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皮痹的乳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244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脾肾阳虚型皮痹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皮肤增厚、纤维化为特征,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弥漫性结蹄组织疾病,也称为系统性硬化症,以手足皮肤硬化最常见,严重时可以出现全身皮肤僵硬。常伴有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腰膝或下肢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或下痢清谷,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现代医学目前对此证的治疗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皮痹的乳膏。它具有温补脾肾,温阳散寒的功能,治疗脾肾阳虚型皮痹效果好。能达到搽抹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熟地黄、白术、附子、地肤子、五味子、制草乌6种原料药构成。

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制。

本发明中的熟地黄,性味甘,微苦,微温。含甘露醇,葡萄糖,生物碱,脂肪酸,地黄素等。滋阴补肾,补血调经。主治阴虚血少,精亏劳损,腰酸头晕,耳聋,月经不调,崩漏,须发早白。

本发明中的白术,性味甘、苦,寒。含挥发油,维生素等。补脾,燥湿,和中。主治脾虚劳倦,食少泄泻,水肿,痰饮,自汗,胎动不安,脘腹虚胀等。

本发明中的附子,性味辛,大热,有毒。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回阳,温里逐寒,止痛。主治亡阳虚脱,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虚寒泄泻,脘腹冷痛,寒湿痹痛,阳虚水肿,心力衰竭,慢性肾炎水肿。

本发明中的地肤子,性味甘、苦,寒。含三萜皂甙,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油,黄柏酮等。利小便,清湿热。主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外治皮肤风热,瘙痒,疮毒,疥癣,阴部湿痒。

本发明中的五味子,性味酸,温。含挥发油,五味子素,苹果酸,糖类,脂肪油等。敛肺止泻,生津敛汗,固肾涩精。主治肺气不足,气喘咳嗽,遗精遗尿,自汗盗汗,泄 泻口渴。

本发明中的制草乌,性味辛,温,有毒。含生物碱,异乌头碱,北草乌碱等。祛风,燥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四肢麻木,腰腹疼。外用生者,治痈疽未潰,疔疮初起。

脾肾阳虚型皮痹的病因病机为脾肾阳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外袭,阻于皮肤肌肉之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所致。本发明具有温补脾肾,温阳散寒的功能,治疗脾肾阳虚型皮痹效果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方及重量比例:熟地黄20份、白术12份、附子12份、地肤子20份、五味子15份、制草乌10份。

2、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制成细粉后调和剂按比例制成乳膏外用搽抹患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