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1626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它是由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地骨皮、仙鹤草、白茅根、白芨、龟板、生牡蛎、黄芩、藕节、棕榈炭、炒栀子、地榆炭、蒲黄炭、乌贼骨、制何首乌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补肾益脾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崩漏。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 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若经期 延长达两周以上者,应属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 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 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 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 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0003]中医总结崩漏不止,气血皆虚,夫气血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而冲任伤损,不 能约制经血,是以经脉错乱,大血暴下,如山之崩,皆由气血大亏,脾胃先损。本病多见于青 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 崩漏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引起崩漏的原 因有: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2、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 去,导致气血两虚。3、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 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4、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5、 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 阻胞吕,新血不得归经,尚经之血妄彳丁而致。中医认为: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 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0004] 目前,西医方面治疗崩漏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或注射止血类药物,此类药物多为孕 酮类药物或雌激素制剂等激素类药物,虽然激素类药物的优点是不必实施手术,可以保留 生育能力,但是疗程长、方法繁琐,病人不易坚持,并且副作用大,如肠胃不适,眩晕,体重增 加等,甚至停用激素以后还会复发。手术方法便是刮宫,甚至于子宫切除,不但花费高,病人 痛苦,且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痛苦 和不便。现在市场上中药妇科崩漏药物疗效慢,时间长,对崩漏治疗效果差,给患者带来经 济、身体、精神方面的困扰。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崩漏具有疗效 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标本兼治,治病养身的特点。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7]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崩漏的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症状,根据 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 疗崩漏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能够较好地克服现有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为患者解除病痛。本 发明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标本兼治,治病养身的特点。
[0008] 本发明选择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地骨皮、仙鹤草、白茅根、白芨、龟板、生牡蛎、黄 芩、藕节、棕榈炭、炒栀子、地榆炭、蒲黄炭、乌贼骨、制何首乌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 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补肾益脾的功效,从而能够有 效治疗崩漏。
[0009]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块根。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本品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治疗 血热吐衄,便血崩漏,温病热入营血,长于牡丹皮,赤芍同用。研究表明:地黄既有止血作用, 又有抗凝血作用,地黄乙醇提取物所得的黄色针状结晶能缩短兔凝血时间,实验证明:生地 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水煎剂都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相互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中 国产熟地黄其中一种有抗凝血酶作用,两种有激活纤溶系统的作用,能明显对抗凝血酶和 内毒素诱发大白鼠 DIC的发生,但均无血小板凝集作用。
[0010]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千燥根皮。性味苦,凉。归心、肝、肾、肺经。功效:清 热凉血,活血散瘀。本品性微寒,能清营分、血分实热,有凉血止血之功,并且牡丹皮辛寒,善 入血分,既能凉血以止血,又能活血以散瘀,善通血热瘀滞,常与生地黄、赤芍同用。
[0011]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散瘀 止痛,清热凉血,消肿。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 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常配牡丹皮。牡丹皮和赤芍均能清热凉血,活血 化瘀,用治温热病入血分。牡丹皮凉血之力较强,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赤芍活 血之功较胜,善治淤血所致的痛症。
[0012] 地骨皮:为茄科落叶灌木宁夏枸杞等的根皮。性味:甘,寒。归肺、肝、肾经。功用 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 肿,恶疮。《本草述》中记载:"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 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0013]仙鹤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性味:苦、涩、平。归心、肝 经。功效:收敛止血,解毒,止痢,杀虫截虐。用于咳血、吐血、治流鼻血有特效、疟疾、脱力劳 伤、痈肿。本品味涩收敛而性平,不论寒热虚实的出血证皆可应用。治疗血热出血常与生地 黄、丹皮同用。
[0014]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茎。性味: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 性肾炎水肿。《本草经疏》记载:劳伤虚赢,必内热,茅根甘能补脾,甘则虽寒而不犯胃。甘寒 能除内热,故主劳伤虚赢。益脾所以补中,除热所以益气,甘能益血,血热则瘀,瘀则闭,闭则 寒热作矣,寒凉血,甘益血,热去则血和,和则瘀消而闭通,通则寒热自止也。淋者,血分虚热 所致也,凉血益血,则淋自愈,而肠胃之客热自解,津液生而渴亦止矣。肝藏血而主筋,补血 凉肝,则筋坚矣。血热则崩,凉血和血,则崩自愈矣。
[0015]白哀: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性味:辛,苦、甘、涩,微寒。归肺、 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 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芨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显著缩短凝 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动物实验表 明,白及水浸出物对实质性的器官(肝、脾)、肌肉血管出血等外用止血效果颇好。
[0016]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及背甲。性味: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功效: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固经止崩,养血补心。龟板含骨胶质、水解物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月旨 肪及钙盐等。主治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肾虚骨痿,囟门不合。阴血亏虚,惊悸, 失眠,健忘。本品能补肾阴以固冲任,又性寒清热,兼能凉血止血。用于阴虚血热之月经过 多,崩中漏下。
[0017] 生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性味:咸、微寒。归 肝、胆、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研究表明:牡蛎还含有维生素 M2,这 是一般食物所缺少的,维生素 B12中的钻元素是预防恶性贫血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而牡 蛎又具有活跃造血功能的作用。不仅可以收敛止血,还可以造血补血,从根本上补养身体。 [00 18]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本品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用治火热炽盛, 迫血妄行的吐血,崩漏,便血等,常与生地黄、白茅根等同用。
[0019]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肥大根茎。性味:平、甘、涩。归经:胃、肝、肾。功效:止 血,散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本品甘涩性平,即能收敛止血,又能 散瘀血,具有止血不留瘀之特点,惟药力较缓,常作辅助止血药用。藕的节部。用于衄血、咳 血、吐血、便血、尿血和妇女崩漏,以失血而有瘀血者最为适宜。
[0020] 棕榈炭:为棕榈科常绿植物棕榈的叶柄。性味: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功 效:收敛止泻。本品药性平和,味苦而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尤其 多用于崩漏,因其收敛性强,故以治出血而无瘀滞者为宜。
[0021] 炒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泻火 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 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22] 地榆炭: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的根。性味: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 经。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下焦血热妄行之便血,痔血、血痢、尿血、崩漏。因其 苦寒性降善走下焦,故善治下焦血热出血证。
[0023]蒲黄炭: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性味:甘、平、 涩。归肝、心包经。功效:行血消瘀,止血。本品性平,既能止血又能化痰,对出血证无论寒 热,有无淤血,均可随证配伍应用,但以属实夹淤尤宜。
[0024]乌贼骨: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性味:咸、涩,温。归脾、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 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本品能收敛止血,用治崩漏下 血常与炒栀子、棕榈炭同用。
[0025]制何首乌: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性味: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功效:补血生精,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何首乌味甘主补,长于补肝血,益肾精,强筋骨。肾 主冲任,肝司学海,制何首乌归肝肾,补肝益肾,扶正固本。
[0026]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以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能治热盛伤阴,赤芍、牡丹皮 同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既能增强凉血之力,又可防止留淤之弊。三者共为君药,地骨皮凉 血,仙鹤草止血共助君要凉血止血之功,白茅根既能从表面上凉血止血,有能从根本上益气 补脾,增强脾的统血功能,白芨收敛止血,龟板、生牡蛎滋阴潜阳,收敛固涩,即辅助君药收 涩止血,又能从根本上滋阴养血,扶正固本,以上共为臣药。黄芩清热凉血,棕榈炭、炒栀子、 地榆炭、蒲黄炭、乌贼骨收敛固涩,藕节祛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淤,制何首乌,补肝益肾,共 为佐药。方中诸药配伍、君臣协力、佐使共辅,使之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补肾益脾的功 效,能够有效治疗崩漏。
[0027]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 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生地黄25-35份、牡丹皮10-20份、赤芍10-20份、地骨皮 13-23份、仙鹤草40-60份、白茅根25-35份、白芨7-17份、龟板15-25份、生牡蛎25-35份、 黄苳7_17份、藕节10-20份、棕掏炭7-17份、炒梔子7-17份、地榆炭 7_17份、蒲黄炭7-17 份、乌贼骨13-23份、制何首乌13-23份。其中优选为:生地黄30份、牡丹皮15份、赤芍15 份、地骨皮18份、仙鹤草50份、白茅根30份、白芨12份、龟板20份、生牡蛎30份、黄芩12 份、藕节15份、棕榈炭12份、炒梔子12份、地榆炭12份、蒲黄炭12份、乌贼骨18份、制何 首乌18份。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 散剂、片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状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 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0028] 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是制成颗粒剂: 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地骨皮、白茅根、白芨、黄芩加 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加入仙鹤草再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 缩至75°C左右时,加入75%乙醇,放置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在60°C环境下相 对密度1. 13?1. 2〇的稠膏; 步骤二:称取龟板、生牡蛎、乌贼骨、粉碎至200目筛; 步骤三:称取藕节、棕榈炭、炒梔子、地榆炭、蒲黄炭、制何首乌风千后粉碎至200目筛; 步骤四:将步骤二、步骤三所得细粉加入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 入适量糖粉作为稀释剂,乙醇作为润湿剂以及微晶纤维素作为崩解剂,采用干法制粒,制成 l〇g/袋,每袋含原料药5g的颗粒剂。
[0029] 本发明药物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补肾益脾的功效,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 无毒副作用,治愈时间,短标本兼治,治病养身的特点,采用该中药制剂的方式治疗可以减 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据对临床21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服药四天总有效率 91 %,服药八天总有效率98. 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一、生地黄25份、牡丹皮10份、赤芍10份、地骨皮13份、仙鹤草40份、白 茅根25份、白芨7份、龟板15份、生牡蛎25份、黄芩7份、藕节10份、棕榈炭7份、炒栀子 7份、地榆炭7份、蒲黄炭7份、乌贼骨13份、制何首乌13份。实施例二、生地黄 30份、牡 丹皮15份、赤芍I5份、地骨皮18份、仙鹤草50份、白茅根30份、白芨I 2份、龟板20份、生 牡蛎30份、黄芩I2份、藕节I5份、棕榈炭12份、炒栀子12份、地榆炭I 2份、蒲黄炭12份、 乌贼骨18份、制何首乌I8份。实施例三、生地黄35份、牡丹皮20份、赤芍20份、地骨皮 23份、仙鹤草60份、白茅根35份、白芨17份、龟板25份、生牡蛎 35份、黄芩17份、藕节20 份、棕榈炭17份、炒栀子17份、地榆炭17份、蒲黄炭17份、乌贼骨23份、制何首乌 23份。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门诊崩漏的患者共42〇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最大年龄阳岁,最小年龄Η岁,平均年龄32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各项基本资 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0031] 二、诊断标准: 1、 经血无周期可循; 2、 经量或暴下入注,或漏下不止,或两者交替出现; 3、 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及肿瘤等。
[0032] 三、治疗方法: 1、观察组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以及优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颗粒,开水冲服,每天 3次,每次一袋。
[0033] 2、对照组按照CN 102885979A中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口服,一日两次,一次 5-10g〇
[0034] 四、疗效评定标准: 1、 治愈:女性崩漏症状完全消失,出血量得到控制,并且连续3个月月经周期、血量正 常,血红蛋白量回复正常; 2、 好转:女性崩漏症状基本消失,控制出血后,月经周期、血量基本恢复正常,但是经期 可能会仍然较长,血红蛋白量基本恢复正常; 3、 未愈:女性崩漏现象毫无改变。
[0035] 四、观察组结果统计 ":. .. ..V.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 生地黄25-35份、牡丹皮10_2〇份、赤芍10-20份、地骨皮13-23份、仙鹤^ 4(K6〇份白茅: 根25-35份、白芨7-17份、龟板15-25份、生牡蛎25-35份、黄芩7-17份、藉节1〇 2〇份、掠 榈炭7-17份、炒栀子7-17份、地榆炭7-17份、蒲黄炭7-17份、乌贼骨份、制何首^ 13-23 份。 '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 成:生地黄30份、牡丹皮15份、赤芍15份、地骨皮18份、仙鹤草50份、白茅根 3〇份、白发 12份、龟板20份、生牡蛎3〇份、黄芩12份、藕节I5份、棕榈炭12份、炒栀子 12份、地榆炭 12份、蒲黄炭12份、乌贼骨18份、制何首乌1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颗 粒剂。
4. 一种治疗崩漏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 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地骨皮、白茅根、白芨、黄芩加水煎煮两次,第 一次2小时,第二次加入仙鹤草再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左右 时,加入75%乙醇,放置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在6(TC环境下相对密度1· I3? 1. 20的稠膏;步骤二:称取龟板、生牡蛎、乌贼骨、粉碎至200目筛;步骤三:称取藕节、棕榈 炭、炒栀子、地榆炭、蒲黄炭、制何首乌风千后粉碎至 2〇〇目筛;步骤四:将步骤二、步骤三所 得细粉加入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糖粉作为稀释剂,乙醇作^ 润湿剂以及微晶纤维素作为崩解剂,采用千法制粒,制成l〇g/袋,每袋含原料药 5g的颗粒 剂。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4189615SQ20141049269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冯晓华 申请人:冯晓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