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7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放射科的放射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所述的站台板上设有升降筒,升降筒内套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一端焊接有搁手槽;所述的射线机轨道上搁置有射线机轨槽,射线机轨槽与射线机为一体;所述的射线机正面为射线发射面板,射线发射面板四周总共设有四条线光源管,每条线光源管两端设有转轮盘;所述的转轮盘工作受控于转轮盘控制器,所述的转轮盘控制器受控于射线传感器;所述的射线传感器连接于射线机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将不可见的放射线可视化;当被放射者放射治疗或者被拍片时,射线照射的同时线光源管也同时放射线光源标明此次放射面积及其放射的区域。
【专利说明】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放射科的放射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
【背景技术】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一体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随着放射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检查内容的扩展,医学影像(放射)科必须实施整体管理,统一管理各种影像设备和诊疗业务内容,即:传统X线、CT、MR、介入,均在科主任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进行工作。不同业务技术可分成三个组,即:诊断组;技术组;医辅组。做到医、技、辅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诊断组由各级诊断人员组成;技术组由各级技术和物理机械人员组成;医辅组由护士、登记和影像资料保管人员组成。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诊疗组和技术组人员对各影像内容(传统X线、CT、MR、介入)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以利于专业技术的全面掌握和人才培养,达到影像学的“一专多能”的目标。
[0003]然而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电磁辐射既包括电器设备如电视塔、手机、电磁波发射塔等运行时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也包括计算机、变电站、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据国外资料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电磁波磁场中,人群白血病发病为正常环境中的2.93倍,肌肉肿瘤发病为正常环境中的3.26倍。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并能诱发人体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的生殖系统,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且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0004]因此对于被放射者有权知道本次放射医疗,放射的面积是多少,具体照射到了那些部位,以使得病人能够得到心理的安慰。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从而实现让不可见的放射线,达到可视的目的,使得被放射者得到心理的安慰。
[0006]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其构造主要包括:射线发射面板、线光源管、射线机、线光源、转轮盘、转轮盘控制器、射线传感器、放射平台、计算机组、射线机轨槽、射线机轨道、站台板、升降筒、升降杆、搁手槽,所述的站台板上设有升降筒,升降筒内套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一端焊接有搁手槽;
[0007]所述的射线机轨道上搁置有射线机轨槽,射线机轨槽与射线机为一体;[0008]所述的射线机正面为射线发射面板,射线发射面板四周总共设有四条线光源管,每条线光源管两端设有转轮盘;所述的转轮盘工作受控于转轮盘控制器,所述的转轮盘控制器受控于射线传感器;
[0009]所述的射线传感器连接于射线机上。
[0010]上述的射线发射面板、线光源管、射线机、线光源、转轮盘、转轮盘控制器、射线传感器、放射平台、射线机轨槽、射线机轨道、站台板、升降筒、升降杆、搁手槽构成一套放射平台。
[0011]上述的放射平台信息输出端连接于计算机组上。
[0012]上述的线光源管其发射的光源为线光源。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将不可见的放射线可视化;当被放射者放射治疗或者被拍片时,射线照射的同时线光源管也同时放射线光源标明此次放射面积及其放射的区域;标明了放射的区域后,使得患者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此次被辐射了多少面积,从而使得患者得到了应有的知情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的射线发射面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各个重要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射线发射面板,2-线光源管,3-射线机,4-线光源,5-转轮盘,6_转轮盘控制器,7-射线传感器,8-放射平台,9-计算机组,10-射线机轨槽,11-射线机轨道,12-站台板,13-升降筒,14-升降杆,15-搁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19]实施例: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其构造主要包括:射线发射面板1、线光源管
2、射线机3、线光源4、转轮盘5、转轮盘控制器6、射线传感器7、放射平台8、计算机组9、射线机轨槽10、射线机轨道11、站台板12、升降筒13、升降杆14、搁手槽15,所述的站台板12上设有升降筒13,升降筒13内套有升降杆14,所述的升降杆14 一端焊接有搁手槽15 ;
[0020]所述的射线机轨道11上搁置有射线机轨槽10,射线机轨槽10与射线机3为一体;
[0021]所述的射线机3正面为射线发射面板1,射线发射面板I四周总共设有四条线光源管2,每条线光源管2两端设有转轮盘5 ;所述的转轮盘5工作受控于转轮盘控制器6,所述的转轮盘控制器6受控于射线传感器7 ;
[0022]所述的射线传感器7连接于射线机3上。
[0023]所述的射线发射面板1、线光源管2、射线机3、线光源4、转轮盘5、转轮盘控制器
6、射线传感器7、放射平台8、射线机轨槽10、射线机轨道11、站台板12、升降筒13、升降杆14、搁手槽15构成一套放射平台8。
[0024]所述的放射平台8信息输出端连接于计算机组9上。
[0025]所述的线光源管2其发射的光源为线光源。
[002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将不可见的射线通过线光源将其可视化,射线传感器7的作用是传递射线照射的方向面积将其传感于线光源4上,通过转轮盘5的自动微调转动,实现了将线光源照射方向可调的,通过计算机组9最终实现了射线照射区域可视。
【权利要求】
1.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其构造主要包括:射线发射面板(I)、线光源管(2)、射线机(3)、线光源(4)、转轮盘(5)、转轮盘控制器(6)、射线传感器(7)、放射平台(8)、计算机组(9)、射线机轨槽(10)、射线机轨道(11)、站台板(12)、升降筒(13)、升降杆(14)、搁手槽(15),其特征在于:站台板(12)上设有升降筒(13),升降筒(13)内套有升降杆(14),所述的升降杆(14) 一端焊接有搁手槽(15); 所述的射线机轨道(11)上搁置有射线机轨槽(10),射线机轨槽(10)与射线机(3)为一体; 所述的射线机(3)正面为射线发射面板(1),射线发射面板(I)四周总共设有四条线光源管(2),每条线光源管(2)两端设有转轮盘(5);所述的转轮盘(5)工作受控于转轮盘控制器(6),所述的转轮盘控制器(6)受控于射线传感器(7); 所述的射线传感器(7)连接于射线机(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线发射面板(I)、线光源管(2)、射线机(3)、线光源(4)、转轮盘(5)、转轮盘控制器(6)、射线传感器(7)、放射平台(8)、射线机轨槽(10)、射线机轨道(11)、站台板(12)、升降筒(13)、升降杆(14)、搁手槽(15)构成一套放射平台(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平台(8)信息输出端连接于计算机组(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区域可见型放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光源管(2)其发射的光源为线光源。
【文档编号】A61B6/08GK203576523SQ20132068924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王吉富 申请人:王吉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