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974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缺氧,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疼痛的中药热敷贴即热敷灵,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包装袋、内包装袋、发热材料和任选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外包装袋为真空包装袋或非真空包装袋,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发热材料由铁粉、活性炭、氯化钠、蛭石粉、膨胀珍珠岩粉和磁化水配制而成。本发明产品开封后可直接贴于贴身衣物上,并且发热迅速、热力均衡、温度适宜、发热持续时间长,通过输送热力来促进身体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防止组织缺氧,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的疼痛。
【专利说明】一种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
【背景技术】
[0002]热敷贴,又称为发热贴、暖贴,最早由日本人发明,并兴起于日本国内。早期的热敷贴主要被用作户外发热取暖的主要装备,但是,随着对热敷贴不断地深入研究,热敷贴被广泛用于缓解各种疾病和症状,例如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风湿和类风湿引起的疼痛等。
[0003]传统的热敷贴主要是由原料层、明胶层以及无纺布袋等部分组成的,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明胶层用于使一贴热粘附在衣服上。原料层是由铁、蛭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从而产生热量。但是,传统的热敷贴在使用时不容易控制温度,容易造成皮肤烫伤,并且产热时间较短,不能产生持续的发热效果,从而达不到较好的治病防病效果。
[0004]因此,仍然需要对热敷贴的发热材料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加安全有效的发热温度和产热持续时间。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改善微循环、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疼痛的中药热敷贴即热敷灵。该产品开封后可直接贴于贴身衣物上,并且发热迅速、热力均衡、温度适宜、发热持续时间长,通过输送热力来促进身体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防止组织缺氧,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的疼痛。
`[0006]本发明用于改善微循环、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疼痛的热敷贴,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包装袋、内包装袋和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外包装袋为真空包装袋或非真空包装袋,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发热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0007]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包装袋、内包装袋、发热材料和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外包装袋为真空包装袋或非真空包装袋,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发热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2.一种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包装袋、内包装袋和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外包装袋为真空包装袋或非真空包装袋,内包装袋由无纺布制成,发热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其特征在于铁粉为60~100目,蛭石粉为20~40目,膨胀珍珠岩粉为20~50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热材料和中药组合物原料药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倒入搅拌桶内搅拌10-20分钟; (2)、在20分钟内将搅拌好的发热材料灌装到内包装袋中,灌装机的速度为25-30袋/分钟; (3)、将灌装完成的内包装袋压平,晾2-5分钟后用外包装袋包装,即得。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热材料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倒入搅拌桶内搅拌10-20分钟; (2)、在20分钟内将搅拌好的发热材料灌装到内包装袋中,灌装机的速度为25-30袋/分钟; (3)、将灌装 完成的内包装袋压平,晾2-5分钟后用外包装袋包装,即得。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705906SQ20141001988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曲明君 申请人:鞍山市康鑫医疗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