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9827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松叶、白千层皮、远志、游草、玉竹、白头翁、枸杞、沙参、南酸枣、苦橙、木棉根、两面针、灵芝、龙胆草、鹿藿和柏子仁;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配方,具有宁志安神、调养气血、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于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所致的神经衰弱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对于神经衰弱若引发的各种症状具有显著疗效,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本病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波动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大多数病例发病于16-40岁之间,两性发病数无明显差异。从事脑力劳动者占多数。本病如处理不当可迁延达数年甚或数十年。如遇新的精神因素或休息不足,症状可重现或加剧。但经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积极、及时治疗,指导病人消除病因,正确对待疾病,本病可达缓解或治愈,预后一般良好。
[0003]对于神经衰弱的治疗,目前只要以心理疗法为主,并辅以药物治疗、物理或其他疗法进行治疗。心理治疗以解释支援治疗为主,并要建立好与病人的良好关系,消除患者的疑病观念,让患者理解产生神经衰弱的过程及与心理事件的关系;药物起到镇静安神作用,帮助调整机体的生理紊乱;此外,还可适当合并针灸、耳针静电或交流电离子到如导入等理疗。
[0004]上述疗法对于治疗神经衰弱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费用较为巨大,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加重病情。
[0005]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其独特治疗效果,若从中研制一种药物对于神经衰弱的治疗经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配方,具有宁志安神、调养气血、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于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所致的神经衰弱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对于神经衰弱若引发的各种症状具有显著疗效,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9]松叶50~74份白千层皮44~71份远志43~67份游草42~66份
[0010]玉竹40~64份白头翁37~61份构祀35~59份沙参31~54份[0011 ] 南酸枣25~49份苦橙20~44份木棉根16~40份两面针14~38份
[0012]灵芝12~32份龙胆草12~31份鹿藿7~27份柏子仁3~22份。
[0013]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松叶54~70份白千层皮48~67份远志47~63份游草46~62份
[0015]玉竹44~60份白头翁41~57份构祀39~55份沙参35~50份[0016]南酸枣29~45份苦橙24~40份木棉根20~36份两面针18~34份
[0017]灵芝15~29份龙胆草15~28份鹿藿10~24份柏子仁6~19份。
[0018]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9]松叶58~66份白千层皮53~63份远志51~59份游草50~58份
[0020]玉竹48~56份白头翁45~53份构祀43~51份沙参39~47份
[0021]南酸枣33~41份苦橙28~36份木棉根24~32份两面针22~30份
[0022]灵芝18~26份龙胆草18~25份鹿藿13~21份柏子仁9~16份。
[0023]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24]松叶62份白千层皮58份远志55份游草54份
[0025]玉竹52份白头翁49份枸杞47份沙参43份
[0026]南酸枣37份苦橙32份木棉根28份两面针26份
[0027]灵芝22份龙胆草22份鹿藿17份柏子仁13份。
[0028]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I)将松叶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30](2)将白千层皮、远志、游草、玉竹、白头翁、沙参、南酸枣、木棉根、两面针、龙胆草、鹿藿和柏子仁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31](3)将枸杞和灵芝洗净,浸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1~1.15的稠膏,备用;
[0032](4)将苦橙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33](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
[0034]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35]松叶:味苦,性温;归心、脾经。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主治风湿痿痹,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可用于预防乙脑、流感。
[0036]白千层皮:味淡,性平。安神镇静。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千层皮能够舒解神经痛、头痛、牙痛、耳痛、痛风、风湿病、肌肉僵硬及经痛。
[0037]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名医别录》载:“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0038]游草:味平,性辛。疏风解表,利湿,通络止痛。主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白带,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痹痛麻木。《四川中药志》载:“能散寒解表,通经络。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0039]玉竹:味甘、微寒,性平;归肺、胃经。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主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本经》载:“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品具有促进实验动物抗体生成,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促进干扰素合成,抑制结核杆菌生长,降血糖,降血脂,缓解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使外周血管和冠脉扩张,延长耐缺氧时间,强心,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0040]白头翁:味苦,性寒;入胃、大肠经。凉血、清热、解毒。主治热毒血痢,温疟,血衄,痔疮出血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头翁煎剂能抑制阿米巴原虫草生长,有效成分为皂甙、委陵菜,对阿米巴滋养体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抗真菌和抗细菌(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0041]枸杞:味甘、性平,补肝,益肾。常用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本草纲目》载:“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
[0042]沙参:味甘,性凉;归肺、胃经。体轻气和,升而微降,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主治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肺痿痨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津伤口渴。
[0043]南酸枣:味甘、酸,性平;归脾、肝经。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主治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广西中草药》载:“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
[0044]苦橙:能够消炎杀菌防止肌肤发炎红肿;平衡肌肤油脂分泌,增强细胞代谢功能,促进细胞再生,修护受损的真皮层,帮助疤痕坑洞尽快恢复正常,淡化痘印的功效。
[0045]木棉根:味辛、甘,性平。化湿和中,理气解郁。主治脾胃湿浊不化,少食脘闷,腹泻或下痢腹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木棉根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0046]两面针: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归肝、胃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两面针制成散剂,在局部治疗溃疡消除疼痛,促进愈合以及缩短疗程等各方面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真菌,调节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作用,还具有强心、降血压等药理作用。
[0047]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肝、脾、肺、肾五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药理表明实验,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0048]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纲目》载:“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龙胆草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49]鹿藿:味苦、辛,性平。消积散结,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用于小儿疳积,牙痛,神经性头痛,颈淋巴结结核,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外用治痈疖肿毒,蛇咬伤。江西《草药手册》载:“祛痰,解毒,杀虫,祛风湿,和血气,治肠痈,瘰疬,头痛,眼痛,腹痛。”
[0050]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纲目》载:“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烧浙治疥癣。”[005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2]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配方,具有宁志安神、调养气血、滋阴降火之功效,对于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所致的神经衰弱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对于神经衰弱若引发的各种症状具有显著疗效,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54]实施例1
[0055]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6]松叶70g 白千层皮67g远志63g 游草62g
[0057]玉竹60g 白头翁57g 枸杞55g 沙参50g
[0058]南酸率45g苦橙40g 木棉根36g两面针34g
[0059]灵芝29g 龙胆草28g 鹿藿24g 柏子仁19g。
[0060]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61](I)将松叶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62](2)将白千层皮、远志、游草、`玉竹、白头翁、沙参、南酸枣、木棉根、两面针、龙胆草、鹿藿和柏子仁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63](3)将枸杞和灵芝洗净,浸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1~1.15的稠膏,备用;
[0064](4)将苦橙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65](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
[0066]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早中晚各I次,每次2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I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67]实施例2
[0068]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9]松叶66g 白千层皮63g远志59g 游草58g
[0070]玉竹56g 白头翁53g 枸杞51g 沙参47g
[0071]南酸率41g苦橙36g 木棉根32g两面针30g
[0072]灵芝26g 龙胆草25g 鹿藿21g 柏子仁16g。
[0073]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74]实施例3
[0075]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76]松叶62g白千层皮58g远志55g 游草54g
[0077]玉竹52g白头翁49g 枸杞47g 沙参43g[0078]南酸枣37g苦橙32g 木棉根28g两面针26g
[0079]灵芝22g 龙胆草22g鹿藿17g 柏子仁13g。
[0080]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81]实施例4
[0082]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3]松叶58g 白千层皮53g远志51g 游草50g
[0084]玉竹48g 白头翁45g 枸杞43g 沙参39g
[0085]南酸枣33g苦橙28g木棉根24g两面针22g
[0086]灵芝18g 龙胆草18g 鹿藿13g 柏子仁9g。
[0087]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88]实施例5
[0089]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90]松叶54g 白千层皮48g远志47g 游草46g
[0091]玉竹44g 白头翁41g 枸杞39g 沙参35g`[0092]南酸枣29g苦橙24g木棉根20g两面针18g
[0093]灵芝15g 龙胆草15g 鹿藿IOg 柏子仁6g。
[0094]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95]临床资料:
[0096]1、病例选择:
[0097]作为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神经衰弱患者138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9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6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I~20年;对照组69例,其中男性34
[0098]例,女性35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I~18年;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99]2、药物选择:
[0100]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每日3次,早中晚各I次,每次2粒(每粒
0.5g),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I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101]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片,口服,成人常用量;开始一次25mg,每日2~4次,然后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增至每日150—300mg。
[0102]3、疗效判定:
[0103](I)治愈:情绪稳定,症状完全消失。
[0104](2)显效:睡眠等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情绪稍有波动。
[0105](3)有效:睡眠等生理功能有所恢复,情绪稍有波动。
[0106](4)无效:心理和生理症状无变化。
[0107]4、结果:
[010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松叶50~74份白千层皮44~71份远志43~67份游草42~66份 玉竹40~64份白头翁37~61份枸杞35~59份沙参31~54份 南酸枣25~49份苦橙20~44份木棉根16~40份两面针14~38份 灵芝12~32份龙胆草12~31份鹿藿7~27份柏子仁3~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松叶54~70份白千层皮48~67份远志47~63份游草46~62份 玉竹44~60份白头翁41~57份枸杞39~55份沙参35~50份 南酸枣29~45份苦橙24~40份木棉根20~36份两面针18~34份 灵芝15~29份龙胆草15~28份鹿藿10~24份柏子仁6~1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松叶58~66份白千层皮53~63份远志51~59份游草50~58份 玉竹48~56份白头翁45~53份枸杞43~51份沙参39~47份 南酸枣33~41份苦橙28~36份木棉根24~32份两面针22~30份 灵芝18~26份龙胆草18~25份鹿藿13~21份柏子仁9~1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松叶62份白千层皮58份远志55份游草54份 玉竹52份白头翁49份枸杞47份沙参43份 南酸枣37份苦橙32份木棉根28份两面针26份 灵芝22份龙胆草22份鹿藿17份柏子仁13份。
5.一种如权利要 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松叶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2)将白千层皮、远志、游草、玉竹、白头翁、沙参、南酸枣、木棉根、两面针、龙胆草、鹿藿和柏子仁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3)将枸杞和灵芝洗净,浸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1~1.15的稠膏,备用; (4)将苦橙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751627SQ20141005636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发明者】邱华, 李仁珍, 赵海梅, 王永雪, 李洪颜 申请人:邱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