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25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10~20份、明矾5~10份、红小豆5~10份。使用时将上述中药原料打成细粉,过100目筛,用鸡蛋清混成糊状敷在静脉炎处即可。本发明治疗静脉炎尤其是化疗性静脉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并且具有简便易行的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0002]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
[0003]静脉输液是由静脉向体内输入药物,它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的给药途径,通过静脉输液可补充营养和水份并排出毒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反复输液时经常发生药液外渗,局部出现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导致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需要静脉注射化疗药物,而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
[0004]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化疗外渗的发生率为5%~6%,但实际工作中,真正发生率却远高于此水平,经统计625例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52.0%。其中,外周分支(前臂)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3%,外周静脉主干(头、正中、贵要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2.7%,中心静脉组(全部为锁骨下静脉置管)静脉炎发生率为6.9%。现在化疗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化疗性静脉炎产生原因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减轻化疗药物外渗等所引起的静脉炎并使之降到最低限度,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顺利完成治疗,成了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专利CN201110200992.9公开了一种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药液,由三七、大黄、元胡、丹参组成,与乙醇、丙三醇混匀涂抹使用,存在制备周期长,工艺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制剂的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治疗静脉炎尤其是化疗性静脉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并且具有简便易行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10~20份、明矾5~10份、红小豆5~10份。
[0007]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10份、明矾5份、红小
豆5份。
[0008]使用时将上述中药原料打成细粉,过100目筛,用鸡蛋清混成糊状敷在静脉炎处即可。
[0009]药理分析:
[0010] 侧柏叶: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
[0011]明矾: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0012]红小豆:外敷治热毒痈肿,血肿,扭伤。
[0013]本发明属中药制剂,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静脉炎尤其是化疗性静脉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不含抗生素、用药安全可靠、药价低廉、敷用方便,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容易实施。
[0014]疗效判断:
[0015]静脉炎分为5级:0无临床症状;1级穿刺部位有红斑,伴有或无疼痛;2级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3级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4级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长度>2.5cm,并有脓性渗出。
[0016]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达到O级标准。
[0017]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达到I~2级标准。
[0018]无效:诸症无明显改善,仍为3~5级标准。
[0019]治疗结果:治疗静脉炎患者1896例,输液时或输液后,将药物涂于患处或针眼周围0.5~1.0cm外的皮肤处,并沿静脉回流方向涂10~20cm的范围,每隔三小时涂一次,连续涂药液3次,输液结束后继续涂药2~5日。若感到刺激皮肤、有过敏症状的立即停用。治疗I~3周后,痊愈1629例,占85.9%,好转267例,占14.1%。
[0020]附几例病例作进 一步说明:
[0021]病例1:向某,女,27岁,因化疗导致5级静脉炎,使用本发明药物I周见效,3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0022]病例2:周某某,男,65岁,因反复输液导致3级静脉炎,使用本发明药物I周症状明显改善,15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10份、明矾5份、红小豆5份。
[0025]使用时将上述中药原料打成细粉,过100目筛,用鸡蛋清混成糊状敷在静脉炎处即可。
[0026]实施例2:
[0027]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15份、明矾8份、红小豆8份。
[0028]使用时将上述中药原料打成细粉,过100目筛,用鸡蛋清混成糊状敷在静脉炎处即可。
[0029]实施例3:
[0030]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20份、明帆10份、红小? 9份。
[0031]使用时将上述中药原料打成细粉,过100目筛,用鸡蛋清混成糊状敷在静脉炎处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10~20份、明矾5~10份、红小豆5~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静脉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侧柏叶10份、明矾5份、红小豆5份。
【文档编号】A61K36/48GK103948671SQ20141016270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2日
【发明者】赵春晓, 隋英忠, 常丽英 申请人:青岛市肿瘤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