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94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固定卡槽以及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卡槽相连接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导管固定夹,导管固定夹由一个底板和两个压板构成,在底板顶端的中部设有半圆形的凹槽,在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杆,在螺杆上套有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上方的螺杆上套有压板,在压板上方的螺杆上套有螺母,在压板的里端的侧壁上设有盲孔,在盲孔内设有压块,压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盲孔配合活动连接,压块露在盲孔外面的一段呈圆台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对麻醉机上面的导管进行有效地支撑和固定,避免被气管导管带出或向一侧压迫、打折,便于麻醉师的观察和操作。
【专利说明】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医生在给病人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时,往往需要给病人进行麻醉,减轻病人的痛疼不适感,以便保证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在进行麻醉时,通常的做法是在进行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联合麻醉机维持麻醉状态,但是,由于麻醉机螺纹管较长和橡胶螺纹管沉重,很容易在麻醉过程中将气管导管带出或向一侧压迫、打折,给麻醉师的观察和操作带来许多困难,而且使用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卡槽以及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卡槽相连接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导管固定夹,所述导管固定夹由一个底板和两个压板构成,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部设有半圆形的凹槽,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杆,在所述螺杆上套有第一弹簧,在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螺杆上套有压板,在所述压板上方的螺杆上套有螺母,在所述压板里端的侧壁上设有盲孔,在所述盲孔内设有压块,所述压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盲孔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压块露在盲孔外面的一段呈圆台状。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2、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麻醉机上的导管进行有效地支撑和固定,能避免被气管导管带出或向一侧压迫、打折,便于麻醉师的观察和操作,方便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导管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000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卡槽4以及通过连接杆3与固定卡槽4相连接的固定板2,在所述固定板2上固定连接有导管固定夹1,所述导管固定夹1由一个底板6和两个压板9构成,在所述底板6顶端的中部设有半圆形的凹槽5,在所述底板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杆8,在所述螺杆8上套有第一弹簧7,在所述第一弹簧7上方的螺杆8上套有压板9,在所述压板9上方的螺杆8上套有螺母10,在所述压板9里端的侧壁上设有盲孔12,在所述盲孔12内设有压块13,所述压块13通过第二弹簧11与盲孔12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压块13露在盲孔12外面的一段呈圆台状。
[0010]其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可通过固定卡槽4固定在手术床上,将麻醉机上的导管放到导管固定夹1的压块13上进行按压,压块13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挤压第二弹簧11进入盲孔12,这时导管会被按压到压块13下面的凹槽5内,然后通过拧紧螺母10对导管进行固定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麻醉科导管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卡槽以及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卡槽相连接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导管固定夹,所述导管固定夹由一个底板和两个压板构成,在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部设有半圆形的凹槽,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杆,在所述螺杆上套有第一弹簧,在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螺杆上套有压板,在所述压板上方的螺杆上套有螺母,在所述压板里端的侧壁上设有盲孔,在所述盲孔内设有压块,所述压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盲孔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压块露在盲孔外面的一段呈圆台状。
【文档编号】A61M16/01GK204233562SQ201420725117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秦震 申请人:秦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