钉对其进行锁紧,防止C型保护套的旋转。所述的锁紧螺钉,其外侧设有外螺纹;上端设有内六角孔或梅花孔,以配合手术工具操作。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如下:将C型保护套管装入连接器主体细通孔一端的阶梯型沉孔内,注意安装时其小平面II与连接器主体的螺纹孔轴线尽量垂直;后分别将四个锁紧螺钉拧入连接器主体两侧的锁紧螺钉孔。在术中,棒分别从两端穿过连接器主体的粗通孔一端和细通孔一端,其中细棒从装有C型保护套管的细通孔一侧放入;后通过拧紧锁紧螺钉进行锁紧;当随着脊柱的成长,需要进行棒的调节时,拧松锁紧螺钉,配合手术工具将棒调节至所需位置,通过跑道型可视孔可直观看见棒在孔内的移动状态,确定后再通过锁紧螺钉进行锁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一个U槽和一个跑道型可视孔的巧妙搭配能直观的看到棒的移动状态,可视性佳,方便手术操作;[0013](2)本实用新型C型保护套管的设计,可防止细棒棒痕产生、发生断裂现象。(3)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的U型槽,可以防止和避免连接器与人体组织的干涉。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三维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组件一连接器主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组件——连接器主体三维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组件——连接器主体剖面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组件一连接器主体正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组件一C型保护套管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分解零件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1、连接器主体,11、锁紧螺钉孔I,12、锁紧螺钉孔II,13、锁紧螺钉孔III,14、锁紧螺钉孔IV,15、跑道型可视孔,16、U型槽,17、粗通孔一端,18、细通孔一端,19、直径较大的孔,2、C型保护套管,21、小平面11,22、小平面1,3、锁紧螺钉1,4、锁紧螺钉II,5、锁紧螺钉III,6、锁紧螺钉IV。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纵向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附图1和附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三维示意图及分解零件示意图。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是由连接器主体1、C型保护套管2和锁紧螺钉13,锁紧螺钉114,锁紧螺钉1115,锁紧螺钉IV6组成;C型保护套管2装入连接器主体I细通孔一端,可防止细棒棒痕产生、发生断裂现象;而锁紧螺钉13,锁紧螺钉114,锁紧螺钉1115,锁紧螺钉IV6分别拧入连接器主体两侧的锁紧螺钉孔111,锁紧螺钉孔1112,锁紧螺钉孔11113,锁紧螺钉孔IV14以实现棒的锁紧。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组件——连接器主体示意图。所述连接器主体,呈长方体型;其上开有跑道型可视孔15,用于观察棒的移动状态;跑道型可视孔两侧各设有两个锁紧螺钉孔,分别设有内螺纹;连接器主体上开有U型槽16,既可作为可视窗口,又能作为防止和避免连接器与人体组织的干涉;连接器主体内部设有粗通孔一端17和细通孔一端18,分别配合粗细两种棒使用;细通孔一端设有一直径较大的孔19,用于放置C型保护套管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组件——C型保护套管示意图。所述的C型保护套管,呈管状;其上设有一缺口,整体呈C型;缺口处设有一小平面122,方便装配时C型保护套管放入连接器主体;(:型保护套管上还设有一小平面1121,以便棒达到预期位置时,锁紧螺钉对其进行锁紧,防止C型保护套管2的旋转。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如下:将C型保护套管2装入连接器主体I细通孔一端18的阶梯型沉孔内,注意安装时其小平面Π21与连接器主体的螺纹孔轴线尽量垂直;后分别将四个锁紧螺钉拧入连接器主体两侧的锁紧螺钉孔。在术中,棒分别从两端穿过连接器主体的粗通孔一端17和细通孔一端18,其中细棒从装有C型保护套管2的细通孔一侧18放入;后通过拧紧锁紧螺钉13,锁紧螺钉114,锁紧螺钉1115,锁紧螺钉IV6进行锁紧;当随着脊柱的成长,需要进行棒的调节时,拧松锁紧螺钉,配合手术工具将棒调节至所需位置,通过跑道型可视孔15可直观看见棒在孔内的移动状态,确定后再通过锁紧螺钉进行锁紧。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连接器主体,锁紧螺钉和C型保护套管组成;C型保护套管装入连接器主体细通孔一端;锁紧螺钉分别拧入连接器主体两侧的锁紧螺钉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主体,呈长方体型;其上开有跑道型可视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跑道型可视孔两侧各设有两个锁紧螺钉孔,分别设有内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上开有U型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主体内部设有粗通孔一端和细通孔一端,分别配合粗细两种棒使用;细通孔一端设有一直径较大的孔,用于放置C型保护套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型保护套管,呈管状;其上设有一缺口,整体呈C型;缺口处设有一小平面I,方便装配时C型保护套管放入连接器主体;C型保护套管上还设有一小平面II,以便棒达到预期位置时,锁紧螺钉对其进行锁紧,防止C型保护套的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螺钉,其外侧设有外螺纹;上端 设有内六角孔或梅花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纵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连接器主体,锁紧螺钉和C型保护套管组成;C型保护套管装入连接器主体细通孔一端;锁紧螺钉分别拧入连接器主体两侧的锁紧螺钉孔。本实用新型一个U槽和一个跑道型可视孔的巧妙搭配能直观的看到棒的移动状态,可视性佳,方便手术操作;本实用新型C型保护套管的设计,可防止细棒棒痕产生、发生断裂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的U型槽,可以防止和避免连接器与人体组织的干涉。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3138660SQ2013201890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陶凯, 余强, 山卫东 申请人: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