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715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包括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进气装置和测压气管;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和进气装置通过气体管道依次顺序连接,储气罐和气体消毒装置的气体管道上设有单向阀,进气装置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进气装置通过连接阀与测压气管连接,测压气管末端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气压显示器连接,连接阀和测压气管之间设有气体转子流量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压仪器操作简单更容易控制;所使用的气体经过杀菌过滤处理,而且显示的结果更准确,设计更人性化,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
【专利说明】—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

【背景技术】
[0002]消化道压力检测是近年来消化内科提出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是一种用于协助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术后功能评价的一种安全、方便、无损伤、诊断率高的检查技术。在消化内科临床上,消化系统动力失调可能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因此经常需要检测消化道内压。
[0003]目前大多是使用多孔测压仪来检测胃肠蠕动压力变化。这种多孔测压仪不能直观的监测压力值,现有的测压气囊多采用Y型分叉结构,气体扩散范围大,检测结果不够精确;大都需要手动操作,给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所用的气体大都是没经过消毒的空气,万一在体内泄漏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包括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进气装置和测压气管;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和进气装置通过气体管道依次顺序连接,储气罐和气体消毒装置的气体管道上设有单向阀,进气装置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进气装置通过连接阀与测压气管连接,测压气管末端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气压显示器连接,连接阀和测压气管之间设有气体转子流量计。
[0007]储气罐底部设有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可以是鼓风机等设备。
[000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气罐内部设有两层气体过滤层,下层为活性炭吸附层,上层为硅藻土吸附层。两层过滤可以确保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过滤掉,在后面的气压测试中保证了气压传感器的灵敏。
[0009]气体消毒装置构造为:中间为气体管道,气体管道的上下分别设有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
[0010]为了增强后面消毒的效果,在储气罐顶端设置水汽喷雾装置,将纯净水通过水汽喷雾装置打成水汽混入气体中,混合气体在经过气体消毒装置时,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将混合气体加热,带有一定湿度的气体的消毒效果更好。
[0011]为了增大消毒效果,气体消毒装置中的气体管道为弯曲螺旋结构,一是增加了管道接触发射器的时间,二是增加了气体在气体消毒装置中的时间,消毒效果更好。
[0012]优选的,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的数量分别为1-3根和1-3根。
[0013]进一步的,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的数量都设为2根,该数量既能保证灭菌效果,也保证了生产成本。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的测压气管是多层结构,包括内管和外壁。内壁末端连接传感器,外壁主要起到保护内管,以及方便患者使用的作用。
[0015]测压气管的外壁包括三层,最内层为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_6mm,材料可以是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ABS等常用医用塑料品种。
[0016]中间层为固定层,起到连接保护层和中药层的作用。厚度为2_3mm。最外层为中药层,厚度为3-5_,中药层外表光滑,可以方便进入患者消化道内,而且外表有杀菌效果的中药剂,进入患者体内时不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在气体消毒装置后设一个水汽吸收层,可以用硅胶等干燥剂等材料,将混合气体中的水分吸收掉。
[0018]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计成自动化智能操作测压仪器,在结构中设置一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动力装置、气压显示器等部件,可以实时显示各部件的信息,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进行自动测压操作。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压仪器操作简单更容易控制;所使用的气体经过杀菌过滤处理,而且显示的结果更准确,设计更人性化,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体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测压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压气管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I储气罐、2第一单向阀、3气体消毒装置、4气体管道、5第二单向阀、6进气装置、7动力装置、8连接阀、9气压显示器、10气体转子流量计、11测压气管、12气压传感器、13水汽喷雾装置、14紫外光发射器、15微波发射器、16测压气管外壁、17中药层、18固定层、19保护层、Ia活性炭吸附层、Ib硅藻土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包括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进气装置和测压气管;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和进气装置通过气体管道依次顺序连接,储气罐和气体消毒装置的气体管道上设有单向阀,进气装置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进气装置通过连接阀与测压气管连接,测压气管末端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气压显示器连接,连接阀和测压气管之间设有气体转子流量计。
[0030]储气罐底部设有进气装置,进气装置是鼓风机。
[0031]本实用新型中的储气罐内部设有两层气体过滤层,下层为活性炭吸附层,上层为硅藻土吸附层。两层过滤可以确保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过滤掉,在后面的气压测试中保证了气压传感器的灵敏。
[0032]本实施例中气体消毒装置构造为:中间为气体管道,气体管道的上下分别设有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
[003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后面消毒的效果,在储气罐顶端设置水汽喷雾装置,将纯净水通过水汽喷雾装置打成水汽混入气体中,混合气体在经过气体消毒装置时,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将混合气体加热,带有一定湿度的气体的消毒效果更好。
[0034]气体消毒装置中的气体管道为弯曲螺旋结构,一是增加了管道接触发射器的时间,二是增加了气体在气体消毒装置中的时间,消毒效果更好。
[0035]气体消毒装置中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的数量都设为2根,该数量既能保证灭菌效果,也保证了生产成本。
[00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的测压气管是多层结构,包括内管和外壁。内壁末端连接传感器,外壁主要起到保护内管,以及方便患者使用的作用。
[0037]测压气管的外壁包括三层,最内层为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为3-6_,材料可以是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ABS等常用医用塑料品种。
[0038]中间层为固定层,起到连接保护层和中药层的作用。厚度为2_3mm。最外层为中药层,厚度为3-5_,中药层外表光滑,可以方便进入患者消化道内,而且外表有杀菌效果的中药剂,进入患者体内时不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
[0039]实施例2
[0040]如图5所示的,作为实施例1结构的变形,在气体消毒装置后设一个水汽吸收层,可以用硅胶等干燥剂等材料,将混合气体中的水分吸收掉。
[0041]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计成自动化智能操作测压仪器,在结构中设置一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动力装置、气压显示器等部件,可以实时显示各部件的信息,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进行自动测压操作。
[0042]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进气装置和测压气管;储气罐、气体消毒装置和进气装置通过气体管道依次顺序连接,储气罐和气体消毒装置的气体管道上设有单向阀,进气装置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进气装置通过连接阀与测压气管连接,测压气管末端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气压显示器连接,连接阀和测压气管之间设有气体转子流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储气罐底部设有进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储气罐内部设有两层气体过滤层,下层为活性炭吸附层,上层为硅藻土吸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储气罐顶端设置水汽喷雾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气体消毒装置构造为:中间为气体管道,气体管道的上下分别设有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气体消毒装置中的气体管道为弯曲螺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微波发射器和紫外光发射器的数量分别为1-3根和1-3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测压气管包括内管和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测压气管的外壁包括三层,最内层为保护层,中间层为固定层,最外层为中药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气体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气体消毒装置后设置水汽吸收层。
【文档编号】A61B5/03GK203988034SQ20142027846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赵红, 王倩 申请人:赵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