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连接器以及医疗用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9284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医疗用连接器以及医疗用储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进行将连接器拆下的操作,并且能够抑制无意地造成连接器脱离的可能性的医疗用连接器以及医疗用储液器。本发明的医疗用连接器(10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1连接器部(10)以及第2连接器部(20)、和用于解除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1连接器部(10)的卡止状态的解除操作部(30)。一边通过手动操作向与将第1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相互拆开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压解除操作部(30),一边将第2连接器部(20)从第1连接器部(10)拆开,由此使第2连接器部(20)从第1连接器部(10)脱离。
【专利说明】医疗用连接器以及医疗用储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用连接器以及医疗用储液器。
[0002]本申请基于2012年8月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171947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3]作为医疗用管的连接所使用的医疗用连接器,例如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医疗用连接器。
[0004]专利文献I的医疗用连接器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槽部(该文献的第2槽部)的第I连接器部(该文献的母连接器)、和具有供第I连接器部插入的筒状部的第2连接器部(该文献的公连接器)。在筒状部中的第I连接器部侧的前端,形成有相对于上述第2槽部进行卡止的向内的爪部。以爪部卡止于第2槽部的方式将第I连接器部推入筒状部,由此将第I以及第2连接器部相互连接。
[0005]在专利文献I记载有以下的第I以及第2两种方式。
[0006]<第I方式>
[0007]在第I连接器部的外周面,与上述第2槽部不同而形成有两个槽部(第3槽部、以及第4槽部)。第3槽部配置于第2槽部的里侧(与第2连接器部相反的一侧),在第2槽部与第3槽部之间存在凸部。第4槽部与第3槽部连续,向绕轴方向以及第2连接器部侧延伸。
[0008]为了使第I以及第2连接器部分离,首先相对于筒状部进一步推入第I连接器部,使爪部从第2槽部内向第3槽部内移动。接下来,一边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使第2连接器部绕轴相对旋转,一边将第2连接器部从第I连接器部拆开。由此,爪部从第3槽部内向第4槽部内移动,被第4槽部引导,而向从第I连接器部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第I以及第2连接器部相互分离。
[0009]<第2方式>
[0010]虽省略详细的结构的说明,但在第2方式中,一边相对于筒状部进一步推入第I连接器部,一边以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成为规定的旋转角度的方式使第2连接器部旋转,将第2连接器部从第I连接器部拆开,由此第I以及第2连接器部相互分离。
[0011]另外,作为医疗用储液器,有存积从患者的体内收集的液体的类型的储液器、或者存积向患者的体内输送的液体的类型的储液器。作为前者的例子,有胸腔排液等所使用的医疗用吸引集液器(专利文献2等)。医疗用吸引集液器具有包括存积所收集的液体的存积部在内的主体部。
[00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6009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30170号公报
[0014]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的第I方式中,在第I以及第2连接器部连接的状态下,无意地将第I连接器部向筒状部进一步推入而使爪部进入第3槽部的情况下,爪部继续向第4爪部移动,从而存在第I以及第2连接器部相互分离的可能性。
[0015]另一方面,在第2方式中,为了使第I以及第2连接器部相互分离,需要上述那样的复杂的操作。


【发明内容】

[001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产生的,提供能够容易进行将连接器拆下的操作,并且能够抑制无意地造成连接器脱离的可能性的医疗用连接器以及医疗用储液器。
[0017]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连接器,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第I卡止部的管状的第I连接器部、和具有与上述第I卡止部卡止的第2卡止部的管状的第2连接器部,使上述第2连接器部朝向上述第I连接器部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上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上述第I卡止部,从而上述第2连接器部与上述第I连接器部以相互连通的状态连接的医疗用连接器,还具有解除操作部,该解除操作部以能够向上述第I方向、以及与上述第I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第2方向相对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上述解除操作部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接受用于将该解除操作部相对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上述第I方向推入的手动操作;和解除部,该解除部与上述操作部设置为一体,并通过与上述操作部一起相对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上述第I方向移动,来解除上述第2卡止部相对于上述第I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进行第I操作,并且进行第2操作,来使上述第2连接器部从上述第I连接器部脱离,其中,上述第I操作为通过上述手动操作来解除上述卡止状态的操作,上述第2操作为进行一边以维持上述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上述第I方向推压上述操作部,一边使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上述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向上述第2方向移动的操作。
[0018]根据该医疗用连接器,为了从第I连接器部将第2连接器部拆下,首先,通过对操作部的手动操作来解除第I连接器部的第I卡止部与第2连接器部的第2卡止部的卡止状态。即进行第I操作。然后,接下来,需要进行一边以维持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第I方向推压操作部,一边使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向第2方向移动的第2操作。
[0019]此处,第I操作的方向、以及用于维持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操作的方向为第I方向,与此相对,将第2连接器部从第I连接器部拆开的方向为其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因此,仅单纯地向将第2连接器部从第I连接器部拆开的方向作用某种力,是无法使第2连接器部从第I连接器部脱离的。另外,由于某种物体撞击医疗用连接器而引起第2连接器部从第I连接器部脱离的可能性也低。因此,提高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的连接可靠性。
[0020]其中,一边将解除部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第I方向推压,一边将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向第2方向拉动的操作为直线上的操作,不包含旋转操作。因此,从第I连接器部将第2连接器部拆下的操作在有意进行的情况下容易进行,并且还能够根据医疗用连接器的尺寸而单手进行。
[0021]这样,根据该医疗用连接器,从第I连接器部将第2连接器部拆下的操作容易,并且能够抑制无意地造成第2连接器部从第I连接器部脱离的可能性。
[0022]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储液器,其具有:包括存积液体的存积部的主体部;一端与上述主体部连接的输液管;以及以上述存积部与上述输液管相互连通的方式将上述主体部与上述输液管相互连接的医疗用连接器,上述医疗用连接器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第I卡止部的管状的第I连接器部且是固定于上述主体部的第I连接器部;和具有与上述第I卡止部卡止的第2卡止部的管状的第2连接器部,使上述第2连接器部朝向上述第I连接器部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上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上述第I卡止部,从而上述第2连接器部与上述第I连接器部以相互连通的状态连接,上述医疗用连接器还具有解除操作部,该解除操作部以能够向上述第I方向、以及与上述第I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第2方向相对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上述解除操作部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接受用于将该解除操作部相对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上述第I方向推入的手动操作;和解除部,该解除部与上述操作部设置为一体,并通过与上述操作部一起相对于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上述第I方向移动,来解除上述第2卡止部相对于上述第I卡止部的卡止状态,进行第I操作,并且进行第2操作,来使上述第2连接器部从上述第I连接器部脱离,其中,上述第I操作为通过上述手动操作来解除上述卡止状态的操作,上述第2操作为进行一边以维持上述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上述第I方向推压上述操作部,一边使上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上述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向上述第2方向移动的操作。
[0023]根据本发明,将连接器拆下的操作容易,并且能够抑制无意地造成连接器脱离的可能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的立体图,其中,图1(a)表示分离状态,图1(b)表示连接状态。
[0025]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主视图。
[0026]图3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的分离动作进行说明的一系列的主视图。
[0027]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从图2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图)。
[0028]图5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的卡止复原部进行说明的图。
[0029]图6是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储液器的主视图。
[0030]图7是变形例I的医疗用连接器的正面剖视图,其中,图7(a)表示分离状态,图7(b)表示连接状态。
[0031]图8是表示变形例2的医疗用连接器的臂部的形状的图,其中,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图8(a)的1-1剖视图。
[0032]图9是表示变形例3的医疗用连接器的解除限制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全部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0034]图1是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其中,图1(a)表示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分离的分离状态,图1 (b)表示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连接的连接状态。
[0035]图2是表示医疗用连接器100的连接状态的主视图。
[0036]图3是用于对使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相互分离的分离动作进行说明的一系列的主视图。其中,图3(a)表示通过操作解除操作部30来解除爪状部26b相对于卡止面14c的卡止状态的状态。图3 (b)表示从第I连接器部10拔出第2连接器部20而使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相互分离的状态。图3 (c)表示相比图3(b)的状态进一步使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分离的状态。
[0037]图4是表示医疗用连接器100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从图2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图)。
[0038]图5是用于对医疗用连接器100的卡止复原部33进行说明的图。图5 (a)、图5 (b)以及图5(c)是沿第2连接器部20的轴心剖开的剖视图。其中,在图5(a)以及图5(b)中示出了第2连接器部20的一部分(第2凸缘状部24)和卡止复原部33,在图5(c)中仅示出了卡止見原部33。
[0039]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100具有第I连接器部10、第2连接器部20、以及解除操作部30。第I连接器部10为管状的部件。在第I连接器部10的外周面形成有第I卡止部(例如,构成为包括卡止面14c和卡止槽12)。第2连接器部20为管状的部件。第2连接器部20具有相对于第I卡止部进行卡止的第2卡止部(卡止部26)。通过使第2连接器部20朝向第I连接器部10向第I方向(图1(a)的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将第2卡止部卡止于第I卡止部,将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以相互连通的状态连接。解除操作部30以能够向第I方向、以及与第I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第2方向(图3(b)、图3(c)的箭头B方向)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于第2连接器部20。解除操作部30具有操作部31和解除部32。操作部31接受用于将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推入的手动操作。解除部32与操作部31被设置为一体。解除部32与操作部31 —起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解除第2卡止部相对于第I卡止部的卡止状态。医疗用连接器100构成为,进行通过手动操作来解除第2卡止部相对于第I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第I操作,并且进行一边以维持该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第I方向推压操作部31 —边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2方向移动的第2操作,由此使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脱离。
[0040]在进行将医疗用连接器100设为连接状态或分离状态的操作时、以及在连接状态下,如图1?图4所示,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配置于同轴上。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的相对配置成为图1?图4所示的配置的情况为前提,对医疗用连接器100的各部分的配置、形状进行说明。
[0041]<第I连接器部的结构>
[0042]如图1?图4所示,第I连接器部10具有管状(筒状)的第I连接器主体11。第I连接器主体11例如从其一端16侧到另一端17侧被设定为恒定的内径。另一端17为第I连接器部10中的第I方向侧的端部,一端16为第I连接器部10中的第2方向侧的端部。第I连接器主体11例如从其一端16侧到另一端17侧被设定为恒定的外径。其中,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外周面,以下说明的第I凸缘状部14以及凸缘状部15与第I连接器主体11形成为一体。
[0043]第I凸缘状部14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向的一部分相比第I连接器主体11沿径向膨出。同样,凸缘状部15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向的一部分相比第I连接器主体11沿径向膨出。即第I凸缘状部14以及凸缘状部15形成为比第I连接器主体11直径大。第I凸缘状部14与凸缘状部15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向上相互分离。在第I凸缘状部14与凸缘状部15中,第I凸缘状部14位于一端16侦彳,凸缘状部15位于另一端17侦U。第I凸缘状部14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向上从一端16分离。另外,凸缘状部15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向上从另一端17分离。
[0044]第I凸缘状部14具有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向上相互邻接的锥状部14a和顶部14b。锥状部14a位于一端16侧即第2方向侧,顶部14b位于另一端17侧即第I方向侧。
[0045]锥状部14a从一端16侧朝向另一端17侧呈锥状地扩径。因此,锥状部14a的外周面从一端16侧朝向另一端17侧以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心远离的方式倾斜。即,第I凸缘状部14的外周面包括以朝向第I方向逐渐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心远离的方式倾斜的第I倾斜面。
[0046]顶部14b形成为圆筒状。即,顶部14b的外周面距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心的距离恒定。
[0047]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心至顶部14b的外周面的距离、与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心至锥状部14a的外周面的距离的最大值相等,锥状部14a的外周面与顶部14b的外周面相互连续地形成。
[0048]第I凸缘状部14中的另一端17侧(第I方向侧)的端面成为朝向另一端17侧的(朝向第I方向的)卡止面14c。卡止面14c为朝向第I方向的阶梯面,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心方向正交。
[0049]第I凸缘状部14形成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周围整周(形成为将第I连接器主体11环绕360°的形状)。因此,卡止面14c形成为将第I连接器部10绕轴环绕360°的形状。
[0050]第I凸缘状部14与第I连接器主体11配置于同轴。
[0051]凸缘状部15形成为圆筒状,并且与第I连接器主体11配置于同轴。凸缘状部15的外周面距第I连接器主体11的轴心的距离恒定。例如,凸缘状部15的外径大于顶部14b的外径。
[0052]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外周面中的第I凸缘状部14与凸缘状部15之间的部分,成为沿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周向延伸的槽状的卡止槽12。卡止槽12与卡止面14c 一起构成第I卡止部。卡止槽12形成为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外周面绕第I连接器主体11的中心轴环绕360°的形状。
[0053]<第2连接器部的结构>
[0054]第2连接器部20具有管状(筒状)的第2连接器主体21、第2凸缘状部24、卡止部(第2卡止部)26、以及O型环29(图3(c))。
[0055]第2连接器主体21例如从其一端27侧到另一端28侧被设定为恒定的内径。一端27为第2连接器部20中的第I方向侧的端部,另一端28为第2连接器部20中的第2方向侧的端部。
[0056]第2连接器主体21具有第I插入部22、管固定部23、以及第2插入部25。
[0057]第I插入部22构成第2连接器主体21中的一端27侧(第I方向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I插入部22的外径被设定为略小于第I连接器部10的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内径。在连接状态下,第I插入部22插入第I连接器主体11内。
[0058]S卩,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中的任意一方为公连接器(maleconnector),另一方为母连接器(female connector),在连接状态下,成为公连接器的一端部进入母连接器的管内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I连接器部10为母连接器,第2连接器部20为公连接器,在连接状态下,成为第I插入部22进入第I连接器主体11内的状态。
[0059]在第I插入部22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该外周面绕第2连接器主体21的中心轴环绕360°的O型环固定槽22a。使O型环29嵌入O型环固定槽22a,由此O型环29固定于第I插入部22的周围。此外,在图1(a)中,省略O型环29的图示,显示O型环固定槽22a。在连接状态下,O型环29成为压缩状态并紧贴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内周面与O型环固定槽 22a。
[0060]第2凸缘状部24相对于第I插入部22与另一端28侧(第2方向侧)邻接。第2插入部25相对于第2凸缘状部24与另一端28侧邻接。管固定部23相对于第2插入部25与另一端28侧邻接。
[0061]管固定部23构成第2连接器主体21中的另一端28侧的部分。管固定部23插入集液管155 (图6)或者吸引管157 (图6)的一端部,由此集液管155或者吸引管157的一端部固定于管固定部23,并且第2连接器主体21与集液管155或者吸引管157相互连通。
[0062]在管固定部23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该外周面绕第2连接器主体21的中心轴环绕360°而形成的管固定钩部23a。管固定钩部23a咬入集液管155或者吸引管157的内周面,由此防止集液管155或者吸引管157从管固定部23脱落。
[0063]第2凸缘状部24在第2连接器主体21的轴向的一部分相比第2连接器主体21沿径向膨出。即,第2凸缘状部24形成为比第2连接器主体21直径大。第2凸缘状部24形成为还比第I凸缘状部14直径大。第2凸缘状部24例如形成为圆盘状(圆筒状)。
[0064]卡止部26例如具有臂部26a和爪状部26b。
[0065]臂部26a为在第2连接器主体21的周围沿第2连接器主体21的轴向延伸的棒状的部分。臂部26a被第2凸缘状部24呈悬臂梁式地保持。S卩,臂部26a从第2凸缘状部24朝向一端27侧(朝向第I方向)突出。臂部26a可以在第2连接器主体21的径向上弹性变形。
[0066]爪状部26b从臂部26a中的一端27侧即第I方向侧的端部向内(向第2连接器主体21的中心轴)突出。
[0067]爪状部26b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卡止,由此将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相互连接(图2)。
[0068]更具体而言,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一边使卡止部26的臂部26a在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径向上弹性变形,一边使卡止部26的爪状部26b越过第I倾斜面(锥状部14a的外周面)而使爪状部26b卡止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
[0069]例如,第2连接器部20具有多个卡止部26。更具体而言,例如,第2连接器部20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周向上相隔180度间隔而配置有一对卡止部26。
[0070]在第2凸缘状部24形成有引导孔24a和卡合槽24b。
[0071]引导孔24a在各臂部26a的基端的附近位置沿第2连接器主体21的轴心方向(从第2方向侧向第I方向侧)贯通第2凸缘状部24。引导孔24a位于相比各臂部26a的基端更靠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轴侧的位置。
[0072]向引导孔24a插入解除操作部30的解除部32 (后述),解除部32从第2方向侧向第I方向侧贯通第2凸缘状部24。
[0073]卡合槽24b从第2凸缘状部24的外周面朝向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轴侧凹陷。卡合槽24b沿第2连接器主体21的轴心从第2凸缘状部24中的第2方向侧的端部向第I方向侧的端部延伸。解除操作部30的卡止复原部33与卡合槽24b卡合。
[0074]例如,引导孔24a与卡合槽24b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周向上相隔90度间隔交替被配置。
[0075]第2插入部25配置为,以小于第2凸缘状部24在第2连接器主体21的径向上的尺寸,并且大于同方向的管固定部23的尺寸的方式,沿第2连接器主体21的径向分离。第2插入部25插入解除操作部30的后述的操作部31的插入孔31a。
[0076]<解除操作部的结构>
[0077]解除操作部30具有操作部31和解除部32。操作部31以及解除部32相互设置为一体。
[0078]操作部31是接受用于将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推入的手动操作的部位。操作部31配置于相比第2凸缘状部24更靠第2方向侧的位置。
[0079]具体而言,例如,操作部31形成为圆盘状,其板面朝向第I方向以及第2方向。在操作部31的中央形成有插入孔31a,插入孔31a供第2插入部25插入。
[0080]解除部32与操作部31 —起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解除爪状部26b相对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的卡止状态。
[0081]例如,解除部32通过使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而挤入第I连接器部10与卡止部26之间(图3(a))。解除部32挤入第I连接器部10与卡止部26之间,由此卡止部26向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脱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0082]并且换言之,例如,解除部32通过使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而挤入第I凸缘状部14与卡止部26之间(图3(a))。解除部32挤入第I凸缘状部14与卡止部26之间,由此卡止部26向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脱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0083]进一步换言之,例如,解除部32通过使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而挤入第I连接器部10与臂部26a之间(图3(a))。解除部32挤入第I连接器部10与臂部26a之间,由此臂部26a向爪状部26b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脱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0084]解除部32为从操作部31向第I方向突出的棒状的弹性片。解除部32插入第2凸缘状部24的引导孔24a,由此从第2方向侧向第I方向侧贯通第2凸缘状部24。由此,解除操作部30以能够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向第I方向以及第2方向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于第2连接器部20。
[0085]解除部32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径向上的厚度,大于等于爪状部26b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径向上的突出长度(爪状部26b从臂部26a的突出长度)。
[0086]解除操作部30具有与卡止部26数目相同的解除部32。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解除操作部30具有一对解除部32。一对解除部32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周向上相隔180度间隔而配置。
[0087]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径向,解除部32彼此的间隔被设定为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外径相同或者略大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外径的间隔。
[0088]解除部32中的相比第2凸缘状部24更向第I方向侧突出的部分,配置于第I插入部22、与对应于该解除部32的卡止部26的臂部26a之间,并且沿该臂部26a的内侧(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轴侧)的面延伸。
[0089]在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以及第2方向移动时,利用第2凸缘状部24的引导孔24a向第I方向以及第2方向引导解除部32。其中,弓丨导孔24a形成为允许解除部32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径向上弹性变形的尺寸以及形状。
[0090]另外,在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以及第2方向移动时,第2插入部25以插入插入孔31a的状态相对于操作部31相对地向第I方向以及第2方向移动。此时,可以利用插入孔31a引导第2插入部25,也可以不利用插入孔31a引导第2插入部25。不仅使解除部32插入第2凸缘状部24,还使第2插入部25插入操作部31,由此利用第2连接器部20更可靠地保持解除操作部30。
[0091]<卡止复原部的结构>
[0092]卡止复原部33将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2方向弹性施力,通过其施力能够使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2方向移动。
[0093]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卡止复原部33与解除操作部30设置为一体。卡止复原部33被操作部31呈悬臂梁式地保持,并从操作部31向第I方向侧突出。此外,卡止复原部33与第2凸缘状部24的卡合槽24b卡合。
[0094]卡止复原部33为,通过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从而被第2连接器部20推压而向第2连接器部20的径向外侧(图5 (b)的箭头D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片(板簧)。
[0095]S卩,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卡止复原部33被第2凸缘状部24的卡合槽24b的底面(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轴侧的面)推压,而向第2连接器部20的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图5(b))。
[0096]卡止复原部33通过其弹性复原力(欲向图5(c)的箭头E方向弹性复原的力)的分力来将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2方向推压。
[0097]卡止复原部33,在保持与卡合槽24b卡合的状态下,进行由于被第2凸缘状部24推压而引起的向第2连接器部20的径向外侧的弹性变形动作、和向第2连接器部20的轴心侧的弹性复原动作。
[0098]此处,卡合槽24b的底面(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轴侧的面)以朝向第I方向从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远离的方式倾斜。由此,能够容易进行图5(b)所示的卡止复原部33的变形,并且能够容易进行由卡止复原部33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解除操作部30的施力。
[0099]另外,卡止复原部33中的与卡合槽24b的底面接触的面的第I方向侧的端部,成为以朝向第I方向远离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33a。
[0100]由此,如图5(a)所示,在使解除操作部30向第I方向移动之前的阶段,不会产生由卡止复原部33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解除操作部30的施力动作。
[0101]医疗用连接器100例如具有多个卡止复原部33。具体而言,例如,医疗用连接器100具有一对卡止复原部33。一对卡止复原部33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周向上相隔180度间隔配置。
[0102]此外,卡止复原部33与解除部32在第2连接器部20的周向上相隔90度间隔交替被配置。
[0103]在卡止复原部33中的第I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限制解除操作部30从第2连接器部20向第2方向脱落的脱落限制钩34。脱落限制钩34从卡止复原部33中的第I方向侧的端部向内(朝向第2连接器部20的中心轴侧)突出。脱落限制钩34相对于倾斜面33a与第I方向侧邻接。
[0104]此外,第I连接器部10、第2连接器部20、解除操作部30以及卡止复原部33例如可以由合成树脂构成。上述部件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2连接器部20能够由聚丙烯等构成。另外,第I连接器部10、解除操作部30以及卡止复原部33例如优选为 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树脂或者 AS (Acrylonitrile-Styrene)等硬质的刚性树脂。
[0105]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
[0106]首先,对将医疗用连接器100设为连接状态的操作进行说明。
[0107]例如,如图1所示,在将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配置于同轴上的状态下,使第2连接器部20朝向第I连接器部10向第I方向移动。然后,将第I插入部22插入第I连接器部10内。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I方向进一步移动,由此使卡止部26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进行卡止。
[0108]此时,首先,爪状部26b在登上锥状部14a的外周面后,登上顶部14b。此时,爪状部26b因锥状部14a而逐渐向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径向外侧被推压,因此臂部26a向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径向外侧逐渐弹性变形。之后,进一步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爪状部26b越过第I凸缘状部14。这样一来,臂部26a的前端部向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径向内侧弹性变形(弹性复原),并且爪状部26b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卡止(图1 (b)、图2)。
[0109]这样,医疗用连接器100成为连接状态。
[0110]如上所述,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形成为将第I连接器部10绕轴环绕360°的形状。另外,第I连接器主体11形成为恒定的外径,并且第I凸缘状部14与第I连接器主体11配置于同轴。于是,在绕第2连接器部20的轴的、第2连接器部20的旋转角度为360°的任意的角度的状态下,使第2连接器部20朝向第I连接器部10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爪状部26b卡止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从而成为连接状态。换句话说,在将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连接时,在绕轴的方向,不要求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的相对角度。
[0111]另外,如上所述,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形成为将第I连接器部10绕轴环绕360°的形状,因此在爪状部26b卡止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的状态下,换句话说在连接状态下,第2连接器部20能够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绕轴旋转360°。此外,在连接状态下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旋转时,解除部32能够沿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外周面顺畅地移动。
[0112]在连接状态下,解除部32中的相比第2凸缘状部24更向第I方向侧突出的部分,位于第I连接器主体11的外周面与卡止部26之间,并且解除部32中的第I方向侧的前端部不登上第I凸缘状部14的顶部14b (图2)。
[0113]另外,在连接状态下,成为第I连接器主体11的一端16抵接于第2凸缘状部24中的第I方向侧的端面、或者一端16接近该端面的状态。
[0114]接下来,对将医疗用连接器100设为分离状态的操作进行说明。
[0115]首先,用手指向第I方向推压操作部31,由此使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如图3(a)所示,解除部32中的第I方向侧的前端登上第I凸缘状部14的顶部14b,同时该解除部32挤入顶部14b与臂部26a之间。由此,利用解除部32向第I连接器部10的径向外侧按压臂部26a,臂部26a的前端侧向第I连接器部10的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从而爪状部26b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脱离。S卩,通过进行第I操作来解除爪状部26b相对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的卡止状态。
[0116]接下来,如图3(b)所示,进行一边以维持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第I方向推压操作部31,一边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2方向移动的第2操作。由此,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脱离。
[0117]接下来,如图3(c)所示,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2方向进一步移动,由此从第I连接器部10拔出第I插入部22,从而能够使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分离。
[0118]接下来,对在进行第I操作之后,进行第2操作之前,停止对操作部31的向第I方向的推压操作的情况的动作进行说明。
[0119]在该情况下,通过卡止复原部33的作用,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2方向移动。由此,解除部32从第I凸缘状部14的顶部14b与臂部26a之间向第2方向侧拔出,从而复原为爪状部26b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卡止的卡止状态(图2)。
[0120]接下来,对作为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储液器的一个例子的医疗用吸引集液器进行说明。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的主视图。
[0121]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具有:包括存积液体的存积部151在内的主体部150a、一端与主体部150a连接的输液管(例如集液管155)、以及以存积部151与输液管相互连通的方式将主体部150a与输液管相互连接的医疗用连接器100。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结构如上所述。
[0122]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0123]主体部150a除具有存积部151之外,还具有聚水部(water trap)(水封部)152和吸引压调整部153。在聚水部152与吸引压调整部153分别预先存积有液体。
[0124]例如,在主体部150a的上端部中的多个位置分别设置有集液管连接部,在各集液管连接部分别固定有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第I连接器部10的另一端17(图1(a))。
[0125]例如,在其中的一个第I连接器部10连接有第2连接器部20。此外,在该第2连接器部20连接有集液管155的一端。S卩,第2连接器部20的管固定部23插入集液管155的一端部,由此集液管155与第2连接器部20连接。由此,集液管155与存积部151经由医疗用连接器100而相互连通。
[0126]此外,在其他的第I连接器部10例如设置有栓159。根据需要,在将栓159从第I连接器部10取下后,能够对第I连接器部10追加连接第2连接器部20以及集液管155。
[0127]此外,在主体部150a的上端部形成有吸引管连接部。在吸引管连接部存在设置有逆流防止阀的情况、以及未设置有逆流防止阀的情况。在吸引管连接部未设置有逆流防止阀的情况下,可以设为在吸引管连接部固定有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第I连接器部10的另一端17(图1(a))的构造。在该情况下,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连接,此外吸引管157的一端部与该第2连接器部20连接。由此,吸引管157经由医疗用连接器100而与聚水部152以及吸引压调整部153相互连通。
[0128]此处,若吸引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与集液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相互相同,则存在成为误连接的原因的可能性。因此,举出了在吸引管连接部与集液管连接部,使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直径尺寸相互不同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误连接的产生。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将吸引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直径尺寸设定为小于集液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直径尺寸。
[0129]或者,在吸引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与集液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使公与母相反(参照后述的变形例I),由此也能够防止误连接。即,将吸引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与集液管连接部的医疗用连接器100中的其中一方形成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将其中另一方形成为后述的变形例I的连接器,由此能够防止误连接。
[0130]集液管155的另一端被导入患者侧(例如,肺)。吸引管157的另一端与吸引泵(图示略)连接。
[0131]在使用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时,利用吸引泵吸引主体部150a内。由此,首先,经由集液管155向主体部150a内对液体(体液等)进行集液。该液体存积于存积部151。
[0132]此处,由于吸引泵的吸引,气体从集液管155依次经由主体部150a内的聚水部152和吸引管157而到达吸引泵侧。
[0133]在丢弃存积部151内的液体时,拆下设置于主体部150a的上端部的排液口 158的栓160,使主体部150a颠倒,由此使液体从排液口 158向主体部150a外流出。
[0134]此处,若保持集液管155以及吸引管157与主体部150a连接的状态,使主体部150a颠倒,则主体部150a内的液体流入集液管155以及吸引管157,因此难以进行排液作业。
[013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集液侧以及吸引侧的各医疗用连接器100分别设为分离状态,此外,在各医疗用连接器100的第I连接器部10安装有栓159的状态,丢弃主体部150a内的液体。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排液作业,而不会使液体流入集液管155以及吸引管157。
[0136]此外,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具有设置于主体部150a的上端部的手提用的把手部170。用手握持把手部170而能够容易地挪动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
[0137]另外,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具有设置于主体部150a的上端部的挂钩180。通过使挂钩180卡止于床等,能够将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直接悬挂于床等。
[0138]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了从第I连接器部10将第2连接器部20拆下,首先,通过对操作部31的手动操作来解除第I连接器部10的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与第2连接器部20的爪状部26b之间的卡止状态。即进行第I操作。然后,接下来,需要进行一边以维持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第I方向推压操作部31,一边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2方向移动的第2操作。
[0139]此处,第I操作的方向、以及用于维持解除了卡止状态的状态的操作的方向为第I方向,与此相对,将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拆开的方向为其相反方向的第2方向。因此,仅单纯地向将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拆开的方向作用某种力,无法使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脱离。另外,由于某种物体撞击医疗用连接器100而引起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脱离的可能性也低。因此,提高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的连接可靠性。
[0140]其中,一边将解除部32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推压,一边将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相对地向第2方向拉动的操作为直线上的操作,不包含旋转操作。因此,从第I连接器部10将第2连接器部20拆下的操作在有意进行的情况下较容易,并且还能够根据医疗用连接器100的尺寸而单手进行。
[0141]总而言之,根据医疗用连接器100,从第I连接器部10将第2连接器部20拆下的操作容易,并且,能够抑制无意地使第2连接器部20从第I连接器部10脱离的可能性。
[0142]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形成为将第I连接器部10绕轴环绕360°的形状,因此在将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连接时,卡止部26的位置不必顾及第2连接器部20的绕轴方向的朝向。因此,能够将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容易地连接。此外,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连接时和拆下时均需要将公连接器相对于母连接器的旋转角度设定为特定的旋转角度。
[0143]由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形成为将第I连接器部10绕轴环绕360°的形状,因此在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使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能够相互绕轴旋转。因此,例如,在上述那样的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应用了医疗用连接器100的情况下,在以主体部150a为基准的患者的位置变化时,随着患者的位置的移动,能够使第2连接器部20相对于第I连接器部10容易旋转,因此能够抑制集液管155的扭曲等不良的产生。
[014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医疗用连接器100由第I连接器部10、第2连接器部20以及解除操作部30 (卡止复原部33与解除操作部30形成为一体)仅3个部件(加上O型环29为4个部件)构成。即,能够实现部件件数少的医疗用连接器100。
[0145]另外,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形成于第I连接器部10的外周面,卡止部26从第I连接器部10的外周侧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卡止。因此,在第2连接器部20与第I连接器部10连接的状态下,爪状部26b、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的卡止部位向外部露出。因此,通过从医疗用连接器100的外部进行观察而能够容易辨别爪状部26b是否与卡止面14c以及卡止槽12卡止。
[0146]<变形例I >
[0147]图7是变形例I的医疗用连接器200的正面剖视图,其中,图7(a)表示分离状态,图7(b)表示连接状态。
[0148]该医疗用连接器200在第I连接器部10为公连接器,第2连接器部20为母连接器的方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公与母相反的方面),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100不同,其他方面与医疗用连接器100同样地构成。
[0149]如图7所示,第I连接器部10具有在连接状态下插入第2连接器部20的第I插入部22内的插入部201。在第I连接器部10中的插入部201的周围,形成有在连接状态下供第I插入部22插入的筒状的狭缝部202。
[0150]此外,在第I插入部22未形成有O型环固定槽22a,取而代之在插入部201的外周面形成有O型环固定槽201a。O型环29嵌入O型环固定槽201a,由此O型环29固定于插入部201的周围。
[0151]在变形例I中,通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也能够将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相互连接、或从第I连接器部10将第2连接器部20取下。
[0152]<变形例2>
[0153]图8是表示变形例2的医疗用连接器的臂部26a的形状的图,其中,图8 (a)是主视图,图8(b)是图8(a)的1-1剖视图。
[0154]在本变形例2中,为了降低解除部32与臂部26a的滑动阻力,而在臂部26a中的内侧的面形成肋51。肋51沿第2连接器部20的轴向延伸。臂部26a在肋51的顶面与解除部32接触。由于形成有肋51,从而减少臂部26a与解除部32的接触面积,降低解除部32与臂部26a的滑动阻力。
[0155]此外,虽省略图示,但也可以代替肋51,而在解除部32中的臂部26a侧的面形成与肋51相同的肋。
[0156]此外,也可以在解除部32中的在连接状态下朝向第I连接器部10侧的面(相对于臂部26a侧的面的背面)形成与肋51相同的肋,来降低解除部32与第I连接器部10的滑动阻力。
[0157]<变形例3>
[0158]图9是表示变形例3的医疗用连接器的解除限制部件60的图,其中,图9(a)是从一方观察解除限制部件60的图,图9(b)是从图9(a)的箭头F方向观察解除限制部件60的图。
[0159]变形例3的医疗用连接器具有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医疗用连接器100和解除限制部件60。
[0160]如图2所示,在从正面观察连接状态下的医疗用连接器100时,在第2插入部25与一对解除部32之间分别存在缝隙65,该缝隙65从近前侧朝向里侧贯通医疗用连接器100。
[0161]如图9所示,解除限制部件60为U字型等的门型的部件,并具有一对插入部61、和将上述插入部61相互连结的连结部62。解除限制部件60的厚度d(图9(b))与连接状态下的操作部31与第2凸缘状部24之间的间隔同等、或被设定为略小于该间隔。
[0162]通过将一对插入部61分别插入一对缝隙65,来限制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的连接可靠性。
[0163]也可以在各插入部61的前端部形成有钩部63。由此,能够降低从一对缝隙65拔出各插入部61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例如,以使一对插入部61相互接近的方式用两根手指捏住一对插入部61并进行推压,由此能够容易地从一对缝隙65将各插入部61拔出。
[0164]此外,如图4所示,在从侧方观察连接状态下的医疗用连接器100时,在第2插入部25与一对卡止复原部33之间分别存在缝隙66,该缝隙66从近前侧朝向里侧贯通医疗用连接器100。因此,通过将一对插入部61分别插入一对缝隙66,也能够限制解除操作部30相对于第2连接器部20相对地向第I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提高第I连接器部10与第2连接器部20的连接可靠性。
[0165]另外,在上述中,对卡止部26为两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卡止部26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
[0166]另外,在上述中,对卡止复原部33为与解除操作部30设置为一体的弹性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卡止复原部33也可以为其他的部件。例如,卡止复原部33也可以为配置于第2凸缘状部24与操作部31之间,并对第2凸缘状部24与操作部3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推压的螺旋弹簧。
[0167]另外,在上述中,对第I卡止部具有卡止面14c和卡止槽1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第I卡止部也可以仅具有卡止面14c (换句话说朝向第I方向侧的阶梯面)。
[0168]另外,在上述中,对存积从患者的体内收集的液体的类型的医疗用储液器亦即医疗用吸引集液器150进行了说明,但医疗用储液器也可以为存积向患者的体内输送的液体的类型的医疗用输液器。
[0169]上述的各方式的各构成要素不必分别独立存在。可以使多个构成要素作为一个部件形成,可以使一个构成要素由多个部件形成,可以使某个构成要素为其他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也可以使某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与其他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重复。
[0170]附图标记说明:
[0171]10…第I连接器部;11…第I连接器主体;12…卡止槽(第I卡止部);14…第I
凸缘状部;14a…锥状部;14b…顶部;14c…卡止面(第I卡止部);15…凸缘状部;16----
端;17...另一端;20...第2连接器部;21…第2连接器主体;22…第I插入部;22a…O型环固定槽;23…管固定部;23a…管固定钩部;24…第2凸缘状部;24a…引导孔;24b…卡合槽;25…第2插入部;26…卡止部(第2卡止部);26a…臂部;26b…爪状部;27…一端;28…另一端;29...0型环;30…解除操作部;31…操作部;31a…插入孔;32...解除部;33...卡止复原部;33a…倾斜面;34…脱落限制钩;51…肋;60…解除限制部件;61…插入部;62…连结部;63...钩部;65...缝隙;66…缝隙;100…医疗用连接器;150…医疗用吸引集液器(医疗用集液器);150a…主体部;151…存积部;152…聚水部;153…吸引压调整部;155…集液管;158…排液口 ;157…吸引管;159…栓;160…栓;170…把手部;180…挂钩;200…医疗用连接器;201…插入部;201a…O型环固定槽;202…狭缝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用连接器,具有: 在外周面形成有第I卡止部的管状的第I连接器部;和 具有与所述第I卡止部卡止的第2卡止部的管状的第2连接器部, 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朝向所述第I连接器部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所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I卡止部,从而所述第2连接器部与所述第I连接器部以相互连通的状态连接,所述医疗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还具有解除操作部,该解除操作部以能够向所述第I方向、以及与所述第I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所述解除操作部具有: 操作部,该操作部接受用于将该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推入的手动操作;和 解除部,该解除部与所述操作部设置为一体,并通过与所述操作部一起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来解除所述第2卡止部相对于所述第I卡止部的卡止状态, 进行第I操作,并且进行第2操作,来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从所述第I连接器部脱离,其中,所述第I操作为通过所述手动操作来解除所述卡止状态的操作,所述第2操作为进行一边以维持所述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所述第I方向推压所述操作部,一边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所述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卡止复原部,该卡止复原部在通过所述第I操作而解除所述卡止状态后,进行所述第2操作之前,停止对所述操作部向所述第I方向的推压的情况下,使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2卡止部复原为相对于所述第I卡止部的卡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是通过使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而挤入所述第I连接器部与所述第2卡止部之间的部件, 通过使所述解除部挤入所述第I连接器部与所述第2卡止部之间,由此所述第2卡止部向从所述第I卡止部脱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连接器部具有: 管状的第I连接器主体;和 第I凸缘状部,该第I凸缘状部在所述第I连接器主体的轴向的一部分相比所述第I连接器主体沿径向膨出, 所述第I凸缘状部中的所述第I方向侧的端面成为朝向所述第I方向的卡止面, 所述第I卡止部构成为包括所述卡止面, 通过使所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所述卡止面,由此所述第2连接器部与所述第I连接器部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凸缘状部的外周面包括以朝向所述第I方向逐渐从所述第I连接器主体的轴心远离的方式倾斜的第I倾斜面, 通过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所述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由此所述第2卡止部一边沿所述第I连接器主体的径向弹性变形一边越过所述第I倾斜面,从而卡止于所述卡止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是通过使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而挤入所述第I凸缘状部与所述第2卡止部之间的部件, 通过使所述解除部挤入所述第I凸缘状部与所述第2卡止部之间,由此所述第2卡止部向从所述第I卡止部脱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连接器部具有管状的第2连接器主体, 所述第2卡止部具有: 臂部,该臂部在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周围沿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轴向延伸,并能够沿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径向弹性变形;和 爪状部,该爪状部从所述臂部中的所述第I方向侧的端部向内侧突出,并与所述第I卡止部卡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是通过使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而挤入所述第I连接器部与所述臂部之间的部件, 通过使所述解除部挤入所述第I连接器部与所述臂部之间,由此所述臂部向所述爪状部从所述第I卡止部脱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连接器部具有在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轴向的一部分相比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沿径向膨出的第2凸缘状部, 所述臂部从所述第2凸缘状部向所述第I方向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复原部将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2方向弹性地施力,通过其施力使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复原部与所述解除操作部设置为一体, 所述卡止复原部是通过使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从而被所述第2连接器部推压而向所述第2连接器部的径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弹性片,通过该弹性片的弹性复原力,而将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2方向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2、10以及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复原部与所述解除操作部设置为一体, 所述卡止复原部具有脱落限制钩,该脱落限制钩限制所述解除操作部从所述第2连接器部向所述第2方向脱落。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连接器部具有: 管状的第2连接器主体;和 第2凸缘状部,该第2凸缘状部在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轴向的一部分相比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沿径向膨出, 所述操作部配置于相比所述第2凸缘状部更靠所述第2方向侧的位置, 所述解除部从所述操作部向所述第I方向突出,并且将所述第2凸缘状部从所述第2方向侧向所述第I方向侧贯通, 在所述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移动时,利用所述第2凸缘状部引导所述解除部。
14.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连接器部具有管状的第2连接器主体, 所述第2卡止部具有: 臂部,该臂部在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周围沿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轴向延伸,并能够沿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径向弹性变形;和 爪状部,该爪状部从所述臂部中的所述第I方向侧的端部向内侧突出,并与所述第I卡止部卡止, 所述第2连接器部具有在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的轴向的一部分相比所述第2连接器主体沿径向膨出的第2凸缘状部, 所述臂部从所述第2凸缘状部向所述第I方向突出, 所述卡止复原部与所述第2凸缘状部卡合, 所述卡止复原部在保持与所述第2凸缘状部卡合的状态下进行被所述第2凸缘状部推压而向所述第2连接器部的径向外侧的弹性变形动作、和向所述第2连接器部的轴心侧的弹性复原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卡止部包括朝向所述第I方向的卡止面, 通过使所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所述卡止面,由此所述第2连接器部与所述第I连接器部相互连接, 所述卡止面形成为将所述第I连接器部绕轴环绕360°的形状, 在所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所述卡止面的状态下,所述第2连接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绕轴旋转360°。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绕所述第2连接器部的轴的、所述第2连接器部的旋转角度为360°中的任意角度的状态下,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朝向所述第I连接器部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由此所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I卡止部,从而所述第2连接器部与所述第I连接器部以相互连通的状态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连接器部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互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I卡止部与所述第2卡止部的卡止部位向外部露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连接器部与所述第2连接器部中的任意一方为公连接器,另一方为母连接器,在所述第2连接器部与所述第I连接器部相互连接的状态下,成为所述公连接器的一端部进入所述母连接器的管内的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医疗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连接器部为所述母连接器,所述第2连接器部为所述公连接器。
20.一种医疗用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 包括存积液体的存积部的主体部; 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输液管;以及 以所述存积部与所述输液管相互连通的方式将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输液管相互连接的医疗用连接器, 所述医疗用连接器具有: 在外周面形成有第I卡止部的管状的第I连接器部且是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第I连接器部、和 具有与所述第I卡止部卡止的第2卡止部的管状的第2连接器部, 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朝向所述第I连接器部向第I方向移动,由此所述第2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I卡止部,从而所述第2连接器部与所述第I连接器部以相互连通的状态连接,所述医疗用连接器还具有解除操作部, 该解除操作部以能够向所述第I方向、以及与所述第I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移动的状态被保持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 所述解除操作部具有: 操作部,该操作部接受用于将该解除操作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推入的手动操作;和 解除部,该解除部与所述操作部设置为一体,并通过与所述操作部一起相对于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I方向移动,来解除所述第2卡止部相对于所述第I卡止部的卡止状态, 进行第I操作,并且进行第2操作,来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从所述第I连接器部脱离,其中,所述第I操作为通过所述手动操作来解除所述卡止状态的操作,所述第2操作为进行一边以维持所述卡止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方式向所述第I方向推压所述操作部,一边使所述第2连接器部相对于所述第I连接器部相对地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的操作。
【文档编号】A61M39/02GK104271194SQ20138002111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池田昌夫, 佐藤隆志, 原田新悦 申请人: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