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815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晶体植入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包括推注头(俗称飞机头)、推注杆、外壳,所述推注杆与外壳及推注头以活塞方式连接组成推注器;所述外壳前端设置开口槽、调整窗口;所述推注头设置锥形尖端、推注舱,所述锥形尖端设置条形缺口,所述推注舱设置在外壳前端开口槽内;所述推注杆头部设置于推注舱内,所述推注杆头部设置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手术切口小,对患者眼睛伤害小,减轻术后反应,减少后襻的损坏及牵拉,提高手术成功率。
【专利说明】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晶体植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字型襻(形似C字)硅凝胶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器。
【背景技术】
[0002]C字型襻可折叠人工晶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前襻、后襻及晶体光学面组成,其中晶体光学面可卷曲、折叠。
[0003]目前,在白内障手术中,现代囊外摘除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被公认为最理想的手术方式,手术日趋普及,其手术所用器械主要是晶体植入镊,晶体植入镊存在着横向张合空间较大,前房需要较大开放口,且在夹持晶体襻时易松脱,反复进出前房的机会较多,造成组织损伤,术后反应较重,而且晶体植入镊作旋转式植入时也很不方便,影响手术质量。
[0004]当然目前也有使用植入器纵向夹持人工晶体,用推注方式将人工晶体植入后房,但是对于C字型襻可折叠人工晶体而言,推注过程中后襻与推注杆接触摩擦,很容易损坏或牵拉人工晶体的后襻,从而影响手术效果,而且,C字型襻可折叠人工晶体从植入器推入后房的时候会由卷曲状态瞬间展开,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力,对患者眼睛存在一定的伤害,加重术后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向夹持C字型襻可折叠人工晶体的植入器,以便能在前房开口较小,开放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克服晶体植入镊横向夹持人工晶体手术的缺点,提高一次进入前方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成功率,同时,在植入器推注杆前端设置凹槽,使人工晶体后襻在推注过程中一直处于凹槽的保护下,不受到损坏或牵拉。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包括推注头(俗称飞机头)、推注杆、外壳,所述推注杆与外壳及推注头以活塞方式连接组成推注器;所述外壳前端设置开口槽、调整窗口 ;所述推注头设置锥形尖端、推注舱,所述锥形尖端设置条形缺口,所述推注舱设置在外壳前端开口槽内;所述推注杆头部设置于推注舱内,所述推注杆头部设置凹槽。
[0007]所述外壳后端还设置手柄、端盖;
[0008]所述推注杆中端设置弹簧,后端设置推柄;
[0009]所述推注头推注舱设置两个半圆柱腔体;
[0010]所述两个半圆柱腔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0011]所述两个半圆柱腔体均设置机翼;
[0012]所述机翼的底部设置有卡槽;
[0013]所述推注头材料为聚丙烯;[0014]所述推注杆材料为ABS工程塑料;
[0015]所述外壳材料为聚碳酸酯。
[0016]工作原理:往推注头内注入足够的粘弹剂(起润滑保护作用)后用镊子将人工晶体安放于推注头推注舱中间部位,卡在两边的卡槽内,人工晶体前襻朝向推注头锥形尖端,用镊子将人工晶体的前襻、后襻压直,同时闭合推注头推注舱两个机翼,用镊子把晶体的后襻牵向左边,然后把推注头插入外壳和推注杆组成的推注器内,此时,后攀是从左边的调整窗口伸出外壳,为推注杆前端的凹槽让出空间,如果后攀没有伸出外壳,可用镊子伸进调整窗口将后攀勾出来。往前推动推注杆,此时后襻呈压直状态并位于推注杆前端凹槽与推注头管壁形成的腔道内从而得到很好的保护,将推注头锥形尖端插入眼角膜切口,向前缓慢推进推注杆将人工晶体推入推注头锥形尖端,当人工晶体从推注头锥形前端推出时,会从卷曲状态展开,此时锥形尖端的条形缺口起到缓冲作用,使人工晶体缓慢展开从而对眼睛的冲击力很小,当晶体后襻也从推注头滑出后,方可往外角膜退出推注头锥形尖端,由于推注杆前端凹槽的保护,在整个推注过程中后襻没有被损坏及牵拉。
[00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手术切口小,手术过程中推注头锥形尖端的条形缺口延缓了晶体的弹开的速度,对患者眼睛伤害小,减轻术后反应。通过调整窗口调整后攀位置使其位于推注杆前端凹槽内,同时推注头内的卡槽防止了晶体在推注过程中的翻滚,这些都使人工晶体后襻得到保护,减少后襻的损坏及牵拉,提高手术成功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人工晶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0021]图4为推注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推注头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7为推注头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8为推注舱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锥形尖端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9中B向局部放大图
[0028]其中,1-推注头2-推注杆3-外壳4-人工晶体11-推注舱12-锥形尖端111-半圆柱腔体112-卡槽113-机翼121-条形缺口 21-凹槽22-弹簧23-推柄31-开口槽32-调整窗口 33-手柄34-端盖41-如襟42-后襟43-晶体光学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包括推注头(俗称飞机头)1、推注杆2、外壳3,所述推注杆2与外壳3及推注头I以活塞方式连接组成推注器;所述外壳3前端设置开口槽31、调整窗口 32 ;所述推注头I设置锥形尖端12、推注舱11,所述锥形尖端12设置条形缺口 121,所述推注舱11设置在外壳前端开口槽31内;所述推注杆2头部设置于推注舱11内,所述推注杆2头部设置凹槽21。
[0030]所述外壳3后端还设置手柄33、端盖34 ;
[0031]所述推注杆2中端设置弹簧22,后端设置推柄23 ;
[0032]所述推注舱11设置两个半圆柱腔体111 ;
[0033]所述两个半圆柱腔体111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0034]所述两个半圆柱腔体111均设置机翼113 ;
[0035]所述机翼113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槽112;
[0036]所述推注头I材料为聚丙紐;
[0037]所述推注杆2材料为ABS工程塑料;
[0038]所述外壳3材料为聚碳酸酯。
[0039]工作原理:往推注头I内注入足够的粘弹剂(起润滑保护作用)后,用镊子将人工晶体4安放于推注头推注舱11中间部位,卡在两边的卡槽112内,人工晶体前襻41朝向推注头锥形尖端12,用镊子将人工晶体的前襻41、后襻42压直,同时闭合推注头推注舱11两个机翼113,用镊子把晶体的后襻42牵向左边,然后把推注头I插入外壳3和推注杆2组成的推注器内,此时,后攀42是从左边的调整窗口 32伸出外壳3,为推注杆2头部的凹槽21让出空间,如果后攀42没有伸出外壳3,可用镊子伸进调整窗口 32将后攀42勾出来。往前推动推注杆2,此时后襻42呈压直状态并位于推注杆2头部凹槽21与推注头I管壁形成的腔道内从而得到很好的保护,将推注头锥形尖端12插入眼角膜切口,向前缓慢推进推注杆2将人工晶体4推入推注头锥形尖端12,当人工晶体4从推注头锥形尖端12推出时,会从卷曲状态展开,此时锥形尖端12的条形缺口 121起到缓冲作用,使人工晶体4缓慢展开从而对眼睛的冲击力很小,当晶体后襻42也从推注头I滑出后,方可往外角膜退出推注头锥形尖端12,由于推注头I内的卡槽112和推注杆2前端凹槽21的保护,在整个推注过程中后襻42没有被损坏及牵拉。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包括推注头、推注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注杆与外壳及推注头以活塞方式连接组成推注器;所述外壳前端设置开口槽、调整窗口 ;所述推注头设置锥形尖端、推注舱,所述锥形尖端设置条形缺口,所述推注舱设置在外壳前端开口槽内;所述推注杆头部设置于推注舱内,所述推注杆头部设置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手柄、端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注杆中端设置弹簧,后端设置推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注舱设置两个半圆柱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圆柱腔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圆柱腔体均设置机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底部设置有卡槽。
【文档编号】A61F2/16GK203388962SQ20132040351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周珂 申请人:宁波艾克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