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69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包括套设在吸氧装置的氧气筒外的第一防护罩、以及以开口端套设到吸氧装置的氧气表外的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至少一段所述开口端的周缘与所述第一防护罩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一防护罩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二防护罩自所述氧气表上摘下的开缝。本实用新型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将分别套设在吸氧筒和氧气表外的第一、第二防护罩连接,形成连体防护罩,整体性好且美观,可避免第二防护罩独立而易丢失,便于存放;使用时将氧气表上的第二防护罩打开,即可连接氧气导管使用,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罩,尤其涉及一种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
【背景技术】
[0002]吸氧是医院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吸氧装置则必须处于应急状态,包括氧气筒、氧气表、氧气导管、扳手等。为确保吸氧操作迅速有序地进行,临床护理人员在筒式氧气车上配备氧气导管、棉签(氧气吸入前清洗鼻腔)等物品的存放袋。同时,氧气表和氧气筒还分别套设有防护罩,为确保用氧清洁。传统筒式吸氧装置防护罩的不足之处有:
[0003]1.氧气表防护罩与氧气筒防护罩是独立的,氧气表防护罩容易丢失,不能确保清洁用氧;
[0004]2.防护罩无存放袋,另备的存放袋悬挂于氧气车架,容易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及不能确保吸氧装置处于备用状态,而延误救治。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包括套设在吸氧装置的氧气筒外的第一防护罩、以及以开口端套设到吸氧装置的氧气表外的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至少一段所述开口端的周缘与所述第一防护罩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一防护罩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二防护罩自所述氧气表上摘下的开缝。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罩以所述开口端的小于二分之一周长的周缘部分与所述第
一防护罩连接。
[0008]优选地,在所述开缝位置处,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一防护罩之间设有将所述开缝封闭或打开的拉链。
[0009]优选地,在所述开缝位置处,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一防护罩之间设有可相互配合的魔术粘、暗扣或钮扣组件。
[0010]优选地,所述暗扣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扣和子扣;所述母扣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或所述第一防护罩上,所述子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罩上或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
[0011]所述钮扣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钮扣和扣孔;所述钮扣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或所述第一防护罩上,所述扣孔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罩上或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相对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有开口,所述第二防护罩以所述开口端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缝形成在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开口端周缘和所述第一防护罩第一端的开口周缘之间。
[0013]优选地,临近所述第一端开口处的所述第一防护罩上设有将所述第一端的开口松紧的抽绳。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侧面上缝接有存放袋。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侧面上设置有吸氧卡固定条。
[0016]优选地,所述吸氧卡固定条为布条或磁铁。
[0017]本实用新型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将分别套设在吸氧筒和氧气表外的第一、第二防护罩连接,形成连体防护罩,整体性好且美观,可避免第二防护罩独立而易丢失,便于存放;使用时将氧气表上的第二防护罩打开,即可连接氧气导管使用,操作方便。
[0018]此外,还可通过在第一防护罩上设置存放袋,用于存放吸氧装置所需的氧气导管等物品,确保吸氧装置处于备用状态,便于应急使用;还可通过在第一防护罩上设置吸氧卡固定条,用于放置吸氧卡,避免吸氧卡丢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所示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中开缝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包括套设在吸氧装置的氧气筒外的第一防护罩10、以及套设到吸氧装置的氧气表外的第二防护罩20。第二防护罩20为一端开口形成开口端21的罩体,该第二防护罩20以开口端21套设到氧气表外;且,第二防护罩20至少一段开口端21的周缘与第一防护罩10连接为一体,形成连体防护罩,整体性好且美观,可避免第二防护罩20独立而易丢失,便于存放。
[0024]在吸氧装置中,氧气表设置在氧气筒的一端上;在吸氧装置使用时,将第二防护罩20自氧气表上摘下以将氧气表露出,通过将氧气导管接通在氧气表上,调节氧气流量,氧气筒内的氧气通过氧气导管流出,供使用。因此,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和第一防护罩10之间留有供第二防护罩20自氧气表上摘下的开缝30 ;通过拉扯该开缝30将氧气表从开缝30露出,而第二防护罩20则可堆叠到其与第一防护罩10连接位置上。吸氧装置在使用后,重新将第二防护罩20套到氧气表上。
[0025]优选地,第二防护罩20以开口端21的小于二分之一周长的周缘部分与第一防护罩10连接,从而可使得开缝30的长度大于开口端21的二分之一周长,以保证第二防护罩20能够通过开缝30自氧气表上摘下。其中,第二防护罩20可以一段开口端21的周缘与第一防护罩10连接为一体,该一段的周缘周长小于开口端21的周长;第二防护罩20也可以间隔的多段开口端21的周缘与第一防护罩10连接为一体,而位于两外侧的两段与第一防护罩10连接的周缘在开口端21周缘上的圆周距离应小于开口端21的周长。
[0026]进一步地,在开缝30位置处,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和第一防护罩10之间可设有拉链(未图示),以将开缝30封闭或打开的拉链。在吸氧装置不使用时,通过拉链将开缝30封闭,可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到防护罩内侧。或者,在开缝30位置处,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和第一防护罩10之间可设有可相互配合的魔术粘(未图示)、暗扣(未图示)或钮扣组件(未图示),同样可将开缝30封闭或打开。
[0027]魔术粘、暗扣或钮扣组件均采用现有技术实施即可。所述的魔术粘可为一对或多对,其相互配合的两面分别设置在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和第一防护罩10 ;所述的暗扣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扣和子扣,母扣设置在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或第一防护罩10上,子扣对应设置在第一防护罩10上或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 ;所述的钮扣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钮扣和扣孔,钮扣设置在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或第一防护罩10上,扣孔对应设置在第一防护罩10上或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
[0028]第二防护罩20在氧气装置使用时从氧气表上摘下,而第一防护罩10则不需要从氧气筒上摘下。其中,第一防护罩10的相对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有开口,第二防护罩20以开口端21与第一防护罩10的第一端连接。如图2所示,开缝30形成在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周缘和第一防护罩10第一端的开口周缘之间。第一防护罩10套设到氧气筒上时,通过第二端的开口从氧气筒设有氧气表的一端穿过,直至第二防护罩20对应套到氧气表外。
[0029]另外,在临近第一端开口处的第一防护罩10上可设有抽绳(未图示),用于将第一端的开口松紧,这不仅增加连体防护罩的美观性,也可防止灰尘、杂物等从松开状态的开口进入到第一防护罩10内部。
[0030]进一步地,第一防护罩10的侧面上可缝接有存放袋40,用于存放吸氧装置所需的氧气导管、消毒清洁用品等物品,确保吸氧装置处于备用状态,便于应急使用。放于存放袋40内的物品在使用完后再次补齐,以利于下次使用。
[0031]进一步地,第一防护罩10的侧面上还可设置有吸氧卡固定条50,用于放置吸氧卡,避免吸氧卡丢失。吸氧卡固定条50可为布条,吸氧卡可在第一防护罩10上卡固在布条中间;该吸氧卡固定条50也可为磁铁,该磁铁与氧气筒之间有吸合力,吸氧卡可放置在磁铁和第一防护罩10之间,通过磁铁和氧气筒之间的吸合力将吸氧卡固定在第一防护罩10上。
[0032]可以理解地,第一防护罩10和第二防护罩20可通过采用防水布料制成而形成具有防水的防护罩。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包括套设在吸氧装置的氧气筒外的第一防护罩(10)、以及以开口端(21)套设到吸氧装置的氧气表外的第二防护罩(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罩(20)至少一段所述开口端(21)的周缘与所述第一防护罩(10)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和所述第一防护罩(10)之间留有供所述第二防护罩(20)自所述氧气表上摘下的开缝(3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罩(20)以所述开口端(21)的小于二分之一周长的周缘部分与所述第一防护罩(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缝(30)位置处,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和所述第一防护罩(10)之间设有将所述开缝(30)封闭或打开的拉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缝(30)位置处,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和所述第一防护罩(10)之间设有可相互配合的魔术粘、暗扣或钮扣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扣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扣和子扣;所述母扣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或所述第一防护罩(10)上,所述子扣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罩(10)上或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 所述钮扣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钮扣和扣孔;所述钮扣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或所述第一防护罩(10)上,所述扣孔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罩(10)上或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0)的相对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有开口,所述第二防护罩(20)以所述开口端(21)与所述第一防护罩(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缝(30)形成在所述第二防护罩(20)的开口端(21)周缘和所述第一防护罩(10)第一端的开口周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临近所述第一端开口处的所述第一防护罩(10)上设有将所述第一端的开口松紧的抽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0)的侧面上缝接有存放袋(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0)的侧面上设置有吸氧卡固定条(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氧装置连体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卡固定条(50)为布条或磁铁。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3724577SQ201420076815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陈素文 申请人: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