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46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目前在治疗结肠癌的中药领域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治疗效果不够明显,二是见效比较迟缓。以致于大批结肠癌患者或者不能用治疗中药抑制肿瘤生长,或者手术切除后肿瘤复发、转移、扩散,患者及其家属对此不满意。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它能有效地解决以往结肠癌治疗中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本发明效果好、见效快,具有效果显著、疗效确切的优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是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健脾益气、滋阴通降。能够较好地治疗结肠癌,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药效成分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大腹皮、白花蛇、赤芍、红花、佛手、生地黄、枳壳。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药物组合物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腹皮10份-20份、白花蛇10份-20份、赤芍10份-20份、红花10份-14份、佛手5份-15份、生地黄4份-8份、枳壳5份-15份。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药物组合物的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大腹皮15份、白花蛇15份、赤芍15份、红花12份、佛手10份、生地黄6份、枳壳10份。上述任一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为口服液、颗粒剂、胶囊或片剂。上述任一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配比取大腹皮、白花蛇、赤芍、红花、佛手、生地黄和枳壳,按总重量加水4-5倍,温火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制成口服液。上述任一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取大腹皮、白花蛇、赤芍、红花、佛手、生地黄和枳壳,按总重量加水4-5倍,温火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匀,制成颗粒。上述任一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取大腹皮、白花蛇、赤芍、红花、佛手、生地黄和枳壳,按总重量加水4-5倍,温火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匀,制成片剂。本发明中采用的中药原料药详细情况如下:大腹皮,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癥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白花蛇,味甘,性寒。归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赤芍,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红花,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佛手,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多种药用功能。生地黄,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枳壳,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癌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治疗结肠癌,增强患者食欲,增强免疫力。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类组成(每份1g):大腹皮10份、白花蛇10份赤芍10份、红花10份、佛手5份生地黄4份、枳壳5份。按照以上重量分类组成后,按总重量加水4-5倍,温火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加辅料,制成口服液。实施例2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类组成(每份1g):大腹皮15份、白花蛇15份、赤芍15份、红花12份、佛手10份、生地黄6份、枳壳10份。按照以上重量分类组成后,按总重量加水4-5倍,温火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 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淀粉桨10%、糊精10%、乳糖5%、干燥淀粉5%、硬脂酸2%、甘露醇1%、滑石酸2%),混匀,制成胶囊。实施例3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类组成(每份1g):大腹皮20份、白花蛇20份、赤芍20份、红花14份、佛手15份、生地黄8份、枳壳15份。按照以上重量分类组成后,按总重量加水4-5倍,温火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淀粉桨10%、糊精10%、乳糖5%、干燥淀粉5%、硬脂酸2%、硬脂酸镁1%、滑石酸2%),混匀,制成颗粒。将以上三个实施例所得药物用于结肠癌临床试验,使用疗效评定标准为:1、有效:体质增强,肢体有力,消化及排便等不适明显缓解,CT检查结肠部位肿瘤瘤体缩小,其它部位未发现新生肿瘤。2、显效:体质增强,消化及排便等不适有缓解,CT检查结肠肿瘤瘤体未见增大,其它部位未见新生肿瘤。3、恶化:病症无变化,结肠肿瘤瘤体有所增大,或其它部位发现新生肿瘤。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就医的80例结肠癌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20-85岁,病程3个月至3年。本次试验共设置有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随机分配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1使用实例1所得药物治疗,试验组2使用实施例2所得的药物治疗,试验组3使用实施例3所得的药物治疗,设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50%。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试验组例数有效显效恶化有效率(%)试验组120172185%试验组220164080%试验组320174085%对照组20106450%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本发明所得治疗结肠癌的药物,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且实施例3为最佳方案,有效率可达到85%。尽管为达到说明目的,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