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61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包括锥形圆台结构的壳体,外径较大端为敞口端,外径较小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左侧的外壁上设有“山”型连接端,所述锥形圆台右侧的外壁上设有“M”型连接端,所述“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围绕壳体对称布置,所述“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上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位于“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该连接座的特殊结构,可有效防止线缆的断裂,同时可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避免在颠簸过程中破裂、影响正常使用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放射设备中的连接装置,具体是指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越来越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大型医院的公益外出巡诊已经非常频繁,但是,经过外出巡诊过程发现,原本在机房中使用良好的透视设备,经过颠簸运输后,用于检测部件与机架连接处发生了破裂和松动,每次都需要跟随设备管理人员,到达现场后,重新紧固相关设备才能正常使用。
[0003]目前的检测部件与机架之间是通过支撑杆相互连接,支撑杆底部为一个台阶面,台阶面上设有法兰,通过螺钉与机架连接,经过颠簸后,法兰处的螺钉有的松动,有的法兰还产生了破裂,经常无法正常使用,并且用于数据传输的电线电缆都是绑在支撑杆上,当法兰破裂时,电线线缆也经常出现断裂,造成线路不通。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该连接座的特殊结构,可有效防止线缆的断裂,同时可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避免在颠簸过程中破裂,影响正常使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包括锥形圆台结构的壳体,外径较大端为敞口端,外径较小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左侧的外壁上设有“山”型连接端,所述锥形圆台右侧的外壁上设有“M”型连接端,所述“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围绕壳体对称布置,所述“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上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位于“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所述位于“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上的第二通孔孔径相同,均为34±0.2mm,所述敞口端的边缘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压边圈,所述压边圈上设有八个均匀布置的螺钉固定孔,所述压边圈上与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所成90度角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螺栓孔,所述封闭端上位于通孔周边的壳体上均匀设有六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上设有螺栓固定孔。
[000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提高了锥形圆台状壳体的连接强度,可有效避免颠簸运输过程中的破裂,更加有益于保护设备,通过设置压边圈,可以提高安装强度,提高锥形圆台自身强度,防止锥形圆台的破裂,之所以采用八个螺钉固定孔,主要是为了防止颠簸转运过程中螺钉松动,最终导致检测部件掉落摔坏,设置八个螺钉固定,可提高安全使用系数,即便是多个、或少于八个松动了,也可保证检测部件的安全,压边圈上与轴孔的中心轴线所成90度角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螺栓孔,主要防止该设备的轴向转动,封闭端上位于通孔周边的壳体上均匀设有六个安装孔,主要为了提高连接强度,增强安全使用系数。
[0007]此外,通过设置“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设有的第二通孔,可用于线缆的通道连接端和通道,线缆的接头可隐蔽在内部,并通过螺钉等固定,不仅仅使设备显得美观,看上边不那么杂乱,同时有效防止此处再次发生线缆断路的现象,即便是由于震动产生螺栓松动,也不会导致线缆断裂,主要因为壳体内的空腔可形成一个用于储备一部分线缆的空间,之所以使用一个“山”型连接端和一个“M”型连接端,为了更好的区分电源线和数据传输线,避免安装时产生错误。
[0008]作为优选,所述“山”型连接端和“M”型连接端上设有螺栓固定孔;所述“山”型连接端设有两个螺栓固定孔;所述“M”型连接端设有四个螺栓固定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两个螺栓孔以及四个螺栓固定孔深度均为5_,直径为15_,在不影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整体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尽量设置尺寸较大的孔径,主要为了便于后期螺栓的安装、整个零件的装配。
[0009]作为优选,所述封闭端外径为140±3mm,所述敞口端外径为108±2mm,所述压边圈外径为128±2.5mm,所述通孔直径为102±0.5mm,所述壳体侧壁厚度为5±0.5mm,封闭端厚度为10±0.5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是经过长期实践经验得出的,采用上述数据制成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不易产生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M”型连接端或/和“山”型连接端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去应力倒圆角。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在“M”型连接端或/和“山”型连接端与锥形圆台的连接处设有去应力倒圆角,避免连接处应力集中,可降低连接处断裂系数,提高安全使用系数。
[0011]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该连接座的特殊结构,可有效防止线缆的断裂,同时可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避免在颠簸过程中破裂,影响正常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15]图4为图1的后视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立体图。
[0017]图中所示:1、壳体,2、通孔,3、“山”型连接端,4、“M”型连接端,5、第二通孔,6、压边圈,7、螺钉固定孔,8、螺栓孔,9、安装孔,10、螺栓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做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包括锥形圆台结构的壳体1,外径较大端为敞口端,外径较小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2,所述壳体I左侧的外壁上设有“山”型连接端3,所述锥形圆台I右侧的外壁上设有“M”型连接端4,所述“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围绕壳体I对称布置,所述“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均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位于“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的第二通孔5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所述位于“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的通孔5孔径相同,均为34±0.2mm,所述敞口端的边缘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压边圈6,所述压边圈6上设有八个均匀布置的螺钉固定孔7,所述压边圈6上与第二通孔5的中心轴线所成90度角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螺栓孔8,所述封闭端上位于通孔周边的壳体上均匀设有六个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为螺纹孔,所述“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0,所述“山”型连接端3设有两个螺栓固定孔10,所述“M”型连接端4设有四个螺栓固定孔10,所述封闭端外径为140±3mm,所述敞口端外径为108±2mm,所述压边圈6外径为178±2.5mm,所述通孔直径为102±0.5mm,所述壳体I侧壁厚度为5±0.5mm,封闭端厚度为10±0.5mm,所述的“M”型连接端4或/和“山”型连接端3与壳体I的连接处设有去应力倒圆角。
[0020]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其特征是:包括锥形圆台结构的壳体(1),外径较大端为敞口端,外径较小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2),所述壳体(I)左侧的外壁上设有“山”型连接端(3),所述锥形圆台(I)右侧的外壁上设有“M”型连接端(4),所述“山”型连接端(3 )和“M”型连接端(4)围绕壳体(I)对称布置,所述“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均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位于“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的第二通孔(5)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所述位于“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的第二通孔(5)孔径相同,均为34±0.2mm,所述敞口端的边缘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压边圈(6),所述压边圈(6)上设有八个均匀布置的螺钉固定孔(7),所述压边圈(6)上与第二通孔(5)的中心轴线所成90度角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螺栓孔(8),所述封闭端上位于通孔周边的壳体上均匀设有六个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为螺纹孔,所述“山”型连接端(3)和“M”型连接端(4)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其特征是:所述“山”型连接端(3 )设有两个螺栓固定孔(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其特征是:所述“M”型连接端(4)设有四个螺栓固定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其特征是:所述封闭端外径为140±3mm,所述敞口端外径为108±2mm,所述压边圈(6)夕卜径为178±2.5mm,所述通孔直径为102±0.5臟,所述壳体(I)侧壁厚度为5±0.5mm,封闭端厚度为1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f4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高强度可适应恶劣环境的连接座,其特征是:所述的“M”型连接端(4)或/和“山”型连接端(3)与壳体(I)的连接处设有去应力倒圆角。
【文档编号】A61B6/10GK203914947SQ20142034703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孙立磊, 王国良 申请人:孙立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