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076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24~46份,海蜇胶原4~16份,罗非鱼鳞胶原4~16份,芦荟素0.1~10份,透明质酸钠1~5份,抗菌剂1~5份,粘合剂5~15份。制备方法: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20~-100℃下冷冻24~48h,然后在同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24~48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将冻干膜在40~60℃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将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本发明的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止血速度快,促进创面愈合;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对设备没有过高要求,原料价低易得,成本低廉,易于实现产业化。
【专利说明】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失血是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较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出血和渗血,如 不及时处理也能发生严重失血。军事训练伤中软组织伤及肌肉伤占62. 5%,皮肤伤占 37. 5%,而传统上大出血的急救手段都是通过物理的压迫,如使用绷带、纱布、橡胶条等,效 果有限。
[0003] 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的阳离子多糖,具有低过敏原性和天然抗菌性,能够快速止 血,因此特别适合用于急救;此外,壳聚糖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在体内降解、吸收,促进伤 口愈合,减少疤痕的产生及抗炎作用等,因此在止血敷料、抑菌敷料、创伤修复敷料的应用 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现在的壳聚糖止血产品的止血速度及止血量依然无法满足大量快 速出血时紧急处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上述信息,本发明结合壳聚糖和海洋生物源胶原的优点,将具有止血快,生物 相容性好的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与壳聚糖复合,制得一种具有快速止血、抗菌消炎的 医用止血封堵敷料,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24?46份,海蜇胶原 4?16份,罗非鱼鳞胶原4?16份,芦荟素0. 1?10份,透明质酸钠1?5份,抗菌剂1? 5份,粘合剂5?15份。
[0007] 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000?8000,脱乙酰度彡90%,羧化度彡85%。
[0008] 所述芦荟素为芦荟叶片在_50°C的真空下,冷冻干燥后粉碎得到的纳米颗粒,粒径 为 100 ?lOOOnm。
[0009] 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无机抗菌剂、纳米氧化锌或磷酸二氢铵。
[0010] 所述粘合剂为淀粉、糊精、聚乙二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1] 医用止血封堵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1)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20?-KKTC下冷冻24? 48h,然后在同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24?48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
[0013] (2)将步骤⑴制得的冻干膜在40?60°C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
[0014] (3)将步骤⑵制得的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1)本发明的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止血速度快,促进创面愈合;
[0017] (2)本发明的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对设备没有过高要求,原料价低易得,成本低 廉,易于实现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24份,海蜇胶原4份, 罗非鱼鳞胶原16份,芦荟素0. 1份,透明质酸钠5份,纳米银无机抗菌剂1份,淀粉5份。
[0021] 制备方法如下:
[0022] (1)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_20°C下冷冻48h,然后在同 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24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
[0023] (2)将步骤(1)制得的冻干膜在40°C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
[0024] (3)将步骤(2)制得的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
[0025] 实施例2
[0026] -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30份,海蜇胶原7份, 罗非鱼鳞胶原13份,芦荟素3份,透明质酸钠4份,纳米氧化锌2份,淀粉8份。
[0027] 制备方法如下:
[0028] (1)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_50°C下冷冻32h,然后在同 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32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
[0029] (2)将步骤(1)制得的冻干膜在40°C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
[0030] (3)将步骤(2)制得的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
[0031] 实施例3
[0032] -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36份,海蜇胶原10 份,罗非鱼鳞胶原10份,芦荟素5份,透明质酸钠3份,纳米银无机抗菌剂3份,淀粉10份。
[0033] 制备方法如下:
[0034] (1)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_70°C下冷冻26h,然后在同 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26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
[0035] (2)将步骤⑴制得的冻干膜在50°C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
[0036] (3)将步骤⑵制得的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
[0037] 实施例4
[0038] -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40份,海蜇胶原13 份,罗非鱼鳞胶原7份,芦荟素7份,透明质酸钠2份,纳米氧化锌4份,淀粉12份。
[0039] 制备方法如下:
[0040] (1)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90°c下冷冻24h,然后在同 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24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
[0041] ⑵将步骤⑴制得的冻干膜在60°C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
[0042] (3)将步骤(2)制得的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
[0043] 实施例5
[0044] 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46份,海蜇胶原16 份,罗非鱼鳞胶原4份,芦荟素10份,透明质酸钠1份,聚丙烯酸树脂5份,淀粉15份。
[0045] 制备方法如下:
[0046] (1)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KKTC下冷冻24h,然后在 同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24?48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
[0047] (2)将步骤⑴制得的冻干膜在60°C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
[0048] (3)将步骤(2)制得的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
[0049] 实施例6
[0050] 止血实验:急诊创伤出血124例病人,男92人,女32人,年龄16?56(36±16)岁, 伤前1周内均无抗凝药及止血药用药史。根据出血性质分为浅表创面出血、深部创面出血 两类。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医用纱布组(对照组);实施例1?5制备的医用止血封 堵敷料组。止血材料外加纱布覆盖并用血压计袖带加压4kPa(相当于三角巾肢体包扎时的 平均压力),浅表创面每IOs观察1次,深部创面每30s观察1次,直至解除压力后观察2min 不继续出血,记录止血时间,结果见表1。
[0051] 表1浅表及深部创面止血时间比较
[0052]

【权利要求】
1. 一种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壳聚糖24~46 份,海蜇胶原4~16份,罗非鱼鳞胶原4~16份,芦荟素0. 1~10份,透明质酸钠1~5份,抗菌剂 1~5份,粘合剂5~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 10000~8000,脱乙酰度彡90%,羧化度彡8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荟素为芦荟叶片 在_50°C的真空下,冷冻干燥后粉碎得到的纳米颗粒,粒径为100~1000n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无机 抗菌剂、纳米氧化锌或磷酸二氢铵。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止血封堵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淀粉、糊精、 聚乙二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6. 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止血封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壳聚糖、海蜇胶原和罗非鱼鳞胶原混合均匀,在-20~-100°C下冷冻24~48h,然后 在同样的温度下冷冻干燥24~48h,得到壳聚糖冻干膜; (2) 将步骤(1)制得的冻干膜在40~60°C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膜; (3) 将步骤(2)制得的壳聚糖膜粘附于基布上,得到医用止血封堵敷料。
【文档编号】A61L15/28GK104474572SQ201410691912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苏杨, 徐勤霞 申请人: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