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5873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型产后腹痛疗程较短,从整体出发,进行辩证论治,使药效直达病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具有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工艺简便,口感适宜,病人易于接受,成本低廉的优势。
【专利说明】[0001]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 及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 产后腹痛,是妇女下腹部的盆腔内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引起产后腹痛,包 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 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 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 小腹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血瘀,气血虚,或感受风寒所致。以产后瘀血凝滞(或风冷 挟瘀血)为主的名"儿枕痛",小腹部可摸到硬块,有明显压痛,常兼见恶露不畅或不下,胸腹 胀满,脉多弦墙有力,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气血虚的每易外感风寒,多见腹痛喜热按,往往 摸不到硬块,头昏目眩,体倦畏冷,甚则心悸、气短、舌质淡,脉虚细或弦墙;如挟瘀血,则少 腹硬痛,舌质多紫黯;兼气滞的则有胸闷腹胀、大便溏薄等症。
[0005] 西医认为:1、新产后腹痛是产后的自然现象,因为胎儿、胎盘娩出后,空虚增大的 子宫,通过逐渐缩复而恢复至妊娠前大小,子宫缩复时宫内血流暂时阻止,可出现腹痛,但 这种腹痛较轻,可以耐受,不需治疗。2、临产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受寒而致腹痛。3、临产及 产后要预防出血而致的产后腹痛。然而,西医治疗产后腹痛药物种类有限,毒副作用较多, 治疗方案局限,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 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市场急需一种可以有效治疗产后腹痛的药物,以满足 患者的需求。
[0006] 中医学认为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端。辨证分型:① 血虚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 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②血瘀型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露量 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③热结型主 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 秽臭,高热不退,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弦数。
[0007]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痛功效,主治 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利用传统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针 对性强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还可以提高患者整体免疫力,提高防御病邪的 能力,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弥补西医的不足,满足临床市场的需求。
[0009]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 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 山药和沙棘。
[0010]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 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 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 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爺15-35重量份、木香12-30重量份、蒸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 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 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 沙棘10-30重量份。
[0011]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 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 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 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爺15-25重量份、木香22-30重量份、蒸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 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 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 沙棘20-30重量份。
[0012]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 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 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 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 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 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
[0013]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 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 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 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 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 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
[0014]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 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 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 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 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 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 05-0. 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C -92°c时相对密度为1. 02-1. 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 热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 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0015]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时,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 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 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 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C时相对密度为 1. 13-1. 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 01-0. 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 5 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001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经活血,祛瘀止 痛的功效,主治产后腹痛疗疗程较短,从整体出发,进行辩证论治,使药效直达病灶,临床治 疗效果较好;并且具有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工艺简便,口感适宜,病人易于 接受,成本低廉的优势。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祖国医学认为,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种。产后腹痛 有虚实之分。血虚者,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 黯有块;热结者,小腹灼痛,按之剧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甚如败脓。
[0019]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闕。祖国医学的 经络学说把肚脐命名为"神闕穴",认为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0020]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治疗产后腹痛,以温 经活血,祛瘀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以下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 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 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
[0021] 其中,当归、阿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活血养血,调经通络; 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玫瑰花、天仙藤、甘松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缬 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沙棘健脾益气,活血、安神。
[0022] 现将各味药的药理情况分述如下: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心、脾经,《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 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本草 新编》:"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入心、 脾、肝三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汤通便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 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证。①抗缺氧作用;②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③护肤美容作用;④补血活血作用;⑤抑菌、抗动脉硬 化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补血活血,抑菌等作用。其能改善子 宫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缓解痛经,此外,当归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0023] 阿胶:味甘平,入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等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 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 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风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 气也。又痢疾多因伤署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 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0024] 龙眼肉:《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泉州本草》:"壮阳益气, 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 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龙眼所含糖分量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 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龙眼是很有补益作用;妇女产后,龙眼也 是重要的调补食品。因含铁及维生素 B2很丰富,可以减轻子宫收缩及宫体下垂感。
[0025]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经,《唐本草》:"敷丁肿,服汁使丁肿毒内消; 又下子死腹中,主产后胀闷;诸杂毒肿,丹游等肿;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聍耳;中虺蛇毒,敷 之。"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 后腹痛或恶露不尽,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证。
[0026]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入肝、肾经,《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 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 有活血镇痛之效。"有扩张血管,补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促进动物肾脏及子宫总磷代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 仁,腰膝酸软、疼痛等证。
[0027]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 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滇南本草》:"治疔疮、痈疽,敷患处。亦能打胎。同 猪肉煨食之,能明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怀 牛膝功偏滋补肝肾,壮腰膝: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软、腰膝疼痛。川牛膝以活血通经, 祛风湿见长:用于血瘀经闭及风湿痛。本品性善下行,专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故常用于 虚火上炎或血热上冲之目赤、咽肿、吐血、衄血等症。中医认为,其性味苦甘酸平,具有活血 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 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跌打损伤,肾虚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 涩痛以及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证。
[0028] 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 淋,尿血,金疮。"《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 尿赤。
[0029]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 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
[0030]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 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 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 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具有补火助阳,引火 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 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等证。
[0031]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具有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的功 效,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 满作痛。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 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
[0032] 高良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根茎含有高良姜素(Galangin)、山柰 (Kaempferide)、皮素(Quercetin)及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 和桂皮酸甲脂(Methyl cinnamate)。高良姜的辛辣成分为高良姜酚(Galangol)。有温脾 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芳辣温散,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泄 泻痢疾,寒痛,脚气,噎膈。
[0033] 荜澄茄: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根:用于胃寒呕逆,脘 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叶:外用治痈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预防蚊虫 叮咬。子:感冒头痛,消化不良,胃痛。
[0034] 木香: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本草纲目》云:"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 能升降诸气。诸气臏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 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 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行气止痛;调 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 消、不思饮食。木香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 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
[0035] 荔枝核:甘、潘,温。归肝、胃经。《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 妇人血气痛。"《本草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祛寒止痛,行气散结。用 于寒疝气痛,睾丸肿痛,心胃气痛,小肠气痛,妇女气滞瘀积腹痛。
[0036]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利气、行血,治 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 痢、肠红半截出血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 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玫瑰花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份,如芳香的醇、醛、脂肪酸、酚 和含香精的油和脂,常食玫瑰制品中以柔肝醒胃,舒气活血,美容养颜,令人神爽。
[0037] 天仙藤:苦,温;入肝、脾、肾经。《本草图经》:〃解风劳。得麻黄则治伤寒发汗,与 大黄同服堕胎气。〃《本草再新》:〃凉血活血,去风利湿,走经络,兼治腰腿肿疼。〃行气化 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行气活血,止痛,利 尿。妊娠水肿,胸腹痛,疝痛,风湿痛。天仙藤,流气活血,治一切诸痛之药也。人身之气,顺 则和平,逆则痛闷作矣。如杨氏《直指方》天仙藤治痰注臂痛,气留疝痛,瘕聚,奔豚腹痛,产 后血气腹痛,他如妊娠水肿,面浮气促,男子风劳,久嗽不愈,悉以此药治之,无不寝安。盖谓 其善于流行血气故也。观书所论主治,止属妊娠子肿、腹痛、风痨等症,而于他症则未及焉。 即其所治之理,亦不过因味苦主于疏泄,性温得以通活,故能活血通道,而使水无不利,风无 不除,血无不活,痛与肿均无不治故也。
[0038] 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本草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 药中,甚醒脾气"。《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甘松具有芳香行散,温中散寒,理气止 痛,醒脾开胃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胀满,不思饮食,胸痛,牙痛,跌仆伤痛,脚气浮肿,霍乱 转筋。宽叶甘松挥发油有微弱的抗菌、驱风及解痉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局部刺激性。
[0039] 缬草:辛、甘、温;归心、肝经。《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 常及尿崩。"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应用其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来治 疗心神不宁、心悸多梦等症。
[0040] 合欢皮:甘,平;入心、肝经。《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神农本草 经》:"合欢,味甘平。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生山谷。"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 树皮,合欢皮别名合昏皮、夜台皮、合欢木皮,合欢皮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的功效,合欢皮 有治疗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的作用。
[0041] 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 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证,首乌藤能够活血、通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 环、下乳消肿。具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何首乌 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有效成 分。
[0042] 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调和营卫、缓和药性的作 用,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血不足,头痛发热,汗出热风等证,大枣具有增强 肌力的作用,具有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功能。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 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 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 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大枣能 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还能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等。 [0043]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本草备要》:"黄苗,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 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 之。"《本草正义》:"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 皮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功用固表 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黄芪使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能扩张冠状动脉、肾血管及拳参末梢血管、使皮肤血液循环旺盛;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免疫 力,有保肝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 作用。黄芪可显著影响脾淋巴细胞信息传导,实现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缺血性 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胃溃疡,银屑病,糖尿病,骨质疏松。
[0044]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 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 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 肤赤肿、肥胖等证。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0045] 沙棘: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 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能治 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症疗效 显著;对烧伤、烫伤、刀烧、冻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妇女宫颈糜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沙 棘果实中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桐物质,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扩 张冠状血管、降低胆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94%。沙 棘中SOD活性成分丰富,每克沙棘鲜果SOD含量达到2746. 0个酶单位,其含量是人参的4 倍。它可以阻断因体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而这种自由基与人体衰老、疾病的发生密 切相关。
[0046]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 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 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 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爺15-35重量份、木香12-30重量份、蒸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 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 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 沙棘10-30重量份。
[0047]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 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 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 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爺15-25重量份、木香22-30重量份、蒸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 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 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 沙棘20-30重量份。
[0048]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 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 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 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 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 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
[0049]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 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 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 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 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 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
[0050]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 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 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 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 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 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 05-0. 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C -92°C时相对密度为1. 02-1. 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 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 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0051]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时,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 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 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 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C时相对密度为 1. 13-1. 42的浓缩液,用79 %?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 01-0. 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 5 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0052]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3] 实施例1本发明的贴剂 当归270g、阿胶180g、龙眼肉210g、益母草160g、鸡血藤150g、牛膝180g、郁金120g、红 花120g、肉桂170g、小茴香130g、高良姜170g、荜澄茄210g、木香270g、荔枝核170g、玫瑰花 190g、天仙藤180g、甘松170g、缬草120g、合欢皮280g、首乌藤120g、大枣300g、黄芪220g、 山药270g和沙棘250g。
[0054] 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 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丹参、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 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倍量的8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 30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 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 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 05MPa,,浓缩至温度82°C时相对密度为1. 02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浓缩至糊状,用所 述浸膏1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 胶带固定。
[0055] 实施例2本发明的口含剂 当归300g、阿胶250g、龙眼肉300g、益母草280g、鸡血藤300g、牛膝200g、郁金200g、红 花200g、肉桂200g、小茴香120g、高良姜160g、荜澄茄200g、木香180g、荔枝核200g、玫瑰花 250g、天仙藤200g、甘松250g、缬草200g、合欢皮320g、首乌藤250g、大枣350g、黄芪150g、 山药250g和沙棘300g。
[0056] 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3倍 量的水浸泡5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 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倍量的水,煎煮2 次,每次2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C时相对密度为1. 13的浓缩液,用 79%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 01倍量的甲硝唑,加1倍量的蒸馏 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0057] 实施例3本发明的蜜炼丸剂 当归240g、阿胶200g、龙眼肉140g、益母草180g、鸡血藤1200g、牛膝150g、郁金150g、 红花l〇〇g、肉桂200g、小茴香100g、高良姜140g、荜澄茄150g、木香220g、荔枝核150g、玫 瑰花250g、天仙藤200g、甘松140g、缬草100g、合欢皮250g、首乌藤150g、大枣350g、黄芪 200g、山药200g和沙棘200g。
[0058] 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 先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和沙棘混合后加2倍量的水,浸 泡2小时,煮沸20分钟,过滤的药渣和过滤液,将过滤液加热浓缩成浸膏,成组分1 ; b、 将所述步骤得到的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 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倍量的77%乙醇 浸泡35分钟、加热提取2次,每次20分钟,过滤,药渣备用,合并提取液,经130目过滤,再 经截流分子量为67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92°C时相对密度为1. 04的浸膏,成为 组分2 ; c、 将所述步骤b的药渣加3倍量的水浸泡30分钟,提取2次,每15分钟,合并提取液, 加热浓缩成浸膏,成为组分3 ; d、 将组分1、组分2和组分3混合,加1倍量的蜂蜜搓成蜜炼丸剂。
[0059] 毒性试验 过敏试验: 取健康白色豚鼠20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X3cm, 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4_二硝基氯苯,致 敏用1 %浓度,激发用〇. 1 %浓度。取本发明实施例1的贴剂〇. lg涂于背部去毛区,每日两 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涂抹本品0. lg,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 察,并于1、12、24、48、721!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 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 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 %,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 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 %。判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不具有致敏性。
[0060]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选择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30g,"一次限量试验法",一次经口给予ICR 小鼠,将本发明实施例2获得的口含剂进行灌胃剂量5000mg/kg体重,灌胃量20ml/kg,观察 15天,试验动物未发现中毒表现、无死亡,对实验小鼠进行解剖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 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判断该品对小鼠急性经口毒 性属实际无毒级。
[0061]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 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 的蜜炼丸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 2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 (即单 次给药剂量为36g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8小 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 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 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蜜炼丸剂LD50>36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2g生药/ 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 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 量为〇.〇7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 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986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0062] 临床试验 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产后腹痛患者共计120例, 均为血瘀型。其中,100例患者中,年龄20-25岁的病例患者有50例,年龄25-30岁的病例 患者40例,年龄30岁以上的病例患者有30例。初产妇70例,经产妇50例;顺产46例,剖 腹产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
[0063]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妇科学》中关于产后腹痛的诊断标准制定:①产后腹痛持续超过2d,疼 痛剧烈难忍;②恶露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 脉沉紧或沉弦。
[0064]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治疗组60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蜜炼丸剂进行治疗。每次5g,每日 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随访半年看有无复发。
[0065] 对照组:本对照组60人,采用香附APC合剂,也就是香附子3克(研末),APC1片, 开水冲服。每日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随访半年看有无复发。
[0066]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状况制定疗效标准:治愈:3 d内症状完全消失,疗程内无 复发;显效:3d内症状缓解,疗程内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疗程内症状明显缓解;无 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愈、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0067] 治疗结果: 表1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对比:_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当归、阿 胶、龙眼肉、益母草、鸡血藤、牛膝、郁金、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荜澄茄、木香、荔枝核、 玫瑰花、天仙藤、甘松、缬草、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山药和沙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 量分数比为:当归14-30重量份、阿胶12-25重量份、龙眼肉14-35重量份、益母草14-28重 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肉桂 12-30重量份、小茴香10-25重量份、高良姜14-30重量份、荜澄茄15-35重量份、木香12-30 重量份、蒸枝核15-30重量份、玫瑰花15-35重量份、天仙藤16-30重量份、甘松14-25重量 份、缬草10-20重量份、合欢皮14-32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大枣15-35重量份、黄 芪10-25重量份、山药10-35重量份和沙棘10-30重量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 重量分数比为:当归24-30重量份、阿胶12-20重量份、龙眼肉14-25重量份、益母草14-18 重量份、鸡血藤10-20重量份、牛膝15-2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红花10-15重量份、 肉桂12-20重量份、小茴香10-15重量份、高良姜14-20重量份、荜澄茄15-25重量份、木香 22-30重量份、荔枝核15-20重量份、玫瑰花15-25重量份、天仙藤16-20重量份、甘松14-20 重量份、缬草10-15重量份、合欢皮24-32重量份、首乌藤10-15重量份、大枣25-35重量份、 黄芪20-25重量份、山药20-35重量份和沙棘20-30重量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 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为:当归30重量份、阿胶25重量份、龙眼肉35重量份、益母草18重量 份、鸡血藤20重量份、牛膝30重量份、郁金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小 茴香15重量份、高良姜14重量份、荜澄茄15重量份、木香12重量份、荔枝核30重量份、玫 瑰花35重量份、天仙藤16重量份、甘松25重量份、缬草10重量份、合欢皮32重量份、首乌 藤35重量份、大枣35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山药35重量份和沙棘30重量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 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当归27重量份、阿胶18重量份、龙眼肉21重量份、益母草16重量 份、鸡血藤15重量份、牛膝18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红花12重量份、肉桂17重量份、小 茴香13重量份、高良姜17重量份、荜澄茄21重量份、木香27重量份、荔枝核17重量份、玫 瑰花19重量份、天仙藤18重量份、甘松17重量份、缬草12重量份、合欢皮28重量份、首乌 藤12重量份、大枣30重量份、黄芪22重量份、山药27重量份和沙棘25重量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 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 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 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 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 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 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 05-0. 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C _92°C时相对密度为1. 02-1. 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 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 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 为口含剂,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 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 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 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 °C时相对密度为 1. 13-1. 42的浓缩液,用79%?86%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 01-0. 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 5 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8. -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 合物的剂型为贴剂,其制备方法为: a、 取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 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加入3-5倍量的83-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 30-45分钟,合并得第一提取液; b、 再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及剩余原料药材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 松、缬草和沙棘,加2-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25分钟,合并得第二提取液; c、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将合并后的提取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 05-0. 09MPa,浓缩至温度为82°C _92°C时相对密度为1. 02-1. 04的浸膏,将所述浸膏加热 浓缩至糊状,用所述浸膏1-2倍量的植物油和蜂蜜调和成贴剂,敷于肚脐处,贴药之处需 洗净,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固定。
9. 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 合物的剂型为口含剂,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将益母草、郁金、荜澄茄、木香、玫瑰花、甘松、缬草、沙棘混合粉碎后加入1-3 倍量的水浸泡5-10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油a,所述药渣备用; 第二步:将所述药渣和剩余原料药当归、阿胶、龙眼肉、鸡血藤、牛膝、红花、肉桂、小 茴香、高良姜、荔枝核、天仙藤、合欢皮、首乌藤、大枣、黄芪和山药混合后加2-5倍量的 水,煎煮2次,每次20-30分钟,将两次所述煎煮液合并,减压浓缩至85°C时相对密度为 1. 13-1. 42的浓缩液,用79 %?86 %的乙醇沉淀,醇沉取得上清液b ; 第三步:将所述挥发油a与所述上清液b合并,加0. 01-0. 02倍量的甲硝唑,加1-2. 5 倍量的蒸馏水稀释、分装,即可得口含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 型为:片剂、薄膜衣片剂、胶囊剂、糖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剂、颗粒剂、肠溶衣片 齐?、冲剂、蜜丸剂、贴剂、口服液、散剂、溶液剂、丹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注射剂和散剂。
【文档编号】A61K9/70GK104147552SQ201410443770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熊丽丽, 蔡晓磊, 蔡阳阳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