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9331发布日期:2018-06-17 01:1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在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法氏囊位于泄殖腔肛门的背侧,10周龄左右的雏鸡法氏囊最发达,以后逐渐萎缩;法氏囊是禽类体液的中枢器官,如果幼龄鸡法氏囊受到侵害,法氏囊受到破坏后,免疫机能降低,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下降,容易造成免疫失败。此病对养殖产生危害,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西药抗生素治疗以及中药治疗两大类,抗生素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问题,而中药治疗过程中,为提高治疗效果,应给予辅助治疗和一些特殊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板蓝根20-40份,大青叶20-30份,蒲公英20-30份,金银花10-20份,蓍草5-10份。

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金银花、蓍草一起置入中药提取罐中,加入3-5倍量的纯化水浸泡12小时,加热到100℃保持1小时,放液,过滤;药渣再加1-2倍量的纯化水,加热到100℃保持0.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

第二步,在第一步所得的浓缩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尼泊金乙酯、乙醇和苯甲酸钠,加水定容;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的药液过滤,分装,包装即得。

用法用量:每3-5ml药物加水1L,每日1次,连用5-7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复方中兽药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主要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无药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板蓝根38份,大青叶26份,蒲公英22份,金银花16份,蓍草9份。

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金银花、蓍草一起置入中药提取罐中,加入4倍量的纯化水浸泡12小时,加热到100℃保持1小时,放液,过滤;药渣再加2倍量的纯化水,加热到100℃保持0.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

第二步,在第一步所得的浓缩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尼泊金乙酯、乙醇和苯甲酸钠,加水定容;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的药液过滤,分装,包装即得。

用法用量:每4ml药物加水1L,每日1次,连用7天。

经临床诊断治疗,使用实施例1所制得的复方中兽药颗粒对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辅助治疗有效率为98.2%。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板蓝根35份,大青叶22份,蒲公英30份,金银花14份,蓍草7份。

一种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辅助治疗的复方中兽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金银花、蓍草一起置入中药提取罐中,加入3倍量的纯化水浸泡12小时,加热到100℃保持1小时,放液,过滤;药渣再加1倍量的纯化水,加热到100℃保持0.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

第二步,在第一步所得的浓缩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尼泊金乙酯、乙醇和苯甲酸钠,加水定容;

第三步,将第二步所得的药液过滤,分装,包装即得。

用法用量:每5ml药物加水1L,每日1次,连用6天。

经临床诊断治疗,使用实施例2所制得的复方中兽药颗粒对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辅助治疗有效率为96.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