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管造口阀的附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025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用于气管造口阀的附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气管造口阀(1)的附着装置(5),该附着装置(5)包括其中具有气孔口(51)弹性层结构(52)和连接至所述弹性层结构(52)的圆周形法兰(53)。所述弹性层结构(52)包括至少一个层部分,所述层部分大体上具有连通到所述气孔口(51)的漏斗形状。圆周形附着区域(54)位于距所述气孔口(51)的圆周形边缘(55)一定距离处,在圆周形附着区域(54)中弹性层结构(52)附着至圆周形法兰(53)。部分所述漏斗形状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54)和所述气孔口(51)的所述圆周形边缘(55)之间延伸。
【专利说明】用于气管造口阀的附着装置
[0001]本申请为申请号201080017813.1、申请日2010年3月31日的名为“气管造口阀”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气管造口阀,所述气管造口阀包括设置有主阀门装置的主气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3]喉部区域或下咽区域中的重度癌症往往需要全喉切除手术,即喉(包括声带)切除。通过向外部引导气管进行再造。然后气管在颈部的开口处终止,即所谓的“气管造口”。在这种手术之后,通常通过气管-食管穿刺以及在穿刺处插入单向阀(“旁通阀”)进行声音恢复。换句话说,将这样的旁通阀插在气管和食道之间的壁中。通过(手动或凭借所谓的“气管造口阀”)关闭气管造口,在食道顶部,呼出的空气流经旁通阀至由软组织包围的气室,然后所述旁通阀开始振动,并作为新的“声带”。
[0004]对于已经经受了喉头切除手术和发音重建的患者而言,主要问题之一是涉及气管造口。尤其是当患者不得不用拇指或手指关闭气管造口以便讲话的时候,气管造口引起了注意。另外,当患者的手脏的时候,关闭气孔可能会不卫生和不现实。在进行某些活动时,例如,在开车、吃饭或参与体育运动的时候,手动关闭气管造口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试图克服这些与手动关闭气管造口相关的问题,已经开发了几种气管造口阀。
[0005]这样的气管造口阀可从呼吸状态切换到讲话状态,反之亦然。在呼吸状态中,主阀门装置处于允许经由主气道结构的空气吸入和空气呼出的开放位置。在讲话状态中,主阀门装置处于阻止至少经由主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的封闭位置中。
[0006]最早已知的气管造口阀属于这样的类型:为响应呼出空气,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从所述呼吸状态切换到所述讲话状态,响应吸入时,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从所述讲话状态切换回所述呼吸状态。这类已知的气管造口阀(在本发明中称为“呼出阀”)具有如下几个缺点。需要在讲话状态中带动所述阀的部分呼出空气不能再用于语音产生。当不得不再次吸气的时候,所述阀从讲话状态转变成呼吸状态。为了继续讲话,则不得不再次将所述阀引入讲话状态。此外,因为所述呼出阀由许多部分组成,所以这样的呼出阀价格昂贵,而且需要经常被维护。所述呼出阀难以操作(设置旋钮小〉、大、重、显眼且难以触及。在冊03/061531八2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呼出阀实例。
[0007]最近,为了试图克服一些这样的缺点,已经开发了其他气管造口阀类型。对于这种其他类型,为响应吸入空气,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从所述呼吸状态切换到所述讲话状态,当响应呼出空气时,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从所述讲话状态切换到所述呼吸状态。这种其他已知的气管造口阀(在本发明中称为“吸入阀”)类型的优点是:所有呼出空气都可用于讲话。此夕卜,吸气在讲话之前进行,这使得讲话更自然。在2?1025874中公开了这种已知的吸入阀。
[0008]从2?1025874中获知的吸入阀具有进一步的优点,即所述吸入阀提供了在发声过程中吸气的能力,使患者无限延长讲话的持续时间。因此,这种已知的吸入阀可以自动停留在讲话状态中,直到患者有意将所述吸入阀变成呼吸状态。由于这种已知的吸入阀包括单向旁通阀组件,所述组件在所述讲话状态中允许经由自身的空气吸入,但阻止经由自身的空气呼出,所以实现了在发声过程中吸气的能力。
[0009]虽然已知的吸入阀由此解决了呼出阀的一些重要缺点,但是已知的吸入阀仍然有几个缺点。例如,由于所述吸入阀由许多部分组成,所以所述吸入阀仍然昂贵,而且需要经常被维护,所述阀门仍然难以操作(设置旋钮小〉、大、重、显眼且难以触及。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至少一种作为替代的所述“吸入”类型气管造口阀,且优选地,提供这样一种作为替代的气管造口阀,即所述气管造口阀提供了关于简单性和丨或紧凑性和/或可靠性和/或柔软性方面的改进。
[0011]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管造口阀,所述气管造口阀包括:设置有主阀门装置的主气道结构,其中,为响应吸入空气,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从呼吸状态切换到讲话状态,在所述呼吸状态中,所述主阀门装置处于允许空气经由所述主气道结构吸入和呼出的开放位置,为响应呼出空气,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从所述讲话状态切换到所述呼吸状态,其中,所述主阀门装置包括至少部分为弹性的双稳定壁部分,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具有圆周形边缘,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圆周形边缘形成铰接工具,围绕所述铰接工具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可铰接在第一稳定位置和第二稳定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二稳定位置中,由于释放了所述主气道结构的孔口,所以获得了所述主阀门装置的所述开放位置,其特征在于:
[0012]在所述讲话状态中,所述主阀门装置处于至少阻止经由所述主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的封闭位置;
[0013]在所述第一稳定位置中,由于所述孔口被封闭,所以获得了所述主阀门装置的所述封闭位置;以及
[0014]所述气管造口阀进一步包括设置有单向旁通阀装置的旁通气道结构,所述单向旁通阀装置,至少在所述讲话状态中允许经由所述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吸入,但阻止经由所述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
[0015]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气管造口阀是所述“吸入阀”类型,其中,所述气管造口阀主阀门装置包括至少部分为弹性的双稳定壁部分,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具有圆周形边缘,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圆周形边缘形成了铰接工具,围绕所述铰接工具,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可铰接在第一稳定位置和第二稳定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稳定位置中,由于封闭了所述主气道结构的孔口,所以获得了主阀门装置的所述封闭位置,在所述第二稳定位置中,由于释放了所述孔口,所以获得了主阀门装置的所述开放位置。
[0016]由于所述互相配合的双稳定壁部分和孔口的原因,所以仅用少数且简单的部件实现主阀门装置,使气管造口阀具有紧凑性并且不需要经常被维护。此外,所述阀门装置的双稳定特性给予所述装置额外的稳定性。所述双稳定壁部分的所述弹性有助于所述气管造口阀的柔软性。
[0017]作为插曲,要注意的是,^8-^-5392775公开了气管造口阀10,气管造口阀10具有一些与根据本发明气管造口阀特征相同的特征。更特别的是,已知的气管造口阀10具有主阀门装置,所述主阀门装置包括具有弹性双稳定壁部分17的鸭嘴阀16。这个弹性部分17具有圆周形边缘,所述圆周形边缘形成铰接工具,围绕所述铰接工具,弹性部分17可铰接在两个稳定位置之间。
[0018]然而,已知的阀10不是上述“吸入”类型阀,这是因为,从根据本发明的气管造口阀意义上说,所述阀门不能从上述呼吸状态切换到上述讲话状态以响应吸入空气。作为替代,当从所述阀门如US-A-5392775的图5所示的呼吸状态开始时,已知的阀门10切换到如US-A-5392775的图3或图2所示的状态之一以响应吸入空气。因为存在由弹性部分17的两个弹性边缘19、21界定的气流通道59,所以在图3或图2的这些状态下,主阀门装置没有位于封闭位置,且没有阻止经由主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事实上,当从如所述图2所示的状态开始时,直到由呼出空气产生的压力差迫使两个弹性边缘19、21贴在一起以便形成US-A-5392775图4的状态中所示的密封29时,才阻止了这种空气呼出。因此,从根据本发明的气管造口阀意义上说,只有所述图4代表了讲话状态。由于这种对经由主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的延迟阻止,所以已知的阀门10具有与上述所定义和讨论的“呼出”类型阀门的那些缺点类似的缺点。即,在语音会话期间产生的每个呼气进程中,通过气流通道59漏出的、需要用于带动阀门10的部分呼出空气,从所述部分呼出空气不能再被用于语音产生的意义上说,是浪费的。
[0019]已知阀门10与根据本发明的阀之间的进一步差异解释如下。仅有的两个位置(在所述位置中已知阀门10的弹性部分17是稳定的),为US-A-5392775图2所示的“正常静止位置31”和US-A-5392775图5所示的“反向位置”。注意,US-A-5392775图4所示的位置不稳定。事实上,所述图4的所述位置是仅仅存在的,这受惠于外部条件,更具体地,是以产生压力差的呼出空气流形式的外部流动条件,所述压力差迫使两个弹性边缘19、21贴在一起。在没有这样的呼出空气流的情况下,弹性部分17自动返回自身的图2中的稳定位置。在图2中所示的稳定的正常静止位置31处,空气以相反的方向自由流经由弹性部分17的两个弹性边缘19、21界定的气流通道59。比较而言,对于根据本发明的阀,所述双稳定壁的位置为稳定位置,在所述位置中获得主阀门装置的封闭位置。
[0020]除了提到的与浪费部分呼出空气(该部分呼出空气述不可再用于语音产生)相关的缺点之外,已知阀门10有进一步的缺陷,即所述阀门较宽大。特别地,当沿安装了弹性部分17的管状段11的轴方向观察的时候,弹性部分17不仅在自身的正常位置处(US-A-5392775的图2_4)占据了大量空间,而且在自身的反向位置处(US-A-5392775的图
5)也占据了大量空间。这使已知的以鸭嘴阀16为基础的气管造口阀10,对于经受喉切除手术和再造的患者的日常使用,一般是不切实际的。
[0021]用此方法,总结了关于从US-A-5392775获知的气管造口阀讨论的插曲,我们现在返回到根据本发明的气管造口阀的其他方面。
[0022]优选地,所述双稳定壁部分为所述气管造口阀的至少部分弹性主壁的整合部分,其中,圆周形边缘的铰接工具包括壁厚局部削减的主壁区域。通过这种方式,所述铰接工具可以说是由双稳定壁部分的至少部分边缘简单地形成的。这进一步有助于所述气管造口阀的简单性、紧凑性和柔软性。
[0023]优选地,在操作中,设置了所述双稳定壁部分以便用户的手指可触及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因此,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从呼吸状态切换到讲话状态,不仅响应吸入空气,而且响应手动将所述双稳定壁部分从所述第二稳定位置推入所述第一稳定位置。此外,当气管造口阀处于所述气管造口阀的讲话状态中,且用户想非常大声地讲话的时候,那么所述用户能够通过手动地将所述双稳定壁部分保留在所述第一稳定位置中来阻止不需要的向呼吸状态的切换。
[0024]优选地,所述主气道结构至少包括过滤工具,所述过滤工具设置为被呼出空气湿润,从而使吸入空气湿润。这确保了经由所述气管造口阀吸入的空气具有与经由上呼吸道吸入的空气湿度近似相同的湿度。因此,所述过滤工具起到了 “人工鼻”的作用。例如,所述过滤工具的材料可为泡沫材料,如泡沫状的饱含氯化钙的聚氨基甲酸酯。
[0025]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管造口阀还包括设置有单向旁通阀装置的旁通气道结构,所述单向旁通阀装置至少在所述讲话状态中,允许经由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吸入,但阻止经由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这种旁通气道结构和单向旁通阀装置提供了在发声过程中吸气的能力,允许患者无限期延长讲话的持续时间。因此,这种已知的吸入阀可自动停留在讲话状态中,直到患者有意将所述吸入阀改变为呼吸状态。
[0026]优选地,所述单向旁通阀装置包括其第一壁部分,和形成至少部分为弹性的封口物(行叩)的第二壁部分,在所述第一壁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旁通开口,为了对呼出空气的压力作出响应,该封口物贴着所述第一壁部分,使得所述第二壁部分封闭至少一个旁通开口,以阻止经由所述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且为了对呼入空气的压力作出响应,该封口物从所述至少一个旁通开口中释放出来,以允许经由所述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吸入。这种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为实现所述单向旁通阀装置的简单、柔软和可靠的方式。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为气管造口阀的至少部分为弹性的主壁的整合部分。这进一步有助于所述气管造口阀的紧凑性。
[0028]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管造口阀还包括将气管造口阀分别附着和连接至患者的颈部和气管造口的附着装置;其中,所述附着装置包括弹性层结构,以及连接至所述弹性层结构的圆周形法兰,在所述弹性层结构中具有气孔口,所述弹性层结构设置为连接至患者的颈部,以便所述气孔口位于患者的气管造口的位置,所述法兰设置为将附着装置连接至所述气管造口阀的其他部分。例如,对于所述将附着装置连接至患者的颈部而言,所述弹性层结构的附着表面预涂覆有合适的粘合剂工具是可能的。例如,这种粘合剂工具可覆盖有薄片(611),为了暴露能够进行附着的粘合剂工具,患者可从粘合剂工具中去除所述薄片。
[0029]优选地,所述弹性层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层部分,所述层部分大体上具有连通到所述气孔口的漏斗形状,其中,圆周形附着区域位于距所述气孔口的圆周形边缘一定距离处,以便部分所述漏斗形状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和所述圆周形气孔口边缘之间延伸,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中所述弹性层结构附着至所述圆周形法兰。特别是在患者具有比较深的气管造口的情况下,这种漏斗形状的使颈部和气管造口的一致性良好。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和所述圆周形气孔口边缘之间延伸的漏斗形状部分防止了颈部皮肤和弹性层结构之间气流的穿过,从而防止空气泄漏、弹性层结构的剥落以及随后附着装置从患者的颈部掉落。
[0030]要注意的是,存在将气管造口阀分别附着和连接至患者的颈部和气管造口的附着装置,其中:
[0031]-附着装置包括弹性层结构,和附着至所述弹性层结构的圆周形法兰;在所述弹性层结构中具有气孔口,所述弹性层结构设置为附着至患者的颈部以便气孔口位于患者的气管造口的位置,所述法兰设置为将附着装置连接至气管造口阀的其他部分;以及
[0032]-所述弹性层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层部分,所述层部分大体上具有连通到所述气孔口的漏斗形状,其中,圆周形附着区域位于距所述气孔口的圆周形边缘一定距离处,以便部分所述漏斗形状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和所述圆周形气孔口边缘之间延伸,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中所述弹性层结构附着至圆周形法兰;伴随着类似的效果和优点,除仅为具有本文公开的特征的气管造口阀外,所述气管造口阀可与其他类型的气管造口阀一起使用或为其他类型的气管造口阀的一部分。例如,这种附着装置可与各种其他类型的“吸入阀”一起使用或为各种其他类型的“吸入阀”的一部分,且还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呼出阀”的一部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参考公开的附图中的示意图,仅通过实施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方面和实施方案。
[0034]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组装气管造口阀的实施方案的实施例,所述气管造口阀处于自身的呼吸状态。
[0035]图2以透视图示出了分解状态中的图1的气管造口阀。
[0036]图3示出了图1的气管造口阀的一些横截部分透视图,双稳定壁部分位于所述气管造口阀的第二稳定位置,在所述第二稳定位置中气管造口阀处于自身的呼吸状态。
[0037]图4以类似的视图示出了图3的横截部分,然而,双稳定壁部分位于所述气管造口阀第一稳定位置,在所述第一稳定位置中气管造口阀处于自身的讲话状态。
[0038]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气管造口阀的附着装置。
[0039]图6示出了横截图5的附着装置时,图5的附着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气管造口阀1的实施方案的实施例。所示气管造口阀1包括盖子2、过滤工具3、盖座4和附着装置5。注意,为了简单起见,过滤工具3未在图3和图4中示出。
[0041]盖子2包括弹性主壁,所述弹性主壁具有或多或少相似于圆顶形状的一般形状。所述弹性主壁包括壁部分22、24、25,其中,壁部分25具有将盖子2连接至盖座4的圆周形连接法兰在壁部分25中具有许多呼吸开口 2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些呼吸开口 21相对于彼此圆周间隔开来。所示的过滤工具3,例如泡沫材料,基本上为环形,且在操作中过滤工具3同轴地置于圆顶形的盖子2中。盖座4包括:包含壁部分44、45,46的圆周形弹性盖座壁。壁部分46具有两个圆周形连接法兰47和48,所述圆周形连接法兰47和48设置为与盖子2的连接法兰配合,将盖子2和盖座4互相连接,见图3和图
4。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弹性盖座壁更进一步形成空气通道42和孔口 41。另外,壁部分46形成圆周形凹槽49。附着装置5包括圆周形法兰53,所述法兰设置为与盖座4的圆周形凹槽49配合,将盖座4与附着装置5互相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附着装置5还包括弹性层52,在弹性层52中具有气孔口 51。
[0042]开口 21、过滤工具3、孔口 41、空气通道42、以及气孔口 51是气管造口阀1的部分主气道结构。气管造口阀1的主阀门装置包括盖子2的两个壁部分22、24,这两个部分一起形成具有圆周形边缘23的弹性双稳定壁部分。所述圆周形边缘形成铰接工具23,围绕所述铰接工具,双稳定壁部分22、24可铰接在第一稳定位置和第二稳定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稳定位置(图4所示)中,由于双稳定壁部分22封闭了孔口 41,所以获得了主阀门装置的封闭位置。在所述第二稳定位置(图3所示)中,由于双稳定壁部分22、24释放孔口41,所以获得了主阀门装置的开放位置。
[0043]通过主空气通道结构21、3、41、42、51和主阀门装置22、23、24、41,为响应吸入空气,气管造口阀I可从呼吸状态切换到讲话状态,响应呼出空气时,气管造口阀可从讲话状态切换到呼吸状态。负责这种切换的机制如下。图3的呼吸状态中,吸入空气在双稳定壁部分22、24的内侧上产生了相对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外侧上的(较高)压力的低压力。产生的压力差使所述双稳定壁部分从所述双稳定壁部分的图3所示的第二稳定位置铰接至所述双稳定壁部分的图4所示的第一稳定位置。另一方面,图4的呼吸状态中,呼出空气在所述双稳定壁部分的内侧上产生了相对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外侧上的(较低)压力的高压力。产生的压力差使所述双稳定壁部分从所述双稳定壁部分的图4所示的第一稳定位置铰接至所述双稳定壁部分的图3所示的第二稳定位置。
[004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双稳定壁部分22、24是弹性主壁22、24、25的整合部分,其中,圆周形边缘23的铰接工具23包括壁厚局部削减的主壁22、24、25的区域。
[004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双稳定壁部分22、23、24以便用户的手指可触及所述双稳定壁部分22、23、24。
[0046]气管造口阀I还包括设置有单向旁通阀装置的旁通气道结构,所述单向旁通阀装置,至少在所述讲话状态中允许经由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吸入,但阻止经由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呼出。
[0047]所述单向旁通阀装置包括以上述壁部分44形式的第一壁部分,和以上述壁部分45形式的第二壁部分。第一壁部分44中具有一些旁通开口 43。旁通开口 43例如可相对于彼此位于第一壁部分44的圆周形间隔位置。第二壁部分45形成至少部分为弹性的封口物(flap)。为了对呼出空气的压力作出响应,封口物45贴着第一壁部分44,使得封口物45封闭至少一个旁通开口 43。为了对吸入空气的压力作出响应,封口物45从所述至少一个旁通开口 43中释放出来,以允许经由旁通气道结构的空气吸入。
[0048]如所示实施例中使用的那样,包括壁部分44、45和46的圆周形弹性盖座壁的一些更详细方面解释如下。首先,要注意的是,已经例如通过模制将所述弹性盖座壁制造为单个整合件。这非常有助于所述气管造口阀的简单性。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第二壁部分45的壁厚小于壁部分44和46的壁厚。另外,图3和图4示出了孔口 41由第二壁部分45的折叠区形成。即,在非折叠状态下模制第二壁部分45,在模制了第二壁部分45后,在所述折叠区域折叠(fold-back)第二壁部分45。所述折叠操作已经在孔口 41的边界位置处创建了由第二壁部分45的被折叠的折叠区域包围的圆周形气室。具有被包围的气室的折叠区域起到了双稳定壁部分22、24的第一稳定位置的弹性密封工具的作用,在所述第一稳定位置中由于封闭了主通道结构的孔口 41,所以获得了主阀门装置的封闭位置,见图4。注意,在图4中,在由双稳定壁部分的壁部分22和24之间所示的活动铰链27形成的圆周形槽27中接纳所述被折叠的折叠区域。所述弹性密封工具保证了在图4所示的讲话状态中,在例如由在正常讲话状态时发生的双稳定壁部分内侧上适度过压力造成的双稳定壁部分的适度运动过程中,保持密封附着(因此没有空气呼出产生因此,事实上,弹性密封工具提供了在双稳定壁部分22、24的轻微运动时仍然有效的密封结合。注意,在图3和图4所示的位置28处,为了将第一壁部分45的被折叠的折叠区域保持在变化的讲话压力下,第二壁部分45可例如具有圆周形脊,可将所述圆周形脊接纳在第一壁部分44的圆周形槽中。
[0049]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气管造口阀进一步包括将气管造口阀1分别附着和连接至患者的颈部和气管造口的附着装置5,其中,所述附着装置包括:弹性层结构52,在弹性层结构52中具有气孔口 51,所述弹性层结构,设置为附着患者颈部,以便所述气孔口在患者的气管造口位置上;以及,圆周形法兰53,附着至弹性层结构52,所述法兰设置为将附着装置5附着至气管造口阀1的其他部件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结构由单一弹性层52形成。优选地,圆周形法兰53是刚性的,或至少没有弹性层52柔软。要注意的是,代替单一层52,所述弹性层结构还可具有多层结构。此外,要注意的是,所示的弹性层52的平面图具有多种形式,例如,圆形、椭圆形等等。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平面图具有“蛋形”形状,目的是为了沿“蛋的顶部”指向患者头部的方向放置于患者的颈部。
[0050]在图5和图6中,可以看到,弹性层52包括至少一个层部分,所述层部分大体上具有连通到气孔口 51的漏斗形状,且圆周形附着区域54位于距气孔口 51的圆周形边缘55 —定距离处,以便部分所述漏斗形状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54和所述圆周形气孔口边缘55之间延伸,在圆周形附着区域54中所述弹性层结构附着至圆周形法兰53。
[0051]在前面的详述中,已经参考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违背所附权利要求中陈述的本发明更广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0052]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整个双稳定壁部分都是弹性的。然而,也可采用具有非弹性部分的双稳定壁部分。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口 21不与圆周形边缘23相交。作为替代,这种相交在只有圆周形边缘23的未相交部分形成铰接工具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稳定位置(图4所示)上,由于孔口 41通过双稳定壁部分22、24与孔口 41的边界的直接邻接接触来封闭,所以获得了主阀门装置的封闭位置。作为替代,例如由于所述双稳定壁部分在该双稳定壁部分的第一稳定位置中提供了对经由主阀门装置的单独其他元件的孔口的封闭,所以所述孔口的直接封闭是可行的。
[0053]此外,例如以单个圆周形弹性壁的形式,可整体制造所述盖子和盖座,在这种情况下,不再需要法兰26、47和48。同样地,可将所述附着装置与盖座(和盖子)整体制造。
[0054]所述气管造口阀部件的弹性特征使所述气管造口阀可折叠,这对于很多目的,例如对于放置于女士手袋中,对于便于过滤工具的替换,或对于与衣物一起机洗而言都是方便的。总的气管造口阀可,例如制为弹性,或者除了所述附着装置的刚性圆周形法兰外可全部制为弹性。
[0055]另外,所述盖子可具有除了所示的圆顶形状之外的其他形状。
[0056]在根据本发明的气管造口阀中使用的弹性壁/层可由各种材料例如弹性材料,如硅橡胶来制成。这些弹性壁/层可具有各种各样的、局部变化的厚度分布,在所述弹性壁/层中局部厚度一般可以很小,例如按小于1.0毫米或小于0.5毫米或小于0.2毫米的次序。
[0057]然而,其他修改、变化和替代也都是可能的。相应地,说明书和附图要看作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附着装置(5),其用于将气管造口阀(I)分别附着和连接至患者的颈部和气管造口,其中,所述附着装置包括: 弹性层结构(52),在所述弹性层结构中具有气孔口(51),所述弹性层结构设置为连接至患者的颈部以便所述气孔口位于患者的气管造口的位置;和 连接至所述弹性层结构(52)的圆周形法兰(53),所述法兰设置为将所述附着装置连接至所述气管造口阀(I)的其他部分; 其中,所述弹性层结构(52)包括至少一个层部分,所述层部分大体上具有连通到所述气孔口(51)的漏斗形状; 并且其中,圆周形附着区域(54)位于距所述气孔口(51)的圆周形边缘(55) —定距离处,以便部分所述漏斗形状在所述圆周形附着区域(54)和所述气孔口(51)的圆周形边缘(55)之间延伸,在圆周形附着区域(54)中弹性层结构(52)附着至圆周形法兰(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装置(5),其中,所述弹性层结构(52)具有蛋形形状的平面图。
【文档编号】A61M16/04GK104436395SQ20141067660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日
【发明者】爱德华·贝伦德·凡·德·厚文, 海斯备特斯·雅各布斯·费尔科克, 伯纳德斯·弗朗西斯克斯·奥古斯丁奴斯·玛丽亚·凡·德·兰 申请人:格罗宁根大学, 格罗宁根医学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