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及其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768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及其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活动手柄上部设置有卡接件,活动手柄前侧的固定手柄上设置有击发锁紧机构,该击发锁紧机构与卡接件配合,在活动手柄向前转动至闭合时,击发锁紧机构将卡接件锁定,固定手柄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卡接件与击发锁紧机构分离的解锁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吻合器,包括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第一次闭合活动手柄后将其锁定,不能自动复位,此时因为手柄处于闭合状态,必须要通过操作解锁机构解锁才能进行第二次击发,避免医生误判断和误击发造成手术失败,保证了手术操作顺序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复位机构,可以使医生选择合适的组织再进行闭合和切割。
【专利说明】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及其吻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及其吻合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腹腔式和或内窥手术过程中,手术过程通过病人身上的小切口或插入创口的狭窄套管被实施。在传统或开放式的过程中,医生直接的接触手术部位。由于其减少的患者创伤,缩短患者恢复期和显著降低总体成本,腹腔式手术台相对开放手术具有优势。为了配合内窥式和腹腔式的具体需求,内窥式缝合设备已被开发使医生能比较容易地接触手术部位。典型地,这些缝合器械包括支撑在逼近缝合设备未端的可铰接的工具部件。该工具部件可被可选择地操控以使医生能在受限的空间内操控手术装置。这些仪器给内窥手术提供了显著的医疗好处。尽管如此,仍希望在成本降低和制造复杂性上有所改进。目前切割吻合器均为开放式切割吻合器器械体积比较大,手术病人切口比较大,对病人恢复不利时间比较长,增加患者痛苦,目前切割吻合器击发保险装置设计不够理想,使用不够方便,易产生误击发,影响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痛苦。
[0003]现阶段腔镜吻合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完全依靠操作手柄,来实现器械闭合和切割的两个功能,同时两个过程有着严格的时序要求,必须先闭合组织,方可击发进行切割;而现有的吻合器,在进行闭合组织后,手柄仍回归原位,手柄完全可以直接击发,医生无法判断是否已经完成切割,造成医生判断混乱,可能出现多次闭合和切割的情况,造成手术失败;不熟悉器械的医生,闭合组织后不打开保险就强行操作器械,也会造成手术失败。因此亟需一种能让医生操作方便,并能清楚的判断是否已经切割的吻合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及其吻合器,能够在活动手柄第一次闭合后将其锁定,便于医生清楚的判断是否已击发,避免医生判断错误和误操作,造成手术失败。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上部设置有卡接件,所述活动手柄前侧的固定手柄上设置有击发锁紧机构,该击发锁紧机构与所述卡接件配合,在活动手柄向前转动至闭合时,所述击发锁紧机构将卡接件锁定,所述固定手柄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卡接件与击发锁紧机构分离的解锁机构。
[0006]采用上述结构,在进行组织闭合时,当第一次操作活动手柄闭合后,击发锁紧机构将卡接件卡住,使得活动手柄锁在闭合状态,不能自动复位。此时因为手柄处于闭合状态,医生无论从视觉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方面都能清楚判断不能进行第二次击发,必须要通过解锁机构解锁才能进行第二次击发,从而让医生清楚的知道手术操作到哪一步,避免医生误判断和误击发造成手术失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后方向,是根据操作吻合器的方式而设定,即吻合器的固定手柄为后部,吻合器的闭合切割部为前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击发锁紧机构包括导向件、弹簧和锁止件,所述导向件沿上下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弹簧下端支撑在固定手柄侧壁上,弹簧上部与所述锁止件下部连接,所述锁止件能在弹簧作用下沿导向件上下运动,所述锁止件上设置有与卡接件相适应的卡接头,所述解锁装置的拨动杆与锁止件连接,在解锁时,拨动杆拨动锁止件,使卡接头与卡接件分尚。
[0008]导向件一方面可以支撑锁止件,另一方面起导向作用,限制锁止件的运动范围,通过弹簧支撑,使锁止件可以上下运动,并自动复位,解锁装置的拨动杆也可以通过拨动卡接头来实现解锁。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手柄为中空的壳体,所述活动手柄通过销钉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导向件为开设在固定手柄内侧壁上的导向槽,该导向槽向前倾斜,所述固定手柄的两内侧壁上均设有一个导向槽,所述锁止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撑件以及向前倾斜设置的击发复位杆和第一导向块,该支撑件与活动手柄的销钉平行,所述击发复位杆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支撑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导向块和击发复位杆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导向槽内。
[0010]也可以采用锁止件下部伸入弹簧内的方式进行导向和支撑,导向槽也可以开设在击发复位杆上,导向块设置在活动手柄内壁。
[0011]作为优选:所述卡接件位于活动手柄上端前侧,该卡接件包括条形的主体,该主体前端部向一侧延伸形成凸块,且该凸块的前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卡接头连接在所述锁止件的支撑件后侧,该卡接头为块状,该卡接头前部开设有卡接豁口,卡接头后端上部为与凸块前下端面对应的倾斜面,在所述活动手柄向前转动时,所述凸块卡入卡接豁口内,将活动手柄锁定在闭合状态。
[0012]主体前端部可向左或向右侧延伸形成凸块,卡接豁口位于卡接头前部上表面,活动手柄向前转动时,凸台前端的倾斜面挤压卡接头后端的倾斜面,然后落入卡接豁口内,在弹簧向上的作用力下形成锁定。该卡接结构配合稳定,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0013]作为优选:所述解锁机构设置在击发锁紧机构前方的固定手柄上,该解锁机构包括限位套筒、柱形的保险按钮、复位弹簧和拨动杆,所述限位套筒垂直安装在固定手柄上,并与活动手柄的的销钉平行,所述保险按钮和复位弹簧同轴地安装在限位套筒内,所述拨动杆连接在保险按钮上,并与保险按钮垂直;
[0014]所述限位套筒后侧壁上沿轴向开有条形限位口,所述拨动杆设置在该限位口内,并能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沿限位口长度方向运动,限位口限制拨动杆在限位套筒周向的运动,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开设有卡槽,该卡槽上部的宽度从上至下由宽变窄,该卡槽上部侧壁为朝卡槽两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拨动杆一端与保险按钮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卡槽内,限制所述锁止件向上运动,当按压所述保险按钮时,所述拨动杆由卡槽上部侧壁滑动至锁止件的击发复位杆上表面,所述锁止件带动卡接头向下运动,卡接头与卡接件分离,所述活动手柄复位。
[0015]拨动杆与保险按钮中部连接,活动手柄闭合锁定时,拨动杆位于卡槽内,当需要解锁时,按压保险按钮,保险按钮带动拨动杆沿限位口运动,拨动杆通过挤压卡槽侧壁,由卡槽上部侧壁滑动至锁止件的击发复位杆上表面,使锁止件沿弹簧方向向下运动,卡接件的凸台从卡接头的卡接豁口中释放出来,活动手柄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复位至打开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击发操作。松开保险按钮后,拨动杆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动至卡槽内。
[001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为矩形块状,所述卡槽为两个,并排设置在支撑件上;所述弹簧为两根,分别支撑在支撑件两端下部,所述卡接头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支撑件两端部,所述卡接件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卡接头对应。
[001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套筒、导向件与固定手柄一体成型,所述击发复位杆和卡接头与支撑件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便于生产,且结构牢固。
[001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手柄上部还设置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齿条、复位片、复位钮,所述齿条上部水平设置有凸条,该凸条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两侧壁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所述击发复位杆的上端伸入该限位槽内,该击发复位杆上端面为与限位槽槽壁对应的曲面,当所述复位钮拉动齿条向后运动时,所述击发复位杆在限位槽槽壁的挤压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卡接头与卡接件分离,活动手柄复位。
[0019]采用上述结构,在向后拉动齿条时,限位槽槽壁挤压击发复位杆上端面,击发复位杆上端退出限位槽,抵在凸条下表面,由于击发复位杆向下运动带动卡接头向下运动,从而使凸台脱离卡接豁口,实现解锁,活动手柄在手柄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该复位机构用于不准备击发时使用,即在闭合位置未选对,或想调整闭合位置时,拉动复位按钮即可,操作十分方便;松开复位按钮后,齿条复位,击发复位杆在弹簧作用力下复位;在此过程中击发复位杆只沿导向槽上下运动;齿条下部的棘齿与安装在活动手柄上端的棘爪配合。
[0020]作为优选:所述击发复位杆为条状,该击发复位杆上端面为弧形面,该击发复位杆上端前侧的半径大于后侧的半径。
[00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吻合器,包括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当然还包括常规吻合器的部件,在这里不作赘述。
[002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第一次闭合活动手柄后将其锁定,不能自动复位。此时因为手柄处于闭合状态,医生无论从视觉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方面都能清楚判断不能进行第二次击发,必须要通过外部操作解锁机构解锁才能进行第二次击发,从而让医生清楚的知道手术操作到哪一步,避免医生误判断和误击发造成手术失败,保证了手术操作顺序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复位机构,可以使医生选择合适的组织再进行闭合和切害I],避免多次闭合和切割操作,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手术失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的另一侧视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手柄右半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手柄左半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吻合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吻合器击发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
[00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吻合器击发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视图;
[00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吻合器未击发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视图。
[0035]零件标号说明
[0036]I 固定手柄
[0037]2 活动手柄
[0038]21 卡接件
[0039]23 销钉
[0040]3 击发锁紧机构
[0041]31 支撑件
[0042]32 击发复位杆
[0043]33 卡接头
[0044]34 卡接豁口
[0045]35 导向槽
[0046]36 弹簧
[0047]37 卡槽
[0048]38 第一导向件
[0049]39 加强筋
[0050]4 解锁机构
[0051]41 限位套筒
[0052]42 保险按钮
[0053]43 复位弹簧
[0054]44 限位口
[0055]45 拨动杆
[0056]5 复位机构
[0057]51 齿条
[0058]52 复位片
[0059]53 复位钮
[0060]54 复位销
[0061]55 凸条
[0062]56 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64]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包括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固定手柄I为中空的壳体,活动手柄2通过销钉23和扭簧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手柄I内,活动手柄2上部设置有卡接件21,活动手柄2前侧的固定手柄I上设置有击发锁紧机构3,该击发锁紧机构3与卡接件21配合,在活动手柄2向前转动至闭合时,击发锁紧机构3将卡接件21锁定,固定手柄I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卡接件21与击发锁紧机构3分离的解锁机构4,该解锁机构4位于击发锁紧机构3前方,用于确定组织位置后,需要击发时解锁,固定手柄I的上部还设置有复位机构5,用于闭合组织位置不理想,不想击发时解锁,方便医生重新调整闭合位置。
[0065]进一步如图2至图5所示,其中卡接件21位于活动手柄2上端前侧,该卡接件21包括条形的主体,该主体前端部向一侧延伸形成凸块,且该凸块的前下端面为倾斜面,击发锁紧机构3包括导向件、弹簧36和锁止件,导向件为开设在固定手柄I内侧壁上的导向槽35,该导向槽35向前倾斜,固定手柄I的两内侧壁上均设有一个导向槽35,本例中为增强其强度,导向槽35由在固定手柄I内壁上的回形加强筋39围成,锁止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撑件31以及向前倾斜设置的击发复位杆32和第一导向块38,该支撑件31与活动手柄2的销钉23平行,击发复位杆32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图中未标出),该第二导向块由击发复位杆32侧面延伸形成,支撑件31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导向块38和击发复位杆32的下部连接,第一导向块38和第二导向块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导向槽35内;弹簧36下端支撑在固定手柄I内壁上,弹簧36上部与支撑件31下部抵接,锁止件能在弹簧36作用下沿导向槽35上下运动,支撑件31的两端部上设置有与卡接件21相适应的卡接头33,卡接头33位于支撑件31后侧,朝向所述的卡接件21,该卡接头33为块状,该卡接头33前上部开设有卡接豁口 34,卡接头33后端上部为与凸块前下端面对应的倾斜面,在活动手柄2向前转动时,凸块卡入卡接豁口 34内,将活动手柄2锁定在闭合状态。
[0066]解锁机构4设置在击发锁紧机构3前方的固定手柄I内壁上,该解锁机构4包括限位套筒41、柱形的保险按钮42、复位弹簧43和拨动杆45,限位套筒41垂直安装在固定手柄I内壁上,并与活动手柄2的的销钉23平行,保险按钮42和复位弹簧43同轴地安装在限位套筒41内,该复位弹簧43套在保险按钮42上,拨动杆45连接在保险按钮42上,并与保险按钮42垂直;限位套筒41后侧壁上横向开有条形限位口 44,拨动杆45设置在该限位口 44内,并能在复位弹簧43作用下沿限位口 44长度方向运动,即横向运动,支撑件31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37,两个卡槽37分别靠近两个击发复位杆32,该卡槽37上部侧壁为朝卡槽37两侧倾斜的斜面,即成倒角状,拨动杆45 —端与保险按钮42连接,另一端伸入卡槽37内,限制锁止件向上运动,当按压保险按钮42时,拨动杆45使支撑件31带动卡接头33向下运动,卡接头33与卡接件21分尚,活动手柄2复位。
[0067]其中支撑件31为矩形块状,弹簧36为两根,分别支撑在支撑件31两端下部,卡接头33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支撑件31两端部,卡接件21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卡接头33对应,击发复位杆32和卡接头33与支撑件31 —体成型。
[0068]复位机构5包括齿条51、复位片52、复位钮53、拉簧、复位销54等,齿条51上部左右两侧水平设置有凸条55,该凸条55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槽56,限位槽56两侧壁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击发复位杆32为条状,该击发复位杆32上端面为弧形面,该击发复位杆32上端前侧的半径大于后侧的半径,击发复位杆32的上端伸入该限位槽56内,该击发复位杆32上端面与限位槽56槽壁对应,当复位钮53拉动齿条51向后运动时,击发复位杆32在限位槽56槽壁的挤压作用下向下运动,卡接头33与卡接件21分离,活动手柄2复位。
[0069]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吻合器,包括上述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当然还包括常规吻合器的部件,在这里不作赘述。
[0070]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71]如图6所示,初始状态时,医生进行组织位置的选择,此时活动手柄2处于打开状态,击发复位杆32上端抵在齿条51凸条55的下表面,卡接头33和卡接件21处于分离状态;
[0072]如图7和图8所示,当医生选择好组织需要定位时,扳动活动手柄2,活动手柄2以销钉23为中心向前转动,推进器同时推进齿条51,活动手柄2前方的卡接件21运动至卡接头33斜上方,凸块沿卡接头33后部斜面卡入卡接豁口 34内,同时由于齿条51前移,凸条55的限位槽56移动至击发复位杆32上方,击发复位杆32不再被凸条55压住,在弹簧36作用力下,整个锁止件都沿导向槽35方向向上移动,卡接头33将卡接件21卡住,击发复位杆32上端伸入限位槽56内,活动手柄2下部向固定手柄I靠拢、闭合,此时医生就能清楚判断是不能进行切割操作的,必须要进行解锁才能操作,从而使医生清楚的知道手术进行到了哪一步,避免误操作。
[0073]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医生认为组织位置确认了,可以击发时,按下保险按钮42,拨动杆45沿限位口 44长度方向运动,拨动杆45通过挤压卡槽37侧壁,由卡槽37上部侧壁滑动至锁止件的击发复位杆32上表面,使锁止件沿弹簧36方向向下运动,卡接件21的凸台从卡接头33的卡接豁口 34中释放出来,活动手柄2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复位至打开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击发操作。松开保险按钮42后,拨动杆45在复位弹簧43作用下移动至卡槽37内;
[0074]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医生认为需要重新选择位置,不准备击发时,向后拉动复位按钮,齿条51向后移动,限位槽56槽壁挤压击发复位杆32上端面,击发复位杆32上端退出限位槽56,抵在凸条55下表面,由于击发复位杆32向下运动带动卡接头33向下运动,从而使凸台脱离卡接豁口 34,实现解锁,活动手柄2在手柄扭簧的作用下复位;松开复位按钮后,齿条51在拉簧作用下复位,击发复位杆32在弹簧36作用力下复位。
[0075]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第一次闭合活动手柄2后将其锁定,不能自动复位。此时因为手柄处于闭合状态,医生无论从视觉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方面都能清楚判断不能进行第二次击发,必须要通过外部操作解锁机构4解锁才能进行第二次击发,从而让医生清楚的知道手术操作到哪一步,避免医生误判断和误击发造成手术失败,保证了手术操作顺序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复位机构5,可以使医生选择合适的组织再进行闭合和切割,避免多次闭合和切割操作,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手术失败。
[007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手柄上部设置有卡接件,所述活动手柄前侧的固定手柄上设置有击发锁紧机构,该击发锁紧机构与所述卡接件配合,在活动手柄向前转动至闭合时,所述击发锁紧机构将卡接件锁定,所述固定手柄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卡接件与击发锁紧机构分离的解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锁紧机构包括导向件、弹簧和锁止件,所述导向件沿上下方向倾斜设置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弹簧下端支撑在固定手柄侧壁上,弹簧上部与所述锁止件下部连接,所述锁止件能在弹簧作用下沿导向件上下运动,所述锁止件上设置有与卡接件相适应的卡接头,所述解锁装置的拨动杆与锁止件连接,在解锁时,拨动杆拨动锁止件,使卡接头与卡接件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为中空的壳体,所述活动手柄通过销钉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导向件为开设在固定手柄内侧壁上的导向槽,该导向槽向前倾斜,所述固定手柄的两内侧壁上均设有一个导向槽; 所述锁止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撑件以及向前倾斜设置的击发复位杆和第一导向块,该支撑件与活动手柄的销钉平行,所述击发复位杆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支撑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导向块和击发复位杆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位于活动手柄上端前侧,该卡接件包括条形的主体,该主体前端部向一侧延伸形成凸块,且该凸块的前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卡接头连接在所述锁止件的支撑件后侧,该卡接头为块状,该卡接头前部开设有卡接豁口,卡接头后端上部为与凸块前下端面对应的倾斜面,在所述活动手柄向前转动时,所述凸块卡入卡接豁口内,将活动手柄锁定在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设置在击发锁紧机构前方的固定手柄上,该解锁机构包括限位套筒、柱形的保险按钮、复位弹簧和拨动杆,所述限位套筒垂直安装在固定手柄上,并与活动手柄的的销钉平行,所述保险按钮和复位弹簧同轴地安装在限位套筒内,所述拨动杆连接在保险按钮上,并与保险按钮垂直; 所述限位套筒后侧壁上沿轴向开有条形限位口,所述拨动杆设置在该限位口内,并能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沿限位口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开设有卡槽,该卡槽上部侧壁为朝卡槽两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拨动杆一端与保险按钮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卡槽内,限制所述锁止件向上运动,当按压所述保险按钮时,所述拨动杆使锁止件带动卡接头向下运动,卡接头与卡接件分尚,所述活动手柄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矩形块状,所述卡槽为两个,并排设置在支撑件上;所述弹簧为两根,分别支撑在支撑件两端下部,所述卡接头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支撑件两端部,所述卡接件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卡接头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导向件与固定手柄一体成型,所述击发复位杆和卡接头与支撑件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上部还设置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齿条、复位片、复位钮,所述齿条上部水平设置有凸条,该凸条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两侧壁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所述击发复位杆的上端伸入该限位槽内,该击发复位杆上端面为与限位槽槽壁对应的曲面,当所述复位钮拉动齿条向后运动时,所述击发复位杆在限位槽槽壁的挤压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卡接头与卡接件分尚,活动手柄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复位杆为条状,该击发复位杆上端面为弧形面,该击发复位杆上端前侧的半径大于后侧的半径。
10.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误击发保险机构。
【文档编号】A61B17/072GK204158437SQ201420541074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兰祥涛, 张磊, 罗湖斌, 张英杰 申请人:重庆康美唯外科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