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833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15~20份、薄荷5~10份、冰片5~10份、苍耳子6~8份、柴胡1~2份、黄芪3~5份、麻黄1~2份、金银花3~5份、蒿本1~2份、连翘3~5份和香油100~150份。制备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先将辛荑、薄荷、苍耳子、柴胡、黄芪、麻黄、金银花、蒿本和连翘浸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再将上述药物转移至锅中,文火加热10~15分钟;最后过滤残渣,向滤液中加入冰片,使其溶解后,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补脑通窍、健脾利湿、因表通窍等功效,治疗鼻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0003]鼻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004]1、病毒感染
[0005]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0006]2、遗传因素
[0007]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0008]3、鼻黏膜易感性
[0009]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0010]4、抗原物质
[0011]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0012](I)吸入性变应原:①花粉: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疾病,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②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但以孢子较强。③屋尘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成虫大小一般为300~500 μ m。主要寄生于居室内各个角落,其中以床褥、枕头、沙发垫等处的灰尘中最多。螨的排泄物、卵、脱屑和其碎解的肢体,皆可成为变应原。④动物皮屑: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对易感个体,若长期与有关动物接触,则可被致敏。致敏后若再接触即使很小数量的皮屑,也可激发出鼻部症状。⑤室内尘土: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之一。
[0013](2)食入性变应原: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黏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0014]鼻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I)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4)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5)全身表现: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0015]目前,治疗鼻炎的西药很多,但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差,并且还有治疗成本高、副作用大等缺点,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健康。另外,还有很多治疗鼻炎的中药,但大多数具有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和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16]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1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15~20份、薄荷5 ~10份、冰片5~10份、苍耳子6~8份、柴胡I~2份、黄芪3~5份、麻黄I~2份、金银花3~5份、蒿本I~2份、连翘3~5份和香油100~150 份。
[0018]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0019]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20份、薄荷10份、冰片8份、苍耳子6份、柴胡1份、黄芪3份、麻黄1份、金银花3份、蒿本2份、连翘5份和香油120份。
[002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21](I)将辛荑、薄荷、苍耳子、柴胡、黄芪、麻黄、金银花、蒿本和连翘浸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
[0022](2)将上述药物转移至锅中,文火加热10~15分钟;
[0023](3)过滤残渣,向滤液中加入冰片,使其溶解后,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0024]本发明在使用时,用滴管滴取3~5滴于鼻腔中,每日三次。
[0025]药理分析:
[0026]辛荑: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主治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0027]薄荷: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挤,瘾疫。
[0028]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0029]苍耳子:味苦、甘、辛、性温;小毒。归肺经、肝经。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0030]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0031]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0032]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用于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0033]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0034]蒿本: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痹痛。
[0035]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36]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补脑通窍、健脾利湿、因表通窍等功效,治疗鼻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0037]疗效判断:
[0038]疗效评定标准及依据:(I)显效:鼻腔通气良好,鼻腔发痒、喷嚏频作、清涕常流等症状消失;(2)有效:鼻腔发痒、喷嚏频作、清涕常流等症状好转,脓涕消失,头痛减轻;(3)无效:诸症无改善。
[0039]收集42例门诊鼻炎患者,男30例,女12例;年龄20_60岁,平均34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2周,平均约I年。主要症状:鼻腔通气不畅,鼻腔发痒、喷嚏频作、清涕常流。所有患者应用本发明所述滴液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5滴,连用30天。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28例,占66.7%;有效13例,占31%;-- I例,占2.4%。统计总有效率为97.6%0
[0040]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0041]董某,男,30岁,反复出现头痛、鼻塞、嗅觉消失、流清水涕18个月,感冒后加重。应用本发明所述滴液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5滴,连用30天后,头痛、鼻塞逐渐减轻至消失,嗅觉逐渐恢复正常,流清水涕逐渐减少至消失。继续滴10天以巩固疗效,终使顽疾告愈,随访2年无复发。
[0042]陈某,女,28岁,反复出现头痛、鼻塞、流清水涕I年,感冒后加重。应用本发明所述滴液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5滴,连用30天后,头痛、鼻塞逐渐减轻至消失,嗅觉逐渐恢复正常,流清水涕逐渐减少至消失。继续滴10天以巩固疗效,终使顽疾告愈,随访2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44]实施例1:
[0045]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15份、薄荷5份、冰片5份、苍耳子6份、柴胡1份、黄芪3份、麻黄1份、金银花3份、蒿本1份、连翘3份和香油100份。[0046]实施例2:
[0047]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20份、薄荷10份、冰片8份、苍耳子6份、柴胡1份、黄芪3份、麻黄1份、金银花3份、蒿本2份、连翘5份和香油120份。
[0048]实施例3:
[0049]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20份、薄荷10份、冰片10份、苍耳子8份、柴胡2份、黄芪5份、麻黄2份、金银花5份、蒿本2份、连翘5份和香油150份。
[0050]实施例4:
[0051]实施例1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0052](I)将辛荑、薄荷、苍耳子、柴胡、黄芪、麻黄、金银花、蒿本和连翘浸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小时;
[0053](2)将上述药物转移至锅中,文火加热10分钟;
[0054](3)过滤残渣,向滤液中加入冰片,使其溶解后,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0055]实施例5:
[0056]实施例2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0057](I)将辛荑、薄荷、苍耳子、柴胡、黄芪、麻黄、金银花、蒿本和连翘浸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42小时;
[0058](2)将上述药物转移至锅中,文火加热12分钟;
[0059](3)过滤残渣,向滤液中加入冰片,使其溶解后,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0060] 实施例6:
[0061]实施例3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0062](I)将辛荑、薄荷、苍耳子、柴胡、黄芪、麻黄、金银花、蒿本和连翘浸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48小时;
[0063](2)将上述药物转移至锅中,文火加热15分钟;
[0064](3)过滤残渣,向滤液中加入冰片,使其溶解后,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15~20份、薄荷5~10份、冰片5~10份、苍耳子6~8份、柴胡I~2份、黄芪3~5份、麻黄I~2份、金银花3~5份、蒿本I~2份、连翘3~5份和香油100~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辛荑20份、薄荷10份、冰片8份、苍耳子6份、柴胡1份、黄芪3份、麻黄1份、金银花3份、蒿本2份、连翘5份和香油120份。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辛荑、薄荷、苍耳子、柴胡、黄芪、麻黄、金银花、蒿本和连翘浸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 (2)将上述药物转移至锅中,文火加热10~15分钟; (3)过滤残渣,向 滤液中加入冰片,使其溶解后,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文档编号】A61P11/02GK103977080SQ20141023933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高广忠 申请人:高广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