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033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紫草8-18、白芷6-14、大血藤4-9、黄连4-9、炉甘石4-9、冰片0.5-3、麻油50-200。本发明诸味药材合用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止痛,能迅速缓解疼痛,防治创面感染、减少渗出,促进创面愈合,临床治愈率高,伤口愈后不留疤痕,是治疗烧烫伤的理想药物。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烧烫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重者肌肉受损,伤至骨骼。中医认为,烧烫伤为火热毒邪侵害人体,损伤肌肤,煎灼津液,耗伤阴血,火毒蕴结皮肉,气血瘀滞,故出现皮肤潮红、疼痛;气血腐败,故皮肤腐烂,重者伤及体内,热毒损及脏腑,以致脏腑不和,阴阳失衡,诸症丛生。该病的病机以火毒蕴结皮肉,经络气血瘀滞为本,根据治病求本原则,治疗宜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现有治疗烧烫伤的药物较多,但存在着药味繁多,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显著、止痛效果不佳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味精简、止痛迅速,疗效显著的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以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原贝U,通过临床实践精选紫草、白芷、大血藤、黄连、炉甘石、冰片和麻油等7中原料,并按照一定的重量份配伍而成。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0005]紫草8-18、白芷6-14、大血藤4-9、黄连4-9、炉甘石4-9、冰片0.5-3、麻油50-200。
[0006]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0007]紫草10-14、白芷8-14、大血藤5-6、黄连4-8、炉甘石4-8、冰片0.5-2、麻油50-150。
[0008]更优地,本发明组合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0009]紫草12、白芷10、大血藤6、黄连6、炉甘石6、冰片1.5、麻油62。
[0010]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11]紫草:
[0012][性味]甘、咸,寒。
[0013][归经]归心、肝经。
[0014][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0015]白芷:
[0016][性味]辛,温。
[0017][归经]归胃、大肠、肺经。
[0018][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0019]大血藤:
[0020][性味]苦,平。
[0021][归经]归大肠、肝经。
[0022][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0023]黄连:
[0024][性味]苦,寒。
[0025][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0026][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0027]炉甘石:
[0028][性味]甘,平。
[0029][归经]归胃经。
[0030][功能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
[0031]冰片:
[0032][性味]辛、苦,微寒。
[0033][归经]归心、脾、肺经。
[0034][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0035]本发明诸味药材合用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止痛,能迅速缓解疼痛,防治创面感染、减少渗出,促进创面愈合,临床治愈率高,伤口愈后不留疤痕,是治疗烧烫伤的理想药物。临床实验证实124例II度及II度以下烧烫伤患者,创面愈合后,无一例留有瘢痕。
[003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外用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0037]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紫草、白芷、大血藤、黄连、炉甘石、冰片放入粉碎机粉碎,过200-60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加入麻油,搅拌均匀,浸泡7-14天,即得本发明外用复方制剂。
[0038]临床报告如下:
[0039]1、一般资料
[0040]一般资料门诊及住院烧烫伤患者144例,其中I度烧烫伤40例,浅II度烧烫伤62例,深II度烧烫伤22例,III度烧烫伤20例。
[0041]2、诊断标准
[004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烧伤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有明确的沸水、火焰等损伤史可查。1)1度(红斑):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皮干燥;2) II度(水泡):a.浅II度: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疱,基底潮湿,呈均匀红色,水疱明显。b.深II度:痛觉迟钝,水疱或有或无,揭去表皮,基底干燥苍白,有小出血点,水肿明显;3) III度(焦痂):感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后可见皮下筋脉阻塞如树枝状。
[0043]3、治疗方法
[0044]I度、II度烧烫伤患者新鲜无污染的创面直接涂抹药膏JII度烧烫伤患者,要清除失活的组织,深度以“不痛苦、不出血(新鲜血)、不损伤”为原则;有污染的创面,清除异物,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蘸干水分,然后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外用复方制剂涂于创面,厚度为1-2_为宜,每日1-5次,换药前,须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拭去。所有患者需暴露创面用药,无需包扎。
[0045]4、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
[0046]治愈:全身症状消失,创面愈合;
[0047]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创面未完全愈合;
[0048]未愈:全身症状未见改善,创面感染不能控制。
[0049]5、治疗结果
[0050]5.1止痛效果
[0051]I度烧烫伤40例患者,有38例在敷药3-5分钟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所有I度烧烫伤患者在敷药10分钟后疼痛消失。
[0052]浅II度烧烫伤62例,有50例在敷药10分钟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所有浅II度烧烫伤患者在敷药3小时后疼痛消失。
[0053]深II度烧烫伤22例,有16例在敷药30分钟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所有深II度烧烫伤患者在敷药20小时后疼痛消失。
[0054]III度烧烫伤20例。有18例在敷药24小时后疼痛消失。
[0055]5.2临床疗效
[0056]I度烧烫伤40例患者,敷药4天后,全部治愈,4天的治愈率为100%。
[0057]浅II度烧烫伤62例患者,敷药7天后,治愈56例;敷药10天后,全部治愈,10天的治愈率为100%。
[0058]深II度烧烫伤22例,敷药10天后,治愈18例;敷药14天后,全部治愈,14天的治愈率为100%。
[0059]III度烧烫伤20例,敷药20天后,治愈17例;敷药30天后,治愈21例,30天的治愈率为95.4%。
[0060]5.3随访观察
[0061]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24例II度及II度以下烧烫伤患者,创面愈合后,无一例留有瘢痕。20例III度烧烫伤患者,仅有6例留有轻微瘢痕。可见本发明中药复发在于用于II度及II度以下烧烫伤患者的治疗时,具有治愈后不留瘢痕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62]本发明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3]实施例1
[0064]处方(重量份):
[0065]紫草12白芷10 大血藤6 黄连6 炉甘石6冰片1.5 麻油62。
[0066]制备方法:
[0067]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紫草、白芷、大血藤、黄连、炉甘石、冰片放入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加入麻油,搅拌均匀,浸泡7天,即得本发明外用复方制剂。
[0068]实施例2
[0069]处方(重量份):
[0070]紫草18白芷14大血藤9黄连9炉甘石9冰片3 麻油200。
[0071]制备方法:
[0072]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紫草、白芷、大血藤、黄连、炉甘石、冰片放入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加入麻油,搅拌均匀,浸泡14天,即得本发明外用复方制剂。
[0073]实施例3
[0074]处方(重量份):
[0075]紫草8白芷6大血藤4黄连4炉甘石4冰片0.5麻油50。
[0076]制备方法:
[0077]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紫草、白芷、大血藤、黄连、炉甘石、冰片放入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加入麻油,搅拌均匀,浸泡7天,即得本发明外用复方制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备而成:紫草、白芷、大血藤、黄连、炉甘石、冰片和麻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紫草8-18、白芷6-14、大血藤4-9、黄连4_9、炉甘石4_9、冰片0.5_3、麻油5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紫草10-14、白芷8-14、大血藤5-6、黄连4_8、炉甘石4-8、冰片0.5-2、麻油5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紫草12、白芷10、大血藤6、黄连6、炉甘石6、冰片1.5、麻油62。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外用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紫草、白芷、大血藤、黄连、炉甘石、冰片放入粉碎机粉碎,过200-600目筛,混合均匀,灭菌,加入麻油,搅拌均匀,浸泡7-14天,即得本发明外用复方制剂。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4398606SQ20141067944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桂杰 申请人:王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