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37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用于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由于含有表面光滑的连接凸阶、横向连接凹槽和纵向连接凹槽,所述弹性牵引体能固定在连接凸阶的凸阶下的横向连接凹槽以及所述连接凸阶上的纵向连接凹槽内。不仅将弹性牵引体固定在舌背连接机构上时操作方便,固定牢固,不容易滑脱;而且将弹性牵引体从在舌背连接机构上拆卸时也很方便。本实用新型之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清洗、消毒。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特别是用于治疗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以下简称:0SAHS)的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的软组织出现塌陷、堵塞而引起的一种以打鼾、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临床特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0003]对于OSAHS的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有多因素共同作用。除了上气道解剖结构狭窄夕卜,主要原因是由于睡眠时维持上气道开放的扩咽肌松弛,出现软组织塌陷,而导致的阻塞。阻塞部位多位于腭咽平面或舌咽平面。
[0004]研究表明:20%-25%的OSAHS患者是由于单纯的腭咽平面的软组织塌陷导致,15%-20%的OSAHS患者是单纯的舌咽平面的软组织塌陷导致,50%-70%的OSAHS患者同时有腭咽平面和舌咽平面的软组织塌陷,即混合型OSAHS患者。
[0005]为了治疗舌后坠而导致的舌咽平面软组织塌陷形成的0SAHS,本实用新型人在中国专利申请CN102198010A中公开了一种植入式的舌根牵引装置,该发明在临床上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适合于因舌根塌陷而导致的中度或重度OSAHS患者的手术治疗。
[0006]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中国专利申请201310043949.5中,公开了舌背弹性牵引装置及植入方法,提供了一种治疗因舌后坠塌陷而导致的轻度或中度OSAHS患者的舌背弹性牵引装置,具有创伤更小、更舒适、使用更方便的优点。本专利申请是对该专利申请中的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0007]—种用于舌背弹性牵拉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含可植入在舌背粘膜下的支撑体11和暴露在舌背粘膜外的连接弹性牵引体2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 ;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设在支撑体11上;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是含能固定弹性牵引体2的连接凸阶12-2和能固定弹性牵引体2的连接凹槽12-1 ;所述连接凹槽12-1中至少有I个连接凹槽12-1分布在所述连接凸阶12-2上。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凹槽12-1含与所述连接凸阶12-2的轴向垂直的横向连接凹槽12-1-1,及与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形成空间交汇的纵向连接凹槽12-1-2。通常,所述纵向连接凹槽12-1-2与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形成的角度在10°?90°之间。
[0009]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以及所述纵向连接凹槽12-1-2能对所述舌背弹性牵拉装置的弹性牵引体2的舌侧连接机构21进行空间定位固定。通常,所述弹性牵引体2采用带状结构,当所述带状结构的弹性牵引体2的舌侧连接机构21是舌侧连接孔21-1时,所述舌侧连接孔21-1穿过所述连接凸阶12-2后,固定于所述连接凸阶12-2下的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内,同时当向牙侧拉紧所述带状结构的弹性牵引体2时,所述舌侧连接孔21-1的边缘自动卡在所述连接凸阶12-2上的纵向连接凹槽12-1-2内,形成横向连接凹槽12-1-1及纵向连接凹槽12-1-2的空间交汇的组合式固定。
[0010]进一步,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纵向连接凹槽12-1-2垂直于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并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凸阶12-2上。
[0011]进一步,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上均匀分布了 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这种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均匀分布在连接凸阶12_2上的结构,与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的相互配合,能起到对弹性牵引体2的空间交汇固定作用,在舌运动时不会发生脱落现象。
[0012]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是表面光滑的半球形或锥形。这里所说的表面光滑的连接凸阶12-2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以半球形或锥形为佳,其表面没有锋利的边缘或突刺。
[0013]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支撑体11是不可拆卸的整体结构。依据不同的材料特性,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通常通过数控加工、或精密铸造、或注塑成型等工艺制造。
[0014]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支撑体11是可拆卸的组合式结构。这种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支撑体11是可拆卸的组合式结构,可以方便支撑体11穿过舌粘膜下上皮化的隧道100-1,进行安装与拆卸。
[0015]进一步,所述可拆卸的组合式结构是螺纹连接结构或凹凸卡配合结构;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可拆卸结构。
[0016]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支撑体11之间设有能减缓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的边缘对舌表面粘膜刺激的圆锥形过渡机构12-4,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在接近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处的直径dl2大于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在接近所述支撑体11处的直径dll ;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与所述连接凸阶12-2之间设有能固定弹性牵引体2的横向连接凹槽12-1-1。在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上设立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可以实现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与舌表面粘膜的面接触,减缓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的边缘对舌表面粘膜的刺激,提高舒适性。
[0017]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用于舌背弹性牵拉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由于含有表面光滑的连接凸阶12-2、横向连接凹槽12-1-1和纵向连接凹槽12-1-2,所述弹性牵引体2能固定在连接凸阶12-2的凸阶底部的横向连接凹槽12-1-1以及所述连接凸阶12-2上的纵向连接凹槽12-1-2内。不仅将弹性牵引体2固定在舌背连接机构I上时操作方便,固定牢固,不容易滑脱;而且将弹性牵引体2从舌背连接机构I上拆卸时也很方便。本实用新型之舌背弹性牵引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清洗、消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4凹槽型舌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上均匀分布有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
[0019]图1-1是图1的剖视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2凹槽型舌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上均匀分布有2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3凹槽型舌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上均匀分布有3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5凹槽型舌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上均匀分布有5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4凹槽可拆卸的螺纹型舌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支撑体11的一端的所述连接凸阶12-2采用螺纹型可拆卸连接结构;在所述支撑体11的另一端则是整体制造的不可拆卸的4凹槽型连接凸阶12-2 ;这种机构可以方便螺纹的装卸。
[0024]图5-1是图5的分拆图。
[0025]图5-2是图5的剖视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4凹槽可拆卸的凹凸卡配合型舌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1是图6的分拆图。
[0028]图6-2是图6的剖视图。
[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锥形连接凸阶的舌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阶12-2采用了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的连接凸阶12-2上均匀分布有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
[00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0031]图8-1是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的所述横向连接凹槽及纵向连接凹槽对弹性牵引体上的舌侧连接机构的联合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0032]上述图中:
[0033]I为舌背连接机构,2为弹性牵引体,3为牙侧固定器,4为舌,5为牙。
[0034]在舌背连接机构I上:
[0035]11为支撑体,12为连接弹性牵引体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
[0036]11-5为支撑体上的凹凸卡配合的安装凸阶,11-6为支撑体上的槽孔,11-7为支撑体上的连接螺杆。
[0037]12-1为连接凹槽,12-2为连接凸阶,12-4为减缓边缘对舌表面粘膜刺激的圆锥形过渡机构,12-5为连接凸阶上的凹凸卡配合的安装凹槽,12-7为连接凸阶上的连接螺母。12-1-1为横向连接凹槽;12-1-2为纵向连接凹槽。
[0038]dl2为圆锥形过渡机构在接近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处的直径;dll为圆锥形过渡机构在接近支撑体处的直径。
[0039]100-1为舌粘膜下上皮化的隧道。
[0040]在弹性牵引体2上:
[0041]21为与舌背连接机构相连接的弹性牵引体上的舌侧连接机构,22为与牙侧固定器相连接的弹性牵引体上的牙侧连接机构;21_1为舌侧连接孔,22-1为牙侧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实施例1:4凹槽型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
[0043]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含有支撑体11、及与弹性牵引体2连接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所述支撑体11是弧形的圆柱体,在弧形圆柱体的两端设有圆锥形过渡机构12-4。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使得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与舌的表面粘膜为面接触,减缓了对舌表面粘膜的刺激,可以提高植入的舌背连接机构I的舒适性。
[0044]所述连接弹性牵引体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由连接凸阶12-2和连接凹槽12-1构成。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是半球形。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凹槽12-1包含I个横向连接凹槽12-1-1和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 ;所述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均匀分布在所述舌背连接机构的连接凸阶12-2上;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由连接凸阶12-2的底部与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的端部之间形成的凹槽构成。所述连接凸阶12-2、横向连接凹槽12-1-1、纵向连接凹槽12-1-2共同构成对弹性牵引体2的固定,参考图1、图1-1、图8及图8-1。
[0045]参考图8及图8-1,临床使用时,先在局部麻醉下,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在舌背粘膜表面轮廓乳头前方约Ocm?5cm处距中线约Icm?3cm的两侧,用手术器械贯穿舌粘膜下,形成隧道,然后将舌背连接机构I的支撑体11埋在舌粘膜下,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暴露在舌粘膜表面外。手术后15天至60天,用手牵拉舌背连接机构I,患者无疼痛和不适感时,即可以进行舌背牵拉。
[0046]第二步,依据拟选用的牙侧固定器3不同的具体构造,将选用的牙侧固定器3以牙,或牙槽骨,或上颌,或下颌,或上下颌的唇外作为牙侧固定器3的支撑固定点,进行安装固定。本实施事例中,采用的牙侧固定器3直接粘接固定在牙齿的外侧,参考图8。第三步,入睡前,先将弹性牵引体2的一端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I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上,再将弹性牵引体2的另外一端固定在牙侧固定器3上;弹性牵引体2以牙侧固定器3为支点,对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I产生弹性拉力。在弹性牵引体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塌陷的舌根部向前拉起,使得舌咽部的气道扩张,到达治疗鼾症或OSAHS的目的,参考图8。
[0047]第四步,起床后,将所述弹性牵引体2从牙侧固定器3上取下,同时弹性牵引体2也从舌背连接机构I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上分离,拆除,解除对舌背的牵拉,参考图8、图8-1
[0048]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以及所述纵向连接凹槽12-1-2能在横向和纵向对舌背弹性牵拉装置的弹性牵引体2的舌侧连接机构21进行固定,参考图8和图8-1。通常,所述弹性牵引体2采用带状结构,当所述带状结构的弹性牵引体2的舌侧连接机构21是舌侧连接孔21-1时,所述舌侧连接孔21-1穿过所述连接凸阶12-2后,固定于所述连接凸阶12-2下的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内,同时当向牙侧拉紧所述带状结构的弹性牵引体2时,由于设置了 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所以所述舌侧连接孔21-1的边缘能自动卡在所述连接凸阶12-2上的纵向连接凹槽12-1-2内,形成横向连接凹槽12-1-1及纵向连接凹槽12-1-2的空间交汇的组合式固定。
[0049]此外,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上的纵向连接凹槽12-1-2可以设为2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或3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或5个纵向连接凹槽12_1_2,可以依据临床的具体需要来选择,分别参考图2、图3、图4。
[0050]所述纵向连接凹槽12-1-2除了按照本实施例垂直于横向连接凹槽12-1-1这种形式,也可以是所述纵向连接凹槽12-1-2与横向连接凹槽12-1-1构成一定的空间交汇角,这种空间交汇角通常在10°?90。之间。
[0051]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之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型舌背连接机构
[0052]参考图5、图5-1及图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I是可拆卸的。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含有所述支撑体11和所述连接弹性牵引体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所述支撑体11是弧形的圆柱体,所述连接弹性牵引体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由连接凸阶12-2和连接凹槽12-1构成。所述连接凸阶12-2与支撑体11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将所述连接凸阶12-2上的连接螺母12-7拧在所述支撑体11端部的连接螺杆11-7上,即实现了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所述支撑体11之间的连接。反之,通过旋转将所述连接螺母12-7从所述连接螺杆
11-7上松弛,即可解脱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所述支撑体11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之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型舌背连接机构在舌背粘膜下安装和拆卸时都较为方便。
[0053]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I的左侧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的可拆卸方式实现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所述支撑体11之间的组合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I的右侧采用整体制造方式,方便夹持钳夹持安装。
[0054]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之可拆卸的凹凸卡配合型舌背连接机构
[0055]参考图6、图6-1及图6-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本实用新型之舌背连接机构I的安装和拆卸方式是不同的。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是螺纹连接方式,而本实施例中则采用了凹凸卡配合方式进行安装和拆卸。
[0056]将所述支撑体11上的凹凸卡配合的安装凸阶11-5卡入所述连接弹性牵引体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的连接凸阶12-2上的凹凸卡配合的安装凹槽12-5内即可完成组装。需要解脱时,向内压缩所述支撑体11上的槽孔11-6,使得槽孔11-6向内收缩,从而使得所述凹凸卡配合的安装凸阶11-5向心收缩,可以将所述凹凸卡配合的安装凸阶11-5从所述凹凸卡配合的安装凹槽12-5中解脱出来,即可完成拆卸。
[0057]应该注意,本文中公开和说明的结构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结构代替,同时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实施例并非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唯一结构。虽然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已在本文中予以介绍和说明,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都清楚知道这些实施例不过是举例说明而己,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无数的变化、改进和代替,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因此,应按照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来的界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舌背弹性牵拉装置的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背连接机构(I)含可植入在舌背粘膜下的支撑体(I I)和暴露在舌背粘膜外的连接弹性牵引体(2)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设在支撑体(11)上;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是含能固定弹性牵引体(2)的连接凸阶(12-2)和能固定弹性牵引体(2)的连接凹槽(12-1);所述连接凹槽(12-1)中至少有I个连接凹槽(12-1)分布在所述连接凸阶(12-2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12-1)含与所述连接凸阶(12-2)的轴向垂直的横向连接凹槽(12-1-1)及与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形成空间交汇的纵向连接凹槽(1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以及所述纵向连接凹槽(12-1-2)能对所述舌背弹性牵拉装置的弹性牵引体(2)的舌侧连接机构(21)进行空间定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凹槽(12-1-2)垂直于所述横向连接凹槽(12-1-1),并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凸阶(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上均匀分布了 4个纵向连接凹槽(12-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连接凸阶(12-2)是表面光滑的半球形或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弹性牵弓I体舌背连接机构(12 )与支撑体(11)是不可拆卸的整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支撑体(11)是可拆卸的组合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组合式结构是螺纹连接结构或凹凸卡配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舌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背弹连接机构(I)的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与支撑体(11)之间设有能减缓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的边缘对舌表面粘膜刺激的圆锥形过渡机构(12-4),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在接近所述弹性牵引体舌背连接机构(12)处的直径(dl2)大于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在接近所述支撑体(11)处的直径(dll);所述圆锥形过渡机构(12-4)与所述连接凸阶(12-2)之间设有能固定弹性牵引体(2)的横向连接凹槽(12-1-1)。
【文档编号】A61F5/56GK203458515SQ201320575183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张湘民, 周星, 罗丽飞 申请人:张湘民, 周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