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根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0339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金雀根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防治骨质疏松作用的金雀根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资料公开了金雀根是豆科植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buc′hoz)rehd)的根或根皮,资源丰富,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均有分布。金雀根最早收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清肺益脾,活血通脉”之功效,民间主要用于治疗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等。目前对金雀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金雀根中的二苯乙烯类(stilbenoids)是其化学成分主要结构类型,已发现26种,其中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具有较大含量,且carasinolb尚未在其它天然产物中发现,为其专有成分。药理研究发现金雀根提取物具有刺激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等活性;体内试验证实其可以改善卵巢摘除sd大鼠的骨密度,逆转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斑马鱼骨量减少。因此,金雀根提取物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实践显示,中药中大多具有低毒性、高安全性的特点,因此在相关领域中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青睐。近年来,不断有抗骨质疏松的中成药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如淫羊藿总黄酮胶囊、通络生骨胶囊、杜仲壮骨胶囊等,显示出国内对中药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关注和认可。现有技术中对金雀根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有,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金雀根有效部位,得到的提取物其有效成分含量大于50%,基本可满足药物开发的要求,但所述提取方法尚存在载样量小,柱体易被样品堵塞,耗时较长等弊端,且常无法满足生产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探求更合理的金雀根有效部位的纯化工艺,提供新的金雀根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金雀根有效部位的纯化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金雀根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效率高、安全性好。

本发明采用溶剂萃取法制备金雀根有效部位,其包含步骤:

取金雀根药材,粉碎,按药材重量加数倍量的乙醇或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适当浓度的提取物浓缩液,以溶剂脱脂去除油脂等低极性杂质或直接离心处理后,加萃取剂萃取,回收萃取溶剂,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本发明中,所用的乙醇的浓度为5%~95%,甲醇的浓度为5%~100%;乙醇或甲醇的用量为药材重量的2~10倍。

本发明中,脱脂溶剂选自石油醚、氯仿、环己烷单一试剂或混合溶剂,用量为1~8倍量(v/v),萃取1~4次。

本发明中,萃取溶剂为乙酸乙酯或正丁醇,萃取剂用量为1~8倍量(v/v),萃取1~4次。

本发明中,真空干燥温度为30~100℃。

更具体的,本发明的制备金雀根有效部位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1)制备浓缩提取物:

取金雀根药材,粉碎,按药材重量加2~10倍量的5%~95%的乙醇或5%~100%的甲醇提取,减压浓缩回收醇,得适当浓度金雀根浓缩提取物;

(2)脱脂:

将金雀根浸膏以1~8倍量(v/v)的脱脂溶剂萃取,静置,分层,萃取1~4次,除去脂溶性色素及油脂性成分;

所述的脱脂溶剂选自石油醚、氯仿、环己烷单独应用或混合使用;

(3)纯化:将脱脂后的浸膏以1~8倍量(v/v)溶剂萃取,静置,分层,萃取1~4次,得含有金雀根有效部位的萃取液;

所述的萃取溶剂选自乙酸乙酯或正丁醇;

(4)干燥:将金雀根有效部位的萃取液减压回收有机溶剂,浸膏于30~100℃ 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本方法制得的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d)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有效成分含量大于60%,保留率高达80%以上;制得的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中二苯乙烯类成分carasinolb、kobophenola、(+)-α-viniferin不低于总量的5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溶剂萃取法纯化金雀根有效部位,相对于大孔树脂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易于实现产业化。

2、本方法制得的金雀根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大于60%,保留率高达80%以上(结果如表1所示),且工艺稳定。

表1是本发明制得的三批金雀根有效部位样品检测结果,其中,批号20140601、20140602、20140603为按照实施例5,分3次制备获得的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表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9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在不同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9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在不同肠段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乙醇每次用量为药材用量的8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得到比重0.975的浸膏,用浓缩液体积2倍量的石油醚脱脂2次,水相用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后70℃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达62.3%。

实施例2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80%乙醇回流提取2次,乙醇每次用量为药材用量的6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得到比重0.985的浓缩液,用1倍量的环己烷脱脂3次,脱脂后水相用1倍量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萃取,80℃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为59.8%。

实施例3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95%乙醇回流提取2次,乙醇用量为药材用量的6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乙醇,得到比重0.970的浓缩液,以3倍量氯仿脱脂1次,水相用2倍量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液,减压回收正丁醇,70℃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达66.1%

实施例4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40%甲醇回流提取2次,甲醇每次用量为药材用量的10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甲醇,得到比重0.975的浓缩液,用2倍量石油醚脱脂2次,水相用1倍量正丁醇萃取4次,合并正丁醇液,减压回收正丁醇,80℃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 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达61.8%。

实施例5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70%甲醇回流提取2次,甲醇用量为药材用量的8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甲醇,得到比重0.975的浓缩液,用2倍量石油醚脱脂2次,水相用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乙酸乙酯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75℃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达63.1%。

实施例6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甲醇回流提取2次,甲醇每次用量为药材用量的6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甲醇,得到比重0.980的浓缩液,用3倍量石油醚脱脂1次,脱脂后水相用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经减压浓缩挥去溶剂,60℃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达66.8%。

实施例7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80%甲醇回流提取2次,甲醇用量为药材用量的6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2次提取液,回收甲醇,得到比重0.980的浓缩提取液,浓缩提取液用2倍量环己烷萃取2次,脱脂后水相用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经减压浓缩挥去溶剂,70℃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达65.7%。

实施例8

称取金雀根药材500g,粉碎,加60%甲醇回流提取3次,甲醇用量为药材用 量的6倍(v/m,体积质量比),回流时间为每次2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挥去甲醇,得到比重0.980的浓缩提取液,浓缩提取液分别用2倍量石油醚萃取2次,脱脂后水相用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经减压浓缩挥去溶剂,70℃真空干燥,得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

hplc定量分析kobophenola、(+)-α-viniferin及carasinolb在金雀根提取物中含量达62.8%。

实施例9

本实施例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试验对实施例1制得的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的体内吸收情况进行评价,以验证本发明的体内吸收行为。

试验方案:选取实验前禁食过夜的健康sd大鼠20只,体重250±20g,随机分成4组,即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组,考察金雀根有效部位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以kobophenola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分析;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将大鼠固定于恒温手术台板上,以保持37℃体温;待大鼠痛觉消失,沿腹中线剪开3~4cm的开口,分别截取十二指肠(距幽门2cm),空肠(距幽门15cm),回肠(距盲肠20cm),结肠(距盲肠2cm))各10cm,用37℃生理盐水缓缓洗净肠管内容物。将肠管两端的玻璃管与蠕动泵的胶管连接,开动蠕动泵。用含酚红的k-r缓冲液配制金雀根有效部位的供试药液,先以1ml·min-1的流速灌流10min,再流速调为0.2ml·min-1,同时开始计时,约30min后,吸收达稳定状态,每隔15min收集灌流液,即分别于计时后45、60、75、90、105min收集灌流液,样品12000rpm离心15min,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药物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酚红浓度;实验结束后,常规处理大鼠,取灌流肠段,测量并记录其长度和内径;实验结果表明,金雀根有效部位提取物中的carasinolb、kobophenola、(+)-α-viniferin等主要活性成分在各肠段均有吸收,在四个肠段的吸收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p<0.05)(如图1、图2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